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州縣,這片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南麓的土地,總面積達2023平方千米 。它北依上黨,南鄰中原,東眺冀魯,西望長安,自古以來就是三晉通向中原大地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澤州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秀麗,擁有眾多的歷史遺蹟、人文景觀和自然美景,是一個值得深入探尋的地方。
一、行政區劃與鄉鎮風采
截至2022年末,澤州縣下轄16個鎮 ,各鄉鎮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特色。
(一)巴公鎮
巴公鎮是澤州縣的經濟強鎮,工業基礎雄厚。這裡有豐富的煤炭、鐵礦等礦產資源,工業以煤炭、鋼鐵、化工等產業為主。鎮內的巴公工業園是山西省的重點工業園區之一,吸引了眾多企業入駐。除了工業,巴公鎮的農業也頗具特色,巴公大蔥是當地的知名農產品,其蔥白長、口感辣香,深受消費者喜愛。巴公鎮還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崇壽寺就坐落於此。崇壽寺始建於北魏,後歷經金、元、明、清多次修葺,寺中的釋迦殿儲存了宋代建築的特徵與風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二)大陽鎮
大陽鎮被譽為“山西第一古鎮”,擁有兩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它因治鐵業、制針業和商貿而聞名,素有“九州針都”之稱。古鎮現存34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包括民居、廟宇、官宅等,多為青磚灰瓦的四合院結構,處處體現著晉商文化的韻味。街巷格局保留著“五里長街”的原始佈局,縱橫交錯如龜背紋,寓意著“金龜探水”的風水設計。漫步在大陽古鎮的街巷中,彷彿穿越回了古代,能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此外,大陽鎮的傳統文化活動也豐富多彩,每逢節日,會有熱鬧的社火表演,如舞龍、舞獅、跑旱船等,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三)高都鎮
高都鎮歷史悠久,境內有高都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等10處文化遺址 ,見證了人類在這裡的繁衍生息。北齊名僧慧遠法師建立的青蓮寺也位於高都鎮,寺內儲存著歷代碑刻及唐宋彩塑、宋代木構、明清詩畫,件件巧奪天工,其中六尊唐代彩塑更是海內孤品。高都鎮的自然風光也十分優美,丹河穿鎮而過,河畔景色宜人。這裡的民俗文化同樣豐富,每年的元宵節,高都鎮會舉辦盛大的花燈會,各種造型精美的花燈掛滿大街小巷,還有打鐵花等傳統表演,熱鬧非凡。
(四)金村鎮
金村鎮是澤州縣的政治中心,縣人民政府就駐於此。近年來,金村鎮發展迅速,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這裡交通便利,晉焦鐵路、晉焦高速公路等穿境而過。金村鎮的旅遊業也在逐步興起,周邊有一些自然景觀和農家樂,吸引著不少遊客前來休閒度假。此外,金村鎮注重文化建設,鎮內有文化廣場、圖書館等設施,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南村鎮
南村鎮是澤州縣的重要城鎮之一,以建材、鑄造等產業為主。鎮內的鑄造業歷史悠久,技術精湛,生產的鑄件質量優良,遠銷各地。南村鎮的商業也較為繁榮,有多個大型商場和集市,滿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時,南村鎮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居住環境不斷改善。
(六)犁川鎮
