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縣坐落於山西省南部、臨汾市東南隅,地處臨汾、晉城、運城三地交界之處,素有“晉南咽喉、平陽門戶”的名號。全縣總面積達1170平方千米,東西跨度44千米,南北綿延53千米 。截至目前,翼城縣下轄7個鎮、2個鄉,分別為唐興鎮、南梁鎮、裡砦鎮、隆化鎮、橋上鎮、西閆鎮、王莊鎮、中衛鄉、南唐鄉,共涵蓋14個社群和146個行政村,總人口約26萬 。翼城縣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是唐堯故地、晉國源頭,諸多歷史典故在此誕生,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蹟和獨特的民俗文化 。
一、鄉鎮風采
1. 唐興鎮:作為翼城縣的政治、經濟、商貿和文化核心,唐興鎮坐落於澮河之畔 。全鎮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數量約8.1萬 。這裡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各類商業活動繁榮,擁有多個大型商場、超市和商業街 。唐興鎮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詩詞牌坊和木字牌坊,展現著古代建築和書法藝術的魅力;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城內關帝廟,建築風格獨特,每逢初一、十五或較大的民俗節日,許多人都會帶上香紙、供品前來跪拜叩頭,祈禱神靈庇佑,消災避難,如今這裡還成為了翼城縣博物館所在地,承載著翼城的歷史記憶 。
2. 南梁鎮:面積122平方千米,人口4.65萬,是全縣第一農業大鎮 。這裡氣候適宜,土壤肥沃,主要生產果、菜、糧、米、乾果、雜糧等農產品 。南梁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景點有南梁古城遺址,位處翔山腳下,晉文化遺存較為豐富 。故城城址為遺址核心,自古號曰“桐城”,典出桐葉封弟,寓意晉國源頭,2019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賀水泰岱廟,建築古樸,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
3. 裡砦鎮:面積96.5平方千米,人口2.7萬 。鎮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感軍遺址、天馬遺址、南石遺址 ,這些遺址見證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文明,對於研究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裡砦鎮以農業為主,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同時發展了蘋果、梨等水果種植產業 。近年來,裡砦鎮積極推動鄉村旅遊發展,利用當地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資源,開發了一些農家樂和採摘園等專案,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體驗鄉村生活 。
4. 隆化鎮:全鎮面積126.3平方千米,人口2.1萬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河口遺址便位於此,這個遺址是西周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一個與晉國相鄰、史書闕載的古國在此被發現,曾被評為“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此外,隆化鎮還有新石器時代遺址、棗園遺址等 。棗園遺址是山西省境內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見證了人類早期的生活和文明起源 。隆化鎮的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穀子等農作物為主,同時發展了核桃、花椒等經濟林種植 。
5. 橋上鎮:面積70平方千米,人口1萬,與隆化鎮接壤 。橋上鎮自然風光優美,森林覆蓋率較高,有許多自然景觀和生態資源 。這裡的空氣清新,環境宜人,是人們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橋上鎮以農業和林業為主,種植了大量的樹木和農作物 。近年來,橋上鎮積極發展生態旅遊,開發了一些登山步道、農家樂等專案,讓遊客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還能品嚐到當地的美食,體驗鄉村生活的樂趣 。
