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縣,這座位於河北省東南部、衡水市東北部的千年古縣,擁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東鄰阜城縣、景縣,西接桃城區、深州市,南與棗強縣接壤,北與武強縣毗連,東北與泊頭市為鄰 ,處於京津都市經濟圈和臨港經濟半徑輻射範圍之內。它東西最寬27公里,南北最長42.5公里,總面積達832平方公里,轄7鎮2鄉1區、524個行政村,總人口約33.5萬。
一、鄉鎮簡介
(一)清涼店鎮
清涼店鎮位於武邑縣東部,交通十分便利,石德鐵路、衡德高速以及衡德公路等交通幹線穿境而過。其總面積為77.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3.2萬。這裡是武邑縣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商業氛圍濃厚,集市貿易繁榮。在農業方面,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等農作物為主,其中蔬菜種植頗具規模,是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鎮上的工業以金屬製品、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為主,擁有多家頗具規模的企業,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清涼店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擁有清涼寺遺址等歷史遺蹟,見證了歲月的滄桑變遷。
(二)趙橋鎮
趙橋鎮地處武邑縣西部,與桃城區相鄰。全鎮總面積為72.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2.8萬。趙橋鎮農業基礎雄厚,耕地面積廣闊,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傳統農作物,同時近年來積極發展特色農業,葡萄、草莓等種植產業逐漸興起,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工業方面,以機械製造、服裝加工等產業為支柱,部分企業的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此外,趙橋鎮還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民間藝術活動豐富多彩,如舞龍、舞獅、跑旱船等,每逢重大節日,這些民間藝術表演便會精彩呈現,吸引眾多村民和遊客前來觀賞。
(三)審坡鎮
審坡鎮位於武邑縣北部,總面積為74.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2.6萬。該鎮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武邑縣的糧食主產區之一,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等。畜牧業發展也較為突出,規模化養殖廠眾多,豬、牛、羊等養殖數量可觀。工業以建材、傢俱製造等產業為主,產品質量優良,在周邊地區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審坡鎮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許多古老的村落和建築,這些建築風格獨特,承載著當地的歷史記憶和民俗風情。
(四)韓莊鎮
韓莊鎮地處武邑縣東北部,東鄰阜城縣阜城鎮和泊頭市西辛店鄉,南接橋頭鎮,西與趙橋鎮和武強縣竇村鄉接壤,北與泊頭市富鎮鎮毗鄰,總面積為105.22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戶籍人口為人,下轄65個行政村 。韓莊鎮以農業為主導產業,是著名的“中國花梨之鄉”,花梨種植面積廣泛,所產花梨品質優良,暢銷全國。此外,還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等農作物。工業方面相對薄弱,但近年來也在積極探索發展特色產業,如農產品初加工等。韓莊鎮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每年都會舉辦花梨文化節,吸引大量遊客前來參觀、採摘,推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五)橋頭鎮
橋頭鎮位於武邑縣東南部,總面積為7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2.4萬。交通便利,106國道穿鎮而過。橋頭鎮是武邑縣金屬櫥櫃產業的主要集中地,產品涵蓋保險櫃、防火櫃、家庭櫃、檔案櫥、防盜門和異型櫥櫃等,年生產能力達150萬臺(套),國內市場佔有率約10% 。除了工業,農業也不容忽視,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同時,橋頭鎮依託自身的產業優勢和交通優勢,積極發展物流、商貿等服務業,促進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六)龍店鎮
