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忻州市的西部,有一座充滿歷史韻味的縣城——五寨縣。它總面積1387.6平方千米 ,地處黃土高原,雖地域面積不算廣袤,卻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獨特的印記,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吸引著眾多遊客和歷史文化愛好者前來探尋。

鄉鎮分佈與特色

五寨縣現轄3個鎮、7個鄉 。這些鄉鎮猶如繁星散佈在五寨縣的土地上,各自擁有獨特的魅力與特色。

- 小河頭鎮:位於五寨縣東南部,這裡自然生態環境優越,山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較高。當地的農業以特色種植為主,如中藥材種植就頗具規模,黃芪、黨參等中藥材品質優良,在市場上小有名氣。鎮內的鄉村旅遊也在逐步興起,依託周邊的自然風光,開發了一些農家樂和採摘園,吸引了不少周邊城市的遊客前來體驗鄉村生活,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 硯城鎮:作為五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硯城鎮人口密集,商貿繁榮。這裡基礎設施完善,學校、醫院、商場等一應俱全,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條件。鎮內儲存著一些歷史建築和文化遺蹟,如古老的街巷和傳統的民居,這些建築見證了五寨縣的歷史變遷,也為這座現代化的城鎮增添了一份古樸的氣息。同時,硯城鎮還是五寨縣的交通樞紐,多條公路在此交匯,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貨物的運輸。

- 三岔鎮:地處五寨縣北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商貿重鎮。三岔鎮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素有“七縣旱碼頭”之稱。這裡商業氛圍濃厚,集市貿易活躍,各類商品琳琅滿目。三岔鎮的傳統手工藝品製作也十分發達,如剪紙、刺繡等,這些手工藝品做工精細,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遊客喜愛。此外,三岔鎮周邊的農業以糧食種植為主,是五寨縣的重要糧食產區之一。

- 前所鄉:位於五寨縣東北部,該鄉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五寨縣的主要農業產區。前所鄉以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為主,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特色農業發展迅速,甜糯玉米、小雜糧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農產品品質也不斷提升。同時,前所鄉還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了農業產業鏈,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

- 胡會鄉:胡會鄉位於五寨縣東部,這裡的自然風光優美,山水相依,景色宜人。胡會鄉的畜牧業較為發達,養殖的牛羊數量眾多,肉質鮮美。為了進一步發展畜牧業,當地政府積極引導養殖戶採用科學的養殖方法,提高養殖效益。此外,胡會鄉還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

- 李家坪鄉:李家坪鄉地處五寨縣南部,該鄉以農業和林業為主要產業。李家坪鄉的森林資源豐富,山上植被茂密,生態環境良好。在農業方面,李家坪鄉主要種植穀子、豆類等小雜糧,這些小雜糧富含營養,口感獨特,深受消費者青睞。同時,李家坪鄉還積極發展林業經濟,種植了大量的經濟林,如核桃樹、蘋果樹等,為農民增加了收入來源。

- 東秀莊鄉:東秀莊鄉位於五寨縣西南部,這裡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自然風光秀麗,旅遊資源豐富。東秀莊鄉擁有一些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如峽谷、瀑布、古村落等,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旅遊。為了更好地開發旅遊資源,當地政府加大了對旅遊基礎設施的投入,修建了旅遊道路、停車場等設施,提升了旅遊服務質量。此外,東秀莊鄉還注重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積極挖掘和整理當地的民俗文化,如民間傳說、傳統手工藝等,讓遊客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 孫家坪鄉:孫家坪鄉在五寨縣西部,以農業種植和養殖為主要產業。該鄉的特色農產品有紅芸豆、馬鈴薯等,紅芸豆顆粒飽滿,色澤鮮豔,蛋白質含量高,是製作各類美食的優質原料,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在養殖方面,孫家坪鄉主要養殖豬、羊等家畜,透過發展規模化養殖,提高了養殖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孫家坪鄉還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引進了一些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了農產品的就地加工和增值。

