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縣在河北省中部,京、津、保三角地帶的中心。它北距北京60多公里,東距天津60公里 。永清縣總面積776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1個省級開發區,386個行政村,人口眾多,這裡既是一個傳統農業縣、新興工業縣,更是一個生態旅遊縣,域內建有北方最大的燃氣工業區,還是京津地區最大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有著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一、各鄉鎮簡介

(一)永清鎮

永清鎮作為永清縣的城關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多條主要公路貫穿其中。這裡人口密集,商業繁榮,擁有眾多的商場、超市和商業街,滿足著居民和遊客的日常購物需求。永清鎮歷史底蘊深厚,留存著許多古老的建築和文化遺蹟,如一些明清時期的民居,雖然歷經歲月的洗禮,但依然能讓人感受到當年的建築風格和生活氣息。當地民俗文化豐富,每逢傳統節日,都會舉辦熱鬧的廟會,有舞龍舞獅、戲曲表演等活動,吸引著周邊鄉鎮的人們前來參與。在特色美食方面,永清鎮的永清燒餅十分有名,燒餅外酥裡嫩,表面灑滿了芝麻,香氣撲鼻,咬上一口,滿滿的麥香和芝麻香在口中散開,讓人回味無窮。

(二)韓村鎮

韓村鎮位於永清縣東部,農業發展態勢良好,是永清縣重要的糧食和蔬菜種植基地。這裡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韓村鎮種植的蔬菜品種豐富,有黃瓜、西紅柿、茄子等,且以綠色、無公害著稱,大量供應京津市場。鎮內有一些歷史遺蹟,如一座古老的石橋,建於清朝時期,雖然經過多次修繕,但依然保持著古樸的風貌,見證著韓村鎮的歷史變遷。韓村鎮的特色農產品除了蔬菜,還有永清葡萄,這裡的葡萄顆粒飽滿,甜度高,口感鮮美,在市場上頗受歡迎。

(三)後奕鎮

後奕鎮地處永清縣南部,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據記載,後奕鎮在古代就是一個重要的商貿集鎮,交通便利,商業繁榮。這裡儲存著一些古老的商號建築,雖已歷經風雨,但仍能看出當年的繁華景象。後奕鎮的民俗文化獨具特色,傳統的手工技藝如剪紙、編織等代代相傳。後奕香腸是後奕鎮的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其肉質緊實,採用獨特的配方和製作工藝,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喜愛,不僅在本地暢銷,還遠銷周邊地區。每年春季,後奕鎮石各莊村的萬畝桃花肆意綻放,美不勝收,村裡會舉辦桃花節,期間有民俗展演、非遺展示、書畫採風、美食市集等活動,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賞花踏青,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魅力。

(四)別古莊鎮

別古莊鎮位於永清縣東南部,工業發展較為突出,擁有多個工業園區,涉及建材、機械製造等多個產業。鎮內有一些歷史文化景點,如一座古寺廟,雖然規模不大,但建築風格獨特,寺內儲存著一些古老的佛像和碑刻,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別古莊鎮的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如傳統的高蹺表演,演員們踩著高蹺,做出各種精彩的動作,每逢節日慶典,都會有高蹺隊進行表演,增添節日的歡樂氛圍。在農業方面,別古莊鎮也有自己的特色農產品,如當地種植的西瓜,皮薄瓤甜,口感沙脆,是夏季消暑的佳品。

(五)裡瀾城鎮

裡瀾城鎮地處永清縣西南部,與霸州市接壤。這裡地理位置獨特,交通便利,是永清縣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裡瀾城鎮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一些古老的村落儲存著傳統的建築風格,如四合院等,這些建築體現了當地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鎮內有一條古老的街道,街道兩旁的建築古色古香,曾經是繁華的商業街,如今依然保留著一些老字號店鋪,雖然經營的內容有所改變,但依然能讓人感受到歷史的韻味。裡瀾城鎮的民俗風情獨特,每年都會舉辦傳統的祭祀活動,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活動期間,人們會舉行盛大的遊行,身著傳統服飾,表演各種傳統節目,熱鬧非凡。

