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的北部,晉蒙交界之處,有一座小城——左雲縣。它隸屬山西省大同市,總面積1294平方公里 ,地處塞北高原,東靠歷史名城大同,西接晉北大門右玉,南鄰煤電新都朔州,北眺草原呼和浩特,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全縣轄3鎮5鄉,分別是雲興鎮、鵲兒山鎮、店灣鎮、管家堡鄉、楊千堡鄉、三屯鄉、馬道頭鄉、小京莊鄉、水窯鄉,共145個行政村 ,總人口11.79萬人,是一處融合了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的寶藏之地。
一、鄉鎮特色與風貌
雲興鎮
雲興鎮作為左雲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鎮。這裡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各類商業設施琳琅滿目,為居民和遊客提供了豐富的生活和購物選擇。鎮內保留了一些傳統的建築和街巷,如古老的民居、廟宇等,與現代化的建築相互映襯,展現出獨特的城鎮風貌。同時,雲興鎮也是遊客瞭解左雲縣的第一站,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
鵲兒山鎮
鵲兒山鎮位於左雲縣城東26公里,大同市西30公里處 ,轄區總面積55.6平方公里 。這裡因煤礦資源豐富而聞名,煤炭產業是鎮裡的重要經濟支柱。隨著經濟的發展,鵲兒山鎮也在不斷推進產業轉型和城鎮建設,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除了工業,鎮內還有一些自然景觀,如周邊的山巒和田園風光,為居民和遊客提供了親近自然的好去處。鵲兒山鎮管轄鵲兒山村、小破堡村及石牆框村等10個行政村,戶籍人口6600餘人 ,當地居民熱情好客,保留著淳樸的民風民俗。
店灣鎮
店灣鎮地處左雲縣東南部,是一個以煤炭和農業為主要產業的鄉鎮。鎮內煤炭資源儲量豐富,煤炭開採和加工產業發展較為成熟。同時,店灣鎮也注重農業的發展,擁有大片肥沃的農田,主要種植玉米、豆類、莜麥等農作物。這裡的農產品品質優良,綠色無汙染,深受市場歡迎。店灣鎮的鄉村風光優美,田野間四季景色各異,春天繁花似錦,夏天綠意盎然,秋天金黃一片,冬天銀裝素裹,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前來捕捉美麗的瞬間。
管家堡鄉
管家堡鄉位於左雲縣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是一個具有濃郁邊塞風情的鄉鎮。這裡儲存了大量的長城、古堡等歷史遺蹟,是研究古代邊塞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實物資料。管家堡鄉的明長城遺址雄偉壯觀,烽火臺、敵樓等建築錯落有致,彷彿在訴說著當年的金戈鐵馬。鄉內的古堡建築風格獨特,如保安堡、威魯堡等,這些古堡曾經是重要的軍事據點,如今雖然歷經歲月滄桑,但依然能讓人感受到其厚重的歷史底蘊。管家堡鄉的自然風光也十分迷人,草原廣袤,牛羊成群,展現出獨特的塞外風光。
楊千堡鄉
楊千堡鄉地處左雲縣中部,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要產業。這裡土地肥沃,氣候適宜,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和畜牧業的發展。楊千堡鄉種植的土豆、胡麻等農作物品質上乘,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時,鄉內的畜牧業也頗具規模,養殖的牛羊肉質鮮美,深受消費者喜愛。楊千堡鄉的鄉村文化豐富多樣,當地的村民保留了許多傳統的生活習俗和民間藝術,如剪紙、麵塑、二人臺等,每逢節日,村民們都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熱鬧非凡。
三屯鄉
