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魯區,地處山西省北部,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1°52′至112°41′,北緯39°21′至39°58′之間 。其西北沿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和林格爾縣接壤,西南與本省忻州市偏關縣、神池縣毗鄰,南連朔城區,東接山陰縣,東北鄰右玉縣。疆域大致呈正三角形,南北長69.5千米,東西寬67.9千米,總面積達2314平方千米 。全區常住人口約14萬餘人,下轄1個街道辦、2個鎮、10個鄉,共224個行政村。

一、鄉鎮風貌

1. 井坪鎮:作為平魯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井坪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這裡高樓林立,街道寬敞整潔,商業氛圍濃厚,各類商場、超市、店鋪琳琅滿目,滿足著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時,井坪鎮還擁有完善的教育、醫療和文化設施,是平魯區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

2. 鳳凰城鎮:位於平魯區北中部,東與右玉縣高家堡鄉相鄰,南與西水界鄉相接,西與阻虎鄉、雙碾鄉毗鄰,北與高石莊鄉相連,區域面積18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900多人 。鳳凰城鎮歷史悠久,因明代建城時有鳳凰落城的傳說而得名。新中國成立後,這裡曾是平魯縣城所在地,1953年平魯縣城遷移至井坪鎮。如今,鳳凰城鎮依然保留著許多古老的建築和傳統文化,如古城牆、古廟宇等,漫步其中,彷彿能感受到歷史的滄桑變遷。

3. 白堂鄉:白堂鄉資源豐富,尤其是煤炭資源儲量可觀,是平魯區重要的煤炭產區之一。近年來,白堂鄉在發展煤炭產業的同時,積極推進產業轉型,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遊等新興產業。透過建設生態農業示範園,種植各類特色農產品,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採摘、觀光,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

4. 陶村鄉:地處雁門關外洪濤山下,交通十分便利,元元路直通市區,是平魯區重要的工礦鄉、經濟鄉,也是千萬噸煤炭鄉鎮 。陶村鄉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開展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透過協調朔州市銀山公司先行先試露礦露天開採治理生態方案,堅持土石方剝離、復墾造田、綠化美化、種植養殖同步進行,十年來累計治理多畝,形成了種植、養殖、加工、觀光旅遊為一體的迴圈經濟體模式。昔日滿目瘡痍的採煤沉陷區,如今已變成了生機勃勃的綠色家園,還打造了馬關採摘園等休閒旅遊專案,走出了一條農業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5. 下水頭鄉:是全省土地面積第二大,朔州市第一大的鄉鎮 。近年來,下水頭鄉大力推進智慧村務平臺建設,將數字化技術融入鄉村治理。透過安裝一鍵告警智慧網格服務平臺,為村民尤其是孤寡老人提供了便捷的求助渠道。只要按下呼叫按鈕,就能直接與相關人員通話尋求幫助,若30秒內未接通,系統會依次轉接到駐村工作隊、鄉政府,確保群眾有呼必應。同時,下水頭鄉還在積極探索特色農業發展之路,充分利用廣袤的土地資源,種植各類農作物,推動鄉村經濟發展。

6. 雙碾鄉: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要產業。這裡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種植玉米、馬鈴薯、莜麥等農作物。雙碾鄉還積極發展畜牧業,養殖牛、羊等家畜,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此外,雙碾鄉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加強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使得鄉村的自然風光更加秀麗。

7. 阻虎鄉:境內山巒起伏,自然景觀獨特。烏龍洞就位於阻虎鄉,這座寺廟群隱藏在海拔1830米的烏龍山的褶皺裡 。烏龍洞廟宇始建於明初,比建於明萬曆年間五臺山的五爺廟還要早一百餘年,為平魯古八景之一,極具歷史文化內涵,自古便是旅遊勝地 。傳說有丈餘長烏蛇經常出現在洞口,因此得名烏龍洞。阻虎鄉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也在努力發展特色農業,種植一些耐旱、耐寒的農作物,如蕎麥、胡麻等。