(六)曹家務鄉

曹家務鄉位於永清縣北部,靠近北京大興區,區位優勢明顯。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推進,曹家務鄉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產業承接、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鄉內有一些生態旅遊景點,如森林公園,園內樹木繁茂,空氣清新,是人們休閒度假的好去處。曹家務鄉還注重文化傳承,一些村莊保留著傳統的民間藝術,如皮影戲,每逢農閒時節,村民們就會組織皮影戲表演,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在特色美食方面,曹家務鄉的吊爐燒雞獨具風味,選用當地優質的土雞,採用傳統的吊爐烤制工藝,烤出的雞色澤金黃,外酥裡嫩,香氣四溢。

(七)龍虎莊鄉

龍虎莊鄉位於永清縣中部,農業和畜牧業發展較為均衡。這裡的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同時也發展了一些特色種植,如花卉種植。花卉種植基地內種植著各種各樣的花卉,有玫瑰、百合、鬱金香等,不僅美化了環境,還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在畜牧業方面,龍虎莊鄉養殖了大量的牛羊,是永清縣重要的畜產品供應地。龍虎莊鄉有著豐富的民間傳說和故事,這些傳說和故事在當地口口相傳,成為了鄉村文化的一部分。鄉內有一些傳統的手工藝人,他們製作的手工藝品如竹籃、柳編等,工藝精湛,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

(八)劉街鄉

劉街鄉地處永清縣西部,以農業和生態旅遊為主要產業。劉街鄉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推廣綠色種植和養殖技術,打造了多個生態農業示範園。這些示範園不僅生產綠色農產品,還開展了觀光采摘等旅遊專案,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田園生活。劉街鄉的文化底蘊也十分深厚,一些古老的村莊儲存著傳統的民俗文化,如春節期間的拜年習俗、元宵節的花燈會等,都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在特色美食方面,劉街鄉的豆片口感細膩,豆香濃郁,是當地餐桌上常見的美食,也深受遊客的喜愛。

(九)三聖口鄉

三聖口鄉位於永清縣東北部,與天津市武清區接壤。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三聖口鄉在商貿往來方面十分活躍,是永清縣與天津交流合作的重要視窗。鄉內有多個集貿市場,每逢集市日,周邊鄉鎮的人們都會前來趕集,市場上商品琳琅滿目,有農產品、日用品、手工藝品等,熱鬧非凡。三聖口鄉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蹟,如一座古老的烽火臺,雖然歷經歲月的侵蝕,但依然能讓人感受到當年的軍事防禦作用。鄉內的民間藝術也十分豐富,如傳統的秧歌表演,演員們身著鮮豔的服裝,手持彩扇,載歌載舞,展現出鄉村的活力和歡樂。

(十)管家務回族鄉

管家務回族鄉是永清縣唯一的少數民族鄉,位於永清縣西北部。這裡居住著大量的回族群眾,形成了獨特的回族文化和風俗習慣。管家務回族鄉的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回族特色,清真寺是當地的標誌性建築,其建築風格獨特,內部裝飾精美,是回族群眾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在飲食方面,管家務回族鄉的回族美食獨具特色,如清真八大碗,包括燉牛肉、燉羊肉、燉丸子等,菜品豐富,口味醇厚,深受食客喜愛。回族的傳統節日如開齋節、古爾邦節等,在管家務回族鄉都有隆重的慶祝活動,人們身著盛裝,舉行盛大的儀式,展現出獨特的民族風情。

(十一)大辛閣鄉

大辛閣鄉位於永清縣中部偏西,以農業和特色種植為主要產業。大辛閣鄉種植了大量的果樹,如蘋果樹、梨樹、桃樹等,每到果實成熟的季節,果香四溢,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採摘。鄉內有一座古老的寺廟——大辛閣寺,雖然規模較小,但歷史悠久,寺內儲存著一些古老的佛像和碑刻,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大辛閣鄉的民俗文化也十分豐富,當地的一些傳統節日活動如端午節的包粽子比賽、中秋節的賞月活動等,都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增進了村民之間的感情。