- 杏嶺子鄉:杏嶺子鄉位於五寨縣西北部,該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許多歷史遺蹟和文化景點。杏嶺子鄉的古建築儲存較為完好,如古老的廟宇、民居等,這些建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此外,杏嶺子鄉還流傳著許多民間傳說和故事,如“五寨的由來”等,這些傳說和故事豐富了當地的文化內涵。在經濟發展方面,杏嶺子鄉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玉米、高粱等農作物,同時也發展了一些特色養殖產業,如養蜂等。

- 韓家樓鄉:韓家樓鄉地處五寨縣中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韓家樓鄉的工業和農業發展較為均衡,工業方面,有一些小型的加工廠,主要從事農產品加工和建材生產等;農業方面,以種植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為主,同時也發展了一些養殖業。韓家樓鄉還注重發展商業和服務業,集市貿易活躍,為當地居民提供了豐富的商品和服務。

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五寨縣的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新石器時期 。從境內南峰臺、兌堡、方城、武王城等14處聚落遺址證實,當時就有先民在此聚居、生息,他們能夠磨製石具,製作陶器,構築窯穴,從事狩獵和簡單的農耕生產。

春秋至戰國初,五寨縣應為婁煩國中心地域 。公元前309年,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擊敗婁煩、林胡後,置雁門郡,領十四縣,其中的埒縣就設在今前、後武王城村,見證了中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大融合。

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五寨為雁門郡埒縣地 。西漢末年埒縣廢,變為雁門郡婁煩縣地。北魏時,這裡是秀容郡之北秀容地,水草豐美的山川成為爾朱榮的優良牧場,也是爾朱家族的崛起之地。

隋始稱神武縣,屬馬邑郡 。唐屬河東道朔州,唐末置遮虜軍,李克用父子在此征伐。五代後漢時屬岢嵐軍。宋為嵐州嵐谷縣。契丹人於遼重熙九年(1040年)設武州(治所在今大武州村),統神武縣,後合入寧遠縣(治所在今大辛莊村)。金為武州寧遠縣,元朝為大同路武州寧遠縣,武州重鎮歷經遼、金、元三代330餘年。

明洪武七年(1374年)設鎮西衛(衛治先在岢嵐,後移五寨),建前、後、左、右、中五所,隸山西都司 。嘉靖十八年(1539年)在左所建城池,名五寨堡。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五寨縣,縣名一直延續至今。

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五寨縣誕生了眾多英雄豪傑 。明代嘉慶年間的鎮西衛人揚州參將邱升,是與戚繼光齊名的抗倭名將,他英勇殺敵,屢立戰功,凱旋歸來時路遇伏兵,躍馬搏擊,中箭身亡,後立祠如皋縣,如皋縣現在還建有邱升中學、邱升路以紀念他。明代甘陝洮州副總兵李聯芳,在萬曆十八年遭遇蒙古俺答火落赤部攻擊時,他部皆退,唯有他率眾3000餘人孤軍奮戰,壯烈捐軀,震動朝野,賜贈都督同知。明末右軍都督袁信,清康熙年間的重慶鎮總兵、宣化鎮總兵張自成,他們同樣功勳赫赫,名留青史。

五寨縣人民還擁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紅軍時期,1924年就入黨的中華蘇維埃政府總務廳長趙寶成,於1935年血灑瑞金銅缽山區。抗日戰爭時期,五寨是八路軍120師晉西北抗戰的主戰場,全縣人民配合八路軍堅決抗日,給日本侵略軍多次打擊,湧現出程仲一、高欽、張存貴等革命烈士和特等民兵英雄路玉小等無數抗日勇士。解放戰爭中,五寨是晉綏二地委和二專署所在地,有200餘名五寨籍幹部西進、北上、南下支援新解放區;有數千民工、千餘車輛支援前線,參與戰爭。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有2000多名青壯年參軍,近千人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解放全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必遊景點與歷史遺址

五寨縣的旅遊資源豐富多樣,既有迷人的自然風光,也有珍貴的歷史遺蹟,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賞遊覽。

