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晉城市《陵川縣》
華夏神州放光彩祖國繁榮昌盛求下聯 學海無涯樂作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陵川縣,這片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東北邊沿的土地,總面積達1751平方千米 。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那時就有人類在此居住,在數千年的歷史變遷中,陵川見證了無數的朝代更迭、民族融合,也孕育出了獨特而深厚的文化。
一、行政區劃與鄉鎮風貌
截止2020年,陵川縣下轄7個鎮,4個鄉。7個鎮分別是崇文鎮、平城鎮、禮義鎮、附城鎮、楊村鎮、西河底鎮、潞城鎮;4個鄉為秦家莊鄉、古郊鄉、六泉鄉、奪火鄉、馬圪當鄉。
(一)崇文鎮
作為陵川縣人民政府的駐地,崇文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裡交通便利,商貿繁榮,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充滿了生活氣息。鎮內有現代化的商場、學校和醫院,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務。同時,崇文鎮也保留著一些古老的建築和傳統的街巷,如古老的廟宇、古色古香的民居等,這些建築見證了崇文鎮悠久的歷史。在傳統節日期間,崇文鎮會舉辦各種民俗活動,如舞龍舞獅、踩高蹺等,吸引著眾多居民和遊客前來觀賞。
(二)平城鎮
平城鎮位於陵川縣北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商貿重鎮。這裡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商業發達,有許多傳統的手工藝品和特色美食。平城鎮的鐵器製作工藝精湛,生產的鐵鍋、農具等產品遠銷周邊地區。此外,鎮裡的美食也別具風味,如平城燒豆腐,口感嫩滑,香氣四溢,深受人們喜愛。平城鎮還儲存著一些古建築,如古老的店鋪、廟宇等,這些建築風格獨特,展現了當時的商業繁榮和文化底蘊。
(三)禮義鎮
禮義鎮地處陵川縣西部,素有“陵川西大門”之稱。這裡文化底蘊深厚,有眾多的歷史遺蹟和傳統文化。鎮內的崔府君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廟宇始建於唐代,歷經多次修繕,現存建築為金代風格,其建築結構嚴謹,木雕、石雕精美絕倫,是研究古代建築和雕刻藝術的珍貴實物。禮義鎮的傳統民俗活動也豐富多彩,如每年的廟會,會有戲曲表演、民間雜耍等,吸引著十里八鄉的人們前來趕會。
(四)附城鎮
附城鎮是陵川縣西部經濟文化中心,地處太行山脈,交通便利,陵禮線等公路穿鎮而過。這裡有千年古剎附城崇安寺等文物古蹟,文化底蘊深厚。附城崇安寺歷史悠久,建築風格獨特,寺內儲存著許多珍貴的佛教造像和碑刻。周邊有棋子山、王莽嶺等景區,是探索太行風光的據點之一,為附城鎮帶來了一定的旅遊發展機遇。鎮裡的居民大多從事農業和商業,當地的農產品如小米、核桃等品質優良,在市場上頗受歡迎。
(五)楊村鎮
楊村鎮位於陵川縣中部,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鄉鎮。這裡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等農作物。近年來,楊村鎮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引進了一些新品種和新技術,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鎮內還建有一些農產品加工廠,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此外,楊村鎮注重生態環境建設,村莊周圍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是一個宜居的鄉村。
(六)西河底鎮
西河底鎮位於陵川縣西南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這裡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炭、鐵礦石等,工業以煤炭開採和加工為主。同時,西河底鎮也重視農業的發展,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了一些特色種植和養殖專案。鎮裡的文化活動也較為豐富,有文化廣場和圖書館,為居民提供了休閒娛樂和學習的場所。
(七)潞城鎮
潞城鎮位於陵川縣東南部,地處山區,自然風光秀麗。這裡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潞城鎮的旅遊資源豐富,有許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如黃圍山景區,景區內山峰奇特,溶洞幽深,瀑布飛瀉,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鎮裡的居民大多以農業和旅遊業為生,當地的一些特色農產品如黨參、連翹等,不僅可以作為中藥材銷售,還可以加工成旅遊紀念品。