(十二)養馬莊鄉

養馬莊鄉位於永清縣南部,歷史上曾是重要的養馬之地,因此得名。如今,養馬莊鄉雖然不再以養馬為主要產業,但依然保留著一些與馬有關的文化遺蹟和傳說。鄉內的農業以種植蔬菜和水果為主,其中草莓種植是養馬莊鄉的特色產業之一。養馬莊鄉的草莓種植基地採用現代化的種植技術,生產的草莓果實飽滿,色澤鮮豔,口感甜美,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養馬莊鄉的民間藝術也別具特色,如傳統的竹馬錶演,演員們身扎竹馬道具,模仿馬的奔跑、跳躍等動作,表演生動有趣,深受群眾喜愛。

(十三)趙百戶營鄉

趙百戶營鄉位於永清縣東部,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鄉鎮。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趙百戶營鄉有著悠久的歷史,一些古老的村落中儲存著傳統的建築和文化習俗。鄉內的民俗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如春節期間的舞龍舞獅表演,村民們自發組織,透過精彩的表演表達對新年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特色美食方面,趙百戶營鄉的手工粉條口感爽滑,採用傳統的製作工藝,選用優質的紅薯澱粉,製作出的粉條深受當地居民和遊客的喜愛。

(十四)北辛溜鄉

北辛溜鄉地處永清縣北部,農業基礎雄厚,是永清縣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之一。北辛溜鄉注重農業科技的推廣和應用,引進了一些先進的種植技術和品種,提高了糧食產量和質量。鄉內有一些自然景觀,如河流、池塘等,生態環境優美,為人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北辛溜鄉的文化底蘊也較為深厚,一些傳統的民間藝術如剪紙、麵塑等在當地流傳至今,這些手工藝品造型精美,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體現了當地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二、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永清縣歷史源遠流長。商代盤庚遷都殷後,此地位於殷朝東北,燕京戎(今太原附近)之東陲。西周時為北戎燕國地,春秋時成為燕都薊的畿內地。戰國時期,屬燕國封疆,由廣陽郡、漁陽郡、鉅鹿郡分轄。西漢高帝年間,取“邊境永清”之意,將會昌縣更名永清縣(轄今永清縣、霸州市),雍奴縣改名為武清縣,自此,兩永清縣南北並立,南屬宋,北屬遼,遼、宋分治。

永清之名的確定還有一段故事。隋唐時期,契丹民族崛起,作為遊牧民族,他們每年秋後南下搶奪糧食、財物,漢人苦不堪言。永清縣始建於西漢高帝六年(前201年),名益昌縣,縣治在今霸州策城,東漢建武十三年(37年),廢益昌縣,歸入方城縣。隋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開鑿隋唐大運河之永濟渠經永清縣地,大業七年(611年),沿大運河,析安次、固安二縣地置通澤縣,縣治在永清縣通澤村,義寧二年(618年),隋亡即廢。唐如意元年(692年),武則天稱帝時期,分安次縣地置武隆縣,縣治即今永清縣城。唐景雲元年(710年),因避武則天諱,改武隆縣為會昌縣。

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張守珪曾向唐玄宗請求,取“邊境永清”之義,為會昌縣更名永清,然而還未等到玄宗批覆,張守珪就因晚年治軍不嚴犯下錯誤,被貶為括州刺史,次年抑鬱而終。天寶元年(742年)八月,唐玄宗改天下縣名不穩及重名一百一十處(《舊唐書》),改至會昌縣時,玄宗想起張守珪的請求,為紀念他的靖邊之功,從其所請,為會昌賜名永清,此後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再無更改。

在歷史的長河中,永清縣見證了諸多朝代的更迭和歷史事件的發生。宋遼時期,這裡是宋遼對峙的前沿地帶,留下了許多與戰爭相關的遺蹟和傳說,如宋遼古戰道,被譽為“地下長城”,它見證了當年的金戈鐵馬和歷史滄桑,也成為了永清縣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

永清縣的文化脈絡豐富多樣,融合了多種文化元素。這裡既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蘊,又受到了北方遊牧文化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如戲曲、雜技、武術等在永清縣都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永清縣的戲曲以河北梆子為主,演員們高亢激昂的唱腔,生動的表演,展現了當地人民的豪爽性格和對生活的熱愛。雜技表演驚險刺激,演員們精湛的技藝讓人歎為觀止。武術文化在永清縣也源遠流長,許多村莊都有自己的武術傳承,村民們農閒時練習武術,強身健體,傳承著中華武術的精神。