龍店鎮位於武邑縣中部,總面積為68.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2.2萬。這裡農業發達,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等農作物,其中設施蔬菜種植髮展迅速,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工業以金屬製品、塑膠製品等產業為主,部分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產品遠銷國內外。龍店鎮文化活動豐富多樣,建有多個文化廣場和農家書屋,為村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鎮內還儲存著一些古老的廟宇和傳統建築,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七)圈頭鄉
圈頭鄉地處武邑縣西南部,總面積為5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1.8萬。圈頭鄉以農業為主要產業,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等,同時注重發展特色農業,金銀花、中藥材等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圈頭鄉的生態環境優美,水資源豐富,擁有一些小型湖泊和河流,漁業資源也較為豐富。近年來,圈頭鄉依託自身的生態優勢,積極發展生態旅遊,開發了一些鄉村旅遊專案,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休閒度假。
(八)大紫塔鄉
大紫塔鄉位於武邑縣東部,總面積為66.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2.1萬。大紫塔鄉農業基礎較好,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花生等農作物,其中花生種植是當地的特色產業,所產花生顆粒飽滿,品質優良。工業方面相對滯後,但近年來透過招商引資,一些小型企業逐漸落戶,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紫塔鄉的民間藝術獨具特色,如傳統的剪紙、刺繡等,這些民間手工藝品不僅具有實用價值,還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
(九)武邑鎮
武邑鎮作為武邑縣的城關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為86.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7.5萬。這裡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商業繁榮,擁有多個大型商場、超市和商業街。工業以食品加工、服裝製造、電子資訊等產業為主,產業結構較為多元化。在農業方面,除了種植傳統農作物外,還發展了花卉、苗木等高效農業。武邑鎮文化教育資源豐富,有多所中小學和幼兒園,還有圖書館、文化館等文化設施,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文化娛樂環境。
二、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武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夏朝,那時它被稱為“武羅國”,是后羿賢臣武羅的封國,距今已有約四千年的歷史。據《路史、國名紀》記載:“世本雲,夏武羅國,冀都之武邑。”這是武邑在歷史長河中最早的記載,也為這片土地奠定了深厚的歷史根基。
戰國時期,武邑屬趙國地。到了秦朝,它歸屬於鉅鹿郡。西漢初年,正式設定武邑縣,治所就在現今的縣址,屬信都國。此後,歷經朝代更迭,武邑的隸屬關係和境域範圍屢有變遷。西晉太康十年(289年),設定武邑郡;北魏時期,武邑屬武邑郡。隋開皇六年(586年),再次復置武邑縣,屬冀州,大業初年屬信都郡;唐朝時,武邑依舊屬冀州。
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武邑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成就文景之治的一代名後竇猗房,她出身貧寒,卻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品德,成為漢文帝的皇后,在政治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文景之治的繁榮做出了貢獻。她推崇黃老之學,主張無為而治,對西漢初期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平叛七國之亂的漢代名相竇嬰,他在七國之亂時挺身而出,擔任大將軍,指揮漢軍平定叛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穩定,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晉朝文學名士張載、張協、張亢三兄弟,他們在文學領域造詣頗深,其作品風格獨特,對後世文學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張載的《劍閣銘》,以其雄渾的筆力和深刻的思想,成為千古名篇;張協的詩歌注重錘鍊字句,意境深遠;張亢雖作品留存較少,但在當時也享有盛譽。
