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點視窗。
“我們已經和另外兩個組聯絡了,以貿易行作為中心,尋找訊號最強的方位,然後進行交叉比對。”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敵人沒有電文需要傳送,只靠著每天早晨七點鐘日諜與本部聯絡的機會,以目前的技術手段,很難做定位分析。”姜怡英對李驍陽說道。
李驍陽親自到場了,這次根據蕭雲琿小隊的請求,他和姜怡英商量,調電訊科第一監測組的六個人,設定了兩個監測點,密偵組電訊小隊也設定了一個監測點,按照三角形擺開陣勢,準備尋找發報地點。
雖然第一監測組和密偵組相處的關係非常緊密,可求人辦事,李驍陽也得有個態度,房費和吃飯的開銷全部由密偵組承擔,每人每天給兩塊大洋作為出勤費,直到發現訊號源為止。
聽起來不多,可少尉軍官的月薪才四十二塊大洋,這個標準不低了,而且捕捉訊號源這種工作,時間不是固定的,目前特務處電訊科掌握的技術本來就比較落後,能不能成功還得有合適的機會。
當然,身為組長的姜怡英,李驍陽給的出勤費更多,但她堅決不要。
第一監測組的鐵管巷駐地是密偵組提供的,她還經常到李驍陽家裡吃住,又是化妝品香水,又是衣服鞋子包包,兩人的關係不一樣,她再要什麼出勤費,那成笑話了。
“我知道現在咱們國內的偵測技術落後,靠著對方發給總部的平安訊號,時間太短了,也就是那麼十幾秒鐘時間,想要定位幾乎不可能,哪怕比我們先進很多的日本人也做不到。”
“你告訴監測點的人員千萬彆著急,能找到就找,如果暫時找不到也沒關係,定位機會肯定會有的,無非就是多等個十天半月。你們先測試出這片區域有電臺訊號活動,證明電臺就在這個範圍內,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如果有訊號,就存在繼續等待的價值,日諜小組蒐集情報的方向不止是軍事方面,政府和各國之間的外交工作,財政和金融方面的舉措等等,都是日本政府感興趣的資訊,早晚都要露出狐狸尾巴。”李驍陽說道。
“你能不能投放魚餌,把魚釣出來?”姜怡英問道。
“沒想到你搞技術的專業人才,對破案很在行嘛!”李驍陽笑著說道。
“看不起誰呢?我可是杭訓班第一期的,這點常識性的技巧,對我可不算什麼,要不是戴處長非得讓我學電訊技術,我也想做情報工作。”姜怡英有些傲嬌的說道。
“目前對這個日諜小組的偵破工作還處於淺層,發現了幾條小魚,沒有觸及到真正的大魚,這時候靜觀其變是最好的策略。走,我帶你去對面的飯店吃頓飯,享受難得的機會。”李驍陽說道。
兩人下樓以後,找了家看起來很精緻的魯菜館吃飯,地方是姜怡英選的,她知道李驍陽的口味偏川菜和魯菜,愛吃鹹愛吃辣,不怎麼喜歡甜。
點完菜要了一壺龍井茶,等著菜上桌。
“驍陽,我感覺你對蕭雲琿小隊的判斷,並沒有完全認可,沒有給出自己的指導建議,完全是讓他們來主導破案,我說的對嗎?”姜怡英問道。
“你知道我是軍校畢業的,說起來特務工作的專業知識還不如你儲備多,對於破案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和他們的起點其實一樣,是對是錯,只有試了才知道,我不能隨意干預他們的思路。”
“對這個日諜小組的監視記錄,穿山甲情報小組被破獲後,這已經是第二次外出了,這麼短的時間行動頻繁,我自己感覺是在製造煙幕,穿山甲情報小組的情況估計瞞不過她們,似乎是在故意引我們複製上一次的案例。”李驍陽點了支菸說道。
蕭雲琿小組是在按照他的指導方法破案,前提條件是,日諜外出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傳遞情報給報務員,可他對蕭雲琿小隊的做法存在疑問。
每個日諜的做事風格不會一致,每個人的智商也有差別,對待日諜就是要以變治變,最好不要套用或者複製成功經驗。
“你的意思是,日諜小組是在利用慣性思維故意這麼做,把我們的破案思路引入歧途?”姜怡英問道。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穿山甲情報小組利用滷菜店作為傳遞情報的傳遞點,把報務員安排在附近進行監視,事實證明這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如果夜鶯情報小組也擔心自己被發現,她們自己卻不知道,試探一下是合情合理的。”
“當然,我猜測的不一定對,只是一種可能,內情到底怎麼樣要以事實說話,他們即便判斷失誤,也能從破案過程中吸取到經驗。”
“既然日諜出來活動,按照他們的設想,接下來肯定有發報的動作,能不能捕捉到訊號,就可以驗證我想的對不對。”李驍陽說道。
下屬在積極的想方設法破案,他身為上司,不能干擾下屬辦案,密偵組只靠他自己一個人撐不起來,不管是對是錯,還是能夠增加破案經驗的。
春園樓附近。
侯志凱找到了蕭雲琿,昨天晚上在三個點的監測範圍內,沒有出現任何電臺訊號,早晨起來也沒有監測到日諜保平安的訊號。
“看來我的判斷太常規,思路是錯誤的,這些女間諜公開活動的地點,並非是電臺的藏匿地點。志凱,你回去告訴姜組長,再觀察兩天,如果還沒發現就撤回吧!”蕭雲琿皺著眉頭說道。
“蕭隊長,這是什麼案子啊?”侯志凱問道。
“看見斜對面的春園樓了?這是一群女間諜的窩點,裡面的老鴇、妓女、龜公都是日本間諜扮演的,我打算找到她們在外面的電臺,從而挖出那些隱藏的內線,貿易行就是她們經常去的地方。”蕭雲琿說道。
侯志凱剛要回監測點,眼角餘光掃了一眼春園樓,一個拉著平板車的男子,正從大門裡出來,他騎著腳踏車經過的時候,看到車上放著幾個柳條筐,還看到有煤渣、菜葉什麼的,看來是送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