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基於什麼理由,斷定潛藏的電臺會增加發報頻率?”姜怡英問道。

“因為這個副領事的失蹤,會成為日本侵略者給我們施壓的藉口,他們巴不得藏本英明被謀害,看著吧,事態會越來越嚴重的!”李驍陽說道。

李驍陽是穿越者,熟讀歷史檔案,他知道這件事的後續發展,可在別人的眼裡,無非就是一個領事館的副領事失蹤,如此大規模強力度的追查,肯定能夠找到,也不會聯想的太多。

“隊長,我們明天怎麼安排?”陸國陽問道。

“你們不用去參加搜尋了,南京城有六千多警察和三千多憲兵,這些人足夠用了,有三個跟著我活動,我們去監視日本總領事館的駐地,有兩個跟著電訊小隊。”

“蔣文昭,你和黃希皓開車去火車站接常教授,直接送到審訊股與松尾一郎對接,其餘的安排新人,我心裡有數,這個事情早晚會成為日本人表演的鬧劇。”李驍陽說道。

事發後兩天時間,居然沒有找到藏本英明的蹤跡,警備司令部、憲兵司令部和警察廳也著急了,開始在報紙上以憲兵司令部和警察廳的名義刊登公告:無論何人,如能將該副領事直接尋獲,賞洋一萬元。能知該副領事蹤跡,報告本廳部,而尋獲者賞洋五千元。

這可是最具購買力的大洋!由此可見事態到底有多嚴重,

日本駐南京總領事館駐地。

這裡是南京最為漂亮的林蔭大道BJ西路,路邊種植著銀杏樹和法國梧桐樹,李驍陽和陸國陽躲在樹後面,看著總領事館門前的動靜,觀察進出的人員,有形跡可疑的,就用照相機拍下來,還有三個隊員負責跟蹤。

“組長,日本間諜會到日本總領事館駐地接頭嗎?”宋凱清問道。

“我只能說這個機率比較大,判斷不一定就能變成事實。眼下整個南京城的軍警憲特,都被藏本英明失蹤的案件牽扯了,沒有精力和時間抓什麼日諜,這應該是很安全的時間段。”李驍陽說道。

“昨天晚上蔣隊回來說,常教授已經把三個嫌疑人的畫像繪製出來了,松尾一郎認為,最起碼有八成的相似度,情報科和行動科果然採用了和我們一樣的辦法,找人繪製了畫像。”

“高文麟傳給我們的訊息,為了爭奪警察廳的人口檔案,情報科和行動科的人,差點在分局打起來。”陸國陽說道。

“看,有人來了!”李驍陽忽然說道。

一個穿著中山裝的男子,從一輛黃包車上下來,警惕的打量了一下四周,然後才到總領事館的大門,與守衛說了兩句話,順利進入大門。

可這輛黃包車卻沒有離開,車伕把車拉到樹蔭下,很隨意的坐下來開始抽菸,似乎是一輛專門的包車。

黃包車也分為流動和固定兩種,有些人家養不起汽車,又不願意自己騎腳踏車或者做公共汽車,就僱一輛黃包車專門為自己服務。

“這個車伕看著有點不對,我感覺他肯定不是真正的黃包車伕。”陸國陽低聲說道。

“你的判斷和我一樣,他打扮的樣子的確很像,穿著一身舊衣服,鞋子也是舊的,可磨損程度與一般人並無二致,不像是長期跑路的。肩膀上的毛巾雖然不是新的,比真正的黃包車伕所使用的毛巾,卻乾淨了很多。”

“這些現象都好解釋,有的車伕就是喜歡乾淨,也容易招攬到顧客,可他的面板卻出賣了他。哪怕是包車的車伕,風吹、日曬、雨淋是免不了的,再加上汗水,對面板的損害很大,車伕不可能保養面板,等會我們分頭跟著他。”李驍陽點點頭說道。

他走到一邊,對郭善勇和於海良做了交代。

其實還有一個疑點他沒說,剛才進門的男子,走路帶著軍人的姿態,這是長期軍隊生活造成的,不管怎麼刻意掩飾,身體反應是很難改變的。

總領事辦公室。

“武田主任,為什麼要在總領事館召見我?按照我們聯合特高課的規定,除非遇到重大變故,無法傳遞重要情報,自身有暴露的風險,才能來總領事館。”男子說道。

他叫柳生次郎,代號桃花鳥,是聯合特高課在南京的三大戰略特工之一,土肥原賢二的學生,柳生家族的血脈,中佐軍銜。

對面坐著的,是華中機關情報課的情報主任武田新武中佐。

“這時候南京方面的軍警憲特,都在尋找藏本英明,沒人會關注你,安全方面不用擔心。這次叫你來,也是將軍的命令,藉助藏本英明失蹤事件,軍部打算採取軍事行動。”

“不但華北方面的陸軍部隊在調動,上海的駐滬海軍陸戰隊也開始戒備,第三艦隊的軍艦已經在趕來的途中了。”武田新武笑了笑說道。

“真是個好訊息,這次藏本英明失蹤事件,是軍部與外務省的佈局?”柳生次郎頓時興奮起來,他潛伏南京這些年,為的就是這一刻。

“具體情況我也不知道,不該問的不能問,但機會已然降臨,你知道自己的任務嗎?”武田新武問道。

“當然是密切關注南京政府的軍事變化,我在警備司令部做參謀,可以負責任的說,南京周邊沒有什麼野戰部隊,被調走圍剿紅黨了,除了警察和憲兵,基本是個空殼子。”柳生次郎說道。

“這只是一方面,我不用額外交代你,你自己也可以做的很好,將軍的意思是,啟用你在憲兵司令部的棋子,如果發現藏本英明沒死,殺了他!”武田新武嚴肅的說道。

“為了帝國的戰略,每個天皇的子民都應該不惜生命,會出現這種事嗎?”柳生次郎問道。

他心裡已經猜到了,這次所謂的失蹤事件是要加引號的,是一次盡心策劃的陰謀,為的就是尋找開戰的藉口。

至於殺掉藏本英明,他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如果對方活著沒有死,他認為是大日本帝國的恥辱,居然出現了貪生怕死的人,這樣的人就該死,不配做天皇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