(八)秦家莊鄉
秦家莊鄉位於陵川縣北部,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鄉鎮。這裡地勢較高,氣候涼爽,主要種植玉米、土豆等農作物。秦家莊鄉的自然風光優美,有許多山峰和峽谷,是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天堂。近年來,秦家莊鄉依託自身的自然優勢,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推出了一些農家樂和民宿,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體驗鄉村生活。同時,鄉里還注重生態保護,加強了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和保護。
(九)古郊鄉
古郊鄉地處陵川縣東部,與河南省輝縣市接壤。這裡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著名的王莽嶺景區就位於古郊鄉境內。王莽嶺景區峰巒疊嶂,氣勢磅礴,雲海、日出、奇峰、松濤等景觀美不勝收,是太行風光的典型代表。古郊鄉的居民圍繞著旅遊業發展相關產業,如餐飲、住宿、旅遊紀念品銷售等,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此外,古郊鄉還有許多古老的村落,這些村落儲存著傳統的建築風格和民俗文化,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十)六泉鄉
六泉鄉位於陵川縣東北部,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這裡水資源豐富,有許多清泉和溪流,因此得名“六泉”。六泉鄉的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達到了70%以上,是山西省的生態示範鄉。鄉內的主要產業為農業和林業,農產品以核桃、花椒、中藥材等為主。近年來,六泉鄉積極發展生態旅遊,利用當地的自然風光和生態資源,打造了一些旅遊景點和休閒度假設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遊玩。
(十一)奪火鄉
奪火鄉位於陵川縣南部,地處太行山南端。這裡氣候溫暖溼潤,森林資源豐富,是一個天然的動植物寶庫。奪火鄉的主要經濟來源為林業和畜牧業,同時也發展了一些特色農業,如種植高山蔬菜、水果等。鄉內有許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如鳳凰歡樂谷景區,景區內峽谷幽深,溪流潺潺,瀑布眾多,還有許多珍稀的動植物,是一個集自然風光、生態旅遊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旅遊勝地。
(十二)馬圪當鄉
馬圪當鄉位於陵川縣東南部,與河南省修武縣相鄰。這裡山水相依,景色迷人,有“太行江南”的美譽。馬圪當鄉的旅遊資源豐富,有武家灣景區、白陘古道等景點。武家灣景區湖水清澈,周圍群山環抱,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白陘古道是中國古代的“太行八陘”之一,歷史悠久,沿途有許多古老的關隘和遺蹟,吸引了許多歷史文化愛好者前來探尋。馬圪當鄉的居民以農業和旅遊業為生,當地的農家樂和民宿生意興隆,為遊客提供了舒適的住宿和美味的農家飯菜。
二、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陵川縣歷史悠久,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塔水河古人類遺址以及西瑤泉遺址的發掘,證明在那個遙遠的時代就已經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活。
夏商兩代,陵川隸屬冀州;西周初期,此地被分封給晉國,後被陵子壽胡所佔。春秋戰國時期,陵川先隸屬晉國,韓、趙、魏三家分晉時,被分到韓國,後歸趙國。秦始皇一統天下,實行郡縣制,陵川地區隸屬上黨郡高都縣。
西漢初期至東漢末年,陵川地區隸屬於上黨郡泫氏縣;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方勢力相互角逐,陵川地區歸魏國所有。西晉時期,先為北漢領土,後歸石勒,石勒在邯鄲建立後趙,陵川地區成為趙國領土。東晉孝武十一年(383年),陵川地區被稱作泫氏縣,隸屬於新建立的建興郡。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建興郡改稱建州,陵川地區劃歸平高縣,由建州管理直至隋開皇三年(583年) 。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建州改稱澤州;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陵川縣正式立縣。唐朝先將澤州分為蓋州、澤州、建州,唐貞觀元年(627年),蓋州併入澤州,唐太宗將全國分為10道,陵川由河東道管轄。五代十國時期,因太行山是進入北方平原的重要屏障,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陵川縣時隸屬後梁,時隸屬後晉。