犁川鎮地處山區,自然風光秀麗,生態環境良好。這裡以農業和旅遊業為主要產業,農產品有小麥、玉米、蔬菜等,品質優良。近年來,犁川鎮依託當地的自然景觀和民俗文化,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打造了一些特色旅遊景點和農家樂,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鄉村生活。犁川鎮的傳統手工藝也值得一提,如剪紙、刺繡等,這些手工藝品造型精美,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七)晉廟鋪鎮
晉廟鋪鎮位於澤州縣南部,與河南省接壤,地理位置獨特。這裡歷史上是交通要道,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蹟,如羊腸坂、碗子城等。羊腸坂是古代太行山的重要通道之一,地勢險要,道路崎嶇,曹操曾在此留下著名詩篇《苦寒行》。碗子城則是古代的軍事要塞,城牆高大堅固,儲存較為完好。晉廟鋪鎮的自然風光也十分迷人,山巒起伏,綠樹成蔭,是戶外徒步愛好者的好去處。
(八)周村鎮
周村鎮是澤州縣的工業重鎮,以煤炭、化工等產業為主。鎮內的坪上湯帝廟是為紀念商湯祈雨而修建的廟宇,廟內正殿和香亭均有元代建築風格,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周村鎮注重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鎮內有多所學校,為當地培養了大量人才。同時,周村鎮積極開展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的業餘生活,如舉辦戲曲表演、文藝晚會等。
(九)大東溝鎮
大東溝鎮以農業和工業為主,農業方面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工業則涵蓋了煤炭、鑄造、建材等領域。鎮內的東溝七乾渠是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為當地的農業灌溉提供了保障。大東溝鎮還有一些傳統的民俗活動,如春節期間的舞龍舞獅表演,充滿了喜慶的氛圍。
(十)下村鎮
下村鎮的煤炭資源豐富,煤炭產業是其重要的經濟支柱。同時,下村鎮也在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多元化經濟。史村東嶽廟位於下村鎮史村,現存建築正殿為元代遺構,中殿有少量明代構件,其他建築為清代風格,是研究古代建築和宗教文化的重要場所。下村鎮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積極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和綠化工作,改善了鎮域生態環境。
(十一)北義城鎮
北義城鎮以農業為主,是澤州縣的糧食生產基地之一。這裡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紅薯等農作物,其中紅薯種植規模較大,品質優良。北義城鎮的紅薯大院是當地的特色專案,透過發展紅薯產業,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此外,北義城鎮還有一些歷史文化遺蹟,如天井關村,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之一,見證了古代的商貿往來。
(十二)柳口鎮
柳口鎮地處山區,森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這裡的合聚森林公園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公園內有文化休閒區、丹河文化景觀走廊、農業示範區、大氧吧康養區等多個功能區,為遊客提供了豐富的體驗。柳口鎮還擁有獨特的民俗文化,當地的一些傳統節日和民俗活動,如廟會、社戲等,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
(十三)山河鎮
