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縣,地處山西省西南部,呂梁山脈南端,黃河中游東岸,總面積967平方千米 ,是臨汾市一個別具韻味的縣城。其地理位置獨特,介於東經110°27′35″?111°00′32″、北緯36°16′27″?36°36′51″之間,北與永和縣接壤,南同吉縣毗連,東與蒲縣、隰縣為鄰,西與陝西省延長縣隔黃河相望。
一、鄉鎮簡介
大寧縣下轄3個鎮、2個鄉,每個鄉鎮都有其獨特的地理風貌、產業特色和人文風情。
1. 昕水鎮:作為大寧縣的城關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交通便利,209國道穿鎮而過,為城鎮發展帶來了諸多機遇。鎮內基礎設施完善,商業繁榮,有各類商場、超市和農貿市場,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昕水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留存著一些古老的建築和傳統的民俗活動。每年春節期間,都會舉辦熱鬧的社火表演,舞龍舞獅、踩高蹺等節目精彩紛呈,吸引著眾多居民和遊客前來觀賞。當地的特色產業以農產品加工和商貿服務業為主,依託周邊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發展了糧食加工、水果保鮮等產業,產品暢銷周邊地區。
2. 曲峨鎮:位於大寧縣中部,地勢較為平坦,昕水河穿境而過,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曲峨鎮是大寧縣的農業大鎮,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等農作物,其中蔬菜種植規模較大,形成了多個蔬菜種植基地,產品供應周邊城市。鎮內還擁有一些小型的工業企業,如建材廠、食品加工廠等,工業與農業相互促進,共同推動鎮域經濟發展。曲峨鎮的文化活動豐富多樣,民間藝術傳承良好,每逢重大節日,村民們都會組織戲曲表演,蒲州梆子等傳統戲曲在這裡深受喜愛。
3. 太古鎮:2021年由太古鄉和徐家垛鄉合併設立,地處大寧縣北部。這裡山巒起伏,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較高。太古鎮依託自然資源,積極發展林業和生態旅遊業。鎮內有一些天然的森林公園,吸引著遊客前來徒步、登山、觀賞自然風光。同時,當地還發展了林下經濟,養殖家禽、種植中藥材等,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太古鎮的傳統村落儲存較為完好,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古色古香,是研究當地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
4. 三多鄉:位於大寧縣東部,以山地和丘陵地形為主。三多鄉的礦產資源相對豐富,已發現有煤、煤層氣等礦產。近年來,在合理開發礦產資源的同時,三多鄉也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綠色礦業發展。農業方面,主要種植核桃、花椒等經濟作物,這些農產品品質優良,深受市場歡迎。三多鄉的民俗文化獨特,民間手工藝發達,如剪紙、編織等,手工藝品造型精美,富有地方特色。
5. 太德鄉:地處大寧縣南部,地形以黃土溝壑為主。太德鄉以農業為主要產業,主要種植蘋果、梨等水果,是大寧縣重要的水果產區之一。當地的水果種植歷史悠久,果農們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所產水果口感鮮美,色澤鮮豔。為了提高水果的附加值,太德鄉還發展了水果加工業,生產果汁、果脯等產品。太德鄉的鄉村旅遊也在逐步興起,遊客可以走進果園,體驗採摘的樂趣,感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
二、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及歷史人物
大寧縣歷史源遠流長,遠在舊石器時期就有先民生息繁衍。殷商、西周時期,這裡是方國的轄地;春秋時屬晉之屈邑;戰國時期歸魏之屈邑;秦統一後,屬河東郡北屈縣;西漢屬司隸校尉部河東郡北屈縣;新莽時期屬兆陽郡北屈縣;東漢屬司肅校尉部河東郡北屈縣。
三國魏時,大寧屬司州平陽北屈縣;西晉初屬司州平陽郡北屈縣;光熙元年(306年)被前趙佔領,歸屬雍州平陽郡;東晉十六國時期,歷經後趙、前燕、前秦、後秦統治,均為北屈縣地。北魏初期仍為北屈縣,神?元年(428年)改為禽昌郡;太平真君二年(441年)又改為禽昌縣,屬平陽郡;正平二年(452年)設定京軍縣,隨後設五城郡,改京軍縣為五城縣,屬文城郡,同時還設定了仵城縣,不久後廢除,大寧地域皆為其屬地。
