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祂們與東華的關係多好,多少要給幾分薄面,不針對東華指定的天帝繼任者。
即便沒有這層關係,十二祖巫也不在意誰當天帝,誰執掌三界眾生。
只要不對祂們巫族指手畫腳,驅使祂們巫族即可。
“可惜了,還想要與歷代諸神打上一場,看我們的道有就幾分長進,沒機會咯。”
祝融見帝江這般態度,頗為惋惜不能摻和這場諸神之戰中。
“這十二天地之君與我等同出一源,卻不認可我等巫族,自身祖巫身份,雖然沒有真名之爭,未來只怕也不會與我們有多少親近,兄長以為當如何?”
句芒一縷化身俯瞰銀河搏浪,吞吐無量量星光的盤古虛影,舉手投足便生無盡開天闢地之力,演化周天星辰無量氣象,使銀河沖刷之力變成了演化無量量多元宇宙之象。
如此一來,祂們既得無量量星光打磨身軀,又借周天星斗大陣之力踐行己道創世,積攢功德氣運,完成自我回歸。
可謂是一舉多得,其心性境界,遠遠不是大羅無極境該有的。
古之諸神,修行無數歲月得道後,還能放下自身一切化道歸去,其無上大毅力、大氣魄、大智慧舉世所望都在最頂尖。
祂們這一代諸神,即便佔據時代之利,偉力、勢力方面或許能壓歷代諸神一頭,但己道、道途、道心方面的修行並無優勢可言。
“道不同,不相為謀,願為我等兄弟,自是兄弟。若是不願,我等也禮敬三分,祂們不阻攔我巫族之道,便永不為我巫族之敵,我們當視祂們為兄弟。”
帝江看著十二天地之君,以及隱於三界之中並未與祂們聯絡的歷代巫族諸神。
祂們自然主動去尋找對方,願意幫助對方重塑真身。
但是,真正願意接納祂們這一代巫族的諸神還是很少。
或是祂們本身因果未了,或是祂們也顧慮真名之爭,或是想要分出新舊諸神之爭,誰來主宰這個時代,或是其他原因。
最終,不足十分之一的六尊來自其他時代的巫族祖巫,真靈入了盤古殿深處重塑真身。
“不知東華道友如今在那過去,到底勘破永恆沒有……”
后土默默的觀戰,真身所在永恆地府眺望歲月長河之無量永恆過去。
永恆過去一成不變,偶有變化也再一剎那全部完成,然後又恢復永恆不變之死寂。
而今,在東華的劃定下,參與三界運轉的諸神真靈痕跡永駐歲月長河之過去,使這場新舊諸神量劫在過去清晰展露。
表面是帝俊、太一所執掌的妖族演化周天銀河沖刷永恆天地,伏始、大日之君、某代祖龍、十二天地之君阻攔帝俊。
太真率領歸來諸神劃分永恆天地之虛實新舊。
內裡真正的交鋒在紫霄宮,在歲月長河之上諸神對峙,態度各有不同,蓄勢待發的參悟自身真靈痕跡駐留永恆歲月長河過去之後,對永恆歲月長河演化未來的影響。
真正決定這場大戰走向的,不是現在的勢均力敵,而是歲月長河未來變化。
隨著帝俊落入下風,永恆歲月長河未來逐漸定型。
結局,是以太真入主後的第二永恆天庭執掌永恆天地,統治三界眾生,籠罩諸世的滅世量劫在未來不斷向後推延,未來三界達到諸世與永恆天地平衡,一尊尊諸神歸來,歷代洪荒天地重塑,一個前所未有的眾生盛世在歲月長河未來展露。
那是東華以及大部分諸神所期望的,歷代諸神眾生同享的極盡繁華之世。
而在諸神的鎮壓下,滅世量劫不斷延後,便是永恆歲月長河不斷演化未來,都一時難見滅世量劫真容。
似乎,未來只要有諸神存在的一日,滅世量劫就不會出現。
“百世混沌重開之君,果然不同凡響!”