- 荷葉坪:華北最大的亞高山草甸,海拔2784米,比蘆芽山主峰還高48米 。其頂部草甸面積近4萬畝,宛如一片巨大的荷葉鋪展於峰頂,故而得名。這裡綠草如茵,繁花似錦,每至盛夏,漫山遍野的五顏六色花朵競相綻放,將草甸裝點得如同一幅巨大而精美的繡花地毯。前往荷葉坪的沿途也是風景無限,道路兩旁山巒起伏,綠樹成蔭,清新的空氣讓人倍感心曠神怡。不過由於荷葉坪海拔較高,氣溫較低,即使在炎炎夏日也建議遊客隨身攜帶厚衣服,並且景區內目前沒有商業服務點,遊客需自行準備小食品和足夠的飲用水,賞景最佳時間是每年的6月至9月。

- 五寨溝風景區:被譽為“北方的九寨溝”,它將山水林、石草廟泉等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景色迷人,美不勝收 。沿著溪流徒步,感受著清新的空氣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愜意無比。景區內的三疊瀑更是一大特色,瀑布層層疊疊,氣勢磅礴,水花飛濺,在陽光的照耀下,形成一道道美麗的彩虹,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拍照打卡。

- 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以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豐富的生態資源著稱,是理想的避暑勝地,也是徒步登山和森林探險的好去處 。公園內樹木種類繁多,有松樹、柏樹、樺樹等,森林覆蓋率極高。漫步在森林中,彷彿置身於綠色的海洋,耳邊是鳥兒的歌聲,腳下是鬆軟的落葉,讓人身心愉悅。此外,公園內還有許多珍稀的野生動物,如狍子、狐狸、松鼠等,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 明長城五寨堡遺址:位於五寨縣縣城,土築於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萬曆八年(1580年)包磚 。該堡周長四里,高三丈五尺,是明長城山西鎮的重要軍事據點。雖歷經歲月的侵蝕,部分城牆已經殘缺,但依然能讓人感受到當年的雄偉與堅固。站在遺址上,彷彿能看到當年金戈鐵馬、烽火連天的戰爭場景,見證著五寨縣在歷史上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重要地位。

- 常遇春墓:位於三岔鎮柳河村南,墓高33米,周長約500米,環植樹木,景色宜人 。常遇春是明朝大將,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這座墓葬規模宏大,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吸引了許多歷史愛好者前來瞻仰,也成為了五寨縣歷史文化的重要象徵之一。

古剎與寺廟

五寨縣的宗教文化歷史悠久,留存下來的古剎和寺廟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 雪山瑞雲寺:始建年代不詳,寺內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具有濃厚的佛教文化氛圍 。寺廟周圍環境清幽,山巒環抱,綠樹成蔭,是修行和禮佛的好地方。寺內儲存著一些古老的佛像、壁畫和碑刻,這些文物不僅具有藝術價值,也是研究佛教文化和歷史的重要資料。每逢佛教節日,瑞雲寺都會舉行盛大的法事活動,吸引眾多信徒前來朝拜。

- 東雪山寺:歷史悠久,寺內的石碑銘刻著歲月的痕跡 。寺廟建築錯落有致,佈局嚴謹,體現了古代建築的精湛技藝。東雪山寺的宗教活動豐富多樣,每年都會舉辦多次佛事法會,信徒們在這裡虔誠祈福,祈求平安幸福。此外,寺廟還經常開展一些佛教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了佛教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 五佛寺:這座寺廟的建築風格獨特,融合了多種文化元素 。寺內供奉著五尊佛像,造型精美,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五佛寺的香火旺盛,信徒眾多,每逢初一、十五等傳統節日,前來上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寺廟還注重對佛教文化的傳播和弘揚,透過舉辦佛教講座、禪修活動等方式,讓更多的人瞭解佛教文化的內涵。

民俗風情

五寨縣的民俗風情獨具特色,豐富多彩,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域文化特色。

- 八大角秧歌:始於元末,融合了漢族的飄逸和蒙族的豪放 。其鼓點鏗鏘激越,舞姿剛柔並濟,是五寨縣最具代表性的傳統舞蹈之一。表演時,演員們身著鮮豔的服裝,手持彩扇、手帕等道具,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翩翩起舞。八大角秧歌通常在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期間表演,為節日增添了歡樂祥和的氛圍,也展示了五寨縣獨特的民俗文化。