東魏時期,大寧屬南汾州五城郡五城縣;西魏大統十三年(547年),此地歸西魏,屬汾州文城郡五城縣;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在廢仵城縣西3裡處設定大寧縣(今大寧縣南30公里的吉縣縣底),屬南汾州,這是大寧作為縣名首次出現,取義大吉大寧。北齊武成帝河清四年(565年),齊將段孝先在今大寧縣城北築浮圖結,與北周對峙;北齊後主武平二年(571年),段孝先在姚襄城(文城郡西)擊敗周兵後撤退,北周大將宇文盛依託浮圖結築城,設定浮圖鎮(今縣城);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周主攻克晉州,佔領全境;六年平齊後,仍稱大寧縣,屬汾州。
隋開皇二十年(600年),大寧縣治所從吉縣境遷至現在的縣城,屬南汾州;大業二年(606年),併入仵城縣。唐初復為大寧縣,屬河東道隰州大寧郡;武德二年(619年)設定中州,從大寧分出大義、白龍兩縣;貞觀元年(627年),中州廢除,重新設定大寧縣,並將大義、白龍兩縣合併進來。北宋時,大寧縣屬河東路隰州大寧郡;金太宗天會五年(1127年),大寧縣被金佔領,屬河東南路隰州;興定五年(1221年)改屬蒲州(今蒲縣),同年蒲州廢除,又重新歸屬隰州。元太祖十七年(1222年),隰、吉二州被元佔領,大寧縣屬平陽路隰州;太宗三年(1231年),併入隰川縣;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重新設定大寧縣,屬晉寧路隰州。明朝時,大寧縣屬平陽府隰州;清朝初期屬平陽府,雍正二年(1724年)改隸隰州。
民國元年(1912年),撤州後直屬河東道,沿用清制;民國六年(1917年)改鄉製為編村制;民國八年(1919年)改行區村制;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道後直接歸省管轄;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山西省第六專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大寧解放,屬晉綏邊區呂梁分割槽第九專區;1949年1月劃歸陝甘寧邊區晉南專區;1950年1月,屬山西省臨汾專區;1958年6月7日,與隰縣合併為隰寧縣;同年9月25日,隰寧縣與蒲縣、永和、石樓合併為呂梁縣;1961年,恢復大寧縣,屬晉南專區;1970年,屬臨汾地區;2000年11月,設立地級臨汾市,大寧縣由臨汾市管轄。
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大寧縣湧現出了許多傑出人物。曹繼祖,大寧縣葛口村人,明朝末年解元。他才華橫溢,著有《阜城寨賦》,並將其雕刻在闖王廟旁邊的石碑上。當時,舉人做縣令是標配,以曹繼祖舉人的身份,只要稍加運作,便能成為異地知府。然而,他洞察明末官場黑暗,選擇終生不入仕途。事實證明他極具遠見,明末為官者,大多在闖王李自成稱帝后集體入獄,遭受大刑,而曹繼祖則得以保全,被稱為大寧第一大智之人。
1935年7月,大寧縣白杜村許建業在太原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大寧縣籍的第一個共產黨員。他積極投身革命事業,為黨的發展和壯大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當地傳播了革命思想,為後續的革命活動奠定了基礎。
抗日戰爭時期,大寧縣羅曲村兔溝是八路軍一一五師發起午城井溝戰役的主要作戰區域之一,也是八路軍在黃河東岸阻擊日軍西犯的主要戰場之一,還是山西民族革命大學舉行武裝起義的地方。這片土地見證了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抗爭,他們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扞衛了國家的尊嚴和人民的幸福。
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11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陳賡所部第十一、十二旅在大寧游擊隊的配合下一舉攻克大寧縣城;1947年5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和太嶽部隊六十三旅發起晉南戰役,大寧縣從此全境解放。這些歷史事件標誌著大寧人民迎來了新的生活,擺脫了反動統治的壓迫,為大寧縣的發展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三、必遊景點
1. 黃河仙子祠:位於馬鬥關,始建於元大德元年,歷史悠久,是瞭解黃河文化和地方傳說的絕佳去處。這裡流傳著許多關於黃河仙子的動人傳說,為這座古老的祠廟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祠廟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具有典型的元代建築特色,斗拱飛簷,雕樑畫棟,雖歷經歲月滄桑,但依然儲存完好。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周邊的百姓都會前來上香祈福,香火十分旺盛。遊客來到這裡,可以感受到濃厚的宗教氛圍和獨特的民俗文化,深入瞭解黃河文化的內涵。