三屯鄉位於左雲縣西南部,是一個生態環境優美的鄉鎮。這裡森林覆蓋率較高,山巒起伏,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是一處天然的氧吧。三屯鄉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五路山生態旅遊區就位於該鄉境內。五路山峰起巒疊,泉溪涓繞,山上植被茂盛,生長著許多珍稀的植物和動物。遊客可以在這裡進行登山、徒步、觀鳥等活動,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此外,三屯鄉還有一些歷史文化遺蹟,如白煙墩廟等,廟內儲存了部分壁畫,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馬道頭鄉
馬道頭鄉位於大同左雲縣南部 ,傳說北宋名將楊業奉命抗遼,由於奸臣陷害導致金沙灘之敗,後突圍到兩狼山上戰馬長鳴但不前行,後人為紀念一生忠烈的楊家將就把此地名為馬道頭,寓意馬走到頭之意 。馬道頭鄉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玉米、穀子、高粱等農作物。這裡的土地肥沃,農民們勤勞樸實,採用傳統的種植方式,生產出的農產品綠色健康。馬道頭鄉還擁有一些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如一些古老的村落和廟宇,雖然規模不大,但卻充滿了歷史的韻味,吸引著一些喜歡探尋歷史的遊客前來參觀。
小京莊鄉
小京莊鄉地處左雲縣東北部,是一個以農業和林業為主要產業的鄉鎮。鄉內土地廣闊,適合大規模的農業種植和林業發展。小京莊鄉種植的莜麥、豆類等農作物品質優良,是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同時,鄉內還種植了大量的樹木,發展林業經濟,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還為當地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小京莊鄉的民俗文化豐富,有著獨特的傳統節日和慶典活動,如春節期間的社火表演、元宵節的花燈會等,這些活動展示了當地的民俗風情,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水窯鄉
水窯鄉位於左雲縣南部山區,這裡煤炭資源豐富,煤炭產業是鄉內的重要經濟支柱。除了煤炭產業,水窯鄉還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發展。鄉內有一些小型的農業合作社,發展特色農業,種植蔬菜、水果等農產品,供應周邊市場。水窯鄉的自然風光秀麗,山區景色迷人,有許多瀑布、溪流等自然景觀,吸引了一些喜歡戶外運動的遊客前來探險和遊玩。
二、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左雲縣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早在1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
商、周時期,左雲屬冀州北部地區;春秋時,為北狄牧地;戰國時期,歸屬趙國;秦代,隸屬於雁門郡。到了漢代,開始設縣,名為武州縣。晉永嘉四年,這裡歸代國管轄。南北朝北魏時,隸桓州(今大同);北周時,地屬北朔州。隋開皇元年,地屬馬邑郡雲內縣;唐貞觀十四年,地屬雲州定襄縣。五代時期,屬後唐;清泰三年,燕雲16州割讓給契丹,左雲地屬遼;元代,屬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大同路。
明代永樂元年,置大同左衛;清雍正三年,以北西路九堡併入,改稱左雲縣 。1949年10月,左雲縣劃歸察哈爾省雁北專署;1952年11月,察哈爾省撤銷,左雲縣屬山西省雁北專區;1993年,雁北地區與大同市合併,左雲縣隸屬於大同市。