8. 高石莊鄉:位於平魯區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這裡地理位置特殊,是重要的邊關要塞。高石莊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許多古老的長城遺蹟和烽火臺,見證了古代的戰爭與防禦。如今,高石莊鄉在保護歷史文化遺蹟的基礎上,發展特色養殖和生態農業,利用當地的草原資源,養殖優質的牛羊,同時種植綠色蔬菜和水果,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9. 西水界鄉:森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鄉內有大片的天然森林和人工林場,樹木鬱鬱蔥蔥,空氣清新宜人。西水界鄉依託豐富的森林資源,發展森林旅遊和林下經濟。遊客可以在這裡登山、徒步,欣賞自然風光,還可以參與採摘野生蘑菇、木耳等林下活動。此外,西水界鄉還鼓勵農民利用林下空間養殖家禽、家畜,種植中藥材等,增加收入。

10. 下面高鄉:以傳統農業為主,主要種植玉米、豆類、馬鈴薯等農作物。下面高鄉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推廣先進的種植技術和農業機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同時,下面高鄉還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將當地的農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增加農民收入。

11. 向陽堡鄉:農業基礎較好,土地肥沃,灌溉條件便利。向陽堡鄉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等農作物,是平魯區的重要糧食產區之一。近年來,向陽堡鄉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設施農業和特色農業,建設了多個蔬菜大棚和果園,種植反季節蔬菜和優質水果,提高了農業的經濟效益。

12. 榆嶺鄉:煤炭資源豐富,是平魯區的重要煤炭生產基地之一。在發展煤炭產業的同時,榆嶺鄉也在積極推進產業多元化發展,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透過引進先進的煤炭開採技術和裝置,提高煤炭開採效率和安全性。同時,榆嶺鄉還利用廢棄的礦區土地,發展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歷史溯源與文化脈絡

平魯區歷史源遠流長,早在舊石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生息繁衍 。

夏商西漢時期,平魯屬中陵,新朝王莽時改稱遮害,東漢複稱中陵,建武二十七年(51年)屬定襄郡。建安二十年(215年)中陵隨定襄郡西徙,隸新興郡 。武靈王破林胡、樓煩之後,此地屬趙國雁門郡所轄。

秦代,這裡稱武州塞地,隸屬雁門郡 。

西漢時仍屬中陵,歷經新朝和東漢的變革。

北魏時期,平魯為畿內地,太和十七年(493年)遷都洛陽後,改由桓州管轄 。北齊、北周時,併入朔州,為廣安郡轄 。

隋代,是鄯陽地,屬馬邑郡轄 。

唐代,置保大柵,會昌三年(843年),為回鶻降人居住 。

遼代,為朔、武二州北境,寧邊州的東境 。金代,歸鄯陽地 。

元代,割其半入武州 。

明初,稱老軍營,屯軍駐防。成化十七年(1481年)設平虜衛,屬山西行都司,駐大同府(大同市)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設井坪所(今井坪鎮) 。

清雍正三年(1725年)平虜衛改為平魯縣,隸屬朔平府 。

民國三年(1914年),平魯縣隸屬山西雁門道,1928年直屬山西省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日軍入侵後,平魯城、井坪鎮淪陷,大部分地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成為革命根據地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劃為清平縣、右平縣、山朔縣 。民國三十年(1941年),又改為平魯縣、右南縣、山朔縣 。此後,歸屬情況歷經變化。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恢復平魯縣治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平魯縣歸察哈爾省 。1951年縣駐地由平魯城遷駐井坪鎮 。1952年,撤銷察哈爾省,平魯歸屬山西省雁北專署 。1958年,雁北專區與忻州專區合併,設立晉北專署,平朔兩縣合併稱朔縣 。1961年4月,撤銷晉北專署、復設雁北專署,平、朔分治,恢復平魯縣,縣署仍駐井坪鎮 。1988年,平魯撤縣設區,歸朔州市管轄 。

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平魯區深受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的雙重影響,形成了獨特而多元的文化脈絡。中原文化的儒雅與北方遊牧文化的豪放在這裡相互交融,產生了包容並蓄的地域文化。這裡的文化不僅體現在古老的建築、傳統的手工藝上,還融入在當地的民俗風情、民間藝術之中。如威風鑼鼓、秧歌等民間藝術形式,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是平魯區人民智慧的結晶。

