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本日記其實,感覺有點逃避的意思。

一個人想要進步,或者說改變,他必須先清晰地認識到自已。

不必說完全正確的認知,那不太可能,但是起碼要剖析自已,認識到自已的優點和缺點,直面自已選擇背後更深層次的、不願面對的邏輯。

這個過程難免痛苦,但是卻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我寫這個日記是為了逃避什麼呢?

一開始我可能只是想寫一本教人寫小說的小說,當然,用的不是成功經驗,而是我的失敗經驗。

但是後來我發現,在這本日記裡面表達自已的思想,我可以十分輕鬆地達到每天四千字的標準,逐漸地,我的重心被轉移到了這裡來。

因為我的作品其實質量並不高,這個是事實,我承認至少現在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對我來說,寫那本書的收益都差不多,於是我逐漸無意識地選擇了這本最簡單的持續更新。

還有兩三本我會每週更一章,但是對於網文來說,這根本不夠看。

那麼我為什麼會下意識逃避呢?

無他,一個難字而已。

我寫這本書完全就是意識流,想到什麼寫什麼,想寫什麼寫什麼。

但是小說你不能這麼寫,小說不是零散的點子和畫面。

你需要去構思一個世界框架,構建一個體系,搭建好舞臺,放置好人物之後,讓故事向著你一開始的畫面進發,直到最後整個世界活過來,不再完全受到作者的掌控。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世界觀什麼的或許你可以借用還好弄一點,但是推動故事的發展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輕鬆做到的。

有的人書就只有一個名場面的靈感,有的人是完全由名場面構成的。

你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天賦這個東西,雖然它也分先天天賦和後天天賦。

先天天賦是與生俱來的直覺和敏感程度,後天天賦是同樣九年義務教育你的語文基礎打得多牢。

我越是剖析大神的作品,我越是感覺其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其實我有兩個想法,但我不知道哪個是正確的。

一是,不應該學習大神的巔峰作品,因為難度太高了,會在一開始就打擊初學者的信心,而且,你也不可能復刻大神的成功。

應該學習大神還沒有成名前的作品,這時他們的作品有一定的水準,但是又不會太難於學習,同時更能激發初學者的信心。

二則相反。

我們應該學習大神的巔峰作品,因為你最多隻能學到百分之二十,這個是由人腦的學習機理決定的,你學習的越多,最後收穫才會越多。

你學那些成名作之前的作品,永遠也不可能超過那些作品的成績。

我現在嘛,由一個讀者的心態選擇了後一種,因為我實在看不下去一些作品。

可能是看的書太多的緣故,導致自已有點挑食,讓我反覆剖析作品的只有可能是那些大神的巔峰作品。

我也不知道自已選擇的路對不對。

但是我可能不會去想那條未選擇的路了。

我非常確定,現在的我不攜帶記憶回到我某個人生的拐點,我的經歷、我的學識、我的一切,註定了我會選擇一樣的道路。

而人們總是會幻想那條未選擇的路,其實並不見得更好。

但是很可惜,我們沒有辦法做對照實驗。

就算是四維生物能夠看到我們的過去或者未來又如何呢?可能只有五維更往上的生物,才能夠看見我們那些未選擇的路,以及所有的因果。

睡了二十五分鐘的午覺,要走了。

雖然我的確是要學習,如何在網文裡殺出一條血路。

但是我還是會保持著這本日記的更新。

零零散散的點子,和想法。

2024年5月15號 昨天運動完,肺泡感覺裂了。

真香!

我還是回來更這本了,畢竟能最快完成一天四千的要求。

前面說過我去溫故而知新了,然後我又發現了一些不影響閱讀體驗的小坑。

我水一下字數,順便摘抄一些詞語學習。

比如二階的時候戲法可以輕鬆破除【鋒絲】,為什麼面對五階天狼的時候,卻不能使用相同的方式贏下戰鬥。

可能是我哪裡漏看了?畢竟我重新剖析還沒到那裡。

還有就是【心蟒】我才發現介紹的時候說可以盜竊記憶,但是劇情表現的時候大多是盜竊情緒。

我不知道是什麼細節我沒有注意到,但是我也發現了別人是如何解決這種問題的。

比如技能過多,導致主角的戰鬥選擇很多,但是你必須要主要利用最新的技能來擊敗強敵,這樣可以體現主角變強的同時,給新技能的首秀也能讓讀者更加印象深刻。

只要你寫的夠精彩,沒人會揪著這些細節,除了重讀一遍摳字眼的撲街。

還有就是,原來大家都會犯人名錯誤。

因為有時候只是想到了某個畫面或者故事情節,裡面角色的名字都沒有想好。

我看作者是先用許老闆之類的稱呼,後面再細節的補上全名,甚至有的角色也會出現前後名字不一樣的情況。

這太正常了,我自已也是寫了個名字,但因為是不重要的配角,所以我很容易忘記名字或者記錯,然後就不得不重新回去翻,很煩。

還有就是我也覺得用撲克當作身份很帥,但是我也不知道是哪裡流出來的。

像《右眼》裡面劉弟前期的反派就是黑白JOKER和彩色JOKER,當時反派組織是叫撲克會還是什麼來著,反正給主角送了一堆異能。

《戲神》裡黃昏舍也是用撲克牌的花色代表身份。

不知道為什麼,說到組織我想起了《詭秘之主》。

算了,跑題了。

在對角色的處理上,我想從一個作者的角度分析。

我好像在哪裡說過,我因為懶得一直加角色,所以我在劉羽那本書裡的設定是,副本里不會真正死亡,當然,這樣的危機感就少了很多,尤其是在第一個副本出來之後,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件事。

《十日》不知道是不是也不想浪費每一個角色,所以設定是十天一輪迴,所有人都會回來。

但是為了緊迫感,你會發現主角在知道了十日輪迴的真相時,有賭命的存在讓主角在危險的邊緣。

而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