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中西部,呂梁山麓西緣,黃河奔騰而過,它的東岸,坐落著柳林縣。這片土地總面積達1288平方公里,山川縱橫,地貌獨特,自然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柳林縣現轄10個鎮、5個鄉 ,192個行政村,12個社群 。各鎮鄉特色鮮明,盡顯地域風情。柳林鎮作為縣城所在地,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興起於明代,繁榮於清代,由柳林、青龍、鋤溝三鎮鼎立構成,過去商鋪林立,商貿發達,享有“小北京”的美譽,如今依然是呂梁市重要的經濟重鎮。莊上鎮以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為發展亮點,漫山遍野的果林在不同季節掛滿累累碩果,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體驗採摘樂趣;孟門鎮歷史悠久,是古代的交通要道和商貿中心,留存著許多古老的建築和遺蹟,見證著往昔的繁華。成家莊鎮在工業發展上成績斐然,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為當地經濟注入強大動力;穆村鎮以獨特的民俗文化和傳統手工藝聞名,民間藝人傳承著古老技藝,製作出精美的手工藝品。薛村鎮位於黃河岸邊,擁有獨特的黃河風情,滔滔黃河水孕育出別具一格的地域文化;三交鎮不僅自然風光秀麗,還是紅色革命根據地,1936年,東征紅軍在此建立了山西省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紅色歷史遺蹟眾多。留譽鎮的農業產業發展態勢良好,農產品品質優良,暢銷各地;賈家垣鄉、陳家灣鄉等鄉鎮則在生態農業、鄉村旅遊等方面不斷探索,展現出鄉村發展的新活力。

柳林縣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繁衍生息,縣境薛村鎮高紅村出土的仰韶文化遺址便是有力證明。春秋時期,此地屬晉國;戰國時,為趙國邊邑離石。《史記·趙世家》記載“武靈王二十三年秦拔我藺”,其中的藺邑就在現今的孟門鎮。秦漢時期,今縣境域分屬離石、藺、隰城等侯國,後歷經朝代更迭,歸屬不斷變化。北朝時期,北周大象元年(579年),西汾州下設定胡郡,兼置定胡縣,郡縣治所都在今孟門鎮,當時縣境大部分地區屬之。此後,石州、離石郡等建置不斷交替。北宋時期,縣境部分地區隸屬晉寧軍;金時,大部屬石州治下的孟門縣。元朝初年,孟門、方山二縣併入離石,今縣境分屬離石、寧鄉二縣。明清時期,今縣境屬永寧州、寧鄉縣等地。

民國時期,今縣境先後屬山西省冀寧道、第四行政區、第二行政公署等管轄。1940年1月,離石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柳林、離石相繼解放;1946年中陽縣解放,今縣境分屬晉綏邊區四專區轄下的離石、中陽兩縣。1949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後,離石縣、中陽縣分別改屬興縣專區、汾陽專區。1951年3月汾陽專區撤銷後,中陽縣改屬興縣專區;1952年6月興縣專區撤銷後,離石、中陽兩縣改屬榆次專區。1954年7月,方山縣與離石縣合併為離山縣;1958年11月,離山、中陽兩縣合併,複稱離石縣;1959年9月離石、中陽分治,今縣境又分屬離石、中陽兩縣。1971年4月,呂梁地區組建時,從離石縣西部和中陽縣西部劃出部分公社組建成新的離石縣,同年5月離石縣級各機關移駐柳林鎮,7月5日,離石縣改名為柳林縣。2003年10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呂梁地區,建立呂梁市,柳林縣隸屬呂梁市管轄至今。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柳林縣孕育出眾多傑出的歷史人物。賀昌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之一。他於1906年1月19日出生在柳林鎮,自幼聰慧,心懷救國救民的遠大抱負。青年時期,賀昌積極投身革命活動,參與領導了多次工人運動和武裝起義,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曾擔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中央紅軍政治部主任等重要職務,在艱苦的革命鬥爭中,始終堅定信念,不畏艱險。1935年3月,賀昌在江西會昌遭國民黨軍隊伏擊,為掩護紅軍主力轉移,他率部與敵人展開激烈戰鬥,最終壯烈犧牲,年僅29歲 。賀昌故居儲存完好,位於柳林鎮,在這裡,人們可以透過陳列的文物和資料,深入瞭解他的生平事蹟,感受他為革命事業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柳林縣旅遊資源豐富,擁有眾多值得一遊的景點。玉虛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道教宮觀,坐落在柳林縣城附近。其建築風格古樸典雅,紅牆青瓦,飛簷斗拱,極具古代建築藝術特色。走進玉虛宮,便能感受到濃厚的道教文化氛圍,宮內供奉著眾多道教神像,牆壁上繪有精美的道教壁畫,展示了道教的教義和傳說。這裡不僅是道教信徒朝拜的場所,也是遊客瞭解道教文化、欣賞古代建築藝術的好去處。