宋太宗時期,陵川縣隸屬於河東路澤州;金國聯合宋朝攻打遼後,中原北部被金國佔據,此時的陵川縣隸屬於河東南路澤州。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年),陵川隸屬於新設立的司校司;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陵川歸晉城,司校司被廢除,後又從晉城分出,復歸澤州。
明朝時期,陵川縣隸屬於澤州,基本沒有變化;正德六年(1511年),農民起義軍攻入陵川。清朝沿襲明朝建制,澤州改稱澤州府,陵川隸屬於澤州府直至清末。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陵川隸屬於江西省三道之一的冀寧道;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道被廢除,陵川縣歸山西省管轄。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陵川隸屬於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被國民黨佔領。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日軍侵華佔領陵川,歸上黨道管轄,此時抗日民主政權建立,為抗戰需要,將陵川西部與西南部歸於陵高縣,成立抗日政府,西北部歸於長治縣,北部與東北部歸於壺關縣,其餘地區依舊歸於陵川縣,四個縣共隸屬於晉冀魯豫邊區太行行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陵川全境解放,之前因抗戰所分屬的地區,重新劃分到陵川,隸屬於太行第四專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華北人民政府成立,陵川隸屬太行第三專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陵川隸屬山西省第三專區,第三專區後改稱長治專區、晉東南專區。1958年晉城縣由高平、陵川、晉城合併成立,1959年,陵川劃分出晉城縣,1985年,陵川隸屬於晉城市。
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陵川孕育出了獨特的文化。它是圍棋的發源地,關於圍棋起源的民間傳說《爛柯山的傳說》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專案。陵川還有陵川布貼畫、陵川剪紙等多項省級非遺保護專案,這些民間藝術作品造型獨特、色彩鮮豔,反映了陵川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宋、金、元三代,陵川出過7名狀元,93名進士,文化昌盛,人才輩出。陵川還是革命老區,早在1926年就發展了第一個黨員郭希宗,開始了黨的工作。1938年建立了抗日根據地,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全縣有多人參軍參戰,2461名好兒女為國捐軀,陵川遠征民兵曾赴多地參戰且戰功卓著,1945年4月受到劉伯承、鄧小平的通令嘉獎 。
三、必遊景點與歷史遺址
(一)王莽嶺景區
王莽嶺景區位於陵川縣古郊鄉境內,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國家級地質公園。這裡因西漢王莽追趕劉秀到此安營紮寨而得名。景區由高低錯落的五十多個山峰組成,最高海拔1665米,最低處僅800米。駐足山頂,太行雄姿盡收眼底,中原大地舉目可及。這裡的雲海、日出、奇峰、松濤、掛壁公路、紅巖大峽谷、立體瀑布,形成了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觀。遊客可以在這裡欣賞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太行山脈的雄偉壯麗。在王莽嶺,清晨可以觀賞到絢麗多彩的日出,太陽從山巒間緩緩升起,金色的陽光灑在山峰和雲海之上,如夢如幻;雨後的王莽嶺,常常會出現壯觀的雲海景觀,雲霧繚繞在山峰之間,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
(二)棋子山
