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唐山市《灤州市》
華夏神州放光彩祖國繁榮昌盛求下聯 學海無涯樂作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灤州市,地處河北省東部,唐山市東部,處於東經118°14'06" 至 118°49'34"、北緯39°34'52" 至 39°58'27"之間 ,總面積1028平方千米。它東與盧龍縣、昌黎縣隔灤河相望,南與灤南縣接壤,西鄰唐山市古冶、豐潤、開平三區,北靠遷安市及遷西縣,是連線華北與東北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關鍵。
歷史沿革:歲月沉澱的記憶
灤州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原始社會,那時境內便已有人類生息。唐虞時期,它屬冀州與幽州;商朝時,是古孤竹國屬地,伯夷、叔齊互讓國君之位的典故就誕生於此,“夷齊讓國”體現的仁義精神影響深遠。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歸屬於燕國;秦朝時,分屬右北平郡和遼西郡;漢朝先屬燕國,後歸海陽等四縣,東漢屬幽州;三國時期則屬魏國遼西郡。
隋代,灤州先後屬新昌縣、盧龍縣;唐代又先後屬石城縣、臨榆縣、馬城縣。遼天贊二年(923年),契丹析平州地置灤州,治義豐縣,這是灤州建置之始,此後歷經宋、金、元、明、清等朝代,建制多有變化。北宋宣和七年(1125),它屬中都路;金代,灤州成為軍事要地;崇慶二年(1213),灤州入蒙古;元太祖十年(1215),平州改為興平府,灤州屬之;大德四年(1300),平灤路改為永平路,灤州隨之歸屬。
明洪武元年(1368),灤州屬京師省(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永平府;次年,義豐縣併入灤州。清朝襲明制,京師省改稱直隸省,灤州屬直隸省永平府,且不再轄縣。民國二年(1913),灤州改稱灤縣;1949年,屬唐山專區;1958年11月改為唐山市灤州區,次年6月復為灤縣;1983年,設立地級唐山市,灤縣隨屬;2018年9月,撤銷灤縣,設立縣級灤州市,由河北省直轄,唐山市代管 。
地理風貌:自然雕琢的勝景
灤州市地勢北高南低,處於燕山丘陵與灤河三角洲結合部,地貌型別豐富多樣。北部是低山丘陵,山巒起伏,海拔一般在200 - 500米之間,山上植被茂盛,多為松樹、柏樹等,每逢秋季,漫山紅葉,層林盡染。中部和南部為沖積平原,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是主要的農業產區,大片的農田在不同季節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春季綠意盎然,秋季金黃一片。河漫灘主要分佈在灤河及其支流沿岸,水草豐美,常有水鳥棲息。
這裡屬暖溫帶半溼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風,氣溫回升較快,大地漸漸甦醒,各種農作物開始播種;夏季悶熱多雨,平均氣溫在25c左右,降水集中,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水分;秋季晝暖夜寒,天高氣爽,是收穫的季節,田野裡瀰漫著豐收的喜悅;冬季寒冷少雪,平均氣溫在 -5c左右,河流會出現短暫封凍現象。
灤州水資源豐富,境內有灤河、沙河、橫河、溯河、灣河等多條河流。灤河是河北省第二大河流,發源於豐寧縣巴延圖爾山北麓,全長877公里,在樂亭縣入渤海,它不僅為灤州提供了豐富的水源,還孕育了燦爛的灤河文化。在灤河河畔,能看到河水奔騰不息,河面上船隻往來,沿岸風景如畫,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陽光灑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美不勝收。
下轄鄉鎮:各具特色的區域
灤州市下轄10個鎮,每個鎮都有其獨特之處。
- 榛子鎮:京東四大名鎮之一,歷史悠久,商貿繁榮。這裡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如今依然保留著傳統的集市,每逢集日,周邊村民都會前來買賣商品,熱鬧非凡。鎮內有許多古老的建築,雖歷經風雨,但仍能看出當年的繁華。
- 雷莊鎮:因鎮北有雷山而得名,礦產資源豐富,工業較為發達。雷山山勢奇特,山上有許多自然景觀,如山洞、怪石等,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探險。同時,雷莊鎮的農業也有一定規模,特色農產品有葡萄等,每到葡萄成熟季節,果香四溢。
- 九百戶鎮:地處山區,森林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麗。這裡有許多村莊隱藏在山林之中,宛如世外桃源。當地的村民以種植果樹、養殖家禽家畜為生,生活寧靜而祥和。鎮內有一些小型水庫,不僅為農業灌溉提供了水源,還成為了釣魚愛好者的好去處。
- 東安各莊鎮:是灤州市的農業大鎮,以種植小麥、玉米、花生等農作物為主。這裡土地肥沃,灌溉條件良好,農作物產量高、品質好。鎮裡有一些農產品加工廠,將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
- 楊柳莊鎮:以楊柳眾多而得名,生態環境優美。鎮內有一些傳統的手工藝,如編織、剪紙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每年的民俗活動豐富多樣,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
- 油榨鎮:因早年有榨油作坊而得名,工業以建材、機械製造等為主。鎮內有一些企業,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同時,油榨鎮的鄉村旅遊也在逐步發展,一些農家樂吸引了周邊城市的遊客前來休閒度假。
- 茨榆坨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商業氛圍濃厚。這裡有許多超市、商店,滿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鎮內還有一些文化活動場所,如文化廣場等,居民們在閒暇時光可以在這裡跳舞、健身。
