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呢?賈梅,你還記得你看見這些包裝袋是什麼時間?”

“三點以後吧,今天客人比較多,餐食收拾出來很快就滿了,但是具體時間我也記不準。”

賈梅說完,因為害怕低下頭。

許桀再問其他人:

“再沒人比這早了吧?”

得到否定答覆後,許桀敲敲筆記本,落實了拋屍時間,有了第一個線索。

三天後,經過法醫組認真細緻的工作,大家聚在一起第一次開會,匯總這幾天的調查結果。

因為案件特殊,法醫組韓警官特邀出席。

“大家久等了,那我先說幾句,經過我們法醫組五個人日以繼日的工作,今天總算把屍體大致復原。”

“辛苦了,你們辛勤工作我們偵破才有明確方向,韓法醫,謝謝你們。”

許桀還是沐浴在陽光下,聲音醇厚,態度真誠。

韓法醫擺擺手:

“你們才辛苦,咱們也不客套了,現在說回案子,不瞞大家,這還是我幹法醫十多年,頭一次遇到如此殘暴的碎屍案。”

韓法醫把現場照片和屍檢臺上的照片展示給大家看。

“死者男性,身高在170-175之間,高度近視,死前大量飲酒。”

“現場共有七包紅色條紋編織袋,裡面屍塊用黑色塑膠袋分裝成15個小袋,頭顱,大腿骨,肋骨,雙腳,尺骨撓骨,內臟分別裝袋,其餘是碎肉和其他碎骨。”

大家看著照片上七零八落的屍骨,心裡一陣陣反胃,這是人啊,怎麼能被肢解成這種程度。

“我們費了一些時間,根據屍塊的腐化程度,胃內物消化程度,膀胱尿液的留存程度,判斷死亡時間大概在三天前。”

韓法醫停頓一下,在場刑偵隊員不禁露出讚許的目光。

寧夏豎起大拇指,法醫組太給力了,現在確定了死亡時間,距離破案堅實地邁進了一大步。

韓法醫輕輕示意繼續道:

“死者屍斑呈暗紅色,儘管屍塊散落,我們還是找到了背腰部,也是從屍斑的形狀,更肯定了死亡時間。”

“死者頭部自第一頸椎間盤離斷,軀幹從關節處離斷。屍塊有熱水燙過的痕跡,也不排除水煮。”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兇手手段極其惡劣,這是人能做出來的事情嗎?

“死者頸前肌肉未出血,胸部見刺穿傷,肋骨斷端處有出血,右心房見刺破口,離斷處創面整齊,創壁光滑,符合匕首一類。”

韓法醫環顧下眾人,最後道:

“毒化檢驗結果,排除中毒,死者系胸腔臟器破裂致死。”

“我們法醫組的意見是匕首類兇器,再結合血液內大量酒精成分,傾向醉酒後喪失反抗能力,遇刺失血過多而亡。”

韓法醫說完,將大螢幕切換到法醫屍檢報告結論一頁。

“許隊,就這些了,你們看看,還有沒有其他問題?”

“死者年齡?”

“根據腳掌尺寸,骨骺,骨化點,顱骨縫癒合等情況,死者年齡在33-37歲之間,許隊,這次範圍有點大,因為屍骨經過高溫處理,影響我們後期分析。”

“這麼說的話,兇手為了掩飾證據,故意高溫處理過屍塊?兇手很有經驗?”

韓法醫沉吟片刻同意許桀的判斷:

“不排除這種可能,高溫處理過的屍塊可以快速止血,對於現場來說,也沒那麼恐怖,可以說至少這方面兇手精通。”

韓法醫見大家再沒有問題,站起身:

“行了,接下來就交給你們,有什麼事大家儘管聯絡我。”

說完韓警官離開會議室,許桀環視大家一圈,緊鎖的眉頭這才放鬆一點:

“來吧,又到了我們出手的時候,大家說說看這兩天的調查情況。”

張雷首先發言:

“我協調了各區派出所,尋找了一下最近京海市的失蹤人口,當時法醫報告還沒出來,一會我再具體比對一下。”

史一航看看寧夏,示意她發言,寧夏緩緩道:

“許隊,我和史一航排查了富海大酒店旁邊那兩棟居民樓,除了一樓公建一共一百四十戶,也走訪了附近居民,雖然沒有發現,但是一旦鎖定嫌疑人,我們可以快速進行排查。”

許桀聽完把大螢幕照片放到拋屍現場:

“好,那我們現在來分析下案情,寧夏你先說,法醫報告出來後你有什麼想法?”

“許隊,我在學校的時候,看了很多中外碎屍案的案例分析,碎屍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轉移屍體,第二洩憤。”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細節上,洩憤一般揮刀就砍,如果有預謀殺人碎屍,兇手在各方面都會做好準備,屍塊創緣會很平整。”

寧夏話音剛落,馬明傑馬上表揚:

“寧夏,真不錯啊,理論基本功紮實。”

許桀聽到這句話比寧夏還要高興。

“但是我只知道這些,已經全都倒了出來。”

寧夏說完微微露出笑容,不好意思地緩緩落座。

許桀把熒光筆指到屍塊的創面:

“你們大家仔細看,屍塊創緣非常平整,所以我懷疑兇手是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

史一航馬上問道:

“醫生?”

許桀輕搖頭:

“我們雖然只經歷過兩起碎屍案,後來我也在這方面投入了一點精力研究案例,我覺得不是醫生。”

“不是?”

寧夏和史一航同時糊塗了。

“許隊?”

許桀緩緩道:

“醫生手術養成習慣,下刀會避開大血管,保持器官完整,而這個不是,我敢說兇手肢解屍體速度非常快,我覺得是屠夫。”

“屠夫?”

“是的,屠夫處理牛羊肉一般都會避開難切的地方,揮刀就砍,你們看,死者脊骨和肋骨,全部從中間切開。”

“是啊,許隊分析得有道理,誒?我又發現一個細節,許隊,照兇手這個手法,相當嫻熟,還得有合適作案工具。”

“是的,所以我說兇手是屠夫,或者就是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有各種處理肉塊的經驗,還有不同的工具。”

寧夏看到希望:

“許隊,如果這樣,富海大酒店的廚師能不能有嫌疑?”

“你們看,屍塊被分裝到15個小袋裡,說明兇手非常從容,根據屍碎拋近的經驗,我覺得兇手就在富海大酒店附近。”

寧夏心下疑問:

什麼是屍碎拋近?

剛想提問,許桀幽幽地看向寧夏:

“碎屍案的兇手膽大心細,屍塊處理得越細越難辨認,兇手越覺得沒危險,所以很輕易就會在自己附近拋屍,這就是屍碎拋近。”

許桀馬上解釋了寧夏的疑問,讓寧夏忽然察覺,自己還沒問出口的問題,許桀已經給出答案。

這難道就是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