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瀋陽市《遼中區》
華夏神州放光彩祖國繁榮昌盛求下聯 學海無涯樂作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遼中區位於中國遼寧省瀋陽市西南部,地處遼河流域,是瀋陽市區域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其轄區面積1455.7平方公里,下轄13個鎮和4個街道,區內還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瀋陽綜合保稅區遼中園區)和1個省級開發區(遼中經濟開發區)。
鄉鎮簡介
- 茨榆坨街道:位於遼中區北部,是遼中區的經濟重鎮。這裡交通便利,工業基礎較為雄厚,擁有多個工業園區,涉及機械製造、化工等多個產業領域。同時,茨榆坨街道還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底蘊,境內有茨榆坨明邊牆遺址,是明代遼東邊牆的一部分,見證了歷史上的邊疆防禦風貌。
- 蒲河滿族村(隸屬於劉二堡鎮):作為遼寧省愛新覺羅氏聚居村落之一,滿族文化在這裡展現於生活各處。村裡旗袍、馬褂常見,每到節慶活動,村民們便會穿上滿族服飾載歌載舞。滿族廟會是村裡重要的民俗活動,起源已久,廟會上以黑豬祭奠為重頭戲,還有淨壇請神、正祭、送神等儀式,期間扭秧歌、唱太平鼓等表演輪番上演。
- 肖寨門鎮:位於遼中區東南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遼中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這裡還走出了著名人物王樹常,他是東北軍將領,中將加上將銜,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歷任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多個重要職務,建國後任國家水電部參事室參事,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 滿都戶鎮:地處遼中區西南部,境內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這裡是革命烈士楊斌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楊斌在抗戰勝利後被派到遼中主持軍政幹部培訓,後任滿都戶區委書記兼工作團長,為當地建立人民政權、肅清土匪等做出了重要貢獻,1946年在區政府遭匪幫包圍,壯烈犧牲。
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遼中區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因地處遼河中游,故而得名“遼中”。歷史上,這裡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農業基地,在不同朝代有著不同的發展歷程。
明清時期,遼中區所在區域是邊疆防禦的重要地帶,茨榆坨明邊牆就是明朝為了防禦蒙古兀良哈部和女真各部南下而修建的軍事防禦工程的一部分。到了近代,隨著東北地區的開發,遼中區依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資源,逐漸發展起來。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近年來,遼中區更是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顯著發展,2016年4月11日,遼中區正式掛牌成立,成為瀋陽市最年輕的行政區之一。
遼中區是滿族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滿族民俗飲食和藝術在這裡得到了較好的傳承。除了前文提到的蒲河滿族村的滿族廟會、滿族服飾等,滿族的傳統飲食如粘豆包等在當地也很受歡迎,並且在製作工藝等方面保留了滿族特色。
歷史人物
- 謝榮策:1931年11月13日出生在遼中縣茨榆坨鎮茨榆坨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9歲時就因生活所迫給地主放豬、放牛。少年時期他參加革命活動,擔任茨榆坨村兒童團長。1948年3月11日,謝榮策被敵軍抓走,面對兇惡的敵人毫無畏懼,英勇鬥爭,不幸於13日被敵軍殺害,年僅16歲,他是遼中區的英雄少年,其事蹟激勵著無數人。
- 潘作良:生於1965年2月,是土生土長的遼中人。自1984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擔任過瀋陽市遼中縣老觀坨鄉司法助理、副書記等多個職務。2006年9月,調任遼中縣信訪局局長。在信訪局長崗位的607天裡,他接待了三千多名上訪群眾,解決了一百多件疑難案件,將遼中縣從信訪量大的縣轉變為全省信訪工作放心穩定縣,被群眾稱為“泡麵局長”“澡堂子局長”等,2008年5月,他因帶病連續工作突發大面積腦出血,搶救無效逝世,年僅43歲,是深受百姓愛戴的好乾部。
必遊景點