三、歷史人物

在永清縣的歷史上,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人物。雖然沒有如帝王將相般聲名遠揚,但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和時代,都為永清縣的發展和文化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

比如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義的鄉紳。他生活在明朝時期,為人樂善好施,關心百姓疾苦。當時永清縣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生活困苦。李義挺身而出,他不僅捐出了自己家中的大量糧食,還積極組織富戶捐款捐物,開倉放糧,救濟災民。同時,他還帶領百姓打井抗旱,尋找水源,組織生產自救,幫助百姓度過了難關。李義的善舉在當地廣為傳頌,他的名字也被銘刻在百姓心中,成為了永清縣歷史上的一位慈善楷模。

到了近代,永清縣出現了一位愛國志士劉振武。在國家面臨列強侵略、民族危亡的時刻,劉振武毅然投身革命。他積極宣傳抗日思想,組織群眾進行抗日鬥爭。他不顧個人安危,深入敵佔區,蒐集情報,為抗日隊伍提供了重要的支援。劉振武還參與了多次戰鬥,在戰鬥中他英勇無畏,身先士卒,為保衛家鄉、抗擊日寇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愛國精神和英勇事蹟激勵著永清縣的後人,成為了永清縣人民心中的英雄。

四、必遊景點

(一)林棲谷森林康養度假區

林棲谷森林康養度假區是永清縣的一顆璀璨明珠,它藉助原有的森林、溫泉、永定河故道等自然景觀,精心打造而成。這裡擁有華北平原最大的萬畝人工林地,森林覆蓋率達32%,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走進度假區,彷彿置身於綠色的海洋,清新的空氣讓人陶醉。

度假區內的配套專案豐富多樣,林下花海五彩斑斕,各種花卉爭奇鬥豔,漫步其中,彷彿走進了一個童話世界。樹屋別墅獨具特色,建在樹林之中,與自然融為一體,住在裡面,清晨可以聽到鳥兒的歌聲,夜晚可以仰望璀璨的星空,享受著寧靜與愜意。帳篷營地為喜歡露營的遊客提供了便利,讓人們在親近自然的同時,也能體驗到露營的樂趣。兒童樂園是孩子們的天堂,各種遊樂設施一應俱全,孩子們可以在這裡盡情玩耍,度過快樂的時光。

此外,度假區還以“一老一小”為核心服務人群,打造了親子家庭度假區以及活力長者康養區。在這裡,孩子們可以參加各種親子活動,增進與父母之間的感情;老人們可以在康養區享受溫泉療養、中醫保健等服務,放鬆身心,頤養天年。自啟動建設以來,林棲谷森林康養度假區已累計接待遊客超百萬人次,成為了京津冀遊客休閒度假的熱門目的地。

(二)燕南春酒文化博覽園

燕南春酒文化博覽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它實現了工業與旅遊的深度融合。博覽園以酒文化為主題,展示了燕南春酒的釀造歷史、釀造工藝和酒文化的內涵。

走進博覽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氣勢恢宏的釀酒車間,現代化的釀酒裝置與傳統的釀造工藝相結合,讓人感受到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在這裡,遊客可以參觀酒的釀造過程,瞭解從糧食到美酒的每一道工序,領略到釀酒師傅們的精湛技藝。

酒文化博物館是博覽園的核心景點之一,館內收藏了大量與酒有關的文物、文獻和藝術品,展示了中國酒文化的源遠流長。從古代的酒器到現代的名酒,從酒的起源到發展歷程,每一件展品都彷彿在訴說著一段酒文化的故事。遊客可以透過參觀博物館,深入瞭解中國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參觀,遊客還可以在博覽園品嚐到各種美酒,感受燕南春酒的獨特風味。同時,博覽園還推出了“永清八景宴”,將永清縣的特色美食與燕南春酒相結合,讓遊客在品嚐美食的同時,也能品味到永清縣的文化底蘊。