這些歷史人物不僅是武邑的驕傲,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星,他們的事蹟和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武邑人。
三、必遊景點
(一)賈寺院耕讀文化小鎮
賈寺院耕讀文化小鎮充滿著古色古香的韻味,完好地儲存著傳統的農耕文化和建築風格。踏入小鎮,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的鄉村。這裡的建築大多是傳統的磚木結構,青瓦白牆,古樸典雅。漫步在小鎮的街巷中,可以看到古老的農具陳列在路邊,展示著古代農民的智慧和勤勞。遊客在這裡可以親身體驗古代農民的生活方式,參與農耕活動,如耕地、播種、收割等,感受勞動的樂趣和艱辛。還能參觀傳統的手工作坊,如豆腐坊、油坊、釀酒坊等,瞭解傳統的手工藝製作過程,品嚐地道的農家美食。賈寺院耕讀文化小鎮是一個讓人們瞭解古代農耕文化和歷史的絕佳去處,在這裡,人們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享受寧靜的鄉村生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二)武邑縣中融康養公園
武邑縣中融康養公園是一個集康養、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公園佔地面積廣闊,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綠樹成蔭,花草繁盛。這裡擁有完善的康養設施,如健身步道、康復中心、養生茶室等,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康養條件。遊客可以在健身步道上漫步、跑步,欣賞美麗的風景,鍛鍊身體;也可以在康復中心接受專業的康復治療和養生保健服務;還能在養生茶室裡品茶聊天,放鬆身心。公園內還設有兒童遊樂區、老年活動區等,滿足了不同年齡段人群的需求。中融康養公園是一個讓人們放鬆身心、享受健康生活的好去處,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三)觀津公園
觀津公園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公園內有著優美的園林景觀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融合了傳統的園林藝術和現代的設計理念。園內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湖水碧波盪漾,花草樹木四季常青。漫步在公園中,可以欣賞到古代建築風格的亭臺、長廊,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公園內還設有文化展覽區,展示了武邑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內容,讓遊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瞭解武邑的歷史和文化。觀津公園是一個放鬆身心、感受歷史文化的好去處,它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場所,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四、古剎、寺廟與道觀
(一)清涼寺
清涼寺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它位於清涼店鎮,據記載,該寺始建於唐代,歷經多次修繕和擴建,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時期所建。清涼寺坐北朝南,佔地面積較大,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山門氣勢恢宏,天王殿內供奉著四大天王,形象栩栩如生。大雄寶殿是清涼寺的主體建築,殿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像,佛像莊嚴肅穆,周圍環繞著眾多的羅漢像。藏經樓內收藏著大量的佛教經典和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清涼寺的建築風格獨特,融合了佛教文化和傳統建築藝術的精華。寺內環境清幽,空氣清新,是一個遠離喧囂、修身養性的好去處。每逢佛教節日,這裡都會舉行盛大的佛事活動,吸引眾多信徒和遊客前來朝拜和參觀。
(二)衡水市龍母廟