黃河三峽由黃河大峽、龍泉石峽、屈產峽組成,是柳林縣的自然奇觀。黃河水在這裡奔騰咆哮,峽谷兩岸奇峰羅列,形態各異,有的如利劍直插雲霄,有的似仙女亭亭玉立。乘坐遊船遊覽黃河三峽,既能領略到黃河的磅礴氣勢,又能欣賞到兩岸的壯麗風光。沿途可以看到古老的黃河縴夫遺蹟,感受先輩們與大自然抗爭的堅韌精神;還能聽到船工們高亢激昂的號子聲,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

香嚴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柳林縣城東北隅的小山崗上,又稱香嚴院,俗稱閣則寺。該寺始建於唐代,現存建築多為元代手法。寺院規模宏大,佈局嚴謹,沿中軸線依次排列著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建築。大雄寶殿內供奉著三世佛,佛像莊嚴慈祥,周圍環繞著眾多羅漢像,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寺內的壁畫內容豐富,有佛教故事、山水人物等,色彩鮮豔,歷經歲月洗禮依然儲存完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在這裡,人們可以沉浸在濃厚的佛教文化氛圍中,感受古代佛教藝術的魅力。

南山寺是仿盛唐風格的大型寺院,建築氣勢恢宏。寺院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飛簷高翹,斗拱精巧。寺內的大雄寶殿氣勢磅礴,殿內供奉的佛像高大雄偉,莊嚴肅穆。藏經閣內收藏著豐富的佛教經典,是佛教文化的寶庫。南山寺不僅是佛教信徒修行和朝拜的聖地,也是遊客欣賞唐代建築藝術、瞭解佛教文化的重要視窗。每到佛教節日,南山寺都會舉行盛大的法事活動,吸引眾多信徒和遊客前來參與。

除了以上景點,柳林縣還有許多歷史遺址。孟門古鎮歷史悠久,曾經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中心,被譽為“九曲黃河第一鎮”。古鎮內儲存著許多古老的建築,如明清時期的民居、店鋪、廟宇等,這些建築風格獨特,工藝精湛,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漫步在孟門古鎮的石板路上,彷彿能聽到當年的商賈雲集之聲,感受到古鎮昔日的繁榮昌盛。

柳林縣的民俗風情獨具特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柳林盤子會”與“傘頭秧歌”聞名遐邇。“柳林盤子會”是一種古老的祭祀民俗活動,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後舉行。“盤子”是盤子會的核心和主要載體,它是一種精美的木質樓閣式建築,上面擺放著各種供品和神像。活動期間,人們抬著盤子游行,沿途還有舞龍、舞獅、旱船等表演,熱鬧非凡。“傘頭秧歌”是一種融合了舞蹈、歌唱、表演的民間藝術形式,舞者們手持彩扇,在傘頭的帶領下,邊唱邊跳。傘頭是秧歌隊伍的核心人物,他(她)即興編唱歌詞,內容涵蓋歷史故事、民間傳說、農事生產、生活瑣事等,語言詼諧幽默,通俗易懂,深受群眾喜愛。

柳林縣的民間手工藝也十分豐富,剪紙、柳編等技藝傳承至今。柳林剪紙風格粗獷豪放,質樸誇張,題材廣泛,有花鳥魚蟲、人物故事、民俗風情等。剪紙藝人用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能創造出栩栩如生的作品,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柳編則以其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造型而著稱,當地藝人利用柳條的柔韌性,編織出各種實用又美觀的生活用品,如籃子、筐子、椅子等,這些柳編作品不僅在當地暢銷,還遠銷外地。

美食是柳林縣的一張亮麗名片,眾多特色美食讓人垂涎欲滴。柳林碗團是當地的招牌美食,用蕎麵製成。製作時,將蕎麵加水攪拌成糊狀,倒入碗中,上籠蒸熟後晾涼,食用時切成小塊,澆上辣椒油、醋、蒜泥、芝麻等調料,攪拌均勻。柳林碗團口感柔韌滑膩,筋道香辣,無論是作為主食還是小吃,都備受歡迎。在柳林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賣碗團的攤位,食客們坐在簡陋的桌椅上,大口品嚐著這道美味,享受著美食帶來的快樂。