- 面魚習俗:“七月十五送面魚”是五寨縣的傳統習俗 。在這一天,婦女們會用麵粉製作成各種形狀的面魚,有的還會在面魚上裝飾一些彩色的豆子或紅棗,使其更加美觀。面魚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種文化象徵,據說它潛藏著一種近似烽火傳信的玄機,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

- 五寨燴菜:這道聞名一方的風味美食,不僅味道鮮美,還藏著民間百姓對秦檜的諷刺和痛恨 。五寨燴菜通常以豬肉、豆腐、土豆、粉條等為主要食材,將這些食材一起放入鍋中燉煮,湯汁濃郁,口感豐富。它是五寨縣人民餐桌上的常客,也是招待客人的必備佳餚,體現了五寨縣人民熱情好客的性格特點。

特色美食

五寨縣的美食獨具風味,以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深受人們喜愛。

- 五寨燉羊肉:選用當地優質山羊為原料,經過精心烹製,肉質酥爛,香濃可口 ,是冬日裡的暖身佳餚。五寨的山羊在天然牧場中放養,吃著天然的草料,肉質鮮嫩,沒有羶味。燉羊肉時,加入各種調料和配菜,慢火燉煮,讓羊肉的香味充分散發出來,湯汁濃郁醇厚,讓人回味無窮。

- 五寨豆腐:製作精細,色澤潔白,質地細嫩,富含多種營養成分 。五寨豆腐以優質的大豆為原料,採用傳統的製作工藝,經過浸泡、磨漿、煮漿、點滷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它可以用來炒菜、煮湯、涼拌等,吃法多樣,口感鮮美,是五寨縣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 五寨黃米油炸糕:傳統風味糕點,色澤金黃誘人,外皮酥脆,內裡綿軟,口感香甜而不膩 。製作黃米油炸糕時,先將黃米麵蒸熟,然後揉成麵糰,包上豆沙、紅棗等餡料,搓成圓形,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咬上一口,外皮的酥脆和內餡的香甜完美結合,讓人慾罷不能,是五寨縣人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等重要場合必不可少的美食。

- 五寨紅芸豆:顆粒碩大,色澤鮮紅,蛋白質含量高 ,是五寨縣的特產之一,也是製作各種美食的優質原料。紅芸豆可以煮著吃、炒著吃,還可以用來製作豆沙餡、豆包等。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旅遊指南攻略

- 最佳旅遊時間:五寨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涼爽,平均氣溫在18 - 24°c之間,此時五寨溝、荷葉坪等景區植被茂盛,景色優美,是避暑和欣賞自然風光的好時機;秋季天高氣爽,漫山遍野的農作物成熟,一片金黃,如紅芸豆、穀子等,還能體驗豐收的喜悅,同時也是觀賞紅葉的好時節。

- 交通指南:

- 外部交通:如果選擇飛機出行,距離五寨縣較近的是忻州五臺山機場,抵達機場後,可乘坐機場大巴前往忻州汽車站,再轉乘前往五寨縣的長途客車,車程約3 - 4小時。乘坐火車的話,可先到離五寨較近的神池站或岢嵐站,然後再轉乘汽車前往五寨縣。自駕的遊客,可從太原出發,經二廣高速轉靈河高速,再轉五保高速,在五寨出口下高速,全程大約300公里,4小時左右即可到達,一路可欣賞沿途的風景。

- 內部交通:五寨縣城內有公交車,但線路和車次有限,主要運營在縣城的主要街道和部分鄉鎮。如果要前往一些偏遠景點,建議選擇租車或乘坐計程車,方便靈活,能自由安排行程。此外,共享單車在縣城內也較為普及,遊客可以騎共享單車在縣城內遊覽,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

- 住宿推薦:

- 星級酒店:位於縣城中心的五寨大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房間乾淨整潔,價格適中,每晚200 - 350元左右,適合對住宿品質有一定要求的遊客。酒店配備有餐廳、會議室、健身房等配套設施,不僅能滿足住宿需求,還可提供商務、休閒等多樣化服務。周邊購物、餐飲、娛樂場所眾多,出行極為便利。