山河鎮自然風光旖旎,山清水秀,是澤州縣的旅遊勝地之一。境內有許多自然景觀,如山裡泉景區、聚壽山等。山裡泉景區內,丹河水奔騰而過,形成了獨特的山水風光,遊客可以在這裡欣賞到瀑布、深潭、峽谷等自然景觀。聚壽山則是一個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於一體的文化聖地,山上的寺廟建築古樸典雅,文化氛圍濃厚。山河鎮的草菴溝村地處山西、河南交界處,山大溝深,樹林茂密,自然景色十分優美,雖然如今已成為無人村,但村裡的觀音堂建於乾隆十一年,儲存有清代的彩繪和石碑,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十四)大箕鎮
大箕鎮的建築風格獨特,有許多歐式建築,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箕教堂。這座教堂建於1901年,由荷蘭傳教士修建,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外觀宏偉壯觀,內部裝飾精美。大箕鎮的農業以種植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為主,農產品品質優良,供應周邊市場。此外,大箕鎮還積極發展鄉村旅遊,依託獨特的建築和自然風光,吸引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十五)南嶺鎮
南嶺鎮位於澤州縣西南部,是一個山區鄉鎮。這裡以農業和林果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核桃、蘋果等農作物和經濟林果。南嶺鎮的自然風光優美,空氣清新,是一個宜居宜遊的地方。近年來,南嶺鎮透過發展生態旅遊,打造了一些鄉村旅遊景點,如採摘園、農家樂等,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體驗田園生活。
(十六)川底鎮
川底鎮地處伊候山腹地,緊鄰大型國營林場,新建成的伊侯山綠道環村而過。周邊環境幽美,呂祖文化蘊厚,鄉風民俗淳樸,素有“天然氧吧”“世外桃源”之美稱。川底鎮的工業以煤炭、化工等產業為主,同時也在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川底佛堂位於川底鎮川底村文明街,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正殿根據建築形式推斷為金代建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二、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澤州縣歷史源遠流長,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兩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陶唐時期,堯分天下為九州,澤州之地屬冀州之域,為帝都畿內。舜建虞朝,肇啟天下為十二州,此地仍屬冀州。夏代,十二州複合為九州,這裡依舊屬冀州。
秦始皇統一天下,分天下為36郡,在此置高都縣,屬上黨郡 。此後歷經朝代更迭,其行政區劃不斷變化。唐武德元年,分置蓋州、建州、澤州三州,本境分屬建州、蓋州,均為州治。貞觀元年,蓋、建、澤三州復併為澤州,本境為澤州晉城。清雍正六年,屬澤州府,設本境為澤州府所轄鳳臺縣,為澤州府府治。
民國時期,澤州府撤銷,鳳臺縣複稱晉城縣,屬冀寧道。抗戰時晉城縣屬太嶽四專區、太行八專區。1948年10月,析晉城城關區兼置晉城市,屬華北人民政府。1985年5月,為晉城市郊區,屬山西省晉城市管理。1996年8月,郊區改稱澤州縣,屬山西省晉城市管理,轄區不變 。
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澤州孕育出了燦爛的文化。女媧補天、精衛填海、伏羲畫卦等神話故事在這裡流傳甚廣,被文化部確定為“中國遠古神話發生的核心區域” 。夏王遷都、孔子回車等遺蹟猶存,羊腸坂、碗子城、孟良寨、北齊長城等歷史遺存,古色古香,訴說著往昔的輝煌。