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左雲縣作為中原地區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交界地帶,一直是軍事要塞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區域,形成了獨特的邊塞文化。這裡的長城、古堡等歷史遺蹟,見證了古代戰爭的風雲變幻和民族融合的歷史過程。同時,左雲縣還融合了軍旅、商貿、黃河、宗教等多種文化元素,形成了包容、多元的文化特色。左雲人既有遊牧文化裡的粗獷豪放,也有農耕文化中的包容厚重,在生活習俗、建築飲食、民族宗教等各方面都獨具特色 。
在左雲縣的歷史上,也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人物。例如張連印,男,漢族,山西左雲人,1945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河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 。他在58歲時,回到家鄉左雲縣,這裡地處塞外高原長城腳下,環境惡劣,樹木成活率低,常年風沙彌漫。但他忘不了當年鄉親們的關愛,下決心改變家鄉的面貌。於是,在這個“幾輩人都栽不成樹”的地方,他一干就是18年 。18年來,他帶領團隊共植樹1.8萬餘畝,200多萬株,為左雲縣環境改善和京津風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貢獻 。他的事蹟激勵著無數左雲人,也成為了左雲縣的驕傲。
三、必遊景點
摩天嶺長城
摩天嶺是五路山的最高峰,海拔2060米 ,地處我國曆史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衝突與融合的結合部,是典型的高山草甸 。摩天嶺長城依山而建,跌宕起伏,高大雄偉,氣勢壯觀、雄險,當地人稱“小八達嶺” 。這裡的長城是居庸關以西比較儲存完整且雄險壯觀的一段,長城堞垣崇隆,烽堠峻整,以城、堡、長城、烽堠的合理修築佈局,構成了一道具有軍事科研價值的防禦系統 。遊客登上摩天嶺長城,彷彿穿越時空,能感受到古代邊塞的雄渾與蒼涼,欣賞到壯麗的自然風光,遠處山巒連綿,田野廣袤,景色美不勝收。
白羊古城
白羊古城位於左雲縣城東4公里處,109國道從城內穿過 ,屬左雲縣乃至大同市境內最早最古老的城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古城是春秋時期的遊牧民族北狄白羊族所築,因而稱白羊城,是當時白羊部落的指揮中心,同時期的白登山也因北狄白羊族所居而得名 。白羊城東西長600米,南北寬300米,佔地18萬平方米 。漢代時,這裡稱武州塞,該城到漢元帝之年(公元前33年)重修後改成武州城,傳說昭君出塞最後一站住在這裡,然後經五路山走出武州塞 。明洪武四年(1371)後,白羊城先後為大同都衛、大同行都指揮使司、鎮朔衛駐地 。雖經2000多年的風雨沖刷,現在遺址仍然輪廓分明,城牆崇隆,只是北城牆被十里河水沖毀,東城牆被新建加油站挖掉掘平 。漫步在白羊古城遺址,能感受到歲月的滄桑和歷史的厚重,彷彿能看到當年古城的繁華和熱鬧。
五路山生態旅遊區
五路山生態旅遊區位於左雲縣城北18公里處 ,峰起巒疊,泉溪涓繞 。這裡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優美,是一處天然的生態氧吧。旅遊區內生長著許多珍稀的植物和動物,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保護區。遊客可以在這裡進行登山、徒步、觀鳥等活動,親近大自然,放鬆身心。在登山過程中,沿途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山巒起伏,綠樹成蔭,野花爛漫,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讓人心情愉悅。登上山頂,俯瞰四周,廣袤的大地盡收眼底,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和人類的渺小。
十里河生態園
十里河是左雲縣最主要的一條河流,古稱武州河,又名肖畫河 。十里河生態園依河而建,園內綠樹成蔭,花草繁盛,河水清澈,是左雲縣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沿著河岸漫步,欣賞著河邊的美景,感受著微風的吹拂,十分愜意。生態園還設有一些休閒設施,如亭子、長椅、健身器材等,方便遊客休息和鍛鍊身體。在夏季,還可以在河中划船,享受清涼的河水帶來的舒適。此外,十里河生態園周邊還有一些農家樂,遊客可以品嚐到地道的農家美食,體驗鄉村生活的樂趣。