(三)宋遼古戰道

宋遼古戰道被譽為“地下長城”,是永清縣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研究宋遼軍事史和建築史的珍貴實物資料。其分佈範圍廣泛,主要集中在永清縣北部的5個鄉鎮、23個自然村,總長度達1000多公里 。這些古戰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是北宋時期為防禦遼國而修建的地下軍事防禦工程。

古戰道內部縱橫交錯,宛如一個地下迷宮。地道的高度一般在1.5 - 1.8米之間,寬度約0.8 - 1米,僅能容納一人透過 。地道設有藏兵洞、掩體、翻板、陷阱等設施,功能齊全,兼具屯兵、藏兵、運兵、防禦等多種用途。藏兵洞內空間較大,可容納數十人,用於戰時隱藏兵力;掩體則為士兵提供了躲避敵方攻擊的掩護;翻板和陷阱設計精巧,一旦敵軍誤入,便會陷入困境。

古戰道的發現極具偶然性。1986年,永清縣永清鎮西麻村村民在打井時,意外發現了地道的入口,隨後相關部門展開了大規模的發掘和研究工作 。隨著發掘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古戰道遺址被發現,逐漸揭開了這段塵封千年的歷史面紗。這些古戰道的建造材料主要是青磚、石塊和泥土,歷經千年歲月,部分割槽域依然儲存完好,足見古人建造技藝的高超。

遊客走進古戰道,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宋遼對峙的年代。地道內光線昏暗,空氣略顯潮溼,牆壁上斑駁的痕跡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沿著狹窄的通道前行,能感受到當年戰爭的緊張氛圍,也不禁為古人的智慧和勇氣所折服。在古戰道的一些區域,還設定了燈光展示和文字說明,幫助遊客更好地瞭解其歷史背景和軍事功能。

(四)永清縣生態公園

永清縣生態公園是當地居民和遊客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佔地面積廣闊,園內綠樹成蔭、花草繁茂,生態環境優美。公園以自然生態為主題,結合了休閒、健身、科普等多種功能。

公園內設有多個主題區域,如植物觀賞區,種植了數百種來自全國各地的植物,包括各種喬木、灌木和花卉。春季,櫻花、桃花、梨花競相開放,滿園春色;夏季,荷花在池塘中綻放,清香四溢;秋季,楓葉變紅,銀杏葉金黃,構成一幅絢麗的畫卷;冬季,松柏常青,臘梅傲雪,展現出別樣的景緻。

休閒娛樂區是公園的核心區域之一,這裡有大片的草坪和廣場,可供人們放風箏、野餐、散步。廣場上還經常舉辦各種文藝演出和文化活動,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健身運動區配備了完善的健身器材,吸引了眾多健身愛好者前來鍛鍊。

(五)永清雲裳小鎮

永清雲裳小鎮是一座以時尚服裝產業為核心的特色小鎮,也是永清縣產業轉型和經濟發展的新名片。小鎮依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機遇,承接了北京大紅門等地的服裝產業轉移,現已發展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服裝批發和交易中心。

小鎮內匯聚了眾多服裝品牌和商家,經營的服裝種類涵蓋了男女裝、童裝、箱包、鞋帽等多個品類,款式新穎、價格實惠,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採購商和消費者。除了服裝交易,雲裳小鎮還注重產業的多元化發展,配套建設了服裝設計研發中心、電商服務平臺、物流配送中心等設施,形成了集設計、生產、銷售、物流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在建築風格上,雲裳小鎮融合了現代時尚元素和傳統建築特色,街道寬敞整潔,建築外觀時尚大氣。小鎮內還設定了一些休閒娛樂設施和美食街區,遊客在購物之餘,還可以品嚐到各地的特色美食,享受休閒時光。

五、古剎、寺廟、道觀

(一)白塔寺

白塔寺位於永清縣大辛閣鄉大辛閣村,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寺院始建年代已無從考證,但據寺內現存的碑文記載,在遼代時期就已經存在。白塔寺因寺內的白塔而得名,這座白塔為八角形密簷式實心磚塔,共13層,高約30米 。塔身造型古樸典雅,雕刻精美,塔身上刻有佛像、飛天、蓮花等圖案,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白塔寺在歷史上曾多次修繕,如今依然香火旺盛。寺內除了白塔,還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殿等建築,建築風格莊嚴肅穆。每逢佛教節日,如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節等,白塔寺都會舉行盛大的法會,吸引了眾多信徒和遊客前來祈福參拜。

