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外邊有安南眾臣求見。”

有番子匆匆而入,稟報道。

洛珩聞言,他微微沉吟,思索片刻後,開口道、

“白虎,你去將他們帶來。”

“是,都督!”

白虎抱拳領命,轉身大步離去。

不片刻,安南眾臣在白虎的帶領下,戰戰兢兢地踏入宮殿。

他們低著頭,不敢直視洛珩。

說句不好聽的,眼下連他們的小命都操之於洛珩之手。

誰敢有逾禮地方?

洛珩看著他們,和聲說道。

“諸位不必拘謹,都坐吧。”

眾人聽聞,小心翼翼地坐下,但身體依舊緊繃著,大氣都不敢出。

宮殿內一片寂靜,只有燭火燃燒的噼啪聲,隱隱響起。

隔了好一會後,安南眾臣似有些受不了這種沉悶的氣氛。

原本阮氏王族的阮金珍鼓起勇氣,站起身來。

他朝著洛珩俯身一禮,問道。

“洛王殿下,我等斗膽,想詢問殿下打算如何處理我安南之地?”

說罷,他微微抬頭,偷偷看了一眼洛珩的臉色。

洛珩不僅是繡衣衛大都督,還是大楚異姓王。

阮金珍可不敢以都督來稱呼洛珩。

洛珩挑了挑眉,目光緩緩掃過眾人。

“諸位的心思,本督大致明白。”

“你們自然是希望大楚不吞併安南,依舊讓此地保持獨立藩屬國的地位,對嗎?”

這話一出。

阮金珍連忙點頭,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

“殿下,不知您是如何打算的?”

“是啊殿下,我安南也有數千年曆史,若是貿然……我等無顏面對列祖列宗啊。”

“求殿下大發慈悲,放我安南一條生路。”

“殿下仁心仁德,自不會覬覦我安南貧瘠之地。”

一眾大臣,或哀求,或吹捧,或道德綁架。

但目的卻都一樣,希望大楚不要吞併了安南。

洛珩輕輕抬手,示意眾人安靜,待聲音平息後,他才緩緩說道。

“安南屢屢出現叛亂,若不能長治久安,大楚要這藩屬國何用?”、

“且效仿高麗舊例吧!”

這話,猶如石破天驚,讓在場的安南眾臣如遭雷擊,整個人呆立當場。

阮金珍頭皮都麻了。

先前黎洪篡位,弒殺了阮祁陽,雖然對於阮氏而言,不吝於天災。

但對於整個安南來講,好歹還是肉爛在鍋裡。

然而,若安南被大楚給吞併了。

但在場沒有一個安南人,能有臉面去見列祖列宗了。

“殿下,開恩啊!”

阮金珍回過神後,撲通一聲跪倒下來,連連叩首。

其他安南大臣,亦紛紛效仿。

一時間,大殿內滿是哀求之聲。

洛珩面色一沉,厲聲喝道。

“高麗能內附,爾等安南便不能嗎?”

“是爾安南要高出高麗一等,還是瞧不上我大楚?”

這話,頗有些殺人誅心的味道。

安南眾臣瞬間嚇出了一身冷汗,口中的話頓時戛然而止。

忘了,如今的大楚和以前不一樣了。

真惹怒了面前的洛珩,恐怕……

“殿下,古語仁者……”

阮金珍卻沒被嚇到,昂起頭道。

他話尚未說完,洛珩便已經冷哼一聲。

“別跟本督扯什麼古語。”

“如今是大楚執掌天下,大楚說什麼,才是天地至理。”

“關於安南內附一事,無須置喙!”

……

大楚,京師。

養心殿偏殿。

泰安帝正端坐案几前,批閱著堆積如山的奏摺。

作為批奏狂魔。

一天不批上個千八百份奏摺,泰安帝心中就會不安。

“陛下,繡衣衛天樞千戶求見。”

小安子小心翼翼地走進御書房,恭敬地稟報道。

泰安帝聞言,手中動作停頓了下來。

他微微抬起頭,看向小安子,隨即放下手中的硃筆,說道。

“讓他進來。”

“是,陛下。”

小安子躬身回道。

片刻後。

天樞走入暖閣內,俯身拜倒。

“臣繡衣天樞,參見陛下!”

“免禮平身。”

泰安帝微微頷首,雙手虛扶。

他不知道天樞為何入宮覲見他,但想來跟繡衣衛的事情有關吧。

“天樞,你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泰安帝頓了頓,問道。

天樞忙朗聲回道。

“陛下,都督已經成功收服了安南。”

此言一出。

泰安帝頓時大吃一驚,緊接著面露狂喜之色。

“當真?子玉他……他真收服安南了?”

“千真萬確,陛下。”

“都督讓臣轉告陛下,安南自古便是我中原疆域,今當效仿高麗舊例,納入大楚統治,改安南藩國為南越郡。”

天樞躬身稟道。

泰安帝聽後,微微一怔,旋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好,好啊!”

“好一個自古便是我中原疆域,子玉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如此大功,朕定要重重賞賜!”

他一邊說著,一邊站起身來。

開始在書房內來回踱步,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陛下英明。”

天樞補恭維了一句。

卻絲毫不覺得泰安帝說重賞洛珩有什麼不對的。

“子玉他屢屢為大楚開疆拓土,揚我大楚國威,朕都不知道該如何形容了。”

“天賜我大楚洛子玉啊!”

泰安帝感慨道。

要不是洛珩,大楚哪能如此愈發強盛?

恐怕早就亡了!

“對了,那安南那邊的局勢,如今可都穩定了?”

似想到什麼,泰安帝問道。

天樞忙躬身回道。

“回陛下,都督已經安排妥當。”

“他留下了一部分鎮軍將軍府的精銳,協助治理南越郡,確保當地百姓歸心。”

聽到這話,泰安帝面露滿意神色。

“甚好。”

“子玉考慮得如此周全,朕也就放心了。”

說著,泰安帝重新坐回龍椅上,笑容滿面的說道。

“天樞,你去給子玉傳訊,讓他早日早點解決九十九重天之後,儘早班師回朝,到時候朕親自為他慶功。”

泰安帝這話說得感情滿滿。

“遵旨!”

天樞領命道。

說話間,泰安帝似乎又想到了什麼。

“對了,”

“讓禮部儘快擬定對南越郡的治理章程,一定要讓安南百姓感受到沐浴我大楚的恩澤。”

這話一出口。

不僅是天樞,連邊上的小安子,也都恭維起來。

“陛下聖明。”

泰安帝微微頷首,越想越是高興。

“我大楚以仁治國,自然要讓四方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

“好了,你也辛苦了,下去休息吧。記得把朕的話傳達給子玉。”

天樞忙俯身行禮。

“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