紫霄宮中諸神透過造化玉牒觀望未來,不由心中感慨。
祂們明白對方能夠成為百世混沌重開之君,必然是帶領歷代諸神走到了極致,諸神共治帶來的所有問題,必然被對方在之前就全部找出來解決。
而到了這個時代重新君臨三界,直接就能將成熟的治世經驗體系套用就好,不用摸著石頭過河,一路坎坷。
“可她有兩個問題無法解決,也解決不了。
其一,未來的滅世量劫能夠不斷被諸神拖延化解。
但永恆歲月長河演化的未來之中,天地也未曾取代混沌。
看似花團錦簇的未來,實際上也陷入到了花團錦簇的迴圈之中。
雖然這個時代擁有永恆根性,但她卻也只能維繫東華所留下的諸世混元大陣,平衡永恆不變與諸世變化,再難有開闢之舉。
其二,永恆天地超脫歲月一點點增加,諸世渲染永恆根性也在加劇。
這樣的未來,與東華所打落的未來並無區別。
最終,哪怕太真祂們再不斷拖延,也改變不了天地諸世皆永恆的未來。”
便是歷代歸來的諸神,也看出了問題所在。
歸根結底的問題便是永恆根性的永恆不變,便是集諸神之力完善三界,都無法改變結局。
東華見此未來,已然達到了他所期望的結果。
他對太真祂們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歷代諸神歸來,不會讓三界動亂,量劫不止即可。
能夠維繫住諸世的變化與永恆天地的不變永恆兩儀之態,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便已經達到目的了。
東華收回彌天大念,他入永恆歲月長河的過去,一方面便是勘破永恆不變,另一方面便是透過調整過去,改變現在與未來。
而今,現在大局已定,未來的情況也達到他期望。
永恆歲月長河的過去,卻勘破不了永恆不變。
東華便依照一開始的佈置,真靈直入九道輪迴之中,透過九道輪迴直入外混沌。
太真若有所感永恆歲月長河過去的微妙變化,心中喃喃道:
“我的道讓你終於放心放手了嗎?東華!”
她與東華相知相守無數歲月,知曉東華步入歲月長河的過去,未嘗沒有替她登臨永恆天帝護道之意。
如今見永恆歲月長河演化的未來,才放下心離開。
“可這個未來,我並不滿意啊,我無法容忍這個一成不變的結局!”
曾經,她一次次混沌重開,帶領歷代諸神演化天地未來,達到前所未有的極致,也只是極盡繁華之世。
而缺乏永恆根性,那樣的盛世不如這個時代。
可在太真看來本質沒有區別。
無非是天地大一些,世界多一些。
一樣的天地未曾取代混沌,一樣的大道演化到一定程度進無可進,諸神無道可悟,眾生無道可修。
一切看似繁花似錦,實則成了一部有跡可循的“電影”。
祂們身處其中,看得清卻打不破,宛如永世囚籠,再怎麼掙扎也無濟於事。
“東華,我會勘破永恆不變的。”
太真緩步走入凌霄殿,永恆天地新舊割裂越發清晰。
屬於東華統治的那個時代化作虛影,隨著太真落座凌霄殿,徹底被剝離出去,融入永恆歲月長河的過去。
新生的永恆天地人三道衰弱了百分之一,展露真容,拱衛在太真左右。
“吾等見過天帝!”
諸神含笑看著太真,在過去那個時代,祂們早已經被太真所折服,也相信她能再次帶領祂們重新登臨世間巔峰,開闢前所未有之盛世。
而今,永恆歲月長河演化的未來,不過是基於現有的情況所展露。
而祂們還有許多道友未曾歸來,而祂們認識的太真,還有許多的道未曾展露。
“吾為天帝,當重定三界大道,天地,眾生。
大道當有序延續,天地當秩序分明。
諸神當各司其職,眾生當各有歸屬。”
時代不同了,一代神有一代神的使命。
太真的使命並非勘破永恆不變,而是促使無數個時代歸來,歷代諸神眾生重塑真靈。
而勘破永恆不變,是所有諸神們在證道混元之後,明晰大道、天地、眾生,己道、道心、道途之後的追求。
眼見太真坐上凌霄寶殿,過去諸神劃分永恆天地新舊,新舊諸神量劫之爭也隨之落幕。
帝俊、太一雖然不甘,可看著永恆歲月長河演化的未來,也明白大勢所趨,神心所向,祂們也無力挽回。
“當歷代諸神眾生盡數歸來,巫妖人量劫劫起,諸世宇宙蛻變更迭,永恆根性侵染諸世,永恆天地超脫歲月之日,便是妖族入主天庭之時!
太真,到了那個時候,我希望你能夠看清大勢,不要再憑升波折,戀權不去。”
帝俊拂袖遁入亙古太陽之中,他所言道音在紫霄宮內響起,並未傳播於歲月之下,三界之中。
諸神推演因果天機之後,再次默然。
因為,帝俊所言也是太真的第二永恆天庭結束的最好時機。
歷代諸神眾生盡數歸來,也是三界新的巔峰時期。
太真若是不能勘破永恆不變,那麼繼續執掌三界,就會如東華那樣面臨永恆天地升緯超脫歲月,永恆天地人三道傾斜將永恆根性大量渲染諸世。
為了求變,只能盡起巫妖人量劫破局蛻變,尋求更多可能。
巫妖人任何一族勝出,便是祂們入主天庭,換神執掌三界之時。
可若是太真強行阻擾量劫,那麼,諸世永恆便不可避免。
“我等你!”