6. 西閆鎮:是翼城縣面積最大的鎮,達242平方千米,人口5800人 。西閆鎮的四聖宮特別有名,據說當年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民族大學、中共翼城中心縣委、八路軍都曾駐紮於此 。四聖宮建築風格獨特,儲存較為完好,是研究古代建築和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西閆鎮地處山區,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有許多珍稀的動植物 。這裡的旅遊資源也很豐富,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俗文化 。西閆鎮以發展生態旅遊和特色農業為主,種植了連翹、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同時開發了一些旅遊景點,如湯王廟等,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
7. 王莊鎮:面積122平方千米,人口3.06萬 。王莊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翼城縣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這裡工業和農業發展較為均衡,工業以製造業和加工業為主,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等農作物為主 。王莊鎮還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建設了一些蔬菜大棚和果園,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益 。此外,王莊鎮注重文化建設,開展了各種文化活動,豐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 。
8. 中衛鄉:轄區面積有53.6平方千米和142.2平方千米兩種說法,如果按142.2平方千米算,在鄉鎮面積中排第二 ,人口2.3萬 。中衛鄉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 。這裡的水利設施完善,灌溉條件良好,有利於農業生產 。中衛鄉還發展了一些養殖業,如養豬、養羊等,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在文化方面,中衛鄉保留了一些傳統的民俗活動,如春節期間的社火表演等,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 。
9. 南唐鄉:總面積51平方千米,人口2.5萬 。南唐鄉農業基礎較好,以種植糧食作物和蔬菜為主 。近年來,南唐鄉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了草莓、葡萄等特色水果種植,建設了一些採摘園,吸引了周邊城市的遊客前來採摘體驗 。南唐鄉還注重鄉村文化建設,加強了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開展了各種文化活動,豐富了村民的業餘生活 。
二、歷史脈絡
翼城縣古稱唐,是商王朝的重要諸侯國 。西周初年,唐發生動亂,被成王所滅,隨後成王將其弟叔虞封於唐(地兼今翼城、曲沃、絳縣為一),建都於縣西唐城村,不久後遷至翔翱山下(今南梁故城村),因山形如鳥翼,故命名為翼(又名絳) 。到叔虞之子燮父時,將唐改稱為晉 。晉景公十五年(前585年),晉國都城從翼遷往新田(今侯馬市) 。
春秋中晚期,晉國在舊絳都(即今翼城)設“絳縣” 。秦代時,縣名延續,屬河東郡 。西漢時仍屬河東郡 。東漢時易名為絳邑縣,依舊屬河東郡 。三國魏正始八年(247年),分河東汾北十縣為平陽郡,絳邑縣歸屬平陽郡 。西晉、東晉時期,仍屬平陽郡 。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在今翼城設定北絳郡,領小鄉、北絳二縣,又在今絳縣設定南絳郡並南絳縣,同時設定曲沃縣與聞喜縣隸正平郡,絳邑縣自此一分為三 。北齊時廢除南絳郡,與北絳郡北絳縣合併 。北周時將北絳郡改為絳州 。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除郡制,改為晉州 。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為翼城縣,屬絳郡 。義寧元年(617年),合併翼城、絳縣為翼城郡,並設定小鄉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郡制廢除,改為澮州,二年後改為北澮州,四年州制廢除 。