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本沒有永恆根性,是一代代諸神為了打破永無止境的無量量劫,犧牲一個個時代化道歸去,催生出了永恆根性。

永恆根性的出現,使得無量量劫得到了化解。

可也因此,永恆根性的永恆不變帶來了新的問題,便是永恆不變,歲月琥珀。

當永恆根性渲染一切時,便是一切的不變。

東華為了防止永恆天地在諸世託舉下,超脫永恆歲月長河,引發永恆根性爆發渲染一切,不惜放棄天帝道位將永恆天地升緯打落。

可直到今日,他依然沒有悟透如何解決永恆根性根本上的問題。

但時代在前進,並沒有因為東華不再執掌三界而停滯不前,也沒有因為永恆根性的問題沒有解決而止步。

鯤鵬創永恆道文證永恆天道聖人道位,西王母瑤瓊發下弘願以身勾連永恆天地人三道與永恆天地,而證永恆天道聖人。

當西王母瑤瓊透過真靈與東華神念交融,看到彌天大念籠罩的混沌真實一面,卻依然有一種霧裡看花之感。

她想要更進一步看清楚時,無窮無盡的大道真諦從東華彌天大念沖刷而來,遠遠不是她能夠承受的。

想要見世界之真實,便要有承受這份真實的道心。

道構成混沌、天地、眾生的本質,一切萬般都是大道演變而成。

西王母瑤瓊透過東華的彌天大念窺探到全貌,不需要承受直面大道帶來的沖刷。

可惜,這份全貌的真實卻不是她能夠承受。

西王母瑤瓊沉溺於彌天大念之中久久不能清醒,真靈意識只有迫切知曉更多,更真實的念頭。

還好,彌天大念乃是東華的神念編織,由東華完全的把控,不會讓西王母瑤瓊徹底沉淪,永世不能自拔。

當西王母瑤瓊所見的混沌全貌達到她自身真靈所能承受的極限時,一個道音將她喚醒:

“還不醒來!”

道音如洪鐘在她的真靈意識中炸響,西王母瑤瓊瞬息脫離那般悟道混沌的狀態之中,與她交融的彌天大念也隨之退散開來。

“今日方知,我對道友宛如螻蟻,所見所思所悟,多麼狹隘。”

西王母瑤瓊嘆息般的感慨,透過見混沌全貌的萬般變化,混元一體般的無窮演化,西王母對大道、天地、眾生的認知境界再次提升不止一個檔次。

以三界反觀自身所追尋之道,是如此的渺小與稚嫩。

所追求的永恆天地補全,對於整個三界環節之中,是多麼微不足道與無足輕重。

成了,三界多了許多的可能性。

不成,三界也依然有著不可揣摩的未來。

“何必自貶,這三界若沒有道友你們,又怎會有現在的輝煌。我所見三界不過是佔了彌天大唸的便宜,略微比道友多看清了幾分罷了,不足掛齒。”

東華輕言安撫產生極大心裡落差,以至於有些道心破防,陷入自我懷疑的瑤瓊。

在東華看來不論是諸神如何選擇,偏重大道、天地、眾生任何一方,都不算錯。

祂們所做的一切都在推動這個時代成長,即便因為未能觀三界全貌,進而認知偏頗而在推動過程中使三界成長產生弊端,也都是能夠接受的。

“道友不需要安慰,我也知曉以自己的能力,即便看到了三界的全貌,也無力去改變三界,更不知道該如何改變三界。

我只希望有朝一日你需要我時,我當全力以赴的協助道友你完成對三界的重新堪定,亦如往昔,萬死不辭。”

西王母瑤瓊自知自己能窺探到混沌全貌,已是自己極限都不能達到的,見到了只是讓自己明曉未來該走的路,不代表就真的能在那個層面上面有所作為。

相反,透過這一次觀悟,西王母瑤瓊知道東華真的走在了自己的前面太多太多,東華的選擇也必然是從高處全貌決定,即便自己無法理解,也是自己的境界不夠。

和昔日一樣跟隨著東華的步伐,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不,你已經改變三界了,有你補全永恆天地人三道與永恆天地之間的聯絡,即便未來永恆天、地、人三道超脫永恆天地,也會盡可能保持住永恆天地的本質,你已經將三界帶到了另一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未來之中。”