東山森林公園
東山森林公園位於左雲縣城東部,是一個集休閒、娛樂、觀光為一體的城市公園。公園內植被豐富,有各種樹木、花卉和草坪,景色宜人。公園內還建有一些景觀設施,如假山、湖泊、亭臺樓閣等,增添了公園的文化氛圍和藝術氣息。遊客可以在公園內散步、跑步、騎腳踏車,也可以在湖邊垂釣、划船,享受悠閒的時光。在節假日,公園內還會舉辦一些文化活動和展覽,吸引了眾多市民和遊客前來參與。
四、古剎、寺廟、道觀
龍巖寺
龍巖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左雲縣城東南隅最高處 ,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曾於正統弘治、萬曆、天啟、清康熙年間和咸豐九年(1859年)有過六次擴建、重修,規模漸顯 。該寺為五進院落,坐北向南,佔地7000平方米 。沿中軸線依次為寺門、九龍壁、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殿、白衣殿和藏經閣等建築 。大雄寶殿為垂簷歇山頂,殿內釋迦牟尼雕塑像居正中,十八羅漢陳列兩旁 。藏經閣為三層木結構,高約17米,呈方形,前有明柱6根,柱基是石鼓盆 。每層有名人題匾,一層簷匾曰"人間天上",二層曰"天竺聖境",三層曰"空中樓閣" 。龍巖寺建築風格獨特,氣勢恢宏,寺內的佛像雕塑精美,壁畫色彩鮮豔,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是左雲縣重要的佛教寺廟之一。
楞嚴寺
楞嚴寺歷史悠久,建築風格莊嚴肅穆。寺內主要建築有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等,大雄寶殿內供奉著高大的佛像,佛像神態安詳,莊嚴肅穆,讓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楞嚴寺的香火旺盛,每逢佛教節日,都會有眾多信徒前來朝拜祈福。寺內環境清幽寧靜,是一處修身養性、感受佛教文化的好去處。在楞嚴寺,遊客可以聆聽悠揚的佛音,欣賞精美的佛教建築和佛像,瞭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白煙墩廟
白煙墩廟位於左雲縣三屯鄉白煙墩村 ,因此地原有一大的烽燧,烽燧所發狼煙,又稱白煙,故而得名 。村內的小廟坐北朝南,一殿隔三間,從西向東依次為馬王廟、龍王廟、奶奶廟 。此廟建於何年,未見記載,傳說為清咸豐年間創制,從建築形式分析,大致如此 。廟對面有座戲臺,現僅餘一牆 。小廟雖幾成殘垣斷壁,但廟裡壁畫儲存完好,有100平方米 。壁畫筆法飄逸,線條流暢,色彩明快,極具功力,有著強烈的民間美術特色 。尤其是馬玉廟的馬王爺,神態凝重,額眼刺光,在其它寺廟很少見到 。人們常說的“馬王爺三隻眼”,也許只能在這裡看到 。白煙墩廟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精美的壁畫,吸引了許多遊客和藝術愛好者前來參觀和研究。
五、歷史遺址
長城遺址
左雲縣境內長城遺址眾多,共有4個朝代的長城遺址,即東漢、北魏、北齊和明長城,共計62.84公里 。這裡的長城有的海拔在2000多米以上,有的建在石林之上,有的與天主教堂交相輝映,綿延逶迤,氣勢磅礴,橫跨於眾多山脈之間 。其中,摩天嶺長城是居庸關以西比較儲存完整且雄險壯觀的一段,而寧魯口鎮寧樓是居庸關以西大同境內最完整的敵樓,為條石砌基、青磚砌牆的空心敵樓,樓南有門,門額上嵌有陰刻楷書“鎮寧”的石匾 。長城是中國古代的偉大防禦工程,左雲縣的長城遺址見證了古代邊塞的軍事防禦歷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遊客可以沿著長城遺址漫步,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領略邊塞風光的雄渾與壯麗。
古堡遺址
