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中北部,有一座融合歷史底蘊與自然風光的城市——忻州。它北隔長城與雲朔相望,南界石嶺連通太原,西臨黃河遙看陝蒙,東倚太行連線京冀,總面積達.71平方公里 ,下轄1個市轄區(忻府區)、1個縣級市(原平市)以及12個縣(定襄縣、五臺縣、代縣、繁峙縣、寧武縣、靜樂縣、神池縣、五寨縣、岢嵐縣、河曲縣、保德縣、偏關縣),如一幅展開的宏大畫卷,每一處都蘊含獨特魅力。
一、政治經濟新貌
作為山西省的重要地級市,忻州在區域發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市政府位於忻府區長征街21號,積極推動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在經濟領域,忻州近年來成績顯著,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43.4億元 。
農業上,忻州擁有944萬畝耕地,地處北緯38度“黃金帶”,是全國唯一的“中國雜糧之都”,以藜麥、紅芸豆、亞麻籽為主的雜糧產品暢銷全國。原平酥梨、代州黃酒等特優農產品也在市場上嶄露頭角,為農業經濟增長注入活力。
工業方面,忻州是產業結構較單一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礦產資源豐富,富含煤炭、鐵礦、鋁礦、金礦等。2024年原煤產量1.05億噸,連續4年穩定在1億噸以上,煤炭先進產能佔比96.43%,全省排名第一;電力總裝機規模突破200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達到1265.69萬千瓦,裝機總量連續6年穩居全省第一 ,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
服務業蓬勃發展,五臺山、雁門關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帶動了文旅產業,2024年國產遊戲《黑神話:悟空》在忻州6處取景,佔全國總數1/6、全省總數22%以上,提升了忻州的知名度,吸引大量遊客,促進旅遊消費。
二、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忻州歷史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虞舜時期屬幷州領地,夏商周歸冀州管轄,戰國時地處趙國。秦時大部分割槽域屬太原郡,漢初正式建縣,北魏時改設肆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境域始稱忻州,此後歷經唐、宋、金、元,雖幾度興衰,但地域文化不斷沉澱。明朝建國後,區域設定逐漸穩定,清雍正二年升為直隸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設立忻縣專區、忻縣地區、忻州地區,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忻州地區和縣級忻州市,設立地級忻州市。
這片土地孕育了眾多歷史名人。西漢的班婕妤,出身功勳世家,才貌雙全,文學造詣頗高,其作品展現出非凡才情與智慧,如《團扇歌》,詞句優美,情感細膩,在古代文學史上留下獨特印記。金末元初的元好問,是傑出的文學家、史學家,詩、文、詞、曲皆擅,其詩詞作品風格多樣,既有雄渾豪邁之作,又有婉約細膩之篇,《摸魚兒·雁丘詞》中“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成為千古名句,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元代戲曲家白樸,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創作的《牆頭馬上》《梧桐雨》等雜劇,以其獨特的藝術構思和生動的人物形象,成為元雜劇的經典之作,至今在戲曲舞臺上常演不衰。清代的徐繼畲,是著名的地理學家、思想家,所著《瀛寰志略》是近代中國第一部系統介紹世界地理的著作,開闊了國人視野,對近代中國思想啟蒙意義重大。