東華三界最高“處”往下看,觀三界無量量變化一切皆在掌握之中,正因為如此他知曉諸神、眾生對於大道的重要性。

眾生代表著大道的無量變數,即是無序的變化,也是有序的變化,兩者摻雜便是無量量。

三界也因為眾生而變,只不過這種改變是區域性引發,連鎖擴散帶動三界。

而不是西王母瑤瓊所期望以一己之力,令三界為之變更。

“此次我證道永恆天道聖人,體悟極多,再回首看昔日所執念的太過於幼稚粗糙。

現今,我想創立一道,傳道眾生,以此道眾生維繫三界無量量諸世與天道、地道、人道之間聯絡。

縱然永恆天地人三道超脫永恆天地,未來也必然不會超然於永恆天地,或完全同化諸世天、地、人三道。”

西王母瑤瓊最初的本意,只是單純的想要保全永恆天地完整而已,不至於在永恆天地人三道超脫後而分崩離析,一點點被榨乾。

但自從見過混沌全貌,見那無量量變化組成的混沌在大道運轉之中混元一體,在東華的彌天大念之下井然有序,大道催生。

師法東華,自己或許能夠主動一點。

即便無法在觀望三界全貌,從大圓滿的角度踐行己道,卻至少可能在當今目標下,進一步保全永恆天地的完整。

“此為善道,你若心有疑惑,隨時可以找我。”

東華讚許道。

西王母瑤瓊真靈迴歸真身,在混沌造化宮闕內逗留數千年與東華論道,穩定自身所悟之道,才依依不捨的作別。

西王母自混沌而歸,並沒有在諸世逗留,直接回到永恆天地內的西崑崙道場後,閉關悟道。

而五十重混沌因為天曉的出現,帶來的諸多的新變化,復歸平靜。

太真天庭從不計較一時之得失,祂們所謀乃是萬世,無量歲月之後。

是五十重混沌的洪荒世界盡數歸來,天地人三道催發至極後。

是永恆根性渲染令每一方混沌洪荒後,它們為了繼續成長,不得不得到從永恆天地人處得到更多永恆根性,所欠的業力6越積越多無法償還後。

永恆天地人三道超脫乃是大勢所趨。

上一個混沌時代,鴻鈞曾言,大小勢可改,大勢不可逆。

而在這個時代誕生出了永恆根性的永恆時代,大勢所趨的不可逆轉性遠遠勝果任何一個時代。

太真天庭正是明白這一點,才選擇永恆天、地、人三道超脫,趨合於永恆根性渲染一切,順勢而為,因勢導利。

而不是太真天庭鑄就大勢所趨。

一切的大勢所趨,都是三界所有因素匯聚而來的結果。

現如今,唯有東華才能做到彌天大念覆蓋三界,從細微處一點點積攢引導因素向著自己所想,從宏觀處將所有因素匯聚成自己所執掌的大勢所趨。

昔日,東華執掌三界便是如此做的,因緣際會的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執世之道,彌天大念。

所以,他的威嚴越積攢越深,與諸神之間的差距也就越來越大。

在他之後,再也沒有神能達到他的高度。

而他現在所追求的永恆根性問題,便是比一時的大勢所趨更為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他獨一檔,為天地時代天花板的原因。

三界難計年。

西王母瑤瓊在永恆天地內參悟萬年後,又出關行走諸世。

諸世因為永恆天地的量劫轉移,使得諸天蛻變,宇宙更迭時有發生,演繹一處處人間。

萬年後,西王母又來到內混沌媧皇天與女媧論道萬年,還未悟透自己的道。

索性,她以永恆天道聖人道位鎮壓永恆歲月長河的過去、未來,以及現在,幾番行走論道,在未來照影出無數的變化,從中有所得悟,創造一道名曰:

持!

持者,持道之變,體參天地,萬法永珍,萬道萬一,皆為天地。

持道非教,持道非道,只是一種理念,一種心態,一種不拘於眾生、修士、仙神、諸神的理解。

只要持道,便以身主動去承載天地變化,溝通天、地、人三道變化,踐行變化,契合天地,在這個過程中充當承接連續者。

持有這個理念的修士,乃至眾生,都是最容易達到天人合一這般大頓悟狀態的。

也是修行速度僅次於魔修,但也最容易迴歸天地的。

因為,他們貼合天地人三道,主動契合天地的心態,讓他們極為容易模糊生死概念,看淡七情六慾,清心寡慾,不追求己道長生,自身大逍遙自在。

連最基本的長生逍遙執念都沒有的修士,如何能夠長生逍遙,修煉成仙?