乾符元年(874年),李罕反叛唐朝,從河陽進攻翼城,並攻破縣城,在絳、翼一帶大肆殺掠 。天祜二年(905年),再次複名為澮州 。宋代時改為翼城縣,隸屬絳州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 。金興定四年(1220年),升為翼州,轄垣曲、絳縣、隆化縣 。元代時又複名為翼城縣,隸屬絳州 。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隸平陽府 。清順治元年(1644年)十月,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失敗後,起義軍餘部以哈哈教名義,駐紮在大河山兜垛寨,響應者眾多 。順治六年(1649年),大同總兵姜鑲率兵反清,派遣部將南下,攻打平陽府未克 。翼城哈哈教首領安定國率數千人駐紮在大河山,聽聞姜鑲之變,安定國率眾,與曲沃農民首領郭中集聯合圍攻翼城十晝夜 。順治八年(1651年),安定國聯合上黨陳部院,率眾萬餘人攻打縣城 。順治十年(1653年),安定國重新率眾起義,後遭鎮壓失敗 。清代一直沿襲明制 。
中華民國時期,翼城縣屬河東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道制廢除,縣直隸省政府管轄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月,日軍侵佔翼城後,城內建築除縣衙外,幾乎全部焚燬,殘存無幾 。民國三十年(1941年)7月,為適應抗日需要,設立青城縣 。曲高公路以南為翼城縣,以北原翼城縣二區大部分村和五區全部劃歸青城縣管轄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2月,廢除青城縣,二、五區迴歸翼城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4月翼城解放,屬太嶽第二行政公署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8月,設立翼城臨時專署,轄翼城、浮山、安澤、霍縣、沁水、絳縣、垣曲七縣 。
新中國成立後,起初仍屬翼城臨時專署,1950年改屬臨汾專署,1954年屬山西省晉南專署 。1958年9月,將絳縣大交、南樊2個公社併入翼城縣,1961年5月又將上述2個公社劃歸絳縣 。1970年4月,將翼城縣西閻公社劃歸絳縣 。1970年晉南地區分為臨汾、運城兩個地區,縣屬臨汾地區至今 。1978年9月西閻公社又劃歸翼城縣,經過交接,從1980年6月1日起由翼城行使領導權 。
三、歷史人物
1. 唐堯:翼城作為唐堯故地,唐堯在此率部族聚居生息 。他是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被尊為“五帝”之一 。唐堯品德高尚,智慧超群,他命羲和測定推求曆法,制定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 。他還設立誹謗木,讓百姓可以對國家政事提出意見,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唐堯的功績和品德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華民族敬仰的遠古聖王 。
2. 叔虞:周成王將其弟叔虞封於唐,史稱“剪桐封弟” 。叔虞受封后,在唐地推行周禮,發展農業生產,使唐地逐漸繁榮起來 。他的後代燮父改唐為晉,開啟了晉國長達數百年的輝煌歷史 。叔虞被視為晉國的始祖,他的封唐之舉,對山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3. 介子推:春秋時期晉國的賢臣,“割股奉君”的典故便與他有關 。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介子推不離不棄,甚至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為重耳煮湯 。重耳即位後,介子推卻選擇歸隱山林 。他的忠義和淡泊名利的品質,成為後世敬仰的楷模 。翼城的晉古綿山,便承載著介子推“背母隱退”的歷史典故 。
四、必遊景點
1. 翼城歷山:被譽為“曆法之源”“天然氧吧” 。這裡山清水秀,森林茂密,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歷山的自然風光旖旎,有奇特的山峰、清澈的溪流、茂密的森林和高山草甸 。相傳,上古時期的羲和曾在此觀測天象,制定曆法 。遊客可以在這裡欣賞到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清新的空氣,還能瞭解到古老的歷法文化 。歷山也是徒步旅行和登山愛好者的天堂,沿著山間的步道前行,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 。