- 蒲河國家溼地公園:是遼中區一處生態美景之地。公園內溼地資源豐富,水域廣闊,蘆葦叢生,水草豐美,是眾多鳥類的棲息地。遊客可以在這裡漫步於棧道之上,欣賞溼地風光,觀察各種鳥類,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春秋季節,還能看到大批候鳥遷徙的壯觀景象。
- 珍珠湖:作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色十分迷人。湖水清澈,湖面寬闊,周圍綠樹環繞。湖中有眾多小島,島上植被豐富,棲息著各種野生動物。遊客可以乘船遊覽珍珠湖,欣賞湖光山色,還能在湖邊進行垂釣等活動,享受悠閒的時光。
- 漢夏中醫藥文化產業園:這裡是一個集中醫藥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採摘體驗於一體的園區。園區內有中醫藥文化長廊,10餘個古色古香的攤位上擺放著各種中藥材,還有身穿漢服的工作人員講解藥材知識。長廊兩邊是中藥材組成的花海,散發著幽幽藥香。此外,園區內的軟棗獼猴桃採摘區也很受歡迎,遊客可以體驗採摘的樂趣,品嚐酸甜可口的果實。
- 遼中區革命烈士陵園:原為遼中革命烈士紀念塔,建於1957年,2012年將全區13處烈士陵園整合至此。310位不同時期的革命烈士長眠於風景秀麗的遼河西岸,這裡是緬懷先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園內莊嚴肅穆,紀念碑巍峨聳立,訴說著當年烈士們的英勇事蹟。
歷史遺址
除了前面提到的茨榆坨明邊牆遺址外,遼中區還有一些其他具有歷史價值的遺址。雖然部分遺址因歲月變遷,地面遺蹟可能已不明顯,但仍承載著厚重的歷史。例如,一些古代的村落遺址,見證了遼中地區古代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方式,透過考古發掘等手段,能從中瞭解到當時的建築風格、生活用具等資訊,為研究遼中地區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線索。
民俗風情
遼中區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除了滿族相關的民俗活動外,還有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在傳統節日如春節時,當地有著貼春聯、掛年畫、吃年夜飯等習俗,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元宵節期間,會有猜燈謎等活動,增添節日氛圍。
此外,東北二人轉在遼中區也深受喜愛。遼中關東大戲院是集東北傳統地方戲曲於一體的文化視聽舞臺,東北三省曲藝名家常在此登臺獻技,具有濃郁東北地方特色的表演與現代燈光、音響等有機結合,讓觀眾能感受到東北民俗文化的獨特韻味。
特色美食
- 荷葉雞:這是遼中的特色美食之一。選用優質雞肉,先烤後炸,再用荷葉包裹烹製,荷葉香包裹著肉香,外焦裡嫩,汁水豐富,吃起來一點也不膩,19塊9一隻的價格也十分實惠,深受當地人和遊客喜愛。
- 農家殺豬菜:是遼中農村地區常見的美食。每到冬季殺豬時節,農戶們會將新鮮的豬肉、豬血、酸菜等食材一起燉煮,豬肉的鮮香、豬血的嫩滑與酸菜的酸爽融合在一起,味道濃郁,是一道極具東北特色的家常菜,體現了當地質樸的飲食文化。
- 滿肉香腸:具有滿族特色的香腸,採用傳統工藝製作,選用優質豬肉,加入各種調料醃製後灌製而成,口感緊實,味道醇香,可蒸可煎,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也是遊客常購買的特色禮品。
- 鹼地柿子:遼中區的土壤條件特殊,產出的鹼地柿子口感獨特。這種柿子甜度高,汁水多,果肉細膩,皮薄肉厚,無論是直接食用還是用於烹飪,都別有一番風味,是當地的特色農產品之一。
旅遊指南攻略
- 交通方式:推薦自駕前往遼中區,從瀋陽市區出發,經京哈高速等道路可到達,根據不同景點位置,車程在1小時到2小時左右不等。也可以選擇乘坐高鐵到遼中站,再乘坐計程車前往各景點。
- 行程推薦:如果是一日遊,早上可以先前往漢夏中醫藥文化產業園,感受中醫藥文化,體驗採摘樂趣。中午前往附近的農家樂品嚐農家殺豬菜等特色美食。下午前往千畝稻田遊覽觀光園,欣賞稻田畫美景,之後可去珍珠湖乘船遊覽。晚上到遼中關東大戲院觀看二人轉表演,感受東北民俗文化魅力。
- 住宿建議:如果想體驗鄉村生活,可以選擇千畝稻田遊覽觀光園附近的民宿,民宿風格偏向於上世紀70年代的東北老宅,能讓人感受濃濃的鄉愁。若想住在城區,遼中區內也有多家酒店可供選擇,出行購物等較為方便。
- 購物推薦:可以購買鹼地柿子、藍莓、葡萄等特色農產品,還可以選購中草藥養生茶飲等,這些都是遼中區的特色商品,無論是自己享用還是贈送親友都很合適。
遼中區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民俗風情和美味的特色美食,為遊客提供了多樣的旅遊體驗,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在這裡,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饋贈,又能領略到歷史的傳承與民俗的魅力,還能品嚐到地道的東北美食,讓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