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阡墨同水苓漣相言過後,自唇邊泛起了幾抹淡然笑意,繼而頷首垂眸,望向於其懷中縮身淺眠的芷蘭,抬手輕撫了撫她的額頭,芷蘭隨之顰眉,緩而睜開了雙眸。

“芷蘭,好生在這兒等我回來,不會太久的。”

聽及二哥如此相言,芷蘭抬起頭,緩而揉了揉雙眼,打了一個哈欠,隨後點了點頭。

“嗯,好。”

而後,二哥阡墨便起身站起,行往我三人身前,轉眸相望於安然平躺於床榻其上的阿孃,較此前服下萬年蓬萊果實之時,阿孃此時的面色又迴轉了諸多,已然恢復了幾許氣色,見阿孃而今如此,於我心中也更為安定了些許。

阿孃的神色雖已然開始逐漸恢復,但其氣息仍舊略有幾許虛弱,且恍惚覺得,阿孃周身的氣息似與舊日有些許不同,不知,是否是因服下萬年蓬萊果實的緣由,才會這般略有幾許異樣,但既見阿孃境況確有迴轉,於此我便也未再思及過多,繼而便同水苓漣水月母女二人,隨二哥自慶和洞中邁步而出。

一行四人行至九渡林邊結界之後,二哥阡墨同此前一般,抬手覆於結界屏障其上,輕唸咒法,施法注入氣息之後,結界屏障便隨之漸而消散至無,同水苓漣母女與二哥阡墨相辭後,二哥便將結界再度恢復完好,見及如此,方才安心離去。

同水苓漣水月母女二人向前而行,待行至所距九渡林頗遠之時,方才停滯住了步伐,繼而催動體內氣息,喚出騰雲之術,於我同水苓漣母女腳下幻化出素白色波動雲團,隨之騰空而起,於雲霧其間穿梭而行。

騰身至雲霧其間後,水月四下觀望,眉眼其間充斥新奇之色,唇邊笑意久盛,頗為欣喜,想來,她許然是初次騰身於這雲霧之間,也是為初次,於這般高處觀望這塵世境地,縱然她曾置身於天界之中,但年月時隔已久,那些幼時記憶,怕也是已然模糊不清了。

水苓漣望向水月如此,唇角微微勾勒笑意,滿目和慈之色,繼而將目光轉望向我,眸中猶含幾許不解。

“覓凝,此番疊南山之行,你為何要隱瞞於你二哥?”

此詢入耳,淺笑回望於水苓漣,抿了抿雙唇,略有些許無奈。

“有關璇璣璨玉之事,二哥他並不得知,因而我便也未相告於他我同藤月此前於疊南山所受重傷一事,只是同他相言我並無所恙,而藤月受了些許輕傷,回返之後便於饕餮林中休養,至於其他,便皆未相告於他。”

“你為何未相告於他?”

“起初之時,前輩我也是不想告知的,但因當初需同前輩解釋之事有諸多,如若隱瞞璇璣璨玉一事,那便也無法說得萬般清楚,前輩自然便不會輕易信任於我,若不是因此,璇璣璨玉一事我也是不會相告於前輩的,畢竟,得知此事之人越少,牽涉其中的人,便也會越少。”

聽及我如此相言後,水苓漣隨之抬手輕撫了撫我的肩頭,悵然長嘆了一聲。

“覓凝,有些事,是無須你一人盡數承擔的,我明白你心中所思,你只是不願將旁人牽扯至其中,也不願連累無辜之人,但如若只此你一人強撐,未免也太過辛苦。”

“而今有前輩同我分擔,我又怎會覺得辛苦。”

“龍夜他,可知此事?”

“我並未同他說過,可我也不知,他是否知曉。”

自始至終,我同太子龍夜二人之間,皆從未提及過有關璇璣璨玉的隻字片語,我也只是於太子龍夜身受三千天雷之時,聽及天帝同其相言過寥寥有關璇璣璨玉之言,也是於此方才知道,天帝竟這般想要得到此物。

我確是不知,太子龍夜他是否知曉璇璣璨玉便封存於我元神之內一事,可如若他並不知曉,天界想同妖族聯姻,卻又為何會對勢力龐大的狐妖一族視而不見,而偏偏選中了九命貓妖一族,若言是為巧合,那這緣由,未免也太過牽強了些許。

“龍夜若並不知曉此事,於你而言,倒也是為一件好事,如此而來,若是天帝逼迫,他便也不會頗為兩難。”

此言入耳,不覺思及太子龍夜身受三千天雷刑罰之時,天帝同太子龍夜相言的種種。

“查明?三百年前璇璣璨玉丟失之時,你也是這般同我相言查明的,可三百年已過,你何時才會將璇璣璨玉取回!”

“龍夜,你要明白,龍族中人是不需要廢物存在的!此番這三千天雷,權當是給你的教訓,也好讓你想想清楚,何事該當可為,何事又決然不該可為,你不要認為你可瞞過我些什麼,你若再不動手於那女子元神之內取回璇璣璨玉,若待我出手,那女子怕是一絲魂息都不會留得!”

天帝所言之聲於耳畔不住迴響,當初因見及太子龍夜身受三千天雷之刑心中頗為焦灼,我便未得過多思及,太子龍夜那時聲嘶力竭相喚天帝之時的神情,至今仍舊曆歷在目,而今細細想來,天帝所言其中的“女子”,許然指代之人,便是為我。

而太子龍夜,也極有可能早便知曉,那璇璣璨玉被封印於我元神其內,只不過,一直未曾言明而已。

我本以為是我將他矇蔽於鼓中,卻未成想到,他許然也同我一般,隱瞞了諸多。

時至今時,於我心中還當真有幾許好奇,若是天帝當真逼迫於他取回璇璣璨玉,他又是否會將我自這塵世之間尋回,而後不顧我元神的安危,將那璇璣璨玉取出交與天帝,我的性命,同那天族太子之位相較,不知,他究竟會做出哪般抉擇。

這般出神思及許久,待到回神之時,已然置身所距疊南山不遠之處的上空,隨之向疊南山山腳其下騰身而去,愈漸降身。

少頃,便同水苓漣與水月二人落身至疊南山山腳之下,抬眸觀望自山腰之處瀰漫至山頂,且愈漸濃郁的迷霧,不覺輕嘆了一聲。

不日之前,於我身側同我一併前來的尚為安然無恙的藤月,而今,卻不知他此時境況如何,是否已然清醒,也不知那尋木童子是否當真如同應我所言那般照看於他,心底不覺隱隱泛起了幾許擔憂,而後,便同水苓漣同水月母女二人邁步上前,踏入了疊南山境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