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中部,晉中盆地東北邊緣,有一座連線古今的區域——榆次區。總面積達1318平方千米 ,下轄5鎮4鄉、9個街道以及1個社會服務中心,共計208個行政村、71個社群 。
郭家堡鄉處於榆次城區周邊,地理位置優越,城市化程序較快。這裡是城鄉融合發展的典型,既有現代化的住宅小區和商業設施,又保留著部分傳統村落的風貌。許多村民在城市化程序中,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轉變,同時也傳承著本地的民俗文化,像傳統的社火表演,在重要節日時依然熱鬧非凡。烏金山鎮自然風光秀麗,森林覆蓋率高,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就坐落於此。鎮內旅遊資源豐富,不僅有迷人的自然景觀,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宗教寺廟與山林景觀相互映襯。當地以旅遊產業為重要發展方向,農家樂、民宿等旅遊服務業蓬勃興起,為遊客提供親近自然、感受寧靜的好去處。張慶鄉是農業大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農產品產量高且品質優良。近年來,張慶鄉也在積極探索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引入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同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農業產業鏈。修文鎮交通便利,同蒲鐵路、太舊高速等交通幹線穿境而過,這使其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地。修文鎮工業與農業協同發展,工業以機械製造、食品加工等產業為主;農業方面,設施農業發展迅速,蔬菜種植規模較大,為周邊地區提供了豐富的農產品。東陽鎮位於榆次區西南部,與清徐縣接壤,素有“三晉蔬菜第一鎮”的美譽。這裡的蔬菜種植歷史悠久,品種豐富,形成了完善的蔬菜種植、銷售產業鏈。同時,東陽鎮的交通優勢明顯,二廣高速、太原二環高速在此交匯,促進了物流運輸和商貿往來,傢俱建材等產業也發展良好,擁有華北較大的傢俱集散地。
北田鎮以林果業聞名,鎮內果園眾多,主要種植蘋果、梨、葡萄等水果,果實口感鮮美,暢銷各地。北田鎮還積極發展生態旅遊,舉辦各類水果採摘節,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體驗鄉村生活。莊子鄉地處山區,生態環境優美,自然資源豐富。這裡以農業和林業為主,農產品綠色無汙染,如小米、核桃等備受市場青睞。莊子鄉還擁有一些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蹟,如古老的村落、廟宇等,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了潛力。長凝鎮是傳統的農業鄉鎮,也是榆次面積最大的鄉鎮,與和順、壽陽接壤,自古為榆次東大門。這裡是榆次母親河塗河的發源地,是榆次的革命老區,擁有“藺郊十里無霜”的獨特氣候,聞名遐邇的長凝蒜便產於此。長凝鎮農業以種植大蒜、玉米、穀子等農作物為主,農產品品質優良,尤其是長凝蒜,以其獨特的口感和風味,成為當地的特色農產品。東趙鄉自然風光優美,旅遊資源豐富,後溝古村就位於東趙鄉。後溝古村是儲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濃縮了黃土旱塬農耕文明,古村落內的建築、街巷佈局保留了傳統風格,村民們依然傳承著古老的農耕方式和民俗文化,如傳統的手工藝製作、民間藝術表演等,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感受農耕文化的魅力。
榆次歷史源遠流長,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新石器時期,這裡誕生了仰韶文化。春秋時期,榆次稱“魏榆”,戰國改稱“榆次”,隸屬趙國。秦莊襄王四年,設榆次縣,屬太原郡管轄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大一統後,榆次仍屬太原郡管轄。漢承秦制,西漢初年,榆次縣為代王恆領地,漢平帝時期馬首縣併入,王莽新朝時期,榆次縣改太原亭,東漢時恢復舊稱。三國時期,榆次隸屬魏國,歸併州太原郡管轄。晉時隸屬太原國,東北地區新建置壽陽縣。北魏太平真君九年,併入晉陽,隸屬太原郡,分裂後屬東魏境地,東魏武定八年,北齊取代東魏,榆次改名為中都縣 。隋開皇十年,改回原名,隸屬太原郡,後析部分地區新置清源縣。