2. 二郎山:山勢綿延起伏,宛如一條巨龍橫臥在大寧縣境內。山上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植被豐富,是眾多珍稀動植物的棲息地。這裡還發現了恐龍蛋化石,為研究遠古生物提供了重要線索,吸引了許多地質學家和古生物愛好者前來探索。秋季,二郎山的紅葉如火,漫山遍野,層林盡染,景色十分壯觀,是徒步探險和賞景的聖地。沿著山間的小路漫步,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大自然的美景,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讓人流連忘返。
3. 雙鎖山:因兩山對峙,形似兩把鎖而得名。這裡流傳著劉金定的傳說,充滿了歷史韻味。山上古蹟眾多,有古老的廟宇、碑刻等,見證了歲月的變遷。雙鎖山的自然風光也十分秀麗,山峰陡峭,峽谷幽深,清泉潺潺。遊客可以在這裡登山攬勝,探尋歷史遺蹟,感受歷史與自然的交融之美。站在山頂,俯瞰四周,山巒起伏,景色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4. 昕水河一號公園:位於縣城東街,是大寧縣居民休閒散步、觀賞水景的好去處。公園依昕水河而建,河水清澈,波光粼粼。河岸兩邊綠樹成蔭,花草繁盛,設有步行道、休閒亭、健身設施等,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休閒娛樂空間。清晨,人們在這裡晨練、跑步;傍晚,一家人漫步在河邊,享受著溫馨的時光。公園內還經常舉辦一些文化活動,如文藝演出、書畫展覽等,豐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古剎、寺廟、道觀、歷史遺址
1. 普化寺:寺廟建築宏偉壯觀,氣勢恢宏。寺內殿堂林立,佛像莊嚴肅穆,香火鼎盛。普化寺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當地佛教信徒朝拜的重要場所。寺內儲存著許多珍貴的佛教文物和古籍,對於研究佛教文化和歷史具有重要價值。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佛教法會,吸引著眾多信徒和遊客前來參加,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2. 芝麻灘舊石器遺址:這是一處重要的舊石器時期遺址,對於研究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具有重要意義。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舊石器時代的石器工具、動物化石等,為我們瞭解遠古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遺址的發現,填補了大寧縣在舊石器時代考古方面的空白,也為研究黃河流域的人類文明發展提供了重要線索。
3. 翠雲山新石器遺址:是新石器時期人類活動的重要遺蹟。透過對遺址的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這些文物反映了當時人類的生產技術、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翠雲山新石器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大寧縣的古代文明和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讓我們對這片土地上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五、民俗風情
大寧縣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黃河仙子的傳說在當地廣為流傳,深入人心。傳說黃河仙子是黃河的守護神,她善良美麗,經常幫助沿岸的百姓,因此深受人們的愛戴和敬仰。為了紀念黃河仙子,人們修建了黃河仙子祠,並在每年特定的日子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吉亭雲車是大寧縣的一項獨特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雲車通常由竹、木等材料製成,造型精美,形如雲朵。表演時,演員們站在雲車上,做出各種優美的動作,配以歡快的音樂和舞蹈,極具觀賞性。吉亭雲車起源於古代的祭祀活動,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民間藝術表演,每逢重大節日或慶典,都會有吉亭雲車表演,為節日增添了濃厚的喜慶氛圍。