左雲縣曾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境內古堡遺址眾多,據明正德《大同府志》載,當時左衛築有52個堡寨 ,這些城堡有的是磚砌,有的是夯土,大的可駐兵一兩千,小的可駐兵兩三百 。如保安堡、威魯堡、寧魯堡等,這些古堡曾經在軍事防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雖然許多古堡已經破敗,但依然能從殘留的城牆、城門等建築中,感受到其當年的規模和氣勢。古堡遺址是左雲縣邊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研究古代軍事、建築和社會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月華池
月華池位於左雲威魯村北的明長城內側,卻又與長城緊緊相連 。它是一座獨具特色的建在長城上的袖珍小城,以長城為北牆,另築東南西三面圍牆,圍成一座周長約260米的城堡,約同北京小團城大小,是建廬烽臺的組合建築,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城堡 。這座小城堡集合了屯兵、瞭望、報警乃至戰鬥等多種軍事功能,北牆上高出牆體兩丈的烽火臺,腹內有洞梯可上,洞梯81級 。月華池南牆下只有一個獨門,拱券上方,有一塊嵌入城牆的石匾,上刻斗大三字“月華池”,字型蒼勁有力,可惜石匾上世紀剝落丟失 。月華池造型像一張“弓”,東、南、西三面是一道弧形的城牆,像弓背;正北的牆則是筆直的,像這張弓的“弦” 。它不僅是威魯口的關城,還是走西口的通道之一 。關於它的名字,一說是因小關城旁有一碧池映月落星而得名,一說是有隨軍女常來此住而得名 。月華池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豐富的歷史內涵,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探尋它的奧秘。
六、民俗風情
民間藝術
左雲縣的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其中剪紙、麵塑、二人臺等極具特色。左雲剪紙歷史悠久,風格粗獷豪放,題材廣泛,內容多以當地的民俗生活、神話傳說、花鳥魚蟲為主。剪紙藝人僅用一把剪刀和一張紅紙,就能創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如喜慶的“連年有餘”“富貴牡丹”,寓意吉祥的“福祿壽喜”等。這些作品不僅是裝飾品,更承載著左雲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貼上精美的剪紙,為節日增添喜慶氛圍。
麵塑也是左雲民間傳統藝術之一。當地藝人以麵粉、糯米粉為主要原料,輔以色彩、石蠟、蜂蜜等成分,經過揉、捏、搓、剪等多種手法,塑造出各種造型逼真的人物、動物、花卉等形象。麵塑作品色彩鮮豔,形態各異,常用於祭祀、慶典等場合。比如在孩子滿月、老人壽辰時,精美的麵塑作品既是禮物,也是對美好生活的祝福象徵。
二人臺則是左雲縣深受群眾喜愛的民間戲曲形式。它融合了民歌、舞蹈、說唱等多種藝術元素,以其活潑明快的曲調、幽默風趣的表演風格著稱。二人臺的表演形式通常為一男一女,透過載歌載舞的方式演繹故事。其曲目內容貼近生活,既有反映愛情故事的《走西口》,也有展現日常生活的《打櫻桃》等。演員們生動的表演、富有地方特色的唱腔,常常引得觀眾捧腹大笑,在左雲的鄉村院落、節慶活動中,二人臺表演都是必不可少的節目。
傳統節慶習俗
左雲縣的傳統節慶習俗充滿濃郁的地方特色。春節是當地最隆重的節日,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家家戶戶就忙著打掃房屋、置辦年貨。除夕這天,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美食,有的人家還會在餃子裡包上硬幣,寓意吃到的人新的一年會有好運氣。飯後,全家人一起守歲,零點時分,鞭炮聲此起彼伏,迎接新年的到來。大年初一,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新衣,走親訪友互相拜年,祝福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元宵節期間,左雲縣會舉辦熱鬧非凡的社火活動。