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市礦區,這座地處山西東部門戶陽泉市西南部的城區,北緯37°51’-37°55’,東經113°29’-113°33’之間,總面積87.27平方公里,是陽泉這座城市發展程序中的重要篇章。它下轄6個街道,涵蓋44個社群與12個託管行政村,據2023年人口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全區人口達22.54萬人。礦區以獨特的歷史沿革、深厚的文化脈絡、豐富的旅遊資源、質樸的民俗風情和誘人的特色美食,吸引著人們深入探尋它的魅力。

一、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早在舊石器時代,這片土地上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西漢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幷州設定上艾縣,礦區境域便屬上艾縣管轄。此後,歷經朝代更迭,北魏登國元年(386年)上艾縣更名石艾縣;唐天寶八年(749年)又更名廣陽縣;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再次更名為平定縣,期間礦區轄境歸屬基本未變。

近代以來,陽泉礦區見證了中國工業發展的重要歷程。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山西商辦全省保晉礦務有限總公司(簡稱保晉公司)成立,在境內採用機器生產煤炭,這裡不僅成為陽泉近代工業的發祥地,更開啟了山西近代煤炭工業的先河。然而,隨後的日子裡,帝國主義的侵略、官僚買辦階級的壓榨以及軍閥混戰,使得境內工業發展艱難。1937年10月,日軍侵入陽泉,為掠奪煤炭資源,於次年在區內蔡窪興建陽泉境內第一座發電廠,陽泉礦區工業在戰火中遭受重創。

1947年5月,陽泉解放設市,礦區境屬陽泉市。1949年9月,陽泉市改設為陽泉工礦區,礦區(北區)境屬陽泉工礦區。1952年,陽泉工礦區複稱陽泉市,礦區轄境歸屬不變。1970年1月,山西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增設陽泉市礦區,直屬陽泉市,從此礦區開啟了獨立發展的新篇章。

在這片土地上,還誕生過不少仁人志士,也發生過許多重大事件。1927年2月7日,陽泉煤礦第一個黨支部——中國共產黨陽泉支部正式成立,在黨的領導下,陽泉礦區的工人運動蓬勃發展。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黨組織積極組織工人武裝,何英才帶領300多名以共產黨員為骨幹的工人游擊隊奔赴太行山與八路軍會合,投身抗日戰場,展現出無畏的革命精神。

二、街道簡介

礦區的6個街道各具特色,承載著不同的功能與記憶。

- 沙坪街道:作為礦區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深厚的工業基礎,轄區內分佈著眾多與煤炭相關的企業和設施。這裡的居民多與煤炭產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社群氛圍濃厚,鄰里之間互幫互助,傳承著礦區人樸實、勤勞的品質。街道內有一些傳統的市場,售賣著各種生活用品,充滿著生活氣息。

- 賽魚街道:交通位置重要,是礦區的交通樞紐之一。這裡商業較為發達,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從日常百貨到特色小吃,應有盡有。賽魚街道還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一年一度的賽魚村廟會是當地重要的民俗活動。廟會與香嚴寺有關,固定在農曆五月十三舉行。這一天,從太行國際新城公交站向北直到晉午候驢肉館,以及太行路和賽魚街交叉十字路口東西兩邊的街道上,擺滿了各種攤位,商品琳琅滿目,涵蓋布匹、成衣、生活日用品、五金交電、書籍玩具、各類食物等。由於農曆五月十三是五爺的生日,也是關羽的誕辰日,信眾們會前往香嚴寺的天王殿、關帝殿、大佛殿等,攜帶供品燒香叩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平安 。

- 蔡窪街道:曾經是陽泉煤礦的重要產區之一,有著豐富的煤炭開採歷史遺蹟。如今,在城市轉型發展的過程中,蔡窪街道也在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逐步發展起一些服務業和小型工業。街道內保留著一些老礦工的宿舍區,這些建築見證了當年煤炭工業的繁榮與艱辛。

- 橋頭街道:位於礦區的中心位置,是礦區的商業和文化中心之一。這裡有大型的購物中心、電影院、圖書館等,滿足了居民的日常消費和文化需求。街道上高樓大廈林立,與其他街道相比,更具現代都市氣息。

- 平潭街街道:是一個居住氛圍濃厚的街道,擁有多個成熟的居民區。街道內配套設施完善,學校、醫院、公園一應俱全,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條件。平潭街街道還注重社群文化建設,經常組織各種文藝活動和體育比賽,增進居民之間的感情。