大寧縣的民間手工藝也十分發達,剪紙、編織等技藝傳承已久。剪紙作品造型精美,題材廣泛,有花鳥魚蟲、人物故事、民俗風情等,反映了當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編織工藝則以竹編、草編為主,製作出的籃子、席子、帽子等生活用品,既實用又美觀,體現了當地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這些民間手工藝不僅是大寧縣的文化瑰寶,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六、特色美食
1. 大寧西瓜: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以瓜體大、皮薄肉脆、甘甜清脆而聞名,是夏日解暑的佳品。大寧縣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為西瓜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裡的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使得大寧西瓜糖分積累豐富,口感極佳。每到西瓜成熟的季節,田間地頭一片豐收的景象,吸引了眾多外地客商前來採購,產品暢銷全國各地。
2. 大寧紅皮小米:同樣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色澤金黃,性粘味香,營養豐富,煮粥絕佳。大寧紅皮小米顆粒飽滿,煮出的粥香濃可口,口感醇厚,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滋補身體的功效。當地農民採用傳統的種植方式,不使用化肥和農藥,保證了小米的品質和安全。大寧紅皮小米不僅是當地人民餐桌上的主食之一,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3. 竹節參:大寧特產中藥材,形狀似竹節,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強身健體、止血化瘀等功效。竹節參生長在大寧縣的深山之中,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因此產量較為稀少。它是大寧縣的特色農產品之一,備受醫藥界的關注。當地一些農民開始人工種植竹節參,既保護了野生資源,又增加了收入。
4. 大寧靈芝:名貴中草藥,稀少珍貴,具有多種保健功效,是饋贈親友的佳品。大寧靈芝品質優良,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靈芝多糖、三萜類化合物等,對人體具有調節免疫、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由於大寧靈芝生長環境特殊,採摘難度大,因此市場價格較高。近年來,大寧縣加大了對靈芝產業的扶持力度,透過人工培育等方式,提高了靈芝的產量和質量,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到大寧靈芝的保健功效。
七、旅遊指南攻略
1. 最佳旅遊時間:大寧縣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最佳旅遊時間為春季(3 - 5月)、夏季(6 - 8月)和秋季(9 - 10月)。春季,萬物復甦,大地一片生機勃勃,此時可以前往二郎山、雙鎖山等地,欣賞漫山遍野的山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夏季,氣候涼爽,是避暑的好時節,可以到黃河仙子祠、昕水河一號公園等地遊玩,享受清涼的河風,觀賞美麗的水景;秋季,天高雲淡,景色宜人,是觀賞紅葉的最佳時期,二郎山的紅葉如火,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拍照留念,同時也是品嚐各種水果和特色美食的好時候。
2. 交通指南:
- 外部交通:大寧縣交通較為便利,雖沒有機場和鐵路,但周邊城市交通發達。遊客可以先到達臨汾市,臨汾有機場和火車站,從全國各地可乘飛機或火車抵達。到達臨汾後,可在臨汾汽車站乘坐前往大寧縣的長途汽車,車程約2 - 3小時,票價根據車型不同在30 - 50元左右;也可選擇自駕前往,沿高速公路行駛,路況良好,沿途風景優美,可隨時欣賞晉西的自然風光。
內部交通
大寧縣內交通以公路為主,209國道及大 - 馬線(大寧 - 馬頭關)、大 - 永線(大寧 - 永和)、大 - 王線(大寧 - 王家垣)、沿黃公路等幹線公路透過縣境,是大寧縣重要的交通脈絡。縣城內有公交車運營,主要線路覆蓋了昕水鎮的核心區域和周邊重要村落,票價1 - 2元,方便居民日常出行和遊客前往周邊小型景點 。不過,公交車班次相對較少,若計劃前往偏遠景區,如黃河仙子祠、二郎山等地,建議選擇包車或自駕。縣城計程車起步價約5元,包車前往景區價格在80 - 150元不等,可根據具體距離與司機協商。