(二)聖恩禪寺

聖恩禪寺位於永清縣韓村鎮,是一座規模較大的佛教寺院。寺院始建於明代,後歷經多次重修和擴建。聖恩禪寺建築風格獨特,採用了明清時期的建築手法,寺內建築佈局嚴謹,錯落有致。

寺內的大雄寶殿是主要建築之一,殿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等佛像,佛像造型莊嚴,工藝精湛。除了大雄寶殿,聖恩禪寺還有藏經樓、禪堂、齋堂等建築,為僧人修行和信眾參拜提供了良好的場所。聖恩禪寺環境清幽,四周綠樹環繞,是一個遠離喧囂、靜心修行的好地方。

六、民俗風情

永清縣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民間藝術形式多樣,其中永清核雕最為著名。永清核雕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手工藝,以桃核、杏核等為原料,透過雕刻藝人的精心雕琢,將各種人物、動物、風景等圖案雕刻在小小的核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永清核雕工藝複雜,需要經過選料、設計、雕刻、打磨等多個工序,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雕刻藝人的心血和智慧。

永清竹馬會也是當地一項極具特色的民俗活動。竹馬會起源於清代,距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表演時,演員們身系竹馬道具,模仿馬的奔跑、跳躍等動作,同時配合音樂和舞蹈,表演形式生動活潑。竹馬會的表演隊伍通常由數十人組成,表演內容豐富多樣,有跑圓場、編花陣、單馬獨舞等,極具觀賞性。每逢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永清竹馬會都會在街頭巷尾進行表演,為節日增添了濃厚的喜慶氛圍。

在傳統節日習俗方面,永清縣有著獨特的慶祝方式。春節期間,除了貼春聯、掛燈籠、吃年夜飯等傳統習俗外,永清縣還有“拜影堂”的習俗。影堂是家族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春節期間,家族成員會齊聚影堂,向祖先上香、磕頭,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和懷念。元宵節時,永清縣會舉辦盛大的燈會,街道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燈,有宮燈、走馬燈、荷花燈等,造型精美、五彩斑斕。同時,還會有舞龍舞獅、踩高蹺、扭秧歌等民俗表演,熱鬧非凡。

七、特色美食

(一)永清胡蘿蔔

永清胡蘿蔔是永清縣的特色農產品,也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永清縣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胡蘿蔔的生長,所產的胡蘿蔔外形美觀、色澤鮮豔、口感脆甜,營養豐富。

永清胡蘿蔔種植歷史悠久,種植技術成熟,採用綠色種植方式,不使用高毒農藥和化肥,保證了胡蘿蔔的品質和安全。永清胡蘿蔔的吃法多樣,可以生吃、涼拌、炒菜、煲湯等。生吃時,口感脆嫩,甜而不膩;涼拌時,加入醋、香油、蒜末等調料,清爽可口;炒菜時,與肉片、雞蛋等搭配,味道鮮美;煲湯時,能為湯品增添獨特的甜味和營養。

(二)永清酥魚

永清酥魚是一道傳統的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其製作工藝獨特,選用新鮮的小魚為原料,經過清洗、醃製、油炸、燉煮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製作過程中,加入了花椒、八角、桂皮等多種香料,經過長時間的燉煮,使魚肉變得酥軟,骨刺也變得酥爛,入口即化,味道鮮美。永清酥魚既可作為下酒菜,又可作為零食,深受當地居民和遊客的喜愛。

(三)永清粉皮

永清粉皮以綠豆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工藝製作而成。製作出的粉皮質地細膩、口感爽滑,具有獨特的豆香。永清粉皮吃法多樣,可以涼拌、熱炒、做湯等。涼拌粉皮是最常見的吃法,將粉皮切成條狀,加入黃瓜絲、胡蘿蔔絲、香菜等蔬菜,再加入醋、醬油、辣椒油等調料,攪拌均勻,口感清爽,是夏季消暑的佳品;熱炒粉皮則是將粉皮與肉絲、白菜等食材一起炒制,味道濃郁;用粉皮做湯,如粉皮雞蛋湯,湯鮮味美。