三、歷史名人

1. 尉遲恭:唐朝名將,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平魯區)人 。尉遲恭一生戎馬倥傯,為唐朝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他隨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戰,參與了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奪取皇位。尉遲恭武藝高強,勇猛善戰,其使用的武器是丈八蛇矛和雙鞭,傳說他曾單鞭救主,在戰場上威名遠揚。他還被後世尊為門神,其形象常被繪製在門板上,以驅邪避災,祈求平安。在平魯區,與尉遲恭相關的歷史遺蹟和傳說眾多,如國公廟等,承載著人們對他的敬仰和懷念,也是平魯區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李林: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福建尤溪人,出生於僑鄉集美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李林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奔赴抗日前線,來到山西雁北地區,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她在平魯區一帶領導抗日武裝鬥爭,組織群眾,建立抗日根據地,與日軍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戰鬥 。李林作戰英勇,多次帶領部隊與日軍激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1940年4月,在一次反“圍剿”戰鬥中,李林為了掩護機關和群眾突圍,不顧懷有身孕,毅然率騎兵連勇猛衝殺,吸引了大量日軍 。在戰鬥中,她身中數彈,仍頑強抵抗,最後壯烈犧牲,年僅24歲 。李林的英勇事蹟和崇高精神,激勵著無數平魯區人民,她成為了平魯區乃至全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四、必遊景點

1. 鳳凰古城:又名“鳳凰城”,距今已有530多年的歷史 。相傳選址修築城垣時,北固山頂落下一隻鳳凰,人們視為吉祥之兆,故稱之為鳳凰城 。鳳凰城北依北固山,當地人稱“老平魯”。歷史上,這裡是少數民族進入中原的門戶,北控大漠,據守西口古道,南接雁門紫塞,扞衛北方疆土,戰略位置尤為重要 。古城由明朝中葉的衛所轉變為清代的縣治所在,北固山也成為明清兩代傳統神道文化建築的聚集區 。如今,遊客可以在這裡欣賞到古老的城牆、廟宇、民居等建築,感受歷史的韻味,還能品嚐到當地的特色美食,體驗濃郁的民俗風情。

2. 烏龍洞:位於平魯區阻虎鄉,建於明萬曆二年 。傳說有丈餘長烏蛇經常出現在洞口,因此稱之為烏龍洞 。烏龍洞寺廟群隱藏在海拔1830米的烏龍山的褶皺裡,廟宇始建於明初,比建於明萬曆年間五臺山的五爺廟還要早一百餘年,為平魯古八景之一,極具歷史文化內涵,自古為旅遊勝地 。這裡山高林密,景色秀麗,空氣清新,是休閒度假、感受自然風光與歷史文化的好去處。遊客可以沿著山間小路攀登,欣賞沿途的美景,到達烏龍洞後,還能參觀古老的廟宇,瞭解其背後的傳說和歷史。

3. 明海湖:水域面積廣闊,湖水清澈見底,周圍群山環抱,景色十分優美 。明海湖不僅自然風光迷人,還是眾多候鳥的棲息地。每年春秋兩季,會有大量的候鳥在此停歇、覓食,種類繁多,包括大雁、天鵝、野鴨等,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遊客可以在湖邊漫步,欣賞湖光山色,還能帶上望遠鏡,觀察候鳥的生活習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此外,明海湖周邊還設有一些休閒設施,如農家樂、垂釣區等,遊客可以在這裡品嚐到新鮮的湖魚,體驗垂釣的樂趣。

五、古剎寺廟道觀

1. 國公廟:作為門神文化的重要載體,國公廟承載著人們驅邪避災、祈求平安的美好願望,對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這裡供奉著唐朝名將尉遲恭,廟宇建築風格古樸典雅,莊嚴肅穆。每逢節日,當地百姓都會前來上香祈福,熱鬧非凡。國公廟內儲存著許多古老的文物和碑刻,對於研究平魯區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遊客來到這裡,可以瞭解尉遲恭的生平事蹟,感受門神文化的獨特魅力。

2. 烏龍洞寺廟群:除了自然景觀獨特外,烏龍洞的寺廟群也是一大亮點 。這裡的廟宇建築風格各異,有大雄寶殿、觀音殿、財神殿等,供奉著眾多的佛像和神靈 。寺廟內香菸繚繞,鐘聲悠揚,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 。烏龍洞寺廟群歷史悠久,歷經多次修繕和擴建,至今仍儲存完好 。遊客可以在這裡參觀寺廟建築,欣賞精美的佛像和壁畫,還能參與一些宗教活動,感受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歷史遺址