- 古馬鎮:農業基礎較好,主要種植蔬菜、水果等。古馬鎮的蔬菜種植採用了現代化的技術,產量高、質量好,不僅供應本地市場,還銷往周邊城市。鎮內有一些蔬菜批發市場,每天都有大量的蔬菜從這裡運往各地。
- 小馬莊鎮:以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同時養殖業也較為發達。當地的養殖戶採用科學的養殖方法,養殖的家畜家禽肉質鮮美。小馬莊鎮還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村莊周圍綠樹成蔭,空氣清新。
- 王店子鎮: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鐵礦等。鎮內有一些礦山企業,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注重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王店子鎮還有一些歷史遺蹟,如古老的廟宇等,見證了這裡的歷史變遷。
文化傳承:古老藝術的延續
灤州是文化的沃土,孕育了眾多璀璨的民族藝術瑰寶。
灤州皮影是中國皮影藝術的重要分支,其製作工藝複雜,從選皮、制皮到雕刻、上色,每一步都有嚴格的要求。皮影人物造型優美,線條流暢,色彩鮮豔。表演時,藝人們在幕後透過燈光的照射,操縱皮影進行表演,配以獨特的唱腔和音樂,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其唱腔豐富多樣,有平調、花調、淒涼調等,根據劇情和人物的不同進行選擇,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灤州地秧歌風格獨特,是當地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舞蹈。舞蹈動作誇張、詼諧,充滿了生活氣息。舞者們手持彩扇、手帕,扭出各種歡快的動作,步伐靈活多變。地秧歌的表演形式多樣,有過街秧歌、場子秧歌等,每逢節日或慶典,街頭巷尾都會響起歡快的秧歌鑼鼓聲,人們紛紛湧上街頭觀看錶演,熱鬧非凡。
評劇起源於灤州,它以當地的民間說唱藝術為基礎,吸收了其他劇種的優點,逐漸發展壯大。評劇的唱腔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唱詞樸實真摯,能夠深刻反映百姓的喜怒哀樂。其表演形式豐富多樣,有唱功戲、做功戲、武戲等,代表劇目有《楊三姐告狀》《花為媒》等,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旅遊景點:探尋灤州之美
灤州古城
灤州古城是灤州的標誌性景點,以北方契丹文化為主導,以灤河地域文化為核心。古城內有關帝廟、文廟、灤州衙門、接官亭等古典建築群,這些建築風格古樸典雅,雕樑畫棟,盡顯古代建築之美。古城復原了古城門、楊三姐告狀的老縣衙、鐘鼓樓、灤州閣、和園、文姬樓等古蹟,讓人彷彿穿越回古代。這裡還打造了小吃燒烤街、韓國風情街、婚俗文化街、民俗文化街、緬甸玉石街等特色街區,遊客可以在這裡品嚐到各種美食,購買到特色紀念品,體驗不同的文化風情。夜晚的古城更是燈火輝煌,別有一番韻味。
灤河風景區
灤河風景區依託灤河而建,風景秀麗。沿著灤河岸邊漫步,可以欣賞到灤河的壯麗景色,河水清澈,波光粼粼,河面上偶爾有船隻駛過,泛起層層漣漪。景區內有一些觀景臺,遊客可以在這裡俯瞰灤河全貌。灤河兩岸的植被豐富,有柳樹、楊樹等,每逢春季,綠樹成蔭,鮮花盛開,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踏青賞花。此外,灤河風景區還設有一些休閒設施,如長椅、亭子等,供遊客休息。
青龍山景區
青龍山景區峰巒疊嶂,景色秀麗,是一處親近自然的好去處。山上植被茂密,有許多珍稀的植物和動物。登上山頂,可以俯瞰整個景區的美景,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雲霧繚繞,彷彿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青龍山景區內還有一些寺廟和道觀,如延古寺等,這些寺廟歷史悠久,建築風格獨特,吸引了許多信徒前來朝拜。在景區內,遊客還可以進行徒步、登山等活動,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文峰塔景區
文峰塔景區莊嚴肅穆,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文峰塔始建於遼代,歷經多次修繕,至今依然儲存完好。塔身古樸典雅,塔內供奉著佛像。登上文峰塔,可以俯瞰灤州市區的全貌,欣賞城市的繁華景色。景區內還有一些碑刻和古建築,記錄了灤州的歷史變遷,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遊客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領略古代建築的魅力。
旅遊指南:暢遊灤州攻略
- 最佳旅遊時間:灤州四季分明,不同季節有不同的景色。春季(3 - 5月)可以欣賞到美麗的花海,各種花卉競相開放;夏季(6 - 8月)氣候涼爽,適合避暑和水上活動;秋季(9 - 11月)是收穫的季節,能看到金黃的稻田和成熟的果實,風景如畫;冬季(12 - 2月)雖然寒冷,但可以體驗到北方的冰雪風光,古城在雪景的映襯下別有一番韻味。
- 交通方式:灤州交通便利,京哈、京秦等五條鐵路穿境而過,102、205國道和g1京哈高速、遷曹高速、平青大公路等交通幹線縱橫交錯。如果是自駕,可以透過高速公路直達灤州;如果選擇公共交通,可以先到達唐山市,然後再乘坐汽車或火車前往灤州。
- 住宿建議:在灤州旅遊,可以選擇住在灤州古城內的客棧,體驗古樸的住宿環境,感受古城的韻味;也可以選擇住在市區的酒店,交通和購物更加方便。
- 美食推薦:灤州有許多特色美食,如郝家火燒,外皮酥脆,內餡鮮美;灤縣花生,顆粒飽滿,口感香脆;灤河紅鯉,肉質鮮嫩,營養豐富;灤州蜜瓜,香甜可口,汁水豐富。此外,還有各種小吃,如棋子燒餅、蜂蜜麻糖等,值得一試。
灤州,這座融合了歷史與現代、自然與人文的城市,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探尋。它不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部生動的史書,等待著人們去翻閱、去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