八、旅遊指南攻略

(一)最佳旅遊時間

永清縣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不同季節有著不同的美景和特色。春季(3 - 5月),萬物復甦,永清縣生態公園內百花齊放,林棲谷森林康養度假區的林下花海五彩斑斕,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夏季(6 - 8月),雖然氣溫較高,但可以前往永清雲裳小鎮購物避暑,還能品嚐到新鮮的永清胡蘿蔔等夏季時令果蔬;秋季(9 - 11月),天高氣爽,宋遼古戰道歷史韻味更濃,燕南春酒文化博覽園也迎來了釀酒的好時節,遊客可以在這裡感受酒文化的魅力;冬季(12 - 2月),如果遇到降雪,永清縣銀裝素裹,白塔寺等古建築在白雪的映襯下更顯古樸莊重,此時還可以品嚐到熱氣騰騰的永清酥魚等美食,溫暖身心。總體來說,春秋兩季氣候較為宜人,是前往永清旅遊的最佳季節。

(二)交通指南

1. 外部交通

- 航空:永清縣距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較近,約30公里,可乘坐機場大巴、計程車或網約車前往永清縣。從機場出發,透過京雄高速、榮烏高速等交通幹線,可快速到達永清各個景點。

- 鐵路:永清縣目前沒有高鐵站,但周邊有廊坊站、霸州站等鐵路站點。遊客可以先乘坐高鐵或火車到達廊坊站或霸州站,然後在車站乘坐長途客車或計程車前往永清縣。廊坊站距離永清縣約40公里,霸州站距離永清縣約30公里。

- 公路:永清縣公路交通十分便利,京臺高速、榮烏高速、首都環線高速等多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北京永定門長途汽車站、木樨園長途汽車站等均有發往永清縣的長途客車;天津通莎長途客運站也有前往永清的班車。此外,遊客還可以選擇自駕前往永清縣,從北京出發,可透過京臺高速、京德高速等道路,車程約1 - 1.5小時;從天津出發,經由榮烏高速、京滬高速等,車程約1.5 - 2小時。

2. 內部交通

- 公交車:永清縣內有多條公交線路,連線了縣城和各個鄉鎮以及主要景點。公交車票價便宜。不過,部分公交線路的發車時間間隔較長,出行前建議提前查詢好公交線路和發車時間。

- 計程車:永清縣的計程車數量較多,出行方便。在縣城和主要景區周邊都可以方便地打到計程車。

- 共享單車:在永清縣城內,共享單車也較為普及,遊客可以透過手機掃碼騎行,方便快捷地遊覽縣城內的景點和街道。

(三)住宿推薦

1. 縣城區域

- 星級酒店:永清縣城內有多家星級酒店,如永清國際酒店等,這些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提供舒適的住宿環境和多種餐飲、娛樂服務。酒店內設有健身房、會議室、餐廳等配套設施,適合商務出行和對住宿品質有較高要求的遊客。

- 快捷酒店:像如家、漢庭等連鎖快捷酒店在永清縣城也有分佈,價格相對較為親民,一般在150 - 300元/晚。快捷酒店房間乾淨整潔,提供基本的住宿設施,價效比高,適合預算有限的遊客。

2. 景區周邊

- 林棲谷森林康養度假區:度假區內有樹屋別墅、帳篷營地等特色住宿可供選擇。樹屋別墅價格較高,每晚約800 - 1500元,適合追求獨特住宿體驗的遊客;帳篷營地相對較為經濟實惠,每晚價格在200 - 500元左右,適合喜歡露營的遊客。

- 燕南春酒文化博覽園:博覽園周邊有一些農家樂和民宿,價格在100 - 300元/晚不等。這些住宿地方環境較為安靜,能讓遊客更好地體驗當地的鄉村生活,還可以品嚐到農家特色美食。