2. 佛爺山:宗教底蘊豐富,是翼城縣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 。佛爺山山勢雄偉,景色秀麗,山上有眾多的寺廟和道觀,如佛爺廟等 。這些寺廟和道觀歷史悠久,建築風格獨特,內部供奉著佛像和神像,吸引了眾多信徒前來朝拜 。在佛爺山,遊客不僅可以感受到濃厚的宗教氛圍,還能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 。登上山頂,可以俯瞰周圍的山川美景,視野十分開闊 。
3. 桐封公園:是翼城縣的老牌公園,因“剪桐封弟”的典故而得名 。院內的大鵬鳥雕塑象徵著城市騰飛,充滿了活力和希望 。公園內還有音樂噴泉,隨著音樂的節奏舞動,場面壯觀 。此外,公園內綠樹成蔭,花草繁盛,設有休閒長椅和健身設施,是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在這裡,遊客可以瞭解到翼城的歷史文化,同時享受悠閒的時光 。
4. 九龍公園:緊鄰奧體中心,依“古九龍泉遺址”而重建 。西門的九根大理石柱雕滿巨龍畫像,氣勢恢宏 。公園中央有湖泊、噴泉、涼亭和石橋,景色優美 。平時節假日,人們喜歡來這裡散步、遊玩,享受寧靜的時光 。九龍公園將歷史文化與現代景觀相結合,為遊客提供了一個舒適的休閒空間 。
5. 唐霸公園:是翼城唐霸大道那條街上的文化地標 。“鼎盛門”“唐風柱”氣勢恢宏,百米地雕展現翼城歷史,唐風晉韻十足 。唐霸公園透過建築和景觀,展示了翼城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讓遊客在遊玩的同時,深入瞭解翼城的過去 。這裡也是舉辦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經常有文藝表演、展覽等活動在此舉行 。
五、古剎、寺廟與道觀
1. 南撖東嶽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東嶽廟建築風格獨特,融合了宋、元、明、清等不同時期的建築特點 。廟內的建築佈局嚴謹,有山門、戲臺、獻殿、正殿等建築 。正殿內供奉著東嶽大帝神像,莊嚴肅穆 。廟內還有精美的壁畫和木雕,這些壁畫和木雕內容豐富,技藝精湛,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藝術水平 。南撖東嶽廟不僅是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研究古代建築和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 。
2. 四聖宮:位於西閆鎮,歷史悠久,建築儲存較為完好 。四聖宮主要供奉著堯、舜、禹、湯四位上古聖王,體現了當地人民對古代聖賢的敬仰 。四聖宮的建築風格古樸典雅,斗拱飛簷,木雕、磚雕、石雕工藝精美 。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民族大學、中共翼城中心縣委、八路軍都曾駐紮於此,為這座古老的建築增添了紅色文化的底蘊 。如今,四聖宮吸引了眾多遊客和學者前來參觀研究 。
3. 喬澤廟戲臺:同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古代戲曲文化的重要見證 。喬澤廟戲臺建築結構獨特,採用了懸挑式的建築手法,使戲臺更加穩固 。戲臺的木雕、磚雕精美絕倫,有各種人物、花卉、動物等圖案,栩栩如生 。喬澤廟戲臺不僅是古代戲曲表演的場所,也是研究古代建築和戲曲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在這裡,遊客可以感受到古代戲曲文化的魅力,瞭解到戲曲表演的歷史和發展 。
六、歷史遺址
1. 大河口遺址:西周時期的重要遺址,位於隆化鎮 。這個遺址的發現,填補了西周考古史上的重要空白,讓人們對西周時期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大河口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玉器、陶器等文物,這些文物製作精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其中,一些青銅器上的銘文,為研究西周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大河口遺址的發現,也證明了翼城在古代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
