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我在大唐吃軟飯最新章節 用筆寫書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不錯!不錯!”李楓仔細的看著剛軋出來還帶著溫熱的平板玻璃,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批軋出來的玻璃要比大棚上使用的那批玻璃好的多,基本解決了氣泡問題,透光率也達到了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
“參與制作的工匠每人賞錢十貫,布兩匹。”李楓大手一揮說道。
“謝君侯賞賜!”一眾匠人齊齊躬身致謝。
“繼續改進工藝,爭取早日做到無氣泡,提高良品率。”
“是!”
“姑父!我呢?我呢?”小胖子不停的蹦躂著。
“你什麼?”李楓有些摸不著頭腦。
“匠人們每人都有十貫錢兩匹布,我呢?”
小胖子急了,雖然他最近不在,但是工匠們用的試驗方法,都是他編制的,沒功勞也有苦勞啊。
“你?你儘快把工藝手冊編好,準備進行大規模生產。”
“不是,我的獎勵呢?”小胖子很是執著。
“這玻璃能製成你功勞不小。”李楓拍了拍李泰的肩膀。
李泰聞言頓時喜笑顏開,然後他就聽到李楓說:“為了表彰你的功績,我決定把這塊玻璃送給你,你帶人把它扛走吧。”
“啊?”李泰臉色瞬間就垮了。
這塊玻璃除了是第一塊麵積超過一平米的玻璃外,毫無任何特殊之處。隨著工藝的繼續改良,透光率更好、氣泡更少、面積更大的玻璃會越來越多。
“這玩意兒我拿回去也沒用啊。”
“你還是太年輕了,你讓你阿耶在玻璃上寫上天下第一,那不是隨隨便便賣個幾百上千貫。”
李泰眼睛一亮,急忙說道:“你們都別動!我這就讓人來把這塊玻璃運走!”
李恪看著李泰遠去的背影嘆了口氣,我這個愚蠢的弟弟啊,你也不想想這玩意兒拿去阿耶那,還能歸你嗎?
事情的發展和李恪預想的不說是一模一樣,也可以說是毫不相干。
因為玻璃在運往長安的過程中碎了,碎成了相當不規則的三塊。李二看著碎玻璃很是嫌棄,但是又不能傷了自家小胖子的心,只能捏著鼻子表揚了小胖子一通。
玻璃碎了也就沒了收藏價值,只能拉回李家莊重新切割後做成鏡子賣給番邦商人了。
“唉?老四,你怎麼回來了?”
李恪剛吃完午飯,莊子裡遛彎消食,然後就看到了坐在馬車上垂頭喪氣的小胖子。
“嗐!別提了,剛進承天門這玩意兒就碎了。”李泰一臉晦氣的說道。
“怎麼碎的?”
“估摸著是顛碎的。”李泰學著大人的模樣摸了摸下巴說道。
“顛碎的?你是怎麼運輸的?”
“老三,你今天怎麼這麼多問題?”李泰有些不耐煩的說道。
“我這不是想幫你找找原因,省的你下次往回拉玻璃再碎了。”李恪攤攤手說道。
李泰覺得李恪說的有點道理,拉著他走到一邊,說道:“我都在玻璃下面墊了三寸厚的軟墊了,它怎麼就還是碎了呢?”
“你是平放運輸的?”
“要不然我找四個人抬回長安?”李泰覺得老三今天神神叨叨的。
“你沒見過工坊裡是怎麼運輸玻璃的?”李恪覺得老四今早出門的時候可能把腦子忘在太極宮裡了。
李泰聞言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怎麼就沒想起來呢?
李家莊工坊以前也是出產小尺寸的平板玻璃的,這些玻璃會用帶四個輪子的人字型支架進行運輸。
“你怎麼不早說?”
“這還用說?”
“……”
李恪的反問直接就讓李泰啞火了。
“我吃飯去了。”小胖子賭氣的說了一句扭頭就走了。
剛進李府,李泰就碰到了準備出門的李楓。
“青雀?玻璃碎了幾塊?”
“您怎麼知道?”
“就你那種運輸方法,不碎才奇怪。”李楓理所當然的說道。
李泰拉走的那塊玻璃其實不管用什麼辦法都不好運輸,因為太薄了。按李楓老家的厚度計算撐死了不過三四毫米,單塊運輸太容易碎了。
李泰人都快鬱郁了,合著就我一個是傻子唄?
李楓笑撫狗頭道:“你以後做事前多想想,欲速則不達啊。”
“是。”
“趕緊吃飯去吧,廚房應該還有吃的。”
“嗯?您怎麼知道我沒吃飯?”
“天機不可洩露。”李楓神秘一笑然後就出門了。
過了片刻李泰一巴掌拍在自己腦門上,覺得自己傻不拉嘰的。
化悲憤為食慾的李泰,大大的吃了一頓。
“青雀,你剛吃午飯?”
“見過婉兒姑姑。我回來晚了,所以剛吃飯。”小胖子趕緊擦擦嘴行禮。
“哦。”小姑娘看了看桌子上了食物,說了句:“你吃這麼油膩小心拉肚子。”
“沒事,我腸胃好!”李泰滿不在乎的拍了拍自己的肚子。
“那好吧,你慢慢吃,我走了。”說完小姑娘就帶著自己的貓貓狗狗糰子離開了。
李泰則是繼續胡吃海喝。
“哈!舒服!”
吃的肚子溜圓的李泰半躺在椅子上,覺得心情好了不少。
休息了片刻後,他起身回了自己的小院,準備編制工藝手冊。
結果剛坐下沒多久,肚子就開始造反了……
。。。。。。
李楓出門後,去了護衛們訓練的校場。
“君侯。”看到李楓過來,王潮立刻就迎了過來。
“嗯。這批新人怎麼樣?”李楓打量著正在進行操練的護衛問道。
“底子都不錯,也服管,沒有扎刺的。”
“你和弟兄們多觀察觀察,看看有沒有人搞小動作。”
“是!君侯!”
李家莊原先的護衛不是和李楓幹過突厥,就是和他打過倭國,都是值得信任的。
“這些新人怎麼安排?”
“咱們莊子上的人,讓他們去各處值守。陛下送來的人,讓他們巡邏、看守莊子大門。”
元從禁軍雖然是李二傢俬軍,但其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分為了很多派系。誰知道被送來的這些人裡面有沒有暗樁?
李二又沒把他們家眷一起送來,總歸不如家眷就在莊子裡的莊戶子弟來的讓人放心。
“是,君侯!”
和王潮聊完之後,李楓又和新招募的護衛們聊了幾句,詢問了一下他們的生活和訓練情況。這一行為雖然很形式化,但是收買人心很有效。
隨著家業的擴大,李楓越發的覺得人手不夠用了。老是逮著崔管事這一頭羊薅也不是個事,萬一把小老頭累出個好歹,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這年頭的讀書人除了世家大族的人外,本就剩不了多少,有本事的更是少之又少。
李楓想了想,決定把馬周弄回來給自己幹兩年活再說。
反正貞觀年間名臣大把大把的有,馬周晚兩年出仕也不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