澤州還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澤州秧歌、澤州四弦書、澤州中秋習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澤州秧歌是一種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地方戲曲,曲調優美,表演形式活潑,深受當地群眾喜愛。澤州四弦書則是一種說唱藝術,以四絃琴為主要伴奏樂器,說唱結合,內容豐富多樣。澤州中秋習俗也別具特色,在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除了賞月、吃月餅外,還有拜月、放河燈等傳統活動,充滿了濃郁的民俗風情。
三、必遊景點與歷史遺址
(一)珏山旅遊風景區
珏山又名角山,位於晉城市區東南13公里處的丹河南岸,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 。這裡山峰奇特,景色秀麗,每逢中秋,月從兩山中間生起,形成“珏山吐月”的奇特景觀,吸引著眾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賞。山上有眾多的寺廟和道觀,如青蓮寺等,宗教文化氛圍濃厚,每年都有大量的香客前來朝拜。遊客可以沿著登山步道拾級而上,欣賞沿途的自然風光,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上山頂,俯瞰四周,山巒起伏,丹河如帶,景色美不勝收。
(二)大陽古鎮
大陽古鎮前文已詳細介紹其歷史和建築特色,這裡還是一個民俗文化的寶庫。古鎮內有許多傳統手工作坊,如制針作坊、打鐵鋪等,遊客可以親身體驗傳統手工藝的製作過程。此外,大陽古鎮還會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如春節期間的民俗表演、夏季的音樂節等,讓遊客在欣賞古鎮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古鎮的夜晚同樣迷人,燈火輝煌,古街古巷別有一番韻味,遊客可以在這裡品嚐當地的特色小吃,購買精美的紀念品。
(三)玉皇廟彩塑壁畫博物館
玉皇廟內珍藏的宋金元不同時期的彩塑,具有非凡的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 ,其二十八星宿彩塑更是獨冠天下的絕品。這些彩塑造型逼真,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展現了古代藝術家的高超技藝。此外,廟宇內的琉璃構件、壁畫和木雕也都出類拔萃。壁畫內容豐富,涵蓋了宗教故事、歷史傳說、社會生活等多個方面,色彩鮮豔,儲存較為完好。遊客來到這裡,可以欣賞到這些珍貴的藝術作品,瞭解古代的宗教文化和藝術風格,感受歷史的厚重與滄桑。
(四)山裡泉景區
山裡泉景區位於澤州縣山河鎮境內,景區內丹河水碧波盪漾,兩岸奇峰對峙,形成了獨特的山水風光。這裡有瀑布、深潭、峽谷等自然景觀,還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一個天然的生態樂園。遊客可以乘坐遊船在丹河上游覽,欣賞兩岸的美景,也可以在岸邊的沙灘上嬉戲玩耍。景區內還有一些戶外運動專案,如攀巖、漂流等,適合喜歡挑戰和刺激的遊客。此外,山裡泉景區周邊有一些農家樂,遊客可以品嚐到當地的農家飯菜,體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愜意。
(五)高都遺址
高都遺址是澤州縣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址,早在舊石器晚期,人類祖先便在這裡生活,他們製作石器、骨針等工具用於日常使用 。該遺址的發現,為研究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如今,高都遺址雖然只剩下一些遺蹟,但透過考古發掘和研究,我們可以瞭解到遠古時期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形態。遺址周邊還建有博物館,展示了出土的文物和相關的研究成果,讓遊客可以更直觀地瞭解高都遺址的歷史價值。
(六)羊腸坂