柳林芝麻餅用上等白麵配以芝麻、酥油、鹼面等原料,經過多道工序烘烤而成。剛出爐的芝麻餅香氣撲鼻,色澤金黃,表面佈滿密密麻麻的芝麻,咬上一口,香酥味美,口感筋道,芝麻的香味在口中散開,令人回味無窮。芝麻餅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搭配各種菜餚,是柳林人餐桌上的常客,也是訪親問友的必備佳品。

柳林紅棗久負盛名,這裡的紅棗顆粒碩大,皮薄肉厚,色鮮味甜,被譽為“天然維生素丸”。柳林縣擁有悠久的紅棗種植歷史,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紅棗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每到秋季,漫山遍野的紅棗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實,宛如一串串紅寶石,十分誘人。柳林紅棗可以鮮食,也可以製成紅棗幹、紅棗糕、紅棗酒等多種美食。紅棗幹保留了紅棗的香甜,便於儲存和攜帶;紅棗糕口感軟糯,香甜可口,是老少皆宜的點心;紅棗酒香氣濃郁,口感醇厚,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柳林涼粉也是當地的特色小吃之一,分為山藥粉涼粉和苦蕎麵涼粉兩種。製作時,將涼粉原料加水熬煮成糊狀,倒入容器中冷卻凝固,然後切成條狀或塊狀,澆上醋、醬油、辣椒油、芥末、蒜末等調料。柳林涼粉口感爽滑,清涼解暑,是夏日消暑的佳品。在炎熱的夏天,來一碗涼粉,既能解渴又能解饞,讓人倍感舒適。

對於計劃前往柳林縣旅遊的遊客,以下是一些實用的旅遊指南攻略。交通方面,柳林縣交通較為便利。如果選擇乘坐火車,可以先到達離柳林縣較近的呂梁站或柳林南站,然後再轉乘汽車前往柳林縣城。如果選擇自駕,柳林縣周邊有多條高速公路和省道經過,可根據自己的出發地規劃合理的路線。從太原出發,可沿青銀高速公路行駛,大約2小時左右即可到達柳林縣。

住宿方面,柳林縣城有各種檔次的酒店和賓館可供選擇。如果追求舒適和豪華,可以選擇一些星級酒店,這些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如果想要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也可以選擇一些經濟型酒店或民宿,價格相對較為實惠。在旅遊景點附近,也有一些農家樂提供住宿服務,遊客可以在這裡品嚐到地道的農家菜,感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愜意。

餐飲方面,除了品嚐上述特色美食外,柳林縣還有許多其他的美食值得一試。例如,柳林孟門“熬”,這是一種將豆腐、粉條、土豆、白菜等食材與小米粥一起熬煮而成的美食,味道濃郁,營養豐富,是柳林人冬季餐桌上的常客。此外,柳林的羊雜碎也別具風味,羊雜碎湯鮮味美,配上酥脆的燒餅,讓人吃得酣暢淋漓。

購物方面,柳林縣的特產豐富多樣,遊客可以購買一些紅棗、芝麻餅、碗團、剪紙、柳編等作為紀念品帶回家。在縣城的超市、特產店以及旅遊景點周邊,都可以買到這些特產。需要注意的是,在購買特產時,要選擇正規的商家,注意產品的質量和價格,避免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

在旅遊行程安排上,建議遊客可以用2 - 3天的時間來遊覽柳林縣。第一天,可以前往柳林鎮,參觀賀昌故居,瞭解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蹟;然後遊覽香嚴寺,感受古代佛教文化的魅力。第二天,前往黃河三峽,欣賞黃河的壯麗風光,體驗黃河漂流的刺激;之後前往孟門古鎮,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領略古鎮的歷史韻味。第三天,可以去南山寺參觀,欣賞唐代建築藝術;下午去品嚐當地的特色美食,購買一些特產,為此次旅行畫上圓滿的句號。

柳林縣,這座位於晉西的縣城,既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又有壯美的自然風光,還有獨特的民俗風情和美味的特色美食。無論你是歷史文化愛好者、自然風光追求者,還是美食探險家,柳林縣都能滿足你的需求,給你留下一段難忘的旅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