太真緩緩說道,眼眸無悲無喜,她選擇走上這條路,便已經做好了與大道鬥,與天地鬥,與眾生鬥,與自己斗的準備。
與大道鬥,鬥一個道無止境,更迭不休。
與天地鬥,鬥一個永恆變化,我即天地。
與眾生鬥,鬥一個眾生無量,主宰未來。
與自己鬥,鬥一個永執道心,闢道前行。
“咚……!!!”
混沌中,三千混沌大道呈現崩潰狀態,一道意志降臨,收斂無窮無盡的混沌之氣演化無量量造化。
無窮光撕裂混沌的深邃,無量意志重組混沌三千大道。
“吾為東華!”
一尊神祇從無量混沌之氣匯聚的混沌氣穴中重塑真身、元神。
祂的真靈散發出來的神念編織成道,崩潰重組的混沌三千大道從崩潰狀態,化為無序狀態,化為有序狀態,化為相生相剋狀態。
混沌之氣化為純粹的造化本源,填補東華真身與元神的本源不足。
“吾執三千道,混沌魔神軀!”
東華言出法隨,重塑的混沌三千大道在他彌天大唸的掌控下,隨他心意運轉。
越來越多的混沌之氣被他吞沒,而他彌天大念覆蓋區域越來越廣,無窮無盡的混沌之氣轉眼間化為造化本源,填補他真身元神所缺。
在東華那不可思議的掌控下,他很快便重塑出了一具蘊含混沌三千大道組合的混沌魔神之軀。
只是,混沌三千大道圓滿無缺,重組之後的混沌三千大道相剋相吞,相生之象越來越小。
這自然不是東華所想要的。
東華一念動,彌天大念劃分混沌,將他神念所籠罩混沌區域與不覆蓋的區域從道的層面,隔閡開來。
自此,周遭混沌分出內外。
“我說,大道變更,更迭無量,相生相剋相存相變相易相吞……”
東華道音影響混沌三千大道,輔以彌天大念以自身對大道的領悟,修改重組後的內混沌三千大道。
內混沌三千大道更迭不休之中圓滿無暇被打破,相互湮滅,相互剋制,相互促進,相互更易,演化混沌滅世道象。
但這股足以混沌魔神灰飛煙滅的滅世道象,卻不能動搖東華的真靈。
在他彌天大唸的控制下,滅世道象越演越烈。
最終,混沌之氣湮滅虛無,化為純粹的鴻蒙一炁。
內混沌三千大道融為一體,化為純粹的道。
道,由簡至繁,由繁至簡。
道的本質被東華拿捏的隨心所欲,萬般變化都由心生,便是重新造化一方永恆天地對東華而言,也只是耗費無量永恆時間的問題而已。
東華的境界與三界同,走到了道的極深處,非要強行劃定一個境界,那就得永恆三界境。
“道友,你若追尋道的本質,混沌演大道化三千,證道混元,最是契合。
可你要尋永恆不變的答案,你在混沌中尋,便是問道於盲,不如歸去。”
一聲道音從混沌深處傳來,東華散去重塑的真身元神,一點真靈收斂偉力,任由這片化為純粹的鴻蒙之狀的內混沌重歸混沌。
混沌大道無序且圓滿,所以,諸神若是想要證道混元,演化萬道歸一,或一道化萬道,證道混元,就非混沌不可。
天地太脆弱,天地也涉及太多,不像混沌這麼純粹。
可東華的道乃天地之道,而不是追求混元大道。
在這裡演化混沌之象,甚至重塑一具混沌魔神之軀與元神,便是為了勘破永恆不變。
事實也如那道音所言,問道於盲。
永恆歲月過去不可悟,混沌之中也同樣沒有。
“我於混沌演道,非是問道於混沌,而是問道於己。
世間萬般,我都已經見證過,演道,只是將心中所知再印證一次。
一代代諸神化道,一次次混沌重開,才造就了永恆根性。
我想要再這個基礎上勘破永恆根性的不變,本就是在追尋一個不存在的結果,開闢一個不可能的未來。”
東華道音在混沌響起。
“貧道鴻蒙,見過東華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