羊腸坂是古代太行山的重要通道之一,位於澤州縣晉廟鋪鎮 。這裡地勢險要,道路崎嶇,因道路盤旋彎曲如羊腸而得名。曹操曾在此留下著名詩篇《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生動地描繪了羊腸坂的艱險。如今,羊腸坂依然保留著部分古道遺蹟,遊客可以沿著古道行走,感受古代交通的艱辛和歷史的滄桑。在羊腸坂沿途,還可以欣賞到太行山的壯麗景色,山巒起伏,溝壑縱橫,令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四、古剎、寺廟與道觀
(一)青蓮寺
青蓮寺位於澤州縣高都鎮,分為古青蓮寺和新青蓮寺。古青蓮寺建立於北齊天保年間,新青蓮寺建於唐代鹹通八年 。青蓮寺內儲存著歷代碑刻及唐宋彩塑、宋代木構、明清詩畫等珍貴文物。其中,古青蓮寺的唐代彩塑尤為珍貴,這些彩塑造型豐滿,神態慈祥,是唐代佛教造像的傑出代表。新青蓮寺的大雄寶殿為宋代木構建築,其樑架結構簡潔合理,斗拱碩大,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此外,青蓮寺周邊環境清幽,山巒環抱,綠樹成蔭,是一個修行和遊覽的好去處。
(二)澤州崇壽寺
崇壽寺位於澤州縣巴公鎮西部村東端,始建於北魏,後至金、元、明、清均有修葺 。廟中釋迦殿儲存了宋代建築的特徵與風貌,其建築風格古樸典雅,斗拱、梁枋等構件製作精細。寺內還儲存著一些碑刻和佛像,這些文物對於研究古代佛教文化和建築藝術具有重要意義。崇壽寺在當地佛教信眾中具有較高的地位,每逢佛教節日,寺內都會舉行隆重的佛事活動,吸引眾多信徒前來朝拜。
(三)史村東嶽廟
史村東嶽廟位於澤州縣下村鎮史村,現存建築正殿為元代遺構,中殿有少量明代構件,其他建築為清代風格 。東嶽廟是祭祀泰山神東嶽大帝的廟宇,其建築佈局嚴謹,氣勢恢宏。正殿內供奉著東嶽大帝的神像,兩側有侍者和護法神的塑像。廟內還有一些碑刻和壁畫,碑刻記載了東嶽廟的歷史沿革和修繕情況,壁畫內容豐富,有神話故事、歷史傳說等,色彩鮮豔,雖然歷經歲月侵蝕,但依然能看出其精湛的繪畫技藝。
(四)川底佛堂
川底佛堂位於澤州縣川底鄉川底村文明街,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 。佛堂沒有留下有價值的建立碑刻題記,正殿根據建築形式推斷為金代建築。佛堂規模不大,但建築風格獨特,具有金代建築的典型特徵,如斗拱的形制、樑架的結構等。佛堂內供奉著佛像,香火旺盛,是當地佛教信徒進行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五)坪上湯帝廟
坪上湯帝廟位於澤州縣周村鎮坪上村東,為紀念商湯祈雨而修建 。廟內正殿和香亭均有元代建築風格,正殿的樑架結構、斗拱做法等都體現了元代建築的特點,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湯帝廟內還儲存著一些碑刻和文物,這些碑刻記載了湯帝廟的修建歷史和祭祀活動等情況,對於研究古代宗教信仰和社會文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每年的特定時節,坪上湯帝廟會舉辦盛大的祭祀活動,當地民眾會身著盛裝,舉行隆重的儀式,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五、民俗風情
澤州縣的民俗風情獨具特色,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載著當地百姓的集體記憶與文化傳承,展現出濃郁的地方韻味。
在傳統節慶民俗方面,春節是澤州最為隆重的節日。從臘月開始,家家戶戶便忙碌起來,打掃房屋、磨面蒸饃、採購年貨。臘月二十三祭灶日,人們會將灶臺擦拭一新,在灶王爺像前擺放麥芽糖等供品,希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除夕當日,貼春聯、掛燈籠、貼窗花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當地的春聯多以手寫為主,字型蒼勁有力,內容多表達對新年的美好期盼;窗花樣式豐富,有花鳥魚蟲、人物故事等圖案,均由民間巧手剪裁而成,貼在窗戶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氛圍。年夜飯更是豐盛,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桌上擺滿了各種美食,如紅燒肉、炸丸子、燉排骨等,飲酒敘舊,共享天倫之樂。守歲時,長輩會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大年初一,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新衣,走親訪友相互拜年,街道上熱鬧非凡,處處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