棋子山,又名謀棋山,位於陵川縣棋子山鎮,是世界圍棋起源地、國家森林公園。這裡山勢平緩,景色秀麗,山上有許多天然的棋盤石和棋子石,相傳是商朝箕子在此避難時演繹圍棋推演天象的地方。棋子山不僅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還有著優美的自然風光。山上植被茂密,空氣清新,是休閒度假和開展戶外運動的好去處。遊客可以在這裡參觀圍棋博物館,瞭解圍棋的起源和發展歷史;也可以在山間漫步,欣賞自然風光,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此外,棋子山還會定期舉辦圍棋文化節等活動,吸引了眾多圍棋愛好者前來參加。
(三)錫崖溝掛壁公路
錫崖溝掛壁公路是一項偉大的人工開鑿工程奇蹟,位於陵川縣古郊鄉錫崖溝村。錫崖溝村四面環山,交通閉塞,為了走出大山,錫崖溝人用了30年的時間,靠著一錘一釺一雙手,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了這條全長7.5公里的掛壁公路。公路沿山壁而建,宛如一條巨龍盤旋在山間,每一處都是絕佳的拍照點。這條公路不僅解決了錫崖溝村的交通問題,也成為了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展現了人類挑戰自然、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遊客來到這裡,可以親身感受錫崖溝人艱苦奮鬥的精神,欣賞這條壯觀的掛壁公路,還可以在公路周邊欣賞到美麗的太行風光。
(四)鳳凰歡樂谷景區
鳳凰歡樂谷景區位於陵川縣奪火鄉,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是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完美融合之地。景區內峽谷幽深,溪流潺潺,瀑布眾多,森林茂密,還有許多珍稀的動植物。這裡有著濃濃的民俗風情,古老的村落、傳統的民俗活動,讓人流連忘返。遊客可以在景區內進行徒步探險,欣賞自然風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也可以參觀當地的民俗村落,瞭解當地的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在鳳凰歡樂谷,遊客可以看到形態各異的瀑布,有的氣勢磅礴,有的小巧玲瓏;還可以在清澈的溪流中嬉戲,享受夏日的清涼。此外,景區內還有許多珍稀的植物和動物,如紅豆杉、金錢豹等,是一個天然的動植物寶庫。
(五)黃圍山景區
黃圍山景區位於陵川縣東南馬圪當鄉境內,景區內山峰奇特,溶洞幽深,瀑布飛瀉,景色十分迷人。黃圍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許多歷史遺蹟和傳說故事。山上的靈湫洞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溶洞之一,洞內鐘乳石林立,形態各異,宛如一個地下宮殿。景區內還有祖師廟、玉皇殿等古建築,這些建築風格古樸,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遊客來到黃圍山,可以參觀溶洞,欣賞洞內的奇特景觀;也可以登山攬勝,欣賞自然風光;還可以參觀古建築,感受歷史文化的薰陶。
(六)塔水河遺址
塔水河遺址位於陵川縣奪火鄉塔水河村,是舊石器時代的遺址。該遺址的發掘,為研究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遺址內出土了大量的石製品、動物化石等文物,這些文物對於瞭解當時人類的生活方式、生產技術和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遊客可以來到塔水河遺址,瞭解人類歷史的發展演變,感受歷史的滄桑變遷。雖然遺址本身可能沒有太多直觀的景觀,但透過專業的講解和展示,可以讓遊客對遠古時代的人類生活有更深入的認識。
四、古剎寺廟與道觀
(一)崇安寺
崇安寺位於陵川縣城西北隅的臥龍崗上,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廟。據記載,該寺始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後經歷代修繕和擴建,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崇安寺建築風格獨特,寺內儲存著許多珍貴的佛教造像和碑刻。其中,大雄寶殿是崇安寺的主體建築,為金代建築風格,其樑架結構精巧,斗拱碩大,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寺內還有一座宋代的陀羅尼經幢,上面刻有佛教經文和圖案,是研究古代佛教文化和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崇安寺不僅是佛教信徒朝拜的聖地,也是遊客瞭解古代建築和佛教文化的好去處。
(二)西溪二仙廟