唐朝時,隸太原府,五代十國時期,建置基本未變。公元979年,宋滅北漢,毀晉陽城,幷州移治於榆次,太平興國七年移幷州治所於唐明鎮,榆次復縣制,此後歷代縣名不改。元實行省、路、府、縣四級制,榆次屬中書省太原路直轄。明實行行布政使司、府、縣三級制,榆次直屬於山西布政使司太原府。清襲明制,仍直屬太原府 。民國元年,廢府級建置,改州為縣,榆次直屬於山西省,民國2年,省下設道,歸冀寧道轄,民國16年,廢道制,由山西省直轄榆次縣 。七七事變後,榆次地區分屬閻錫山領導的山西省政權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政權 。1948年7月19日,榆次全境解放,8月,晉中行政公署在榆次縣尚村成立,榆次隸屬第三專區,1949年8月,設榆次專區,歸山西省管轄 。新中國成立後,原駐太谷縣城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遷入榆次城內,後更名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區專員公署 。1954年,榆次縣城關區改設為榆次市,屬省管轄,其餘區域仍由榆次專署管轄,後榆次、壽陽2縣併入榆次市,6年後恢復壽陽縣,此後,榆次建置在縣市之間變動 。1999年9月,行政區劃改革,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晉中地區和縣級榆次市,設立地級晉中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榆次區,市下設立榆次區,區人民政府駐東順城街。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榆次湧現出眾多傑出人物。戰國時期的藺相如,是趙國上卿,在強秦意圖兼併六國、鬥爭逐漸尖銳的時候,他憑藉智慧和勇氣,讓秦國的圖謀屢屢受挫,更以“先國家而後私仇”的胸懷,成為著名的政治家。西晉文學家孫楚之孫孫盛,是東晉優秀史學家,著有《魏氏春秋》《晉陽秋》等。傳授衛國人荊軻劍術而聞名的蓋聶,其遺墟位於郭家堡聶村,見證著那段傳奇的歷史。
榆次擁有眾多令人流連忘返的景點。榆次老城是隋開皇二年在古城舊址上修築的,迄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老城佔地一百萬平方米,古建築群和園林建築面積六十萬平方米,建築氣勢雄偉,造型優美,構造精巧,是中國城市文化、政治文化、宗教文化、商業文化和民居文化的集結地。榆次縣衙、榆次城隍廟等八大主要景點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中國民間民俗藝術表演賦予老城靈氣與生機,50餘部影視劇在此取景拍攝,使其逐漸成為華北最大的影視城 。常家莊園是國家aaaa級景區,被譽為“中國儒商第一家”。莊園建築融合南北風格,規模宏大,不僅有精美的建築群落,還有優雅的園林景觀。在這裡可以深入瞭解晉商的發展歷程和儒商文化,旺季時還能體驗茶文化,欣賞傳統手工藝展示,感受晉商輝煌歷史與傳統文化的交融。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超80%,被譽為“北方的桂林”,自然風光迷人,空氣清新,是徒步、避暑的好去處。公園內的烏金山狂歡谷,提供滑雪、馬戲表演等豐富的娛樂專案,無論夏季避暑還是冬季滑雪,都能讓人盡情享受歡樂時光。後溝古村是儲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濃縮了黃土旱塬農耕文明,古村落的佈局、建築以及村民的生活方式,都保留著傳統特色,是研究農耕文化的活化石。遊客在此可體驗傳統手工藝,感受鄉村生活,非常適合攝影愛好者和研學旅行。
榆次的古剎、寺廟、道觀也獨具魅力。榆次城隍廟歷史悠久,建築風格獨特,是古代祭祀城隍的場所。廟內的建築、壁畫、雕塑等,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體現了古代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大乘寺建築古樸典雅,寺內環境清幽,是佛教信徒修行和祈福的地方,寺內儲存的一些佛教文物和經典,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意義。清虛觀是榆次的道教場所,道觀內的建築佈局嚴謹,有許多珍貴的道教文物和碑刻,對於研究道教文化具有重要價值,每逢道教節日,這裡還會舉行盛大的法事活動。