忻州也是民歌的海洋、二人臺的故鄉,素有“民間藝術之鄉”“摔跤之鄉”“八音之鄉”“北方民歌之鄉”等美譽。當地民歌旋律優美,歌詞質樸,如《走西口》,以其悽婉動人的曲調,講述了晉北人民外出謀生的艱辛,唱出了離別的愁緒與對生活的無奈,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百姓生活狀態。二人臺則是融合了民歌、舞蹈、說唱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地方戲曲,表演生動活潑,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像《打金錢》等經典劇目,透過詼諧幽默的表演,展現了晉北地區的民俗風情。
三、自然與人文風貌
忻州山嶽縱橫,地貌多樣。東部、北部、南部多為石質山區,西部、西北部多為黃土丘陵溝壑區,中間是一小部分斷陷盆地。山區、丘陵區、盆地平川區面積分別佔全市總土地面積的53.5%、35.96%、10.54%。境內主要山脈有恆山、五臺山、太行山、系舟山、管涔山、蘆芽山、雲中山等,五臺山的葉鬥峰海拔3058米,是境內最高峰;定襄縣滹沱河谷地海拔570米,為最低點,相對高差達2488米 。主要河流有黃河、汾河、滹沱河、恢河、牧馬河、雲中河、嵐漪河等,黃河是過境河,汾河屬黃河水系,滹沱河屬海河水系,三條主要河流形成完整的三大流域。
這裡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五臺山作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有眾多古剎,如五爺廟,終年香火旺盛,信徒和遊客絡繹不絕,其建築風格獨特,融合了佛教文化與藝術精髓;菩薩頂的建築氣勢恢宏,紅牆黃瓦,彰顯皇家寺廟的尊貴氣派。雁門關是明代長城的重要關隘,甕城、點將臺等遺址儲存完好,站在關城之上,彷彿能看到古代金戈鐵馬的戰爭場景,感受其重要的軍事地位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蘆芽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萬年冰洞、懸崖棧道、馬倫草原三大奇觀。萬年冰洞四季冰封,洞內冰柱、冰簾、冰筍等形態各異,在燈光映照下如夢如幻;懸崖棧道鑲嵌在懸崖峭壁之上,驚險刺激,考驗著遊客的勇氣;馬倫草原廣袤無垠,綠草如茵,牛馬成群,是大自然賜予的天然牧場。
忻州古城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今已有近1800年曆史。古城內儲存大量明清時期古建築,城牆巍峨聳立,登上城牆可俯瞰古城全景;鐘樓古樸莊重,是古城的重要象徵;文廟莊嚴肅穆,是古代文人求學問道的場所,體現了忻州對文化教育的重視。泰山廟巷是美食聚集地,匯聚了保德碗託、刀削麵等地道山西小吃。保德碗託口感爽滑,配上辣椒、醋等調料,酸辣可口;刀削麵麵條中間厚兩邊薄,形狀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秀容書院是古城的文化地標,夜晚常有非遺表演,如打鐵花,鐵水在擊打之下綻放成絢麗的火花,似天女散花,又像潑金撒銀,為古城增添濃厚文化氛圍。
四、各縣特色風采
1. 忻府區:作為忻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秀容書院、忻州古城等景點。秀容書院是忻州文化教育的象徵,儲存大量古建築和文物,見證了忻州的教育發展歷程。忻州古城熱鬧繁華,九街十八巷商鋪林立,遊客可品嚐當地美食,購買特色手工藝品,感受濃郁生活氣息。美食有定襄蒸肉,以豬肉、土豆和澱粉為原料,經多道工序蒸制而成,肉質鮮嫩,口感軟糯,香氣撲鼻。
2. 原平市:有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遺產,崞陽文廟規模宏大,建築精美,是原平文化的重要象徵。天涯山風景區自然景觀獨特,由天涯峰和蓮花峰組成,峰巒奇特,松柏翠綠,還有石鼓神祠等人文景觀,歷史悠久,傳說動人。原平鍋魁是特色美食,有甜、鹹兩種口味,甜鍋魁香甜可口,鹹鍋魁酥脆鹹香,深受當地人喜愛。