衡水市龍母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它供奉著龍母娘娘,是人們祈求平安和幸福的地方。龍母廟的建築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廟內主要建築有山門、正殿、配殿等。正殿內供奉著龍母娘娘的神像,神像面容慈祥,莊嚴肅穆。配殿內供奉著其他神靈的神像,如財神、藥王等。龍母廟周圍環境優美,綠樹成蔭。每逢節日,尤其是龍母娘娘的誕辰日,這裡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人們紛紛前來燒香祈福,熱鬧非凡。龍母廟不僅是一個宗教場所,更是當地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它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五、歷史遺址
除了清涼寺遺址外,武邑還有許多其他的歷史遺址,這些遺址見證了武邑的歷史變遷,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例如,一些古老的城牆遺址,雖然歷經歲月的侵蝕,但仍然依稀可見當年的雄偉氣勢。這些城牆遺址是古代武邑城市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研究古代城市建設和軍事防禦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還有一些古村落遺址,這些遺址儲存了古代村落的佈局和建築風格,為研究古代社會生活和民俗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透過對這些歷史遺址的研究和保護,可以更好地瞭解武邑的歷史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六、民俗風情
武邑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民間藝術形式多樣,如舞龍、舞獅、跑旱船、高蹺等,這些藝術形式在節日慶典、廟會等活動中經常出現,深受人們喜愛。舞龍表演時,巨龍在舞者的手中上下翻飛,氣勢磅礴;舞獅表演則生動有趣,獅子的各種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跑旱船和高蹺表演也各具特色,演員們身著鮮豔的服裝,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盡情表演,為節日增添了濃厚的喜慶氛圍。
此外,武邑還有獨特的傳統手工藝,如剪紙、刺繡、硬木雕刻等。剪紙藝術歷史悠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包括人物、動物、花卉、吉祥圖案等,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藝術感染力。刺繡工藝精湛,針法細膩,色彩鮮豔,繡品圖案精美,富有立體感。硬木雕刻是武邑的特色產業之一,起源於明清時期,現有企業780多家,產品以古典傢俱為主,佔江北市場的三分之一 。這些硬木雕刻產品造型優美,工藝精湛,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在傳統節日方面,武邑人有著獨特的慶祝方式。春節期間,人們會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拜年等,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元宵節時,家家戶戶會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熱鬧非凡。端午節,人們會包粽子、掛菖蒲、賽龍舟,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些傳統節日不僅是人們歡聚一堂的時刻,更是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
七、特色美食
(一)武邑扣碗
武邑扣碗是武邑的傳統美食,以蒸制工藝和獨特風味入選省級非遺名錄。它主要由豬肉、雞肉、牛肉等食材製作而成,經過煮、炸、蒸等多道工序,製作出的扣碗肉質鮮嫩,肥而不膩,香氣撲鼻。扣碗的種類豐富多樣,有酥肉扣碗、排骨扣碗、肘子扣碗等,每一種都各具特色。食用時,將扣碗加熱後倒扣在盤子上,配上特製的湯汁和蔥花、香菜等調料,味道十分鮮美。武邑扣碗通常是在婚宴、壽宴等重要場合上的必備佳餚,它不僅是一道美食,更是武邑人民熱情好客的象徵。
(二)其他特色小吃
除了武邑扣碗,武邑還有許多其他的特色小吃。例如,武邑燻肉,選用優質的豬肉,經過醃製、熏製等工藝製作而成,燻肉色澤紅潤,香味濃郁,口感醇厚,是當地人喜愛的下酒菜。還有武邑燒餅,外皮酥脆,內餡軟糯,有肉餡、糖餡、豆沙餡等多種口味,味道香甜可口,深受人們的歡迎。此外,武邑的涼粉、涼皮等小吃也別具風味,口感爽滑,配上辣椒油、醋、蒜汁等調料,酸辣可口,十分開胃。這些特色小吃不僅滿足了當地人的味蕾,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品嚐。
八、旅遊指南攻略
(一)最佳旅遊時間
武邑屬暖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最佳旅遊時間為春季(3 - 5月)和秋季(9 - 11月)。春季,萬物復甦,大地一片生機勃勃,此時可以前往賈寺院耕讀文化小鎮,欣賞田園風光,體驗農耕文化;秋季,天高氣爽,景色宜人,是觀賞自然風光的好時節,觀津公園、武邑縣中融康養公園等景點都非常適合遊覽。
