隨著清華也開始選校花,隔壁的人大、地大、礦大、北理工……陸續加入進來湊熱鬧。

主要是這玩意兒新鮮!芙蓉姐姐發照片都能爆火的年代,網際網路實在太缺乏娛樂內容了。

校內網註冊使用者暴增。

為了應對使用者過多帶來的壓力,公司又增加了一臺檔案儲存伺服器、一臺快取伺服器、一臺千兆交換機。

其中有新機子,也有二手貨,大概花費7000元。

再加上之前借用北大的伺服器,硬體配置是奔著10萬+使用者量去的。

另外,由於校內網發展勢頭良好,透過汪凱幫忙申請,北大伺服器從借用轉為租用。租期三年,租金極低。

“多少註冊使用者了?”陳貴良問。

郭楓說:“26000多,使用者主要來自京城十多所高校。而且,還在向更多的京城高校蔓延,來自中戲的使用者都已經有一百多個。”

陳貴良稍顯驚訝:“增漲很快啊!”

這增漲速度,比另一個時空的校內網快多了!

主要還是因為時間提前,現在屬於2004年底。沒有同類競爭對手,甚至來自其他社群的競爭也不大。

qq空間都還沒有上線。

“要不要開放註冊?”敖彥莀問。

陳貴良搖頭:“暫時別急,我怕伺服器撐不住。”

郭楓也說:“再測試一段時間。現在算提前進入公測吧?等公測結束,就可以開放註冊了。”

陳貴良搬著小馬紮,坐在破辦公室門口。

還有半個月,就能搬進新辦公室。

他望著遠處正在往外搬裝修垃圾的工人,頗為感慨現在的網際網路創業環境。

大張旗鼓搞校花評選,居然沒幾個網友罵他物化女性。

“陳總好啊!”

校報記者賴丹丹,隔得老遠就衝他揮手,身邊還跟著一個男記者。

陳貴良起身迎接,他等的就是這兩位。

賴丹丹介紹道:“這位是《中青報》記者雷陽老師,去年關於高校bbs熱潮的報道,就是雷老師一手操刀的。雷老師,這位就是校內網的創始人陳貴良。”

“雷記者好,很高興認識你。”

“陳老闆好。”

高校bbs本來只有大學生關注,但在雷記者的報道下,影響力從網路進入現實。同時也導致大量社會人員,湧入高校bbs,造成魚龍混雜的現象。

雷記者本人,因為這篇報道頗受總編器重,從此更加關心網際網路相關資訊。

大學生票選校花,他就覺得是個很好的新聞話題。

關於陳貴良和校內網的基本情況,雷陽已經從賴丹丹那裡瞭解過。他又問了最新情況,然後就開始採訪。

“怎麼會想到票選校花?”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新聞,北大校友李穎女士,入選2004年度亞洲最具時尚魅力女性,媒體把她稱為北大校花。我就覺得吧,校花具有時效性,應該是在校女生來做更合適……”

“你有沒有想過會引起轟動?”

“有所預料。但同學們的投票積極性,還是有些出乎我的預料。”

“校內網採用實名制,你對網路實名怎麼看?”

陳貴良猛然警醒起來,這位雷記者來意不明啊!

陳貴良認真整理措辭:“我覺得,實名和不實名,各有各的好處。但一些網友的言論,確實太出格,網站應該加強管理。”

“‘一塌糊塗’被關閉,這件事你知道嗎?”雷陽問道。

陳貴良一臉疑惑,反問道:“一塌糊塗是什麼?”

兩人各坐馬紮上,大眼瞪小眼。

一個在誘導性採訪。

一個則在裝傻充愣。

在今年9月份以前,中國最大的bbs是哪家?不是水木清華,也不是北大未名,而是——“一塌糊塗”!它最初是由北大學生建立的,迅速蔓延到全國大學生群體。

什麼話題都敢聊。

甚至有專門的同性板塊,吸引來大量同性湧入,都特麼快成全國同性交友中心了。

尤其是某些言論極為敏感!今年九月份,“一塌糊塗”被強制關閉。

明年的高校bbs實名制,屬於此事件的後續,全國高校奉命加強網路管理。

清華和南大對此反應最激烈。

水木清華bbs的全體站務和151名版主集體辭職,南大小百合bbs站務組直接宣佈解散。

南大學生還搞出個野百合bbs,把伺服器架設在美國……

雷陽換一個問法:“校內網採用實名制,是不是受‘一塌糊塗’被關停影響?”

陳貴良還是那副懵逼表情:“一塌糊塗到底是什麼啊?”