3. 定襄縣:歷史文化悠久,有閻錫山故居,建築風格獨特,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與西方建築元素,規模宏大,佈局嚴謹,展示了當時的建築工藝和文化特色。河邊民俗博物館陳列大量民俗文物,反映了定襄的民俗風情和傳統文化。定襄蒸肉、定襄蕎麵河撈是當地特色美食,蕎麵河撈口感筋道,配上羊肉臊子,味道鮮美。
4. 五臺縣:因五臺山而聞名,五臺山是世界文化遺產,有眾多佛教寺廟,佛光寺是五臺山著名寺廟之一,寺內唐代建築、雕塑、壁畫等具有極高藝術價值,被梁思成先生稱為“中國第一國寶”。南禪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一,其建築風格簡潔古樸,體現了唐代建築的特點。五臺萬卷酥是特色美食,外皮酥脆,內餡軟糯,甜而不膩。
5. 代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雁門關、代縣文廟等景點。雁門關是古代軍事要塞,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稱,見證了無數戰爭,留下許多歷史故事和傳說。代縣文廟是華北最大的縣級文廟,建築規模宏大,儲存完好,是研究古代建築和儒家文化的重要場所。代縣熬魚是特色美食,以當地新鮮魚類為原料,經獨特烹飪工藝製作而成,魚肉鮮嫩,湯汁濃郁。
6. 繁峙縣:自然資源豐富,有平型關大捷遺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1937年八路軍在此取得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繁峙巖山寺壁畫精美絕倫,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寺內壁畫內容豐富,包括佛教故事、社會生活等,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藝術水平。繁峙疤餅是特色美食,因餅上佈滿疤痕狀的麻點得名,口感酥脆,香甜可口。
7. 寧武縣:自然景觀獨特,有蘆芽山、萬年冰洞、寧武關等景點。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奇、石怪、林茂、水秀,有多種珍稀動植物。萬年冰洞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約300萬年,洞內冰層終年不化,冰柱、冰簾、冰花等美不勝收。寧武關是明長城外三關之一,在歷史上具有重要軍事地位。寧武油炸糕是特色美食,外皮酥脆,內餡香甜,有豆沙餡、紅棗餡等多種口味。
8. 靜樂縣:有天柱山、風神山等景點,天柱山風景秀麗,山上有始建於唐代的天柱龍泉寺,寺內建築古樸典雅,環境清幽。風神山是靜樂的標誌性景觀,山上有風神祠等古建築,傳說與古代神話有關。靜樂莜麵是特色美食,莜麵可製作成莜麵魚魚、莜麵栲栳栳等多種美食,口感筋道,營養豐富,配上羊肉湯或酸菜湯,別有一番風味。
9. 神池縣:有“中國月餅之鄉”的美譽,神池月餅是當地傳統特色食品,香鮮酥甜,皮酥餡香,以胡麻油、白麵、紅糖等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製作,是中秋節饋贈親友的佳品。還有轆轤窯溝、神池東湖等景點,轆轤窯溝自然景觀優美,溝內清泉潺潺,樹木繁茂;神池東湖水域廣闊,周邊生態環境良好,是鳥類棲息的天堂。神池胡麻油也是當地特產,色澤純黃而透明,營養豐富,有藥用價值。
10. 五寨縣:有荷葉坪、五寨溝等景點,荷葉坪是華北最大的亞高山草甸,面積廣闊,綠草如茵,野花盛開,還有奇特的石海景觀。五寨溝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高,是避暑度假的好去處。五寨燴菜是特色美食,以土豆、豆腐、粉條、白菜等為原料,加入豬肉或羊肉,燉制而成,味道醇厚,營養豐富。
11. 岢嵐縣:有宋長城、岢嵐鐘鼓樓等景點,宋長城是中國現存唯一的宋代長城,雖然歷經風雨侵蝕,但依然能看到其雄偉的氣勢。岢嵐鐘鼓樓建築風格獨特,造型精美,是岢嵐的標誌性建築。岢嵐柏籽羊肉是特色美食,因羊吃柏籽長大,肉質鮮嫩清香,沒有腥羶味,被當地人譽為“土人參”“補心丸”。