街道上,舞龍、舞獅、高蹺、旱船等表演輪番上陣。舞龍隊伍中,一條巨龍在舞者的操控下上下翻騰,龍身隨著鼓點節奏擺動,氣勢磅礴;舞獅表演裡,“獅子”時而憨態可掬,時而威風凜凜,做出跳躍、翻滾等動作,引得觀眾陣陣喝彩。高蹺表演者踩著高高的木蹺,靈活地表演各種動作,讓人驚歎不已;旱船表演則模擬船隻在水中航行的場景,演員們配合默契,表演生動有趣。此外,元宵節的花燈也是一大特色,街道兩旁、廣場上,形態各異的花燈點亮夜空,有傳統的宮燈、生肖燈,還有現代元素的卡通燈,五彩斑斕,美不勝收。
婚嫁喪葬習俗
左雲的婚嫁習俗有著獨特的流程和儀式。傳統的婚嫁講究“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隨著時代發展,雖然部分流程有所簡化,但仍保留了一些傳統特色。婚禮前,男方要到女方家送彩禮,商定婚期。婚禮當天,新郎帶著迎親隊伍前往女方家,新娘則梳妝打扮,等待迎娶。新娘出門時,要由哥哥或弟弟背出家門,寓意不帶走孃家的福氣。到達男方家後,新人要舉行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等儀式,隨後進入洞房。婚宴上,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共同慶祝新人喜結連理,期間還有鬧洞房等習俗,為婚禮增添歡樂氛圍。
左雲縣的喪葬習俗也遵循著傳統的禮儀規範。老人去世後,家人要及時為其淨身、更衣,然後將遺體停放在正屋,舉行入殮儀式。入殮後,要搭建靈棚,設定靈堂,供親友弔唁。出殯當天,長子要摔瓦盆,寓意送老人上路,隨後抬棺隊伍護送逝者前往墓地安葬。安葬後,家人還要進行燒七、百日、週年等祭祀活動,表達對逝者的懷念之情。這些喪葬習俗不僅是對逝者的尊重,也體現了家族親情的延續和傳承。
生活習俗
在日常生活中,左雲人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活習俗。飲食上,一日三餐以麵食為主,莜麵是當地的特色美食之一。莜麵可以製作成多種花樣,如莜麵窩窩、莜麵魚魚、莜麵飩飩等,搭配羊肉湯、土豆泥等食用,味道十分鮮美。左雲人還喜歡醃製各種鹹菜,如醃蘿蔔、醃白菜等,這些鹹菜口感酸爽,是餐桌上的開胃小菜。居住方面,傳統的左雲民居多為四合院形式,房屋多為磚木結構,院子中間種植花草樹木,營造出舒適的居住環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雖然許多家庭住進了樓房,但仍保留著一些傳統的生活習慣,如在院子裡晾曬糧食、製作傳統美食等。人際交往中,左雲人熱情好客,鄰里之間互幫互助,關係融洽。每當有客人來訪,主人都會拿出家裡的好酒好菜招待,體現出濃濃的人情味。
七、特色美食
左雲莜麵
莜麵是左雲縣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莜麥耐寒耐旱,適合在左雲的高寒地區生長,用莜麥磨成的莜麵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營養成分。左雲莜麵的製作工藝十分講究,需經過“三生三熟”的過程。首先將莜麥炒熟磨成麵粉,此為一熟;接著用開水將莜麵燙熟,此為二熟;最後將莜麵製作成各種形狀後上籠蒸熟,此為三熟。莜麵的吃法多樣,最經典的當屬莜麵窩窩,將莜麵搓成細長條,繞在手指上,捲成圓錐狀,整齊地碼放在蒸籠裡,蒸熟後蘸上羊肉臊子,鮮香可口,口感筋道。莜麵魚魚則是把莜麵搓成小魚形狀,放入湯中煮熟,搭配酸菜、土豆泥等食用,別有一番風味。莜麵飩飩是將莜麵擀成薄餅,鋪上拌好的蔬菜餡料,捲起來切成小段蒸熟,營養豐富,老少皆宜。
左雲羊肉
左雲縣水草豐美,養殖的羊吃的是天然牧草,喝的是山泉水,肉質鮮嫩,羶味小。左雲羊肉的烹飪方式多種多樣,最受歡迎的當屬燉羊肉。將新鮮的羊肉切成大塊,加入蔥、姜、蒜、花椒、八角等調料,用小火慢燉,燉出的羊肉湯汁濃郁,肉質軟爛,入口即化,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烤全羊也是左雲的特色美食,選用膘肥體壯的羔羊,經過醃製、塗抹調料後,在特製的烤爐中烤制。烤制過程中,羊肉外皮逐漸變得金黃酥脆,油脂滲出,散發出陣陣香味,吃起來外皮香脆,肉質鮮嫩多汁,搭配孜然、辣椒麵等調料,味道更加美妙。此外,還有羊肉臊子面、羊肉燒麥等美食,都以左雲羊肉為主要原料,深受食客喜愛。