雷陽並不是想坑陳貴良,而是現在關於網路是否實名制,正在網路和線下展開激烈討論。

他想做兩篇報道。一篇報道大學生票選校花。

另一篇討論網路實名制,不僅要採訪陳貴良,還要採訪其他網站站長。

眼見陳貴良始終裝傻充愣,雷陽只能說道:“經常有人在網上散佈謠言,造成非常惡劣的輿論影響。有人覺得不該網路實名。有人覺得只讓高校bbs實名。還有人認為,所有的論壇、聊天室、社交軟體都應該實名。”

陳貴良說:“我覺得吧,一些論壇確實該加強監管了。那些謠言,簡直侮辱人的智商,偏偏還有很多網友相信。”

“你是指天涯論壇?”雷陽問道。

“沒有啊,我是說某些論壇。”陳貴良道。

天涯論壇才是真正的網路謠言集散地,往前找十年,往後二十年,沒有哪個網路社群造謠能超過天涯。

天涯的某些謠言貼,用血腥暴力都不足以形容,可以直接歸類為“反人類”。

面對雷陽的再三提問,陳貴良只能說:“網路實名制還有待商榷,但加強網路言論監管是必要的。應該推出網站問責制,那些產生惡劣影響的謠言,必須對相關網站和站務進行追責。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雷記者聽得眼前一亮,這句話他可以用來做新聞標題。

陳貴良繼續說道:“可問題是怎麼追責?我認為應該立法。只有明確了法律,才能做到有法可依。連法律都沒有,我們討論再多有什麼用?”

雷記者對這個回答很滿意,接下來終於採訪校花評選。

“你覺得校花評選為什麼能引起轟動?”

“轟動談不上,但確實有許多同學參與。這折射出80後一代對自我表達的強烈需求,是青年亞文化從線下到線上的一次遷移實驗。”

“青年亞文化?”

“是啊。年輕人讀書的時候,總繞不開此類話題,但又不方便公開討論。我把這個話題搬到網路上,同學們就能放得開了。他們本來就有這個需求,我只不過是提供了平臺而已。”

選校花而已,還扯什麼青年亞文化,扯什麼社會遷移實驗。

透過這一番採訪,雷記者覺得陳貴良有點東西,下次有啥事情還可以再來問問。

十多分鐘之後,他握手告辭,跑去北大校園採訪老師和學生。

“同學你好,我是《中青報》記者雷陽。”

“你好。”

“請問你對網路實名制怎麼看?”

“不想看。實名制會侵犯人的隱私,我反對網路實名制!”

“但校內網是實名制啊。”

“那不一樣。校內網就像把現實社會關係搬到網上,跟其他論壇有本質不同。”

“如果北大bbs實名制,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那我還上什麼bbs?直接在校內網的群組聊天發言算了。”

明年全國高校bbs都要實名,而且禁止社會人士註冊。

到那個時候,校內網的使用者活躍度,估計還能夠大大的提升!

“你是校內網使用者嗎?”

“我不是,但我聽說過。這個網站需要邀請碼才能註冊,我懶得找誰弄邀請碼。”

“你知道校花評選嗎?”

“知道啊。”

“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挺有意思的,我以遊客身份去圍觀過。以前什麼校花、系花,都沒有可信度。這次不一樣,學生投票選出來的。我們院系的前三名,現在名聲大噪可風光了。今天上午,還有位教授開玩笑,問我們班有沒有女生是系花。”

“所以,你是支援的。”

“我反對幹嘛?”

雷記者又去採訪老師,最後輾轉找到劉旋。

“恭喜你當選北大校花。”

劉旋哭笑不得:“投票還沒結束呢。”

“但已經沒有懸念了。這件事有對你造成困擾嗎?比如被人圍觀。”

“沒有什麼困擾。從進入北大以來,沒有誰圍觀我,也就遇到了多看幾眼,或者是隔得老遠指點議論幾句。”

“有沒有男生給你寫情書?”

“交流都很少。尤其是大一的時候,我跟同班同學都不怎麼說話。主要是缺乏共同話題,根本聊不起來。現在要好些,同班的都混熟了。”

“你對即將當選北大校花,有什麼想說的?”

“嗯……感謝同學們對我的喜愛。”

在北大采訪一圈,雷記者又跑去清華和人大。

兩天之後,《中青報》一篇文章出爐:《網路校花評選活動風靡京城高校——青年亞文化從線下到線上的一場遷移實驗》。

至於網路實名制的採訪內容,雷記者暫時還未撰稿,他需要採訪更多物件。

校花報道一出,全國媒體紛紛轉載。

尤其是還牽扯到劉旋這種名人,就連娛樂小報都加入進來,而且標題非常直白:《奧運冠軍當選北大校花,竟連博士生也踴躍投票》。

——

(感謝斑馬還沒睡、greg_lasll兩位朋友的盟主打賞。)(最後一天雙倍月票,手裡還有存貨的兄弟別浪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