1. 平魯明長城:地分南北,劃界晉蒙,是中國古代邊防工程的重要代表 。平魯長城見證了無數次民族間的衝突與交融,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邊塞軍事文化 。長城上的烽火臺、城堡、關隘等建築遺蹟,雖然歷經歲月的侵蝕,但依然能讓人感受到當年戰爭的硝煙和戍邊將士的艱辛 。如今,平魯明長城成為了當地重要的旅遊資源,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感受歷史的滄桑變遷。遊客可以沿著長城漫步,觸控古老的城牆,想象當年的戰爭場景,還能欣賞到長城沿線的壯麗自然風光。

2. 大河堡:原名“大水口堡”,建於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堡牆磚包,“週一裡六分七步,高三丈五尺” 。大河堡是明長城大同鎮的重要關堡,曾經在軍事防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雖然堡內建築大多已損毀,但城牆依然儲存較為完整,站在城牆上,彷彿能看到當年的軍事防禦場景 。大河堡周邊的自然風光也十分優美,遠處山巒起伏,近處田野廣袤,與古老的城堡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獨特的畫面 。遊客來到這裡,可以瞭解大河堡的歷史,欣賞其獨特的建築風格,還能拍攝到許多美麗的照片。

3. 敗虎堡:原名“敗胡堡”,據《三雲籌俎考》載,堡於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土築,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磚包 。敗虎堡是明長城大同鎮的重要關堡,在古代邊防中具有重要地位 。如今,敗虎堡雖然歷經歲月的洗禮,但依然能看到一些古老的建築遺蹟和城牆 。這些遺蹟見證了敗虎堡的歷史變遷,也讓人們對古代的軍事防禦體系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遊客可以在堡內漫步,探尋歷史的痕跡,感受古代邊防關堡的獨特魅力。

七、民俗風情

平魯區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充滿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在傳統節日裡,當地人民會舉行各種熱鬧的慶祝活動。春節期間,家家戶戶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守歲祈福 。元宵節時,人們會舉辦舞龍舞獅、踩高蹺、跑旱船等民俗表演,街頭巷尾張燈結綵,熱鬧非凡 。此外,平魯區還有獨特的廟會文化,每年的特定時間,各個廟宇都會舉辦廟會,吸引周邊地區的人們前來趕廟會。廟會上有各種商品交易、民間藝術表演、傳統美食等,是人們交流、娛樂的重要場所 。在婚喪嫁娶等人生大事上,平魯區也有著獨特的習俗。婚禮上,新郎要親自去新娘家迎親,新娘要坐花轎,舉行拜堂儀式等 。葬禮上,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如守靈、出殯等,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和懷念 。

八、特色美食

1. 莜麵栲栳栳:選用優質的莜麵為原料,將莜麵用開水和成麵糰,然後揪成小塊,在光滑的石板或案板上搓成薄片,再捲成筒狀,整齊地碼放在蒸籠裡蒸熟。蒸熟後的莜麵栲栳栳白裡透黃,薄如蟬翼,口感筋道有嚼勁。食用時,搭配羊肉臊子或西紅柿雞蛋滷等澆頭,鮮香濃郁,風味獨特。莜麵富含膳食纖維,營養豐富,不僅是平魯區餐桌上的常見美食,更是當地人招待客人的特色佳餚。

2. 平魯豌豆粥:以當地優質豌豆為主要食材,經浸泡、慢火熬煮而成。熬煮時,豌豆在鍋中慢慢釋放出自身的香甜,隨著時間的推移,湯汁逐漸濃稠,形成獨特的綿密口感。粥體表面漂浮著一層金黃的油皮,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這道粥通常作為早餐食用,搭配香脆的油糕或鹹香的醃菜,既能暖胃又能飽腹,是平魯人開啟一天生活的傳統選擇。

3. 平魯燉羊肉:選用當地散養的羯羊,這種羊肉肉質鮮嫩,羶味小。烹飪時,將羊肉切成大塊,放入鍋中,加入蔥段、薑片、花椒、八角等調料,用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經過長時間的燉煮,羊肉變得軟爛入味,湯汁濃郁醇厚。平魯燉羊肉講究原汁原味,不新增過多複雜的調料,最大程度保留了羊肉的鮮美。寒冷的冬日裡,一碗熱氣騰騰的燉羊肉,讓人從胃裡暖到心裡,是抵禦嚴寒的絕佳美食。

