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的使臣抵達太原之時,在諸如《說唐傳》、《忠義響馬傳》、《興唐傳》等隋唐小說裡,還提及了一個傳奇人物此刻也身處太原城內,他就是演義小說書籍中經常提及的宇文成都。

不過,宇文成都這個人物只是眾多隋唐歷史演義裡虛構出來的,並非真實存在於歷史之中。在這些演義小說當中,宇文成都被設定為宇文化及之子,被讚譽為隋唐第二條好漢,在小說裡還被隋煬帝封為天保大將軍。

按照小說演義的情節,此時的宇文成都受宇文化及指派來到太原,以“皇上選美”張榜為由,前去探查李淵的情況。雖然宇文成都並非歷史人物,但他的人物形象有可能是在宇文化及之子宇文承基的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而成的。

宇文成都的形象在文學作品裡深入人心,他的故事與形象對後世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隋唐系列的小說以及電視劇當中,他的形象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與演繹。澇詿慫檔接釵幕及父子,我們不妨簡單介紹一下。宇文化及生於公元569年,卒於619年,他生於北周,是隋朝的大臣與將領。宇文化及出身權貴家庭,他的父親宇文述為隋朝大將軍。憑藉其父的權勢,宇文化及成為隋煬帝楊廣的親信,並且逐漸把控了朝政大權。宇文化及謀害隋煬帝后,自立為大丞相,而後稱帝,國號為“許”,年號“天壽”。

後來宇文化及在率軍北歸期間被李密打敗,退至魏縣後自立為帝。宇文化及稱帝后,封宇文承基為太子,命宇文承趾擔任禁衛軍將領。不久,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隨宇文化及一同被竇建德起義軍擒獲並處死,他們的首級被送到突厥義成公主處,在虜庭示眾,算是為殺害隋煬帝出了一口惡氣。

再說李淵這邊,他把使臣安頓好之後,便和李世民、裴寂等人繼續暗中籌劃起兵之事。他們計劃起兵時於祭旗儀式上誅殺欽差使者,而後即刻率軍宣佈起義。可是,就在他們快要行動的時候,江都那邊忽然傳來一道赦免聖旨。聖旨明確指示讓李淵繼續擔任原來的職位,依舊負責抵禦北方突厥的入侵,同時任命他為河東地區的討捕使,負責該地區的治安和犯罪打擊工作,以立功的方式來彌補戰敗的過錯。

得知這一訊息後,李淵這才親自出面接見了使臣。李淵雙手接過赦免詔書,恭敬地彎腰行禮:“有勞使臣大人千里而來,下官在此拜過,以示感激。”

使臣忙雙手攙扶,急忙說道“李大人,陛下聖恩浩蕩,還望大人莫要辜負陛下的美意,全心守土衛邊。”

李淵接過詔書,而後微笑著看向使臣:“多謝大人傳旨,本官對陛下的旨意銘記於心。只是這突厥屢屢犯邊,實乃我心腹大患,不知朝廷可還有其他策略助我等抵禦?”

使臣直起身來,恭敬地回答:“李大人,陛下已調遣各地兵馬有增援北方之意,且糧草輜重也正在籌備之中,大人只需堅守崗位,定能建功立業。”

李淵捋了捋鬍鬚,眼中閃過一絲精芒,但又很快隱去:“大人,本官在太原已久,深知突厥狡詐,那可不是光靠增兵就能輕易應對的。”

使臣趕忙說道:“李大人久鎮邊地,經驗豐富,想必陛下也是看重這一點。大人只需按陛下旨意行事,升遷之事自是少不了大人。”

李淵輕輕嘆了口氣,應道:“本官一心只為大唐社稷,只要能保邊境安寧,官職高低並未放在心上。只是如今城中人心惶惶,將士們久戰疲憊,還需公公回宮覆命時,在陛下跟前美言幾句。”

使臣忙不迭地點頭:“大人放心,大人一心為國,下官定如實回稟陛下。”

李淵又熱情地請使臣坐下,命人換上新鮮的茶點:“大人一路辛勞,且在府中稍作休息。這茶點是本地特色,還請您品嚐。”

使臣欣然受之,兩人在看似和諧的氛圍中繼續交談著關乎邊境局勢與朝廷意向的話題,而李淵心中卻也在盤算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對自己未來的影響。