左雲黃糕
黃糕是左雲人餐桌上常見的美食,用黃米麵製作而成。製作黃糕時,先將黃米麵用適量的水拌勻,使其達到“手抓成團,落地即散”的狀態,然後放入蒸籠中蒸熟。蒸熟的黃糕色澤金黃,口感軟糯筋道。黃糕的吃法豐富,可直接蘸白糖食用,香甜可口;也可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做成黃糕包;還能將黃糕擀成薄片,切成小塊,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酥脆,做成油炸糕。油炸糕外皮酥脆香甜,內餡軟糯,是左雲人喜愛的傳統小吃,尤其在逢年過節、招待賓客時,黃糕都是必不可少的美食。
左雲蕎麵餄餎
蕎麵餄餎以蕎麥麵為主要原料,蕎麥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等保健功效。製作蕎麵餄餎時,將蕎麥麵用溫水和成麵糰,放入特製的餄餎床子中,壓制成細長的麵條,直接放入沸水中煮熟。蕎麵餄餎口感爽滑,富有嚼勁。食用時,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各種調料,如醋、醬油、辣椒油、芝麻醬、蔥花、香菜等,還可搭配羊肉臊子,味道更加鮮美。在炎熱的夏季,一碗涼拌蕎麵餄餎,清涼爽口,是消暑解膩的佳品;而在寒冷的冬季,一碗熱氣騰騰的蕎麵餄餎,則能讓人暖身暖胃。
左雲涼粉
左雲涼粉以土豆澱粉為原料,製作出的涼粉質地細膩,晶瑩剔透。食用時,將涼粉切成條狀或塊狀,加入特製的醋、辣椒油、蒜泥、黃瓜絲、香菜等調料。左雲醋香味濃郁,酸味醇厚;辣椒油香辣可口,色澤紅亮;蒜泥提味增香,搭配上清新爽口的黃瓜絲和香菜,多種味道相互交融,吃起來酸辣涼爽,十分過癮。左雲涼粉是當地百姓喜愛的消暑美食,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售賣涼粉的攤點,無論是作為主食還是小吃,都深受歡迎。
八、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
左雲縣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不同季節有著不同的景緻和體驗。 5 - 10月是遊覽左雲的最佳時期。春季(3 - 5月),萬物復甦,五路山生態旅遊區的草木開始抽芽,山花逐漸綻放,此時適合踏青賞花,感受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夏季(6 - 8月),左雲氣候涼爽,平均氣溫在20c左右,是避暑的好去處,遊客可以在摩天嶺長城、十里河生態園等景區享受清涼的塞外風光;秋季(9 - 10月),左雲的山川換上五彩斑斕的“秋裝”,樹葉逐漸變黃、變紅,長城在秋色的映襯下更顯雄渾壯美,是攝影愛好者的黃金季節;冬季(11月 - 次年2月),左雲會迎來降雪,白雪覆蓋下的古堡、長城銀裝素裹,呈現出一種靜謐而古樸的美,不過冬季氣溫較低,平均氣溫在 - 10c左右,若選擇此時出遊,需做好充分的保暖措施。
交通方式
外部交通
- 飛機:遊客可先抵達 大同雲岡機場 ,機場距左雲縣約100公里。出機場後,可選擇在機場租車自駕前往左雲,租車費用根據車型不同,每天在200 - 500元不等;也可乘坐機場大巴到大同市區,再從大同長途汽車站乘坐前往左雲的班車,車程約1.5 - 2小時,車票價格約30元 。
- 火車:乘坐火車可先到 大同站 ,在大同站出站後,步行前往附近的大同長途汽車站,購買前往左雲的車票。火車車次較多,交通較為便捷,從全國各地均可較為方便地到達大同。
- 自駕:自駕遊客可透過 榮烏高速 、 二廣高速 等道路前往左雲。從 太原 出發,經二廣高速、大呼高速,全程約350公里,車程約4.5小時;從 北京 出發,經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大呼高速,全程約400公里,車程約5小時。自駕途中可提前下載離線地圖,部分路段訊號較弱,同時注意檢視路況資訊,避開擁堵路段。
內部交通