2. 棗園遺址:山西省境內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棗園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人類早期的生活和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義 。在這裡,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這些文物反映了當時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 。棗園遺址的陶器製作工藝獨特,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透過對棗園遺址的研究,我們可以瞭解到新石器時代人類的居住環境、食物來源、社會組織等方面的情況 。
3. 南梁古城遺址:位處翔山腳下,晉文化遺存較為豐富。故城城址為遺址核心,自古號曰“桐城”,典出桐葉封弟,寓意晉國源頭。南梁古城遺址見證了晉國的輝煌歷史,對於研究晉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遺址內有城牆、宮殿基址、街道遺蹟等,雖歷經歲月侵蝕,部分建築已不復存在,但仍可從殘留的夯土城牆、瓦礫碎片中窺見當年古城的規模與佈局。城牆殘高數米,夯土層清晰可見,顯示出古代高超的建築技藝。在遺址的發掘過程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陶器、玉器等文物,青銅器上的紋飾精美,陶器造型多樣,這些文物不僅是研究古代工藝的重要實物資料,也為還原晉國的社會生活提供了線索。如今,南梁古城遺址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吸引著眾多歷史愛好者和考古學者前來探尋晉國早期都城的風貌。
七、民俗風情
翼城縣的民俗風情獨具特色,承載著當地百姓的生活智慧與文化傳承。在民間藝術方面,翼城花鼓久負盛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翼城花鼓起源於明朝,表演時鼓手腰挎花鼓,雙手持槌,在行進或站立中擊打,動作矯健有力,鼓點節奏明快多變,有“單槌”“雙槌”“多槌”等多種打法,還會配合舞蹈動作,舞者身姿靈活,隊形變化豐富,極具觀賞性。每逢春節、元宵節等重大節日,翼城街頭巷尾便會響起激昂的花鼓聲,表演者身著鮮豔服飾,穿梭於人群之中,熱鬧非凡,充分展現出當地人民的熱情與活力。
翼城琴書也是當地極具特色的民間曲藝形式,屬於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以說唱為主,伴奏樂器主要有揚琴、四胡、板胡等。表演者一人多角,透過生動的唱腔和豐富的表情,講述民間故事、歷史傳說等內容,唱詞通俗易懂,曲調優美婉轉,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深受當地群眾喜愛,是人們茶餘飯後消遣娛樂的重要方式。
在傳統手工藝領域,翼城砂鍋製作工藝歷史悠久。其製作過程頗為講究,從選料、製坯到燒製,每一個環節都需手工完成。選用當地特有的黏土,經過粉碎、攪拌、製坯、晾曬等工序後,再放入窯中高溫燒製。製成的砂鍋質地細膩,耐高溫且傳熱均勻,用來燉煮食物,味道格外鮮美。翼城砂鍋不僅是實用的炊具,還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其表面常飾有精美的圖案,體現了當地工匠的精湛技藝。
此外,翼城婚俗也別具一格。傳統的翼城婚俗包含“說媒”“定親”“擇日”“迎娶”等多個環節。在迎娶當天,新郎需前往新娘家接親,新娘會梳妝打扮,身著傳統嫁衣,頭戴鳳冠霞帔。婚禮過程中還有“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等儀式,隨後是熱鬧的婚宴,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共同慶祝新人喜結連理。這些婚俗儀式不僅傳承了當地的文化傳統,也寄託著人們對新人美好生活的祝願。
八、特色美食
翼城的特色美食豐富多樣,每一道都散發著濃郁的地方風味。首推的便是翼城炒琪,這是一種傳統麵食,以白麵、雞蛋、芝麻等為原料,經和麵、擀餅、切條、切丁後,放入特製的砂石鍋中翻炒而成。炒琪外觀呈金黃色,口感酥脆,越嚼越香,便於儲存和攜帶,是當地人喜愛的零食,也是外出遊子思念家鄉時必吃的美食之一。
羊肉泡饃在翼城也頗具特色,與其他地方不同,翼城的羊肉泡饃採用獨特的烹飪方法。選用新鮮的羊肉和羊骨,經長時間熬煮,熬出的湯汁濃白醇厚,香氣四溢。饃則是手工烙制的死麵餅,吃時將饃掰成小塊放入碗中,澆上滾燙的羊肉湯,再加入切好的熟羊肉、蔥花、香菜等佐料。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泡饃,肉質鮮嫩,湯汁鮮美,饃塊筋道耐嚼,吃完整個人都暖意十足。
