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石這個人,蕭龍義在先前是考慮過的,但是因為章子石太過年輕,資質方面確實不夠,很難服眾,蕭龍義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章子石,章將軍實力足夠,但太過年輕,不適合這次的主帥。”蕭龍義開口道。
之後又有大臣上前,提出了幾個主帥人選,皆被蕭龍義否決。
“諸位愛卿,你們能這般為朕分憂,朕很高興,只是這些人選總是有些缺陷,不是在用兵就是在資歷上有些缺陷,朕即便想用,但也怕是眾人不服啊,所以朕希望諸位愛卿能推薦最為合適的人選。”蕭龍義這樣說,其實已經打算讓蕭明義擔任此次出兵討伐的主帥。
一開始他不提蕭明義,三十萬玄甲騎無人指揮是一方面,最大的擔憂還是怕蕭明義功高震主,將自己的皇位奪走。
只是在來這金鑾殿的路上,他突然就釋懷了,這皇位不論是他自己坐,還是蕭明義坐,都是赤陽皇室的正統血脈,都是一心為了赤陽,在國家的面前,盯著自己的利益,並非是聖君所為。
雖然赤陽人才濟濟,可是在帶兵打仗這一塊,沒人敢和蕭明義比肩,他是真正的戰神、兵聖。
大規模的戰爭理應由蕭明義帶領取得最大化的收益,此時蕭龍義不在有顧慮,蕭明義必然成了最為合適的人選。
如此一來下方的大臣也明白了蕭龍義的想法,想要找到一個實力和資歷同時具備的將軍掛帥,恐怕只剩下蕭明義一人了。
兵部尚書率先上前跪下,“陛下,臣推薦蕭王擔任主帥。”
“陛下,微臣也同意……”這時候可沒有誰跳出來耍自己的小聰明,紛紛附和道,皇帝都這樣說了,若是還察覺不到聖意,那他們這些人就可以辭官告老還鄉去種田了。
“都起來。”蕭龍義揮手示意大臣起身。
“朕也打算讓明義擔任主帥,先前不提只是擔心明義還要指揮那三十萬玄甲騎……”話還未說完,
金鑾殿外又有急促的馬蹄聲以及嘶吼聲傳來,“八百里加急,速速閃開!”
這一次送信的金吾衛更加誇張,直接騎馬闖入了金鑾殿內,若不是及時勒住韁繩,肯定會將幾名大臣撞倒在地。
“陛下,邊境急報。”金吾衛將情報呈上。
這名金吾衛的素質比起先前那名的金吾衛要好一些,一路的奔波,並沒有讓他昏死過去。
蕭龍義將密函看完後,直接將龍案掀翻,怒聲道:“若不出兵攻打南蠻,朕還有什麼臉當這赤陽的皇帝!”
蕭龍義暴怒的樣子,將所有大臣都嚇得臉色大變。
密函上究竟寫了什麼,能讓皇帝說出這種話來。
蕭龍義手舉密函冷聲質問道:“你們都應該好好反思反思,平日裡給朕彙報的都是什麼兵強馬壯,城牆結實易守難攻。
現在又一座城淪陷了,盤城被南蠻軍隊攻破,整座城無一人存活,這就是你們給朕彙報的情況!
是你們在糊弄朕,還是你們的的手下在糊弄你們?”說完,蕭龍義將密函重重的摔在地上。
大臣們面面相覷,沒一個人敢出聲解釋,這些身處京城,享受著太平盛世,平日裡養尊處優的大臣們哪裡見過這樣的場面。
一座城被屠殺乾淨,這種殘忍行徑,在歷史上可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眾人議論紛紛,對南蠻討伐的心更加強烈了,雖說平日裡他們為了權利勾心鬥角,但是在這種非常時期,眾人的心思都放在了反擊這些蠻子的事情上。
耿秋他們奪下城池的時間沒有間隔太久,大概是在一天之內,所以多封八百里加急的訊息幾乎是同時抵達京城。
還未等到退朝,一個時辰內蕭龍義就在金鑾大殿中收到七封八百里加急,也得知了柳州全境淪陷,南蠻軍隊已經壓至賀州城下。
“速速派人去蕭王府,將明義找來,朕要即刻起兵!
朕要看到我赤陽軍隊,打到鳳凰城腳下!朕要將他們的國都殺的乾乾淨淨!給我赤陽死去的百姓一個交代!”蕭龍義的怒吼聲響徹金鑾大殿。
“皇兄不必派人來尋臣弟,臣弟來了。”一道渾厚的聲音在殿外響起,隨後一身黑金蟒紋親王服的蕭明義走入金鑾大殿。
蕭明義也在第一時間內得到了魔窟傳來的情報,被清洗過的金吾衛實力大大提升,情報送到只比魔窟的人晚了一個時辰左右。
情報上除了提到柳州境內、邊境守軍的情況外,還說到兩所入雲閣被毀,閣主戰死。
蕭明義起初在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還略微失神了片刻,他不是很相信南蠻會首先開戰,他當時在鳳凰城的所作所為,至少能讓南蠻在幾年內沒有士氣起兵,可是不出半年,南蠻居然率先開戰,而且一舉攻下柳州全境。
這其中雖然柳州守軍可能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但更為嚴重的是南蠻如何在短時間內恢復頹靡計程車氣。
不過蕭明義很快就想到了一個變數,南蠻能這麼快恢復士氣,想來和那個幾乎沒有任何情報的南蠻新帝——厘宏碁有很大的關係。
蕭明義對盤城百姓被屠戮殆盡這件事很是憤怒,他有些後悔當初自己在鳳凰城的仁慈,只是摧毀的半數建築,並沒有對那些無辜百姓出手。
兩國交戰,苦的往往是百姓,蕭明義放了那些百姓一馬,不願傷及無辜,卻不想南蠻人卻沒有他這般的格局。
若是他能料到南蠻人有這樣的作為,他當初也會將鳳凰城變為一座空城。
這一突發事件也讓蕭明義嗅到了一絲不一樣的地方。
這次戰爭或許是唐芸的一個機會。
能否成為武尊,奪回鎮國將軍的封號,就看這一次了。
蕭明義猜到了朝廷對主帥的人選肯定遲遲未定,畢竟大臣們都懷有私心,所以得到情報的第一時間就趕往皇宮,將這主帥的名額替唐芸爭取下來。
蕭明義的出現,讓在場的諸位大臣都安靜下來,有些人甚至很激動,好像他們彷彿已經看到南蠻被攻破,鳳凰城被屠戮一空,蕭明義凱旋的樣子。
倒是蕭龍義對蕭明義的及時趕到表現的很淡定,他這個弟弟,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出現,很多次了,他都已經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