隨後,為了表達對朝廷的尊重和對使者的禮遇,他不僅熱情款待了先後到來的兩位使臣,還在他們離行前贈送了豐厚的財物作為禮物。

此刻,李淵因官復原職,不得不重新思量起兵反隋之事。李淵再次改變起兵計劃,並非是因為得了楊廣的恩惠,就對這位已經心生殺意的親戚又心懷感激、心慈手軟了。真正的原因是,李世民所派的親信尚未把他的家眷接到身邊。

而楊廣此時赦免李淵之罪,難道就是心慈手軟了嗎?當然不是。據筆者分析,這可能是楊廣在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選擇。

楊廣大概考慮到,讓李淵官復原職能夠緩和兩人之間緊張的關係,從而避免“狗急跳牆”引發更大的衝突。另外,河東地區是隋朝的重要軍事基地,李淵官復原職有助於穩定該地區的局勢,防止因內部矛盾而導致更大的動盪。況且,此時的李淵掌管著潼關以西包括天水郡、隴西郡在內的十三郡的大軍,要是逼迫李淵造反,那可就麻煩大了。

李淵送別使臣之後,決定邀請大理司直夏侯端擔任自己的副手。

說起這位夏侯端,那可真是來頭不小,壽州壽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人,是夏詳之孫,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天賦,對於天文占候以及相術等領域有著極為深入的研究與造詣。

當李淵找到夏侯端交談時,夏侯端凝視著李淵,神色凝重地說道:“如今這天下局勢動盪不安,隋朝皇位搖搖欲墜,我觀天象,帝王星座更是如風雨中的孤舟般搖擺不定。而此時,參星所處的方位恰好迎來了難得一見的上好年份,依我多年來的觀測經驗推斷,必定會有一位真命天子在這片土地之上崛起。除了您之外,又怎能作他人想?再者,當今聖上生性多疑且手段殘忍,尤其是對那些姓李之人充滿猜忌與忌憚。君不見那李金才(李渾)已然慘遭殺害,倘若您再不思變,及時調整策略以應對當前危機,恐怕下一個遭殃的便是您了啊!”

李淵默默地聽著夏侯端這番話,心中暗自思忖,未置可否。此後不久,李淵奉命留守晉陽,就在這時,鷹揚府司馬太許世緒找到了他,並苦口婆心地勸說道:“大人吶,您的姓氏可是在諸多圖讖之中皆有明確記載的,就連您的名字都與民間流傳的歌謠預言相互契合。更為重要的是,您手中掌控著太原、雁門、馬邑、樓煩、西河這五個至關重要的郡所組成的強大兵力。此五郡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極其險要。若您趁勢而起,果斷起兵舉義,那麼成就帝王霸業必將指日可待;反之,若是您一味地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只怕那滅亡之災禍轉眼之間便會降臨到您的頭上。所以,還望大人能夠慎重思量此事,切莫錯失良機啊!”

而此時,前太子左勳衛唐憲與其弟唐儉亦是前來苦口婆心地勸說著李淵起兵反隋。

只見唐儉拱手作揖,一臉鄭重地對李淵說道:“大人啊,如今您在北方廣納戎狄之眾,於南方又招攬各路豪傑之士。如此行事,必能一舉奪得天下!此乃昔日商湯與周武王成就霸業之法呀。”

李淵微微搖頭,謙遜地回應道:“商湯和周武王皆是千古明君,其雄才大略、豐功偉績,吾豈敢與之相較?就個人而言,我不過是想求得自保罷了;若論及公義,也是希望能夠拯救這亂世之中混亂不堪的局面而已。至於起兵之事,還需從長計議。賢弟你暫且好生珍重自身,待我深思熟慮之後再做定奪吧。”

且說這唐憲,乃是唐邕之孫。唐家世代為官,聲名遠揚。此次兄弟二人勸李淵起兵,實乃看中其非凡之才能與威望,欲助其一臂之力,共創一番驚天動地之偉業。

然而,李淵深知此事關係重大,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故而未輕易應允。但這一場勸說,無疑已在李淵心中埋下了一顆起兵的種子。