西溪二仙廟位於陵川縣城西2.5公里的西溪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廟始建於唐乾德五年(967年),宋崇寧元年(1102年)進行了大規模擴建。西溪二仙廟主要供奉著衝惠、衝淑兩位真仙,傳說她們是北宋時期的兩位孝女,因孝道感天動地而羽化成仙。廟內建築風格獨特,有山門、香亭、正殿、東西梳妝樓等建築。其中,正殿為宋代建築,樑架結構採用了“減柱造”的方法,擴大了室內空間,其斗拱華麗,木雕精美,是宋代建築的傑出代表。西溪二仙廟的建築和文化內涵,體現了中國古代的孝道文化和宗教信仰,吸引了眾多遊客和學者前來參觀研究。
(三)龍巖寺
龍巖寺位於陵川縣禮義鎮平川村,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建立於唐總章二年(669 年),宋、金、元、明、清歷代均有修葺。寺院坐北朝南,現存建築有山門、過殿、大雄寶殿等,佈局嚴謹,古樸莊重。
大雄寶殿為金代遺構,單簷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六椽。殿內樑架簡潔規整,斗拱雄健碩大,盡顯金代建築雄渾大氣的風格。殿內還儲存著精美的元代壁畫,壁畫內容豐富,主要描繪了佛教經變故事,人物形象生動,線條流暢,色彩雖歷經歲月侵蝕,部分有所剝落,但仍可看出當年繪製時的精湛技藝,是研究元代宗教藝術和繪畫風格的珍貴實物資料。
過殿則是明代建築,面闊三間,進深四椽,硬山頂。其建築風格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融入了明代特有的建築元素,裝飾較為細膩,木雕、磚雕工藝精湛,展現出不同時期建築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山門古樸厚重,歷經風雨,依然矗立,彷彿在默默訴說著龍巖寺千年來的滄桑變遷。
(四)玉泉寺
玉泉寺位於陵川縣潞城鎮玉泉村,周邊青山環抱,環境清幽。寺廟始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時期所建。寺院規模雖不算宏大,但佈局緊湊,別有一番韻味。寺內有一口清澈的泉水,傳說此泉有神奇的功效,“玉泉寺”之名也由此而來。
寺中的正殿是主要建築,供奉著佛像。殿內樑柱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彩繪雖歷經歲月,仍隱約可見絢麗色彩。殿前有幾株古老的柏樹,枝幹虯曲蒼勁,見證著寺廟的歲月流轉。每年特定時節,玉泉寺會舉行傳統的佛事活動,周邊村民紛紛前來,香火繚繞,熱鬧非凡,展現出濃厚的宗教氛圍和民俗風情。
(五)棋子山三清觀
棋子山三清觀坐落在棋子山巔,是一座以道教文化為主的道觀。道觀建築風格古樸典雅,與周圍的自然風光相得益彰。觀內主要供奉著道教三清尊神——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三清觀的建築佈局遵循道教傳統規制,有山門、靈官殿、三清殿等建築。三清殿是觀內的核心建築,殿宇高大雄偉,殿內供奉的三清神像莊嚴肅穆,造型精美。觀內還儲存著一些古代的道教碑刻,上面記載著道觀的歷史沿革、道教教義等內容,對於研究當地道教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站在三清觀前,極目遠眺,棋子山的秀麗風光盡收眼底,雲霧繚繞時,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讓人感受到道教文化所追求的寧靜與超然。
五、民俗風情
陵川縣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充滿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從傳統節日到民間技藝,每一項都承載著當地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文化傳承。
在傳統節日方面,春節是陵川最為隆重的節日。進入臘月,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起來,打掃房屋、置辦年貨、製作各種美食。臘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人們會在灶王爺像前擺放糖瓜等供品,祈求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除夕這天,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貼春聯、掛燈籠、吃年夜飯,飯後守歲,等待新年的到來。大年初一,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新衣,走親訪友,互相拜年,祝福新的一年平安順遂。春節期間,還會有舞龍舞獅、跑旱船、扭秧歌等傳統民俗表演,表演者身著鮮豔的服飾,伴隨著歡快的鑼鼓聲,盡情舞動,熱鬧非凡,吸引著眾多村民和遊客駐足觀看。
元宵節也是陵川重要的節日之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元宵,寓意團團圓圓。夜晚,街道上張燈結綵,各種造型精美的花燈競相綻放,有傳統的宮燈、生肖燈、動物燈等,令人目不暇接。此外,還會舉辦大型的燈謎會,人們在賞燈的同時,還可以參與猜燈謎活動,猜對者能獲得精美的小禮品,現場氣氛熱烈,充滿了歡聲笑語。