元宵節在澤州同樣備受重視。節日期間,除了吃元宵,最吸引人的當屬各種民俗表演和花燈展示。各鄉鎮會組織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等表演隊伍,走街串巷進行演出。舞龍舞獅隊伍中,龍和獅造型精美,表演者們配合默契,動作矯健,龍身或獅身隨著鼓點上下翻飛、左右盤旋;跑旱船表演中,演員們坐在裝飾華麗的“船”中,模擬船在水中行進的姿態,步伐輕盈,搖曳生姿;踩高蹺的表演者們踩著高高的木蹺,做出各種驚險有趣的動作,引得觀眾陣陣喝彩。同時,縣城和鄉鎮的主要街道會掛滿各式各樣的花燈,有傳統的宮燈、生肖燈、走馬燈,還有融合現代元素製作的主題花燈,夜晚時分,花燈齊放,流光溢彩,宛如白晝。此外,元宵節期間還會舉辦猜燈謎活動,人們聚集在掛滿謎題的花燈下,絞盡腦汁思索答案,猜對者可獲得小禮品,現場充滿歡聲笑語。
澤州的婚俗也極具特色。傳統的婚禮流程繁瑣且講究,一般要經過提親、定親、納彩、迎親等多個環節。提親時,男方會請媒人到女方家說媒,若雙方都有意向,則進入定親環節,雙方家長會商議彩禮、婚期等事宜,並交換庚帖。納彩時,男方要向女方送去彩禮和禮物,表達誠意。迎親當天,新郎會帶領迎親隊伍前往女方家,隊伍中一般有鼓樂隊、花轎等。到達女方家後,要經過一系列儀式,如拜別父母、哭嫁等,新娘才會坐上花轎隨新郎返回。回到男方家後,新人要進行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等儀式,然後進入洞房。婚禮當天,男方家會大擺宴席,邀請親朋好友共同慶祝,場面熱鬧非凡。
喪葬習俗方面,澤州遵循著世代相傳的禮儀。老人去世後,家人會立即為其淨身、更衣,然後將遺體停放在正屋,在靈前擺放供品、點燃香燭,舉行守靈儀式。親朋好友得知訊息後,會前來弔唁,送上花圈、紙錢等物品。出殯前,要舉行“做七”儀式,每隔七天為死者舉行一次祭奠活動,共進行七次。出殯當天,將遺體裝入棺材,由親友抬著送往墓地安葬。安葬後,家人還要進行“圓墳”“燒七”“百日祭”“週年祭”等祭祀活動,表達對逝者的懷念之情。
在民間技藝方面,澤州麵塑久負盛名。麵塑藝人以麵粉、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蠟、蜂蜜等成分,經過揉、捏、搓、剪、刻等多種手法,塑造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有人物、動物、花卉、吉祥圖案等。這些麵塑作品造型誇張、色彩鮮豔,既可以作為裝飾品擺放,也可用於祭祀、饋贈等場合。例如,在孩子滿月、生日時,家長會請麵塑藝人制作一些寓意吉祥的麵塑,如“長命鎖”“虎頭”等,表達對孩子的美好祝福。
澤州打鐵花也是一項極具觀賞性的民間絕技。打鐵花的藝人將生鐵融化成鐵水,用特製的勺子舀起鐵水,奮力擊向天空,鐵水瞬間迸濺,如流星般四散開來,形成絢麗多彩的火花,場面壯觀震撼,彷彿一場盛大的煙火表演。打鐵花最初是為了祭祀神靈、祈求風調雨順,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民俗表演藝術,每逢重大節日或慶典活動,都會有打鐵花表演,吸引眾多觀眾前來觀看。
澤州民間音樂同樣豐富多彩,澤州四弦書是其中的代表。澤州四弦書以四絃琴為主要伴奏樂器,說唱結合,藝人左手執八角鼓,右手執竹板,邊敲邊唱,內容多為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等。其曲調優美,唱腔獨特,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當地群眾喜愛,常被用於廟會、節慶等場合的表演。