過了幾日,裴寂和李世民也催促李淵儘早起兵,說楊廣喜怒無常、陰晴不定,起義軍和突厥軍隊不斷滋擾周邊幾個郡,隋煬帝再怪罪下來可不是小事。同時,李世民大力舉薦劉文靜,稱讚他足智多謀,建議李淵將劉文靜從獄中放出,並請他擔任參贊謀士。

李淵聽後,眉頭緊鎖,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沉思片刻後才緩緩說道:“我知道楊廣的性格,他的確喜怒無常,朕也擔心他隨時會怪罪下來。但劉文靜畢竟是戴罪之身,他的情況事關重大,不可不慎。”

裴寂上前一步,語氣堅定地說:“唐公,劉文靜雖然和李密有著親家關係,但這可是楊廣強加之罪。目前您帳下正是用人之際,劉文靜的智謀和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如今局勢緊迫,非他不可。若能得他相助,我們起兵之事必定更加順利。”

李世民也忙不迭地附和道:“是啊,父皇。劉文靜曾多次向我提及他對當前局勢的看法,他的分析頭頭是道,頗有見地。若是能讓他助您一臂之力,定能為我們提供寶貴的戰略建議。”

李淵看了看兩人,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好吧,既然你們都如此說,那就答應你們。但你們行事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讓外人知曉。”

裴寂和李世民聞言大喜,李世民更是激動地說:“父親大人英明,我相信劉縣令定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於是,李淵再次將起兵之事提上日程,命李世民秘密地將劉文靜從獄中召回。

劉文靜在獄中也沒有閒著,在瞭解到李家父子準備起兵後,早已經想好一個妙招。見到李淵後,劉文靜立刻獻上良策,提議道:“請大人偽造一道聖旨,宣稱隋煬帝要徵召太原、西河、雁門、馬邑等地的百姓,只要是年滿二十歲的青年都要參軍,前往東征高麗。”

為了不引起李淵身邊楊廣耳目的懷疑,劉文靜獻計之後,又回到獄中靜心等待。

李淵依照劉文靜的良策,當即吩咐心腹妥善安排。這道偽造的聖旨一經頒佈,立刻引發了百姓們的強烈不滿,眾人怨聲載道,都盼望著隋朝皇帝早些駕崩,一解心頭之恨。

沒多久,跟隨馬邑太守王仁恭的劉武周(字元慶,祖籍為今滄縣崔爾莊鎮景城村),殺害了王仁恭,起兵造反,並攻佔了汾陽宮。

汾陽宮是隋煬帝時期所建的一座宏偉行宮,位於山西省寧武縣西南的管涔山上,因其距汾河發源地不遠,故史稱“汾陽宮”或“汾源宮”,是隋朝眾多離宮中的其中一座。離宮的建造目的是為了供隋朝皇帝避暑和遊玩,隋煬帝時期,楊廣經常來這裡巡獵、避暑,並在行宮接見大臣和使者,商討和處理國家大事。

《過華清宮》《行宮》《華清宮和杜舍人》等唐詩都是有關離宮的詩作,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們可以找來品讀了解一下,這些詩作不僅描繪了離宮的壯麗景象,也反映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感慨。

此外,隋煬帝還攜愛妃宮女們雲遊行宮,踏青湖邊,賞景吟詩,享受奢華生活。汾陽宮規模壯觀,擁有殿宇樓閣、水榭歌臺、棧道迴廊等建築,展現了古代皇家建築的奢華與精美。汾陽宮建於隋大業年間,即公元608年。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三月十七日,劉武周襲破樓煩郡,妄圖與突厥勾結,南下爭奪天下,劫掠宮女千名、金銀珠寶無數,用來賄賂突厥始畢可汗,汾陽宮因此被廢棄。

千年之後的2019年10月,汾陽宮遺址被國務院核定並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顯示了其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汾陽宮不僅是一處皇家行宮,也是隋煬帝濫用民力、大肆修建宮室的典型之一,與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的一系列事件有著緊密關聯。

這攻佔汾陽宮的劉武周,在前文我們已經提到過,他是隋朝名將時任馬邑太守王仁恭的部將。劉武周出生於豪富之家,年輕時驍勇善射,喜結交豪俠,崇尚武力,胸懷廣闊,義薄雲天。後因兄長劉山伯對其勸誡,他離家前往洛陽尋求發展,進入太僕楊義臣麾下效力。