陵川的民間技藝同樣令人讚歎。陵川布貼畫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以布料為主要原料,透過剪、貼、繡等工藝,將各種顏色、質地的布料巧妙地組合在一起,製作出人物、動物、花卉等圖案。布貼畫色彩鮮豔,造型誇張,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製作布貼畫的過程十分繁瑣,從選布、剪樣到貼上、刺繡,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製作者精心操作,一幅精美的布貼畫往往需要花費數天甚至數週的時間才能完成。
陵川剪紙也是當地頗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剪紙藝人僅用一把剪刀和一張紙,就能創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剪紙題材廣泛,包括人物、花鳥、魚蟲、吉祥圖案等,內容豐富多樣。陵川剪紙風格粗獷豪放,線條簡潔明快,既具有北方剪紙的質樸大氣,又融入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反映了陵川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在過去,剪紙常用於裝飾窗戶、牆壁、頂棚等,每到節日或喜慶的日子,人們都會用剪紙來增添節日的氛圍。
此外,陵川還有獨特的婚喪嫁娶習俗。在婚禮方面,傳統的陵川婚禮有著一系列繁瑣而隆重的儀式,從提親、訂親到迎親、拜堂,每一個環節都有著嚴格的規矩和講究。迎親隊伍浩浩蕩蕩,新郎騎著高頭大馬,新娘坐在花轎中,伴隨著歡快的嗩吶聲,前往新郎家。拜堂時,新人要行三拜之禮,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寓意著從此開始新的生活。而在喪葬習俗上,陵川也有著獨特的傳統,從入殮、守靈到出殯、安葬,都遵循著世代相傳的禮儀,表達著對逝者的尊重和懷念。
六、特色美食
陵川的特色美食是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獨特的風味源於當地的物產和人們的生活智慧,每一道美食都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讓人回味無窮。
平城燒豆腐是陵川極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它選用當地優質的黃豆,經過篩選、浸泡、磨漿、煮漿、點滷、壓制等多道工序製成豆腐。製作燒豆腐時,先將豆腐切成大小均勻的方塊,放入油鍋中煎至兩面金黃,此時的豆腐外皮酥脆,內部嫩滑。然後加入蔥花、蒜末、辣椒、生抽、老抽等調料進行燒製,讓豆腐充分吸收調料的香味。平城燒豆腐口感外酥裡嫩,味道鮮美,香氣四溢,既可作為餐桌上的主菜,也可當作休閒時的小吃,深受當地人和遊客的喜愛。
陵川小米飯也是一道家常卻美味的主食。陵川地處山區,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非常適合小米生長,產出的小米顆粒飽滿,色澤金黃,營養豐富。製作小米飯時,將小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先用大火燒開,再轉小火慢慢熬煮,期間要不斷攪拌,防止粘鍋。煮好的小米飯香氣撲鼻,口感軟糯,香甜可口。在陵川,人們還喜歡在小米飯中加入南瓜、紅薯等食材,煮出的飯更加香甜美味,營養也更加豐富。
除了主食,陵川還有許多特色小吃。陵川油圪朵是一種油炸麵食,製作時將麵粉、水、鹽等混合成麵糰,醒發一段時間後,將麵糰搓成細長條,再切成小段,用手捏成中間薄、邊緣厚的小碗狀,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酥脆。油圪朵口感香脆,可直接食用,也可搭配辣椒醬、蒜泥等調料,別有一番風味。
陵川核桃肉也是一道不得不提的美食。它以核桃、豬肉為主要原料,將核桃去皮碾碎,豬肉切成小塊,加入雞蛋、澱粉、麵粉等調料攪拌均勻,製成丸子狀,然後放入油鍋中炸至表面金黃。炸好的核桃肉外酥裡嫩,核桃的香味與豬肉的鮮美相互融合,口感豐富,味道獨特,是陵川人餐桌上的常客,也是招待客人的必備佳餚。
另外,陵川的野菜宴也獨具特色。陵川山區野菜資源豐富,有蒲公英、馬齒莧、薺菜、灰灰菜等多種野菜。當地人將這些野菜採摘回來,經過清洗、焯水等處理後,採用涼拌、清炒、包餃子等多種烹飪方式,製作出一道道美味的野菜菜餚。野菜宴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具有清熱解毒、降血壓、助消化等多種功效,是追求健康飲食的遊客的不二之選。
七、旅遊指南攻略
(一)最佳旅遊時間
陵川縣屬於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不同季節有著不同的美景,最佳旅遊時間為每年的4 - 10月。