對於自駕遊客,縣內道路標識清晰,通往各景區的路況整體良好。但部分山區路段,如前往二郎山的山路,彎道較多,駕車時需注意控制車速,謹慎駕駛。沿黃公路風景優美,駕車行駛在這條路上,可一邊欣賞黃河風光,一邊前往芝麻灘舊石器遺址等景點,十分愜意。此外,大寧縣還提供租車服務,遊客可在縣城的租車公司租用車輛,價格根據車型和租賃時長而定,普通轎車日租金約200 - 300元,suv車型約300 - 400元,方便自由規劃行程。
住宿推薦
1. 縣城酒店:大寧縣縣城擁有不同檔次的住宿選擇。中高階的如昕水河畔酒店,位於縣城中心地帶,臨近昕水河一號公園,房間寬敞明亮,配備獨立衛浴、空調、網路電視等設施,部分房型可欣賞河景,標間價格每晚200 - 350元。經濟型酒店如大寧快捷賓館,價格親民,每晚100 - 180元,房間乾淨整潔,提供基本的住宿設施,適合預算有限的遊客。此外,縣城還有一些家庭旅館,價格在80 - 120元/晚,雖然設施相對簡單,但能體驗到當地居民的生活氛圍,價效比高。
2. 景區民宿:若想深度體驗鄉村生活,可選擇入住景區周邊民宿。在黃河仙子祠附近,有幾家由當地民居改造而成的民宿,保留了傳統窯洞建築風格,內部經過翻新後配備了現代化的床鋪、衛浴設施,一晚價格在150 - 250元左右。民宿主人熱情好客,會為遊客準備當地特色農家飯菜,如小米粥、南瓜饅頭、涼拌野菜等。前往二郎山景區遊玩時,山腳下也有簡易民宿可供選擇,價格約100 - 150元/晚,適合徒步登山愛好者,方便第二天一早開始登山行程。
美食體驗
在大寧縣縣城,昕水西街是美食集中地。想要品嚐地道的大寧西瓜,可前往當地的農貿市場,這裡的西瓜多為附近農戶當天採摘售賣,新鮮又實惠。購買後,讓攤主幫忙切塊,即可享受清甜多汁的美味。“紅谷香”小米粥店是品嚐大寧紅皮小米粥的好去處,店內除了香濃的小米粥,還搭配有手工製作的鹹菜、油餅,人均消費15 - 20元,是開啟一天旅程的絕佳早餐選擇。
若想品嚐更豐富的特色美食,可前往“黃河風味餐廳”,這裡的黃河鯉魚燉豆腐是招牌菜,選用黃河野生鯉魚,肉質鮮嫩,搭配當地滷水豆腐,湯汁濃郁醇厚,價格約80 - 100元/份。餐廳還提供竹節參燉雞湯,湯鮮味美,具有滋補功效,人均消費50 - 80元。此外,街邊的小吃攤也不容錯過,烤紅薯、玉米餅等小吃香氣四溢,價格實惠,一個烤紅薯僅需5 - 8元,方便遊客邊走邊吃。
購物推薦
1. 特色農產品:大寧紅皮小米是必買的特產,縣城各大超市均有銷售,包裝規格多樣,從散裝到禮盒裝都有,散裝小米每斤價格8 - 12元,禮盒裝根據品質和包裝不同,價格在50 - 200元不等。大寧西瓜在夏季成熟時,可在農貿市場或路邊攤購買,價格約1 - 2元/斤,購買後可讓商家幫忙裝箱打包,方便攜帶。此外,當地的核桃、花椒等乾貨,在特產店也能買到,核桃每斤20 - 30元,花椒每斤40 - 60元,都是綠色天然的農產品。
2. 手工藝品:大寧縣的剪紙和編織工藝品獨具特色。在縣城的文化街,有多家手工藝品店,展示和售賣當地藝人的剪紙作品,內容涵蓋花鳥魚蟲、民俗故事等,一幅普通剪紙作品價格10 - 30元,大幅精品或裝裱後的作品價格在50 - 200元。編織工藝品以竹編和草編為主,如精緻的竹編小筐、草編坐墊等,竹編小筐價格20 - 50元,草編坐墊價格30 - 80元,是實用又有紀念意義的伴手禮。
遊玩路線規劃
1. 一日遊路線
- 歷史文化之旅:上午前往黃河仙子祠,瞭解當地傳說,參觀古樸的祠廟建築,感受宗教氛圍與民俗文化;中午在祠廟附近的農家品嚐特色飯菜;下午返回縣城,遊覽昕水河一號公園,欣賞水景,感受城市休閒氛圍,之後前往縣城的博物館,瞭解大寧縣的歷史變遷和文化底蘊。
- 自然風光之旅:早上出發前往二郎山,徒步登山,探索原始森林,尋找恐龍蛋化石遺蹟,欣賞秋季紅葉(秋季最佳);中午在山腳下的農家樂用餐;下午繼續遊覽二郎山,或前往雙鎖山,探尋山上的古蹟,聆聽劉金定的傳說,傍晚返程。
2. 兩日遊路線
- 第一天:抵達大寧縣後,先前往芝麻灘舊石器遺址,瞭解遠古人類文明;中午在附近村鎮用餐;下午前往翠雲山新石器遺址,繼續探尋古代遺蹟,感受歷史的厚重。晚上入住縣城酒店,品嚐當地特色美食,逛逛縣城夜景。
- 第二天:早餐後前往普化寺,參觀宏偉的寺廟建築和珍貴文物;中午在縣城用餐後,前往昕水河一號公園,享受休閒時光;下午前往大寧的特色鄉村,如一些保留傳統建築風格的村落,體驗鄉村生活,傍晚返程。
3. 三日遊路線
- 第一天:到達大寧縣後,前往黃河仙子祠,深度遊覽祠廟,參與祭祀活動(若恰逢祭祀日),感受民俗風情;晚上入住祠廟附近民宿,品嚐農家美食,體驗鄉村寧靜夜晚。
- 第二天:早上前往二郎山,全天徒步登山,欣賞自然風光,探索山上的動植物資源;晚上入住山腳下民宿,休息調整。
- 第三天:早餐後前往雙鎖山,遊覽古蹟,瞭解歷史傳說;中午用餐後,返回縣城,購買特色農產品和手工藝品作為紀念品,之後結束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