- 貴石溝街道:位於南區,是礦區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之一。這裡的煤炭儲量豐富,開採技術先進。隨著煤炭產業的發展,貴石溝街道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社群文化,礦工們之間團結友愛,共同為煤炭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三、必遊景點

銀圓山莊

銀圓山莊位於礦區,是一處極具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蘊的清代民居建築群。它始建於清朝中葉,佔地面積較大,整個山莊依山而建,錯落有致,佈局嚴謹。山莊內的建築風格獨特,融合了北方四合院的大氣和南方園林的精巧,採用了木雕、石雕、磚雕等多種工藝,每一處雕刻都栩栩如生,展現了當時工匠們高超的技藝水平。這些建築不僅具有實用價值,更是藝術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化特色。漫步在山莊內,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繁華的年代,能夠深切感受到歷史的沉澱和文化的魅力。

石板片農業風景區

石板片農業風景區是礦區一處將自然風光與農業體驗相結合的旅遊勝地。這裡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有著大片的農田、果園和山林。在風景區內,遊客可以參與農事活動,如採摘水果、種植蔬菜等,親身體驗田園生活的樂趣。同時,還能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遠處山巒起伏,近處溪水潺潺,四季景色各異。春天,漫山遍野的花朵競相開放,五彩斑斕;夏天,綠樹成蔭,是避暑的好去處;秋天,果實累累,一片豐收的景象;冬天,白雪皚皚,宛如童話世界。此外,景區內還設有一些休閒設施,如農家樂、民宿等,遊客可以在這裡品嚐到地道的農家美食,感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愜意。

四、古剎、寺廟、道觀

香嚴寺

香嚴寺位於賽魚街道,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是一座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古剎。寺廟坐北朝南,建築風格古樸典雅,主要建築有天王殿、關帝殿、大佛殿等。寺內儲存著許多珍貴的文物和古蹟,如古老的佛像、碑刻等。這些文物不僅具有藝術價值,更是研究佛教文化和歷史的重要資料。香嚴寺不僅是宗教信仰的場所,也是當地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每年的賽魚村廟會都與它緊密相連,吸引著眾多信眾和遊客前來朝拜和觀光。

西河村三官廟

西河村三官廟位於西河村,坐北朝南,據廟內石碑記載,始建於元至正年間,明清曾多次重修。廟宇佈局緊湊,為四合院結構,裡面均為清代遺構。主要由山門兩邊的樂樓、東、西耳殿、東西配殿以及正殿組成。其中大門上面“三官廟”三個大字是清道光年間所題。正殿為單簷硬山頂結構,裡面供奉著上元天官、中元地官和下元水官,在民間,三元大帝象徵著堯舜禹 。廟門口有一株古槐,相傳約100多年前,村民正欲下坑,忽見古槐起火,於是放棄下坑前來救火。火滅後復去下坑,只見坑內出水,大水已衝向坑口,眾人認為是古槐顯靈,於是世代相傳,這個故事也為三官廟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五、歷史遺址

陽泉礦區有著豐富的工業歷史遺址,見證了中國煤炭工業的發展歷程。一些廢棄的礦井、煤礦工業設施等,雖然已經不再使用,但它們承載著過去的記憶,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這些遺址是工業文明的見證,也是研究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的重要實物資料。例如,部分礦井的巷道、通風設施等儲存較為完好,可以讓人們直觀地瞭解到當年煤炭開採的艱辛與不易。同時,這些歷史遺址也在逐步被開發利用,透過建設工業博物館、開展工業旅遊等方式,讓更多的人瞭解礦區的工業文化,傳承和弘揚礦工們艱苦奮鬥的精神。

六、民俗風情

礦區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充滿了濃郁的地方特色。除了前文提到的賽魚村廟會和西河村三官廟廟會外,在傳統節日裡,人們也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春節期間,家家戶戶貼春聯、掛燈籠,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充滿了溫馨和歡樂的氛圍。元宵節時,礦區會舉辦熱鬧的燈會,各種造型精美的花燈掛滿大街小巷,吸引著眾多居民前來觀賞。同時,還有舞龍、舞獅、踩高蹺、跑旱船等傳統民俗表演,人們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一個又一個美好的節日。