4 - 5月,春暖花開,萬物復甦,陵川的山間田野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此時前往王莽嶺、黃圍山等景區,可以欣賞到漫山遍野的山花,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杏花、黃色的連翹花競相開放,將整個山區裝扮得五彩斑斕。
6 - 8月,正值夏季,陵川氣候涼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去處。平均氣溫比周邊城市低3 - 5c,在炎熱的夏季,來到陵川可以享受清涼的山風,在棋子山、鳳凰歡樂谷等景區漫步,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清涼,還可以參與漂流等水上活動,體驗刺激與歡樂。
9 - 10月,進入秋季,陵川的山林逐漸被染成金黃色、紅色,色彩斑斕,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此時前往錫崖溝、西溪二仙廟等地,不僅可以欣賞到絢麗的秋景,還能品嚐到當地新鮮的水果和農產品,感受豐收的喜悅。
(二)交通方式
1. 外部交通
- 飛機:距離陵川縣最近的機場是長治王村機場,距離約100公里。遊客抵達機場後,可以在機場乘坐前往長治市區的大巴,然後在長治客運中心乘坐前往陵川縣的長途客車,車程約2 - 3小時。也可以選擇直接從機場打車前往陵川縣,但費用相對較高。
- 火車:陵川縣沒有火車站,遊客可以先乘坐火車到晉城站或長治站。從晉城站出發,可在晉城客運東站乘坐前往陵川縣的班車,車程約1.5 - 2小時;從長治站出發,在長治客運中心乘坐前往陵川縣的班車,車程約2 - 3小時。
- 自駕:陵川縣交通較為便利,自駕遊客可透過二廣高速、陵侯高速等公路前往。從太原出發,經二廣高速、陵侯高速,全程約350公里,車程約4 - 5小時;從鄭州出發,經鄭雲高速、晉新高速、陵侯高速,全程約200公里,車程約3小時。
2. 內部交通
- 公交車:陵川縣內開通了多條公交線路,主要連線縣城與周邊鄉鎮和一些主要景區。但公交線路的班次相對較少,執行時間也有限,對於前往偏遠景區的遊客來說不太方便。
- 計程車:縣城內計程車數量較多,出行較為方便。但如果要前往較遠的景區,建議提前與司機談好價格。此外,陵川縣還有一些私人運營的麵包車,可提供包車服務,適合多人出行,價格可以協商。
- 景區直通車:在旅遊旺季,陵川縣部分景區會開通景區直通車,從縣城直達景區,方便遊客出行。遊客可以在縣城的旅遊集散中心或酒店諮詢直通車的發車時間和購票資訊。
(三)住宿推薦
1. 縣城住宿:陵川縣城有各種檔次的酒店和賓館可供選擇。高檔酒店如陵川賓館等,設施齊全,服務周到,提供舒適的住宿環境和完善的配套設施,適合對住宿品質有較高要求的遊客;經濟型酒店和快捷酒店如漢庭酒店、如家酒店等,價格實惠,乾淨整潔,價效比高,適合預算有限的遊客。此外,縣城還有一些特色民宿,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情,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當地的生活方式。
2. 景區周邊住宿:在王莽嶺、棋子山等熱門景區周邊,有許多農家樂和民宿。這些住宿場所價格相對較低,環境清幽,遊客可以近距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農家樂一般提供住宿和餐飲服務,遊客可以品嚐到地道的農家飯菜,體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愜意。部分民宿還會組織一些特色活動,如採摘、燒烤等,豐富遊客的旅行體驗。
(四)注意事項
1. 安全方面:陵川縣多山地,在登山或前往一些自然景區遊玩時,要注意安全。遵循景區的指示牌和工作人員的引導,不要擅自進入未開發區域。在進行漂流、攀巖等戶外運動時,要選擇正規的經營場所,聽從教練的指導,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2. 天氣方面:陵川山區天氣多變,晝夜溫差較大,出行前要及時關注天氣預報,攜帶合適的衣物和雨具。夏季紫外線較強,要做好防曬措施;冬季氣溫較低,注意保暖防凍。
3. 環保方面:陵川自然風光優美,生態環境脆弱,遊客在遊玩過程中要愛護環境,不隨地亂扔垃圾,不破壞植被和自然景觀。在景區內儘量使用環保交通工具,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4. 民俗方面:陵川有著獨特的民俗文化,遊客在參觀寺廟、道觀或參與民俗活動時,要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遵守相關規定,不隨意拍照或做出不恰當的行為。
陵川縣,這片太行深處的土地,無論是歷史遺蹟、自然風光,還是民俗風情、特色美食,都有著無窮的魅力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和探索。它是一個能讓人流連忘返、沉浸其中感受歷史與自然交融之美的地方,期待每一位遊客都能在這裡留下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