歷史遺址承載著榆次的過去。白圭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至東周時期的古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等文物,這些文物為研究榆次地區古代人類的生活、生產方式提供了珍貴資料,彷彿能讓人穿越時空,看到遠古時期先民們的生活場景。什貼古堡又稱“永寧堡”,建設於明朝嘉靖二十一年,是榆次現存唯一較完整的古堡,面積約2000平方米。據舊縣誌記載,永寧堡地勢險要,建造堅固,在一次戰爭中,堡外村民盡遇殺害,而躲入堡內的群眾則安然無恙 。古堡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變遷,是榆次歷史文化的重要見證。
榆次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民間藝術表演種類繁多,社火表演包含舞龍舞獅、踩高蹺、劃旱船等專案,每逢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街頭巷尾都會響起歡快的鑼鼓聲,熱鬧非凡。榆次的民間手工藝也別具特色,如剪紙、麵塑、刺繡等。剪紙藝人用一把剪刀和一張紙,就能創作出形態各異、寓意吉祥的作品;麵塑藝人則用麵糰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形象,既是美食,又是藝術品;刺繡作品針法細膩,色彩鮮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晉商文化在這裡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晉商的誠信、勤奮、開拓精神,依然影響著當地人們的生活和價值觀。
來到榆次,一定不能錯過當地的特色美食。榆次灌腸是一種傳統小吃,以蕎麵為主要原料,蒸熟後搭配特製的調料食用,口感爽滑勁道,味道酸辣可口,是當地人喜愛的美食之一,無論是在街頭小吃攤還是餐廳,都能品嚐到這道美味。榆次什貼毛谷小米,顆粒飽滿,色澤金黃,煮出的小米粥香濃醇厚,營養豐富,是當地的特色農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不僅在當地暢銷,還遠銷外地。太谷餅是榆次周邊地區的特色糕點,在榆次也備受歡迎。太谷餅甜而不膩,酥而不碎,口感獨特,以其獨特的風味成為老少皆宜的美食,常被作為禮品饋贈親友。
如果計劃前往榆次旅遊,以下攻略可供參考。交通方面,榆次交通十分便利。若選擇乘坐飛機,可先抵達太原武宿國際機場,機場距離榆次較近,有多種交通方式前往,可乘坐機場大巴直達榆次,也可打車,方便快捷。若乘坐火車,榆次有火車站,也可選擇到太原南站或太原站,再轉乘汽車前往榆次,太原與榆次之間的交通往來頻繁。在榆次區內,有公交車、計程車等交通工具,方便前往各個景點。如果想更自由地遊覽,還可以選擇租車自駕。
住宿方面,榆次有多種選擇。若想體驗當地的歷史文化氛圍,可選擇住在榆次老城附近的客棧,這些客棧大多保留了傳統的建築風格和裝飾,能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歷史韻味。如果追求現代化的設施和舒適的環境,市區內有多家星級酒店和快捷酒店可供選擇,這些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能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
行程規劃方面,若只有一天時間,建議上午前往榆次老城,遊覽古建築群,欣賞民間民俗藝術表演,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遊覽時間約3 - 4小時;中午在老城附近品嚐榆次特色美食;下午前往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漫步山林,呼吸新鮮空氣,放鬆身心,遊覽時間約3 - 4小時。若有兩天時間,第一天可以按照上述一天的行程安排,第二天上午前往常家莊園,瞭解晉商文化和儒商精神,遊覽時間約3 - 4小時;中午在常家莊園附近用餐;下午前往後溝古村,體驗農耕文化,欣賞古村落的風貌,遊覽時間約2 - 3小時。若時間充裕,還可以將周邊的景點如平遙古城、喬家大院等納入行程,深入體驗山西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 。
購物方面,榆次有許多特色商品值得購買。常家莊園的文創產品,如印有常家莊園建築圖案的明信片、書籤、工藝品等,具有紀念意義。榆次的剪紙、麵塑、刺繡等民間手工藝品,製作精美,富有地方文化特色,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此外,榆次的特色農產品如什貼毛谷小米、長凝蒜等,也可以帶回家品嚐或送給親朋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