後來劉武周又應募隋軍東征高麗,因軍功被提拔為建節校尉。東征歸來後,劉武周擔任馬邑鷹揚府校尉(鷹揚府是隋朝軍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軍事訓練和作戰,還承擔一定的行政職能。校尉是中級軍官,相當於當今軍隊中的少校到大校的軍銜)。

不久後,劉武周被任命為馬邑太守王仁恭的親兵隊長,因其與王太守侍妾私通,擔心事情敗露,決定殺害王仁恭以自保。

一日,他趁著王仁恭在軍中檢閱士兵,府中防守相對鬆懈之時,率領自己的親信心腹發動突然襲擊。他們一路衝進王仁恭的內室,王仁恭大驚失色,欲要反抗卻為時已晚。劉武周手起刀落,結束了王仁恭的生命。他隨即宣佈意圖王仁恭謀反(這是他為了師出有名,同時也為了收攏王仁恭的部眾),已被斬殺。那些被慾望和利益矇蔽雙眼計程車兵們,在劉武周的蠱惑下,紛紛歸附於他。

殺死馬邑太守王仁恭後,劉武周開倉賑貧,自稱太守,並依附於突厥。

劉武周率領大軍南下,直指汾陽宮。他採取了靈活多變的戰術,先是透過間諜活動,瞭解了汾陽宮的守衛情況和內部佈防情況,然後制定了詳細的進攻計劃。在進攻過程中,劉武周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巧妙地利用地形和天氣條件,避開了隋軍的重兵防守。

汾陽宮作為隋朝皇室的重要行宮,守衛力量自然十分強大。然而,在劉武周的精心策劃下,其軍隊還是成功地突破了隋軍的防線。劉武周親自率領精銳部隊衝鋒陷陣,最終攻佔了汾陽宮。

在攻佔汾陽宮的過程中,劉武周還巧妙地利用了隋朝內部矛盾。他散佈謠言,稱汾陽宮中有隋煬帝藏匿的大量財寶,從而吸引了眾多隋朝士兵和百姓前來爭奪。這些內部矛盾的激化,使得隋軍的戰鬥力大大降低,為劉武周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劉武周攻佔汾陽宮後,不僅繳獲了大量的財寶和物資,還極大地提高了自己的聲望和影響力。這一勝利使得劉武周的勢力範圍進一步擴大,成為當時北方地區最強大的反隋勢力之一。同時,劉武周攻佔汾陽宮也標誌著隋朝統治的進一步瓦解,極大地削弱了隋朝的殘餘勢力,也為李淵父子在太原起兵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劉武周攻佔汾陽宮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積極尋求外部支援,最終選擇了突厥。他將俘獲的宮女獻給突厥,得到突厥的支援。突厥為了扶植隋朝地方割據勢力,冊封劉武周為“定楊可汗”。

劉武周佔據馬邑,並稱帝,改元天興。他以馬邑為基地,不斷擴充勢力,突厥又積極為其提供軍事支援,使其成為當時北方地區不可忽視的力量。

劉武周此等不忠不義的行徑在周圍地區傳開後,不少正直的人士對他心懷不滿,這使得他在當地雖然暫時掌握了一定的權力,但卻難以得到廣泛的真心擁護。他的勢力看似龐大,實則內部矛盾重重。那些追隨他而來計程車兵,最初是被利益和權勢所吸引,在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後,也部分開始對他產生動搖。

而劉武周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統治,只能不斷地與外部的勢力擴張和對抗,比如與隋朝剩餘的軍隊或者其他割據勢力頻繁發生戰爭,這使得他原本就脆弱的關係網更加搖搖欲墜,也為他最終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劉武周攻佔汾陽宮一事,對太原公子李世民造成了極大的刺激。因為在李淵父子的謀劃中,汾陽宮本就是重要的戰略目標,在起兵反隋時有著不可或缺的戰略意義。

如今汾陽宮落入劉武周之手,這對李家父子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且,汾陽宮內珍寶無數,收藏著隋煬帝的諸多珍貴藏品。這些財產的喪失,對李淵準備起兵時後方所需的財政支援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然而,李世民望著被劉武周佔據的汾陽宮方向,眼神中卻沒有絲毫的慌亂,彷彿他心中早已有了應對之策。之後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下章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