- 經濟型旅館:在硯城鎮和三岔鎮的主幹道旁,分佈著不少經濟型旅館,每晚價格在80 - 150元。雖然房間設施相對簡單,但基本的住宿需求都能滿足,如獨立衛浴、電視、空調等。這些旅館多靠近當地集市,遊客可以方便地體驗到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品嚐街邊小吃,購買特色手工藝品。

- 特色民宿:五寨溝風景區和荷葉坪周邊開設了多家特色民宿,以“田園居”“山居小院”等為代表,每晚價格在180 - 300元。民宿大多采用木質結構或傳統窯洞形式建造,內部裝飾融入了大量五寨民俗元素,如剪紙、刺繡裝飾的牆面,手工編織的地毯等。住在民宿中,清晨可聆聽鳥鳴,夜晚能仰望繁星,還能在民宿主人的指導下,親手製作五寨豆腐、油炸糕等特色美食,深度體驗鄉村生活。部分民宿還提供戶外燒烤、篝火晚會等活動,適合家庭出遊或朋友聚會。

- 購物推薦:想要帶走五寨的特色好物,縣城的農貿市場和特產專賣店是絕佳選擇。在五寨特產專賣店,紅芸豆是必購商品,其顆粒飽滿、色澤鮮豔,富含蛋白質,無論是煮粥還是製作豆沙都十分合適。五寨胡麻油也是當地一大特色,採用傳統工藝壓榨,香味濃郁,營養價值高,有不同規格的包裝可供選擇。此外,五寨的手工刺繡手帕、鞋墊,以及精美的剪紙作品,這些手工藝品都展現了當地婦女的精湛技藝,圖案多以花鳥、民俗故事為主題,極具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若想購買新鮮的農副產品,可前往硯城鎮的農貿市場,剛採摘的小雜糧、現磨的豆腐、新鮮的羊肉等應有盡有,價格實惠且品質有保障。

- 遊玩路線規劃:

- 一日遊路線:清晨出發前往五寨溝風景區,沿著溪流漫步,觀賞三疊瀑的壯麗景觀,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午在景區附近的農家樂品嚐五寨燉羊肉、五寨豆腐等特色美食,補充體力。下午前往縣城的明長城五寨堡遺址,探尋歷史的痕跡,瞭解五寨在古代軍事防禦中的重要地位。傍晚回到縣城,在繁華街道上逛逛,品嚐街邊小吃,如黃米油炸糕、烤羊肉串等,結束充實的一天。

- 兩日遊路線:第一天,前往華北最大的亞高山草甸荷葉坪,徒步欣賞萬畝草甸風光,夏季看百花齊放,秋季賞金色草浪。中午在草甸上野餐(需提前自備食物),下午繼續深入探索,感受高山草甸獨特的生態環境。晚上住宿在荷葉坪附近的特色民宿,體驗鄉村夜晚的寧靜。第二天,前往三岔鎮,參觀常遇春墓,瞭解這位明朝大將的傳奇故事。之後在三岔鎮逛逛古老的集市,購買特色手工藝品和農副產品,品嚐當地特色小吃,午後返程。

- 三日遊路線:第一天,遊覽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徒步穿越原始森林,觀賞珍稀動植物,呼吸清新的負氧離子空氣。中午在公園內的休息區簡單用餐,下午繼續探索公園內的小眾景點。晚上住宿在縣城的星級酒店,享受舒適的住宿環境,緩解一天的疲勞。第二天,前往五寨溝風景區,全天深入遊玩,除了欣賞自然風光,還可嘗試釣魚、划船等娛樂專案 。晚上住宿在景區周邊的民宿,品嚐農家菜,參與篝火晚會。第三天,上午參觀雪山瑞雲寺、東雪山寺等古剎,感受佛教文化的莊嚴與寧靜,欣賞古老的建築和珍貴的文物。下午前往硯城鎮,在縣城的商場和特產店購買五寨紅芸豆、胡麻油等特產,為此次五寨之旅畫上圓滿句號 。

五寨縣,這片晉西北的土地,用它的歷史、自然與人文,編織出獨特的魅力。無論是追尋歷史足跡,還是親近自然,亦或是品味民俗美食,這裡都能帶來別樣的旅行體驗,等待著每一位遊客去發現、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