(二)交通指南
1. 外部交通:武邑縣交通便利,距離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城市較近。可以選擇乘坐火車、高鐵或長途汽車前往。如果從北京出發,可以乘坐高鐵到衡水北站,再轉乘汽車前往武邑;如果從天津出發,可以乘坐長途汽車直達武邑;如果從石家莊出發,可以乘坐火車或汽車前往武邑。
2. 內部交通:武邑縣內交通發達,各鄉鎮之間都有公路相連。縣城內有公交車和計程車,方便遊客出行。如果想要更自由地遊覽景點,也可以選擇租車自駕。
(三)住宿推薦
1. 縣城酒店:武邑縣城內有多家酒店可供選擇,如武邑賓館、尚客優快捷酒店等。這些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價格適中,適合不同需求的遊客。
2. 特色民宿:如果想要體驗當地的民俗文化,可以選擇住在賈寺院耕讀文化小鎮的特色民宿。這些民宿以傳統的農家院落為基礎進行改造,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鄉村風貌,同時又配備了現代化的設施,讓遊客在享受鄉村寧靜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舒適和便捷。
(四)行程規劃
1. 一日遊路線
- 上午:抵達武邑後,首先前往賈寺院耕讀文化小鎮。在這裡,清晨可以漫步於古樸的街巷,感受寧靜的鄉村氛圍。參觀小鎮內的農耕文化展示區,瞭解古代農具的使用方法和農耕技術,還能參與簡單的農事體驗活動,如推磨、舂米等,親身感受傳統農耕的樂趣。
- 中午:在小鎮內的農家餐廳品嚐武邑特色美食,如武邑扣碗、武邑燻肉等,搭配當地的家常蔬菜,享受地道的鄉村風味午餐。
- 下午:前往觀津公園。在公園內悠閒漫步,欣賞亭臺樓閣、湖光山色,參觀文化展覽區,深入瞭解武邑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在公園的茶室小憩,品嚐一杯當地的香茗,放鬆身心。
- 傍晚:結束一天的行程,返回縣城或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2. 兩日遊路線
- 第一天
- 上午:到達武邑後,前往武邑縣中融康養公園。在公園的健身步道上進行晨練,呼吸新鮮空氣,欣賞公園內的自然景觀。之後可以前往康復中心體驗簡單的養生保健專案,放鬆身心。
- 中午:在公園附近的餐廳用餐,品嚐武邑的特色小吃,如武邑燒餅、涼粉等。
- 下午:前往清涼店鎮,參觀清涼寺。在寺內感受佛教文化的莊嚴與寧靜,欣賞古建築的精美工藝,瞭解寺廟的歷史淵源。
- 晚上:入住清涼店鎮的酒店或民宿,體驗當地的鄉村夜晚生活,品嚐當地的農家晚餐。
- 第二天
- 上午:前往韓莊鎮,參觀花梨種植基地,瞭解花梨的種植過程和生長特點。如果恰逢花梨成熟季節,還可以參與採摘活動,體驗豐收的喜悅。
- 中午:在韓莊鎮的餐廳享用午餐,品嚐以當地食材製作的特色菜餚。
- 下午:前往橋頭鎮,參觀金屬櫥櫃產業園區,瞭解保險櫃、檔案櫥等產品的生產過程,感受現代工業的魅力。之後可以前往附近的傳統手工藝作坊,觀看剪紙、刺繡等手工藝品的製作,有興趣的話還可以親自嘗試製作。
- 傍晚:結束兩日的行程,返程。
3. 三日遊路線
- 第一天
- 上午:抵達武邑後,先到武邑鎮,參觀縣城內的文化設施,如圖書館、文化館等,初步瞭解武邑的文化底蘊。
- 中午:在縣城的餐廳享用午餐,品嚐武邑扣碗等經典美食。
- 下午:前往趙橋鎮,參觀當地的特色農業種植基地,如葡萄、草莓種植園,體驗採摘的樂趣,瞭解現代農業的發展情況。
- 晚上:入住趙橋鎮的農家客棧,感受鄉村的寧靜夜晚,品嚐農家自制的晚餐。
- 第二天
- 上午:前往審坡鎮,參觀古老的村落和傳統建築,瞭解當地的歷史變遷和民俗文化。
- 中午:在審坡鎮的餐館用餐,嘗試當地的特色農家菜。
- 下午:前往圈頭鄉,欣賞當地的生態美景,遊覽小型湖泊和河流,體驗垂釣等休閒活動,感受鄉村的自然風光。
- 晚上:住在圈頭鄉的民宿,品嚐新鮮的湖鮮美食,享受鄉村夜晚的靜謐。
- 第三天
- 上午:前往大紫塔鄉,參觀當地的民間手工藝品作坊,購買精美的剪紙、刺繡等手工藝品作為紀念。
- 中午:在大紫塔鄉的餐廳用餐,品嚐當地特色小吃。
- 下午:最後前往衡水市龍母廟,瞭解龍母文化,感受宗教場所的獨特氛圍,為此次武邑之行畫上圓滿的句號,之後返程。
(五)注意事項
1. 參觀寺廟、道觀等宗教場所時,要遵守場所內的規定和禮儀,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喧譁,尊重宗教信仰和習俗。例如在清涼寺內,不要隨意觸控佛像和宗教文物,避免打擾信徒的參拜活動。
2. 參與農事體驗和手工藝製作活動時,要聽從工作人員的指導,注意安全。在使用農具或手工藝工具時,按照正確的方法操作,防止受傷。
3. 武邑夏季氣溫較高,紫外線較強,出行時要做好防曬措施,攜帶防曬霜、太陽帽、太陽鏡等物品;冬季較為寒冷,要注意保暖,攜帶厚棉衣、圍巾、手套等保暖衣物。
4. 在品嚐當地特色美食時,要注意飲食衛生,選擇正規的餐廳和小吃攤點。如果對某些食物過敏,要提前告知商家,避免食用過敏食物。
5. 武邑部分景點可能會有門票費用,出行前可以透過官方網站或旅遊平臺瞭解相關資訊,並提前預訂門票,避免耽誤行程。同時,保管好個人財物,在人員密集的場所要提高警惕,防止財物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