4. 油炸糕:採用黃米麵製作而成,黃米麵經過發酵後,揉成一個個小麵糰,包入豆沙餡、紅糖餡等,再將其捏成扁圓形。隨後,放入燒至七八成熱的油鍋中炸制。炸好的油炸糕外皮金黃酥脆,咬上一口“咯吱”作響,內裡軟糯香甜,餡料的甜蜜在口中散開,令人回味無窮。油炸糕不僅是平魯區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等重要場合必不可少的美食,也承載著當地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寓意著日子越過越紅火。

5. 平魯羊雜割:以羊的心、肝、肺、腸、肚等內臟為主要原料,先將這些內臟清洗乾淨,煮熟後切成小塊。鍋中放入羊骨熬製的高湯,加入切好的羊雜,再放入粉條、豆腐等食材,撒上蔥花、香菜、蒜末等調料。羊雜割湯色乳白,羊雜鮮嫩爽滑,粉條軟糯,豆腐入味,湯汁濃郁鮮香。一碗羊雜割下肚,既能補充體力,又能品嚐到地道的平魯風味,是深受當地人和遊客喜愛的街頭美食。

6. 蕎麵圪坨:把蕎麥麵用溫水和成麵糰,醒面片刻後,將麵糰搓成細長條,再揪成小塊,用大拇指在案板上按壓並向前推,使其成為中間厚邊緣薄的小碗狀。蕎麵圪坨可煮可炒,煮好的蕎麵圪坨口感爽滑筋道,搭配上酸菜滷或羊肉臊子,酸辣可口或鮮香濃郁;炒制的蕎麵圪坨則吸收了配菜的味道,別有一番風味。蕎麥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蕎麵圪坨既是美味的食物,也是健康養生的佳品。

九、旅遊指南攻略

(一)最佳旅遊時間

平魯區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不同季節有著獨特的旅遊體驗。夏季(6 - 8月)平均氣溫在20c左右,氣候涼爽宜人,是避暑的好時節。此時的平魯區,山巒翠綠,明海湖波光粼粼,烏龍洞周邊草木繁茂,非常適合前往各自然景區遊覽觀光、避暑休閒;秋季(9 - 11月),平魯區層林盡染,漫山遍野的樹木呈現出五彩斑斕的色彩,平魯明長城在秋色的映襯下更顯雄渾滄桑,是觀賞秋景和攝影創作的黃金時期;冬季(12 - 次年2月)雖然氣溫較低,但可以體驗到獨特的北方冰雪風情,鳳凰古城在白雪覆蓋下宛如穿越回古代,還能參與滑冰、滑雪等冰雪運動;春季(3 - 5月)萬物復甦,當地的民俗活動逐漸熱鬧起來,遊客可以感受平魯區濃郁的民俗文化氛圍。

(二)交通方式

1. 外部交通

- 航空:周邊較近的機場有大同雲岡機場,距離平魯區約150公里。遊客抵達大同雲岡機場後,可以在機場附近的租車點租車自駕前往平魯區,也可以乘坐機場大巴到大同市區,再從大同長途汽車站乘坐前往平魯區的長途客車。

- 鐵路:距離平魯區較近的火車站有朔州站、懷仁東站等。朔州站每天有多趟列車往返於太原、北京等地,從朔州站出站後,可在站前廣場乘坐前往平魯區的班車;懷仁東站是高鐵站,從北京、太原等地乘坐高鐵可到達,在懷仁東站下車後,可打車或乘坐長途客車前往平魯區。

- 公路:平魯區公路交通較為便利,大運高速、榮烏高速等高速公路與周邊城市相連。遊客可以選擇自駕前往,從太原出發,經大運高速、榮烏高速,約3 - 4小時可到達平魯區;也可以在太原、大同、朔州等城市的長途汽車站乘坐前往平魯區的長途客車,班次較為頻繁。

2. 內部交通

- 公共交通:平魯區城區內有多條公交線路,可滿足城區內的出行需求。但城區到各景點的公交線路較少,且班次不密集,不太方便。如果選擇乘坐公交前往景點,建議提前查詢好線路和發車時間。