- 公交車:左雲縣城內有多條公交線路,可滿足縣城內及周邊部分鄉鎮的出行需求,但公交線路覆蓋範圍有限,且發車班次較少,若前往偏遠景區不太方便。公交車票價一般為1 - 2元,運營時間大致為6:30 - 19:00 ,具體時間和線路可在當地公交站點檢視。
- 計程車:縣城內計程車起步價約 5 - 7元(根據實際規定為準) ,適合短距離出行。若前往景區,建議上車前與司機協商好價格,如從縣城到摩天嶺長城,費用約 50 - 80元 。乘坐計程車時,可透過正規打車軟體或在指定計程車停靠點乘車,避免乘坐黑車,保障出行安全。
- 包車:對於人數較多或行程安排較為緊湊的遊客,包車是個不錯的選擇。可在縣城聯絡當地的包車公司或透過酒店前臺推薦,包車價格根據車型、行程路線和天數而定,一般每天在 300 - 800元 不等。包車出行靈活性高,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調整行程,深入遊覽各個景點。
住宿推薦
縣城區域
- 中高檔酒店: 左雲賓館 位於縣城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周邊餐飲、購物設施齊全。酒店房間裝修典雅,設施完備,配備有空調、獨立衛浴、免費wi-fi等,部分房間還可俯瞰縣城美景,價格在 300 - 500元/晚 。 雲興大酒店 也是當地較受歡迎的酒店之一,提供多種房型選擇,酒店內設有餐廳、會議室等配套設施,能滿足商務和旅遊客人的不同需求,房價約 280 - 450元/晚 。
- 經濟型住宿:縣城內有多家快捷酒店和招待所,如 7天酒店 、 如家商旅酒店 等,價格實惠,每晚價格在 150 - 250元 。這些酒店房間乾淨整潔,提供基本的住宿設施,價效比高,適合預算有限的遊客。此外,還有一些私人招待所,價格更為親民,每晚 80 - 120元 ,但住宿條件相對簡單,適合對住宿要求不高的揹包客。
景區周邊
- 摩天嶺長城附近:景區周邊有少量農家樂提供住宿服務,如 長城人家農家樂 ,房間為農家小院風格,充滿鄉土氣息,價格在 100 - 150元/晚 。住在農家樂,遊客可以品嚐到地道的農家飯菜,感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質樸,還能早起欣賞長城日出美景。但農家樂住宿條件相對有限,需提前電話預訂。
- 五路山生態旅遊區周邊:旅遊區附近有 五路山度假山莊 ,環境清幽,四周綠樹環繞。山莊提供標間、套房等多種房型,房間內設施較為齊全,價格在 200 - 350元/晚 。遊客在此住宿,可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寧靜,還能參與山莊組織的戶外活動,如徒步、採摘等。
注意事項
- 景點遊覽:參觀長城、古堡等遺址時,部分割槽域地勢險要,地面不平整,遊客務必注意安全,不要隨意攀爬未開放區域。在古建築、寺廟內遊覽時,要尊重當地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習俗,禁止大聲喧譁、觸控文物或在文物上塗寫刻畫。如在龍巖寺等寺廟內,未經允許不要對佛像、壁畫等進行拍照。
- 氣候防護:左雲縣晝夜溫差大,即使在夏季,早晚氣溫也較低,建議隨身攜帶一件薄外套;冬季氣溫寒冷,最低可達 - 20c左右,需穿戴厚實的棉衣、帽子、圍巾、手套、保暖鞋等防寒裝備。此外,當地春季風沙較大,可準備防風沙的眼鏡和口罩。
- 飲食衛生:品嚐左雲特色美食時,儘量選擇正規、衛生條件良好的餐館和店鋪。如在街邊攤點購買小吃,要注意食材的新鮮度和餐具的清潔。左雲美食口味偏重,部分菜餚較為油膩,腸胃敏感的遊客可適量食用,避免引起腸胃不適。
- 購物消費:在景區周邊購買紀念品和特產時,要注意辨別商品質量,謹慎選擇。左雲的黃芪、苦蕎茶等特產較為有名,購買時建議到正規的特產店或超市,檢視產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質量認證,避免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對於手工藝品,可與商家協商價格,但要尊重當地的市場規則,避免因價格糾紛影響旅遊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