西王母瑤瓊在傳播了這一道後,也洞察了這一道的缺陷,但她無力去改變,因為這是持道之根本,改變了便等同於抹去這一道。

她也知曉萬事萬物都有多面性。

最終,心生不忍的西王母瑤瓊,降下化身到混沌造化宮闕之中尋求東華的解惑。

這一次,瑤瓊與天曉照面,並沒有世俗的修羅場。

天曉執掌一線生機,在五十重混沌之中屢次打斷太真天庭的推動。

如今,五十重混沌之中的洪荒世界都大部分開啟了迴歸,在大道層面的交鋒接近尾聲,諸神與太真天庭之間並沒有分出勝負,第二階段的天地之爭即將開啟,第三階段的眾生之爭還未出現。

而她心中的疑惑卻更多了。

“我本以為給予歷代洪荒一線生機,讓它們能以各種方式償還永恆根性帶來的因果,阻攔太真天庭推動永恆天地人三道同化歷代天地人三道,便是我心中所想要的。

可現在我觀歷代洪荒歸來,這些洪荒形態各異,歷代洪荒的演變過程都充滿了殘酷,我發現我心中所想要的越發模糊,它已經不再是我想要的了。”

天曉眼眸中並無困惑之色,有的只是無從決斷的疑惑。

永恆天地人三道同化歷代洪荒天地人三道,真的是錯嗎?

歷代洪荒的過去之中,眾生並未得到解脫,反倒沉淪於無邊大恐怖之中,生生世世不得解脫,不得悟道,不得逍遙。

這樣的洪荒世界歸來,真的任由它們繼續昔日的那般延續下去嗎?

永恆時代因為永恆根性的存在,承載著天地擁有無窮成長潛力,天地無限供應先天靈氣供眾生修行悟道。

眾生即便依然沉淪於九道輪迴之中,但往往能夠踏上修行之路的多不勝數,前路也不堵塞,有足夠多的機緣令無數凡人步入仙途,走上道途,證得大羅之道,領悟大道之妙。

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永恆天地人三道同化歷代天地人三道,使得歷代歸來的眾生能得永恆根性渲染自身世界,擺脫世界進無可進,修行資源日漸衰減,無量量劫加身的厄運。

所以,天曉雖然執掌一線生機,在觀悟的越多之後,卻也不知道這一線生機將用在何處了。

“此為永恆量劫,是劫也是緣,是毀滅也是超脫,豈是那般好勘破?”

東華輕輕點了天曉一句,道:

“遵從本心即可,道心所指,即是一線生機。這一線生機並非只給予那諸神,給予那一方方洪荒世界,也該給予太真天庭,給予芸芸眾生。”

東華以混沌全貌的大圓滿視角觀望五十重混沌洪荒的無量量變化,早已經超越了永恆天地人三道超脫與否,歷代天地人三道同化與否的境界。

還是那句話,不論超脫還是不超脫,在東華眼中都是大道變化的多寡,而這些無量量變化之中,三界的走向只會留下一種。

而最後變成現實的一種,在經過永恆歲月長河演變的無量量未來之中,必然是走的最長遠的那一條。

但即便是那一條未來,也同樣擁有著重點。

所以,這個時代不會等待走到那個終點,會在不斷推進的“現在”中,繼續尋求突破,尋求未來,直到永恆根性渲染一切,使得一切變成永恆不變的琥珀。

又或者,等到東華勘破永恆根性的不變,使得一切真正的永恆變化。

最有可能的結局,便是東華以及這個時代諸神都勘不破永恆根性的不變,不得不和其他時代諸神一樣親手結束這個永恆時代,重演地水風火,重開新的一個時代。

“若是如此,我或許真會成為眾生眼中喜怒無常的魔神,這也不是我所願的。”天曉不知道東華所見的深遠,輕輕搖頭。

“那不如為它們在永恆量劫之中鑄就真正的一線生機,讓那些洪荒世界與眾生自己去選擇。”東華再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