此外,澤州還有一些獨特的生活民俗。當地百姓喜愛麵食,除了常見的麵條、饅頭外,還會製作許多特色麵食,如貓耳朵、抿尖、圪朵等。這些麵食製作方法各異,口感獨特,是澤州人餐桌上的常客。澤州的民居建築也頗具特色,多為四合院結構,青磚灰瓦,佈局緊湊,院內一般設有影壁、門樓等建築,既美觀又實用,體現了當地的建築風格和居住文化。
六、特色美食
澤州縣的特色美食根植於當地物產與生活習俗,風味獨特,每一道佳餚都飽含著濃濃的鄉土氣息,令人回味無窮。
澤州大米飯是極具代表性的主食。澤州部分割槽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適宜水稻生長,產出的大米顆粒飽滿、色澤透亮 。煮制大米飯時,先將大米淘洗乾淨,浸泡片刻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以大火燒開,再轉小火慢慢燜煮。煮好的大米飯米粒鬆散、口感軟糯,香氣四溢。當地百姓喜歡搭配各類家常菜餚食用,無論是簡單的鹹菜,還是燉肉、炒菜,都能與大米飯完美融合,是一日三餐的常見選擇。
燒三鮮也是澤州餐桌上的經典菜品。這道菜以魷魚、海參、肉丸為主料,搭配木耳、香菇、筍片等食材。先將魷魚、海參泡發後切成小塊,肉丸炸至金黃,再將所有食材一同放入鍋中燉煮。燉煮過程中,各種食材的鮮味相互交融,湯汁濃郁醇厚,魷魚和海參口感軟糯有嚼勁,肉丸鮮嫩多汁,木耳、香菇等配菜吸飽了湯汁,味道十分鮮美,營養豐富,是宴請賓客時必不可少的佳餚。
澤州酸湯扯麵獨具風味。製作扯麵時,將麵粉加水揉成麵糰,醒發一段時間後,用雙手將麵糰拉長、扯薄,形成粗細均勻的麵條。酸湯的製作則是關鍵,以西紅柿、老陳醋為主要原料,加入蔥花、蒜末、香菜、蝦皮等調料熬製而成,湯汁色澤紅亮,味道酸爽開胃。將煮好的扯麵放入酸湯中,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辣椒油、香醋等,一碗熱氣騰騰、酸香可口的酸湯扯麵便做好了。吃起來麵條筋道爽滑,酸湯味道濃郁,讓人食慾大增,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食用。
油圪朵是澤州的特色小吃。把麵粉、水、雞蛋、鹽等混合成麵糊,醒面片刻後,用手揪成小塊,放入熱油中炸制。炸好的油圪朵呈金黃色,外皮酥脆,內部蓬鬆柔軟,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可以直接食用,感受其酥脆口感;也可搭配椒鹽、辣椒醬等調料,增添不同風味,是當地人閒暇時喜愛的零食,也是走親訪友時常帶的伴手禮。
糖醋溜丸在澤州美食中佔有一席之地。選用新鮮豬肉剁成肉餡,加入蔥薑末、雞蛋、澱粉等調料攪拌均勻,搓成大小均勻的肉丸,放入油鍋中炸至表面金黃。另起鍋調製糖醋汁,以白糖、香醋、番茄醬、生抽等為原料,熬至濃稠。將炸好的肉丸倒入糖醋汁中翻炒,使肉丸均勻裹滿醬汁。這道菜色澤紅亮,外酥裡嫩,酸甜可口,深受男女老少喜愛,無論是家庭聚餐還是飯店宴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澤州還有一種特色美食——甜柿餅。每到秋季,當地的柿子成熟,人們便會將柿子採摘下來,削皮後晾曬、捏製。經過一段時間的晾曬和揉捏,柿子中的水分逐漸蒸發,果肉變得柔軟,表面形成一層白霜,這就是美味的甜柿餅。甜柿餅口感軟糯香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等功效,不僅是可口的零食,還具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深受大眾歡迎。
七、旅遊指南攻略
(一)最佳旅遊時間
澤州縣屬於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不同季節各有景緻,最佳旅遊時間集中在3 - 11月。
3 - 5月,春季來臨,萬物復甦,澤州大地一片生機勃勃。此時前往珏山、山裡泉等景區,能看到漫山遍野的山花競相開放,桃花、杏花、梨花點綴在青山綠水間,景色如畫。山間空氣清新,溫度適宜,非常適合踏青、徒步等戶外活動。
6 - 8月的夏季,雖然天氣較為炎熱,但澤州部分山區如山河鎮、柳口鎮等地,氣候涼爽,是避暑的好去處。遊客可以在山裡泉景區體驗漂流的刺激,感受丹河水的清涼;也能在各古鎮中漫步,避開城市的喧囂,享受悠閒時光。