- 租車與包車:租車和包車是遊覽平魯區較為便捷的方式。在城區內有一些租車公司可供選擇,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租賃合適的車輛。包車的話,可以與當地的計程車司機協商價格和行程,包車遊覽可以更加自由地安排時間,深入各個景點,還能隨時停靠欣賞沿途風景。

- 打車:平魯區城區打車較為方便,但前往偏遠的景點,可能需要與司機提前談好價格。在旅遊旺季,打車可能會比較緊張,建議提前做好安排。

(三)住宿推薦

1. 城區住宿:平魯區城區內住宿選擇多樣,有星級酒店、快捷酒店和經濟型賓館等。如井坪鎮中心區域,聚集了多家設施完善、服務周到的星級酒店,這些酒店提供舒適的客房、豐富的早餐以及健身房、會議室等配套設施,適合商務出行或對住宿品質有較高要求的遊客;快捷酒店和經濟型賓館則價格較為親民,房間乾淨整潔,基本的住宿設施齊全,價效比高,適合預算有限的遊客。此外,城區內還有一些特色民宿,這些民宿融入了平魯區的地方文化元素,讓遊客能夠體驗到當地的生活氛圍。

2. 景區周邊住宿:在鳳凰古城、烏龍洞等景區周邊,也有一些農家樂和小型客棧可供選擇。農家樂通常由當地居民經營,價格實惠,遊客可以品嚐到地道的農家飯菜,體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愜意;小型客棧靠近景區,出行方便,部分客棧還提供觀景房,遊客可以欣賞到景區周邊的自然風光。不過,景區周邊的住宿條件相對城區可能會簡陋一些,且房源有限,在旅遊旺季建議提前預訂。

(四)行程規劃

1. 一日遊

- 線路一:上午前往鳳凰古城,漫步古城街道,參觀古老的城牆、廟宇和民居,感受歷史的韻味;中午在古城內品嚐當地特色美食,如莜麵栲栳栳、油炸糕等;下午前往國公廟,瞭解門神文化,隨後前往附近的購物街區,挑選一些平魯區的特色紀念品,如手工刺繡、剪紙等。

- 線路二:早上出發前往烏龍洞,沿著山間小路攀登,欣賞沿途的自然風光,到達烏龍洞後,參觀寺廟群,瞭解其歷史傳說;中午在景區周邊的農家樂用餐,品嚐農家飯菜;下午返回城區,前往當地的博物館,瞭解平魯區的歷史文化和發展歷程。

2. 兩日遊

- 第一天:上午遊覽平魯明長城,選擇大河堡或敗虎堡等較為著名的關堡遺址,感受古代邊防工程的雄渾壯麗;中午在附近村莊的農家就餐;下午前往明海湖,欣賞湖光山色,觀察候鳥,還可以參與垂釣等休閒活動;傍晚前往景區周邊住宿,品嚐湖鮮美食,享受寧靜的鄉村夜晚。

- 第二天:早餐後前往鳳凰古城,深度遊覽古城內的景點,參觀古城內的民俗博物館,瞭解平魯區的民俗風情;中午在古城內用餐;下午前往李林烈士陵園,緬懷抗日民族女英雄李林,瞭解她的英勇事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之後結束行程。

3. 三日遊

- 第一天:抵達平魯區後,前往白堂鄉,參觀當地的生態農業示範園,瞭解特色農產品種植;中午品嚐農家美食;下午前往陶村鄉,參觀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後的生態景觀和馬關採摘園,體驗採摘樂趣;晚上入住陶村鄉或返回城區住宿。

- 第二天:全天遊覽鳳凰古城,包括北固山的傳統神道文化建築群,深入瞭解古城的歷史文化;品嚐古城內的各種特色小吃;晚上欣賞古城夜景,感受古城的別樣風情。

- 第三天:前往阻虎鄉烏龍洞,登山遊覽寺廟群,欣賞自然風光;中午在景區周邊用餐;下午返程,途中可在合適的地點稍作停留,再次領略平魯區的美麗風光。

平魯區,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與獨特風情的土地,無論是追尋歷史遺蹟,還是沉浸於自然風光,抑或是品嚐特色美食、體驗民俗文化,都能帶給遊客別樣的驚喜與感動,等待著更多人前來揭開它神秘而迷人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