在礦區,還有一些傳統的手工藝傳承至今。例如,剪紙藝術在當地十分流行,民間藝人用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能剪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花卉等圖案,這些剪紙作品不僅具有裝飾性,還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此外,麵塑也是礦區的特色手工藝之一,每逢重要節日或慶典,人們會用麵粉製作出各種精美的麵塑,如壽桃、龍鳳、十二生肖等,既可以作為供品,也可以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

七、特色美食

抿曲

抿曲是陽泉礦區的特色美食之一,它以綠豆麵、白麵為主要原料,製作時將兩種面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和成麵糰,然後用特製的抿曲床將麵糰抿入沸水中煮熟。抿曲口感爽滑,味道鮮美,通常搭配各種滷汁食用,如炸醬、西紅柿雞蛋滷、酸菜滷等。每一種滷汁都有著獨特的風味,與抿曲相得益彰,讓人回味無窮。

過油肉

過油肉也是礦區餐桌上常見的美食。這道菜選用新鮮的豬肉,切成薄片,經過醃製、上漿後放入油鍋中滑炒至熟,再加入木耳、玉蘭片、黃瓜等配菜一起炒制而成。過油肉色澤金黃鮮豔,口感外軟裡嫩,味道鹹鮮,聞起來還有淡淡的醋香,是一道深受當地居民喜愛的家常菜,也是招待親朋好友時必不可少的佳餚。

平定黃瓜幹

雖然平定黃瓜幹並非礦區獨有,但在礦區也深受歡迎。它是用當地特有的黃瓜品種,經過傳統工藝醃製、晾曬而成。平定黃瓜幹色澤金黃,口感脆嫩,味道清香,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來炒菜、涼拌或煮湯,是一種營養豐富、獨具特色的美食。

八、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

陽泉市礦區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帶的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最佳旅遊時間為春秋兩季。春季(3月 - 5月)氣溫逐漸回升,萬物復甦,此時前往石板片農業風景區,可以欣賞到美麗的田園風光,還能參與一些春季的農事活動,如採摘草莓等。秋季(9月 - 11月)天高氣爽,氣候宜人,是觀賞自然風光的好時節。銀圓山莊在秋天的映襯下,更顯古樸典雅;石板片農業風景區的果園裡果實累累,遊客可以盡情享受採摘的樂趣。

交通指南

陽泉市礦區交通十分便利。如果選擇乘坐火車,陽泉站距離礦區較近,從車站可乘坐公交車或計程車前往礦區各個景點。公路交通方面,京昆、青銀國家幹線高速公路穿境而過,307國道橫貫東西。如果是自駕前來,可透過這些高速公路和國道便捷地到達礦區。此外,礦區內公共交通較為發達,有多條公交線路連線各個街道和社群,方便遊客出行。如果想要更自由地遊覽,也可以選擇共享單車,隨時隨地欣賞礦區的風景。

住宿推薦

在礦區住宿有多種選擇。如果追求舒適和高品質的住宿體驗,可以選擇位於橋頭街道的酒店,這些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周邊配套設施完善,距離商業區和主要景點都比較近。如果想要經濟實惠一些,可以選擇一些快捷酒店或民宿。快捷酒店價格相對較低,但能滿足基本的住宿需求;民宿則能讓遊客更好地體驗當地的生活氛圍,感受礦區居民的熱情好客。

行程規劃

如果只有一天的時間,可以早上前往銀圓山莊,參觀清代民居建築群,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中午在山莊附近的農家樂品嚐當地的特色美食,如抿曲、過油肉等。下午前往石板片農業風景區,漫步在田園之間,參與農事活動,放鬆身心。晚上回到市區,在商業街逛逛,感受礦區的夜生活。

如果有兩天的時間,可以在第一天的基礎上,第二天上午前往香嚴寺或西河村三官廟,瞭解宗教文化和民俗歷史。中午在附近的餐館用餐後,下午去參觀一些歷史遺址,深入瞭解礦區的工業發展歷程。晚上可以去觀看一場當地的民俗表演,如舞龍舞獅等,進一步感受礦區的民俗風情。

陽泉市礦區,這座在煤海深處崛起的城區,既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又在不斷地創新發展。無論是探尋歷史遺蹟,還是體驗民俗風情,亦或是品嚐特色美食,這裡都能帶給遊客獨特而難忘的旅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