9 - 11月進入秋季,澤州的山林逐漸染上斑斕色彩,紅葉、黃葉與蒼翠的松柏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絢麗的畫卷。此時前往大陽古鎮、高都鎮等,既能欣賞到古建築與秋景交融的獨特韻味,還能品嚐到新鮮的秋季水果和特色美食,如柿子、核桃等。
(二)交通方式
1. 外部交通
- 飛機:澤州縣周邊較近的機場為長治王村機場和洛陽北郊機場。從長治王村機場出發,可先乘坐機場大巴到長治市區,再從長治客運中心乘坐前往晉城的班車,到達晉城後轉乘前往澤州各景點的交通;洛陽北郊機場距離澤州相對更近,可在機場乘坐前往晉城的城際大巴,抵達晉城後再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前往澤州境內景區。
- 火車:晉城站和晉城東站是距離澤州較近的火車站。晉城站位於市區,交通便利,出站後可乘坐公交車、計程車或旅遊專線前往澤州各景點;晉城東站為高鐵站,開通了多條高鐵線路,方便外地遊客快速抵達,出站後同樣可選擇公共交通或打車前往澤州。
- 自駕:澤州縣交通網路較為發達,自駕遊客可透過二廣高速、晉新高速等公路抵達。從太原出發,經二廣高速,全程約350公里,車程4 - 5小時;從鄭州出發,經晉新高速,約130公里,車程1.5 - 2小時。自駕途中可欣賞沿途風景,且方便隨時停靠,適合時間充裕、喜歡自由行的遊客。
2. 內部交通
- 公交車:澤州縣內有多條公交線路,連線縣城與主要鄉鎮和部分景區。但公交線路覆蓋範圍有限,部分偏遠景區無法直達,且公交車班次較少,出行時需提前規劃好時間。
- 計程車:縣城和主要鄉鎮均有計程車運營,出行較為便捷。前往景區時,建議在上車前與司機協商好價格,避免產生糾紛。此外,還可選擇網約車出行,透過手機軟體叫車,方便快捷。
- 景區直通車:在旅遊旺季,澤州縣部分景區會開通景區直通車,從晉城客運東站或市區指定地點發車,直達主要景區,如珏山、大陽古鎮等。遊客可透過景區官網、旅遊平臺或車站諮詢購票資訊和發車時間。
(三)住宿推薦
1. 市區住宿:選擇在晉城市區住宿,交通、購物、餐飲等配套設施完善。高檔酒店如晉城國貿酒店等,提供舒適的住宿環境和優質服務,房間設施齊全,適合對住宿品質要求較高的遊客;快捷酒店如漢庭、如家等分佈廣泛,價格實惠,價效比高,適合預算有限的遊客;此外,市區還有一些特色民宿,裝修風格獨特,能讓遊客體驗當地生活氛圍。
2. 景區周邊住宿:若想深度體驗澤州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可選擇在景區周邊住宿。在珏山景區附近,有多家農家樂和民宿,環境清幽,可近距離欣賞珏山美景,部分民宿還提供觀景房,方便遊客觀賞“珏山吐月”奇觀;大陽古鎮內也有不少特色客棧,多由古民居改造而成,保留了古建築的特色,遊客入住其中,彷彿穿越回古代,能更好地感受古鎮韻味。這些景區周邊的住宿一般提供餐飲服務,遊客可品嚐到地道的農家飯菜和澤州特色美食。
(四)注意事項
1. 安全方面:前往珏山、山裡泉等自然景區遊玩時,要注意自身安全。遵循景區的指示和規定,不在危險區域停留或拍照;參與漂流、攀巖等戶外運動專案時,務必聽從工作人員指導,穿戴好安全防護裝備。在古鎮遊覽時,由於部分古建築年代久遠,地面可能溼滑,行走時要小心謹慎,避免摔倒。
2. 天氣方面:澤州天氣多變,出行前需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根據天氣情況攜帶合適衣物。夏季紫外線較強,要做好防曬措施,攜帶防曬霜、太陽帽、太陽鏡等;春秋季早晚溫差大,建議攜帶外套;冬季氣溫較低,注意保暖,備好厚棉衣、圍巾、手套等防寒物品。
3. 民俗方面:澤州民俗文化豐富,在參與節慶活動或參觀古建築、寺廟時,要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例如,進入寺廟要保持安靜,不隨意觸控文物和佛像;參加婚喪嫁娶等民俗活動時,遵循當地的禮儀規範,避免因不當行為引起誤解。
4. 飲食方面:澤州美食口味獨特,部分菜品可能較為油膩、辛辣,腸胃敏感的遊客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食物。品嚐特色小吃時,儘量選擇正規的餐館和攤位,確保飲食衛生,避免因食用不潔食物引起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