翼城生炒麵也是不可錯過的美食。先將麵條煮熟後撈出過涼,再選用新鮮的蔬菜和肉類,如白菜、豆芽、肉絲等,放入鍋中煸炒,炒至七八成熟時,加入煮好的麵條一同翻炒,讓麵條充分吸收蔬菜和肉類的香味。生炒麵色澤誘人,口感豐富,麵條勁道,蔬菜脆嫩,肉類鮮香,是當地餐桌上的常見佳餚。
此外,翼城還有漿水面、豬血灌腸等特色美食。漿水面以發酵後的芹菜汁為湯底,酸爽開胃,麵條筋道,搭配黃瓜絲、豆芽等蔬菜,在炎熱的夏季食用,消暑解膩;豬血灌腸則是用豬血和蕎麵混合製成,蒸熟後切片,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加入蒜泥、辣椒油等調料,口感軟糯,香辣可口,深受當地人喜愛。
九、旅遊指南攻略
(一)最佳旅遊時間
翼城縣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不同季節各有特色。春季(3 - 5月),萬物復甦,氣溫逐漸回暖,佛爺山、翼城歷山等地山花爛漫,漫山遍野的花朵競相開放,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夏季(6 - 8月),雖然氣溫較高,但翼城歷山等山區森林茂密,氣候涼爽,是避暑的好去處,遊客可以在山間漫步,感受大自然的清涼與寧靜;秋季(9 - 11月),秋高氣爽,此時的翼城景色如畫,田野裡金黃的農作物與山上五彩斑斕的樹葉相互映襯,而且這個季節水果豐收,遊客可以品嚐到新鮮的蘋果、梨等水果;冬季(12 - 2月),如果遇到降雪,整個翼城銀裝素裹,別有一番韻味,並且春節期間,翼城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如花鼓表演、社火等,遊客可以深入體驗當地的傳統文化氛圍。
(二)交通方式
1. 航空:距離翼城縣較近的機場有臨汾喬李機場,距離約70公里。遊客到達臨汾喬李機場後,可在機場乘坐前往翼城的機場大巴,也可選擇打車或透過網約車平臺前往翼城,車程約1小時。
2. 鐵路:翼城縣附近有侯馬站、侯馬西站等鐵路站點。侯馬站有眾多普通列車停靠,從全國各大城市均可乘坐普通列車到達侯馬,然後在侯馬汽車站乘坐前往翼城的班車,班車每20分鐘左右一趟,車程約30分鐘;侯馬西站為高鐵站,開通了前往太原、西安、鄭州等城市的高鐵,遊客到達侯馬西站後,同樣可在附近汽車站乘坐前往翼城的班車。
3. 公路:翼城縣公路交通較為便利,108國道、陵侯高速等穿境而過。周邊城市如臨汾、運城、晉城等地均有直達翼城的長途客車。自駕遊客可透過導航軟體選擇合適的路線前往,從臨汾市區出發,沿陵侯高速行駛約1小時即可到達翼城;從運城出發,經侯平高速、陵侯高速,車程約2小時。在翼城縣內,縣城與各鄉鎮之間均有公路相連,且有公交車通行,方便遊客前往各個景點。不過部分偏遠景點可能公交線路較少,遊客也可選擇打車或租車自駕前往。
(三)住宿推薦
1. 縣城區域:縣城內住宿選擇豐富,各類酒店、賓館、快捷酒店應有盡有。若追求高品質住宿體驗,可選擇翼城當地的星級酒店,如翼城大酒店等,這類酒店設施齊全,房間寬敞舒適,提供餐飲、會議等多種服務,還配備健身房、游泳池等休閒設施;預算有限的遊客可選擇如漢庭、如家等連鎖快捷酒店,這些酒店價格實惠,衛生條件良好,且多位於縣城中心或交通便利的位置,出行方便。此外,縣城內還有一些經濟型賓館,價格更為親民,適合對住宿要求不高的遊客。
2. 景區周邊:若想近距離感受大自然,可選擇在翼城歷山、佛爺山等景區周邊住宿。景區周邊有一些農家客棧和民宿,這些住宿場所大多由當地居民自家房屋改造而成,充滿鄉村特色,價格相對較低,還能品嚐到地道的農家美食。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悠閒,清晨聆聽鳥兒的鳴叫,夜晚仰望璀璨的星空。例如翼城歷山腳下的農家客棧,周邊環境清幽,空氣清新,是放鬆身心的好去處。
(四)注意事項
1. 參觀歷史遺址和古建築時,要遵守相關規定,不隨意觸控、刻畫文物和建築,共同保護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南撖東嶽廟、喬澤廟戲臺等古建築內,不要大聲喧譁,以免影響其他遊客參觀。
2. 參與民俗活動時,要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觀看翼城花鼓表演時,不要擁擠推搡,注意自身安全;在體驗傳統手工藝製作時,要聽從工作人員指導,正確使用工具,避免受傷。
3. 品嚐特色美食時,注意飲食衛生,選擇乾淨、衛生的餐館和攤位就餐。部分美食如炒琪較為乾燥,食用時要注意適量飲水;羊肉泡饃等食物可能較為油膩,腸胃敏感的遊客需適量食用。
4. 翼城縣山區較多,前往翼城歷山、佛爺山等山區景點時,要提前瞭解天氣情況,攜帶合適的衣物和雨具。在山區行走時,要按照指定的路線遊覽,不要擅自進入未開發區域,以防迷路或遭遇危險。同時,山區蚊蟲較多,可攜帶驅蚊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