12. 河曲縣:有娘娘灘、文筆塔等景點,娘娘灘是黃河中的一個小島,傳說因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曾在此避難而得名,島上綠樹成蔭,風景秀麗,有許多古老的建築和傳說。文筆塔是河曲的標誌性建築,塔高約31米,造型優美,登上塔頂可俯瞰河曲縣城全貌。河曲酸粥是當地名點,以小米和酸白菜汁為主要原料熬製而成,酸甜可口,開胃健脾,是當地人的日常美食。
13. 保德縣:有保德釣魚臺、飛龍山公園等景點,保德釣魚臺是黃河岸邊的一處自然景觀,傳說與古代名人有關,臺上視野開闊,可欣賞黃河風光。飛龍山公園植被茂盛,景色宜人,有許多古建築和文化設施,是當地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保德油棗是當地特產,已有380多年栽培歷史,果實個大、皮薄、肉厚、核小,色澤深紅,油光閃亮,味道香甜。
14. 偏關縣:有老牛灣景區、偏關長城等景點,老牛灣景區是黃河入晉第一灣,與明長城烽火臺相遇,景色壯麗,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這裡的黃河水奔騰不息,長城雄偉壯觀,形成獨特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偏關長城是明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儲存較為完好,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變遷。偏關燉羊肉是特色美食,以當地優質羊肉為原料,加入各種調料燉制而成,肉質鮮嫩,湯汁濃郁,味道鮮美。
五、旅遊指南攻略
1. 交通指南
- 外部交通:航空方面,忻州五臺山機場位於定襄縣宏道鎮無畏莊村,距五臺山核心景區71千米,距忻州市區38千米 ,為4c級軍民合用支線機場、臨時航空口岸機場,有25條民用航空航線,可通航22個城市。鐵路方面,忻州境內鐵路線眾多,與全國鐵路網相連,可便捷到達各大城市。公路方面,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大運高速、五保高速等貫穿忻州,從太原、大同、石家莊等周邊城市自駕前往忻州十分方便,也有長途客車往返於忻州與周邊城市。
- 內部交通:忻州市內公交覆蓋主要城區,方便市民出行。計程車數量充足,出行便利。若要前往各景點,部分景點有專線旅遊巴士,如前往五臺山、雁門關等,也可選擇包車或租車自駕,能更自由地安排行程。
2. 住宿推薦:在忻州市區,有各種檔次酒店可供選擇。高檔酒店設施完備,服務周到;經濟型酒店價格實惠,乾淨整潔。在旅遊景區,五臺山、忻州古城等地有特色民宿,可體驗當地民俗風情,五臺山的民宿大多臨近寺廟,環境清幽,方便遊客朝拜;忻州古城的民宿位於古城內,可感受古城的夜晚氛圍。
3. 遊玩路線規劃
- 三日遊路線:第一天前往忻州古城,遊覽古城牆、秀容書院、文廟等景點,品嚐保德碗託、定襄蒸肉等美食,感受古城歷史文化氛圍;第二天前往五臺山,參觀五爺廟、菩薩頂、塔院寺等寺廟,領略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三天前往雁門關,遊覽雁門關景區,瞭解古代軍事文化,下午返回市區。
- 五日遊路線:第一天和第二天行程同三日遊;第三天前往蘆芽山,遊覽萬年冰洞、懸崖棧道、馬倫草原等景點,欣賞自然奇觀;第四天前往老牛灣景區,欣賞黃河入晉第一灣的壯麗景色;第五天前往偏關長城或代縣文廟,感受歷史的滄桑變遷,之後返回市區。
4. 注意事項:五臺山是佛教聖地,遊覽寺廟時要尊重宗教信仰和習俗,遵守寺廟規定,如不隨意拍照、不大聲喧譁等。前往蘆芽山等自然景區時,要注意安全,遵循景區指示,不要離開指定路線。品嚐當地美食時,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導致腸胃不適。忻州晝夜溫差較大,出行時注意攜帶保暖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