(四)行程規劃

1. 一日遊

- 線路一:上午前往宋遼古戰道,探索千年歷史遺蹟,感受古代軍事防禦工程的魅力;中午在縣城品嚐永清酥魚、永清粉皮等特色美食;下午參觀燕南春酒文化博覽園,瞭解酒文化的歷史和釀造工藝,品嚐美酒;傍晚返回縣城或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 線路二:早上前往林棲谷森林康養度假區,呼吸新鮮空氣,遊覽林下花海、樹屋別墅等景點;中午在度假區內的餐廳用餐,品嚐當地特色菜餚;下午在度假區內的休閒娛樂區放鬆身心,或參加親子活動、康養專案;傍晚離開度假區。

2. 兩日遊

- 第一天:上午抵達永清縣後,前往永清縣生態公園,欣賞自然風光,進行休閒散步或健身運動;中午在公園附近的餐廳用餐;下午前往永清雲裳小鎮,購物遊玩,感受時尚氛圍;晚上入住縣城的酒店或景區周邊的民宿。

- 第二天:早餐後,前往白塔寺或聖恩禪寺,感受佛教文化的莊嚴與寧靜;中午品嚐永清胡蘿蔔等特色美食;下午參觀大辛閣鄉或其他鄉鎮的特色景點,如體驗永清核雕手工藝製作等;傍晚結束行程,準備返程。

3. 多日遊

第一天:探秘歷史遺蹟與感受生態之美

- 上午:抵達永清後,首站前往 宋遼古戰道 。沿著幽暗的地道緩緩前行,觸控佈滿歲月痕跡的磚牆,仔細觀察那些精巧的藏兵洞、陷阱設計,想象千年前宋遼對峙時的緊張戰事。透過洞內的圖文展板與多媒體展示,深入瞭解這段特殊的軍事歷史。

- 中午:在古戰道附近的農家餐廳用餐,品嚐 永清酥魚 ,感受骨刺酥軟、魚肉鮮香的獨特風味,搭配當地特色的 玉米餅 ,體驗地道農家美食。

- 下午:前往 林棲谷森林康養度假區 。漫步在萬畝人工林地間,享受清新的負氧離子空氣。參觀 林下花海 ,用相機記錄五彩斑斕的花卉美景;探秘獨具特色的 樹屋別墅 ,感受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居住氛圍;若同行有兒童,可在兒童樂園盡情玩耍。

- 晚上:入住度假區內的樹屋別墅或帳篷營地,伴著林間的蟲鳴與風聲入眠。

第二天:沉浸文化與時尚之旅

- 上午:前往 燕南春酒文化博覽園 ,走進釀酒車間,近距離觀看現代化與傳統相結合的釀酒過程,瞭解從糧食原料到美酒佳釀的奇妙轉化。在酒文化博物館中,駐足欣賞各類古老酒器、珍貴文獻,深入領略中國酒文化的源遠流長。

- 中午:在博覽園的餐廳品嚐 永清八景宴 ,將美食與酒文化完美融合,感受永清的文化底蘊與飲食魅力。

- 下午:前往 永清雲裳小鎮 ,穿梭於時尚的服裝店鋪之間,挑選款式新穎、價格實惠的服裝。逛累了可在小鎮的美食街區稍作休息,品嚐各地特色小吃,如酸辣粉、烤冷麵等。

- 晚上:返回縣城,入住星級酒店或快捷酒店,享受舒適的住宿環境,緩解一天的疲勞。

第三天:領略宗教文化與鄉村風情

- 上午:驅車前往 白塔寺 ,參觀古樸典雅的八角形白塔,仔細觀賞塔身上精美的佛像、飛天雕刻。走進大雄寶殿、觀音殿等建築,感受佛教寺院的莊嚴肅穆,聆聽僧人的誦經聲,讓心靈得到片刻寧靜。

- 中午:在白塔寺附近的素齋館用餐,品嚐清淡爽口的素食菜餚,體驗不一樣的飲食文化。

- 下午:前往 後奕鎮石各莊村 ,此時若恰逢春季,可欣賞萬畝桃花盛開的壯麗景觀。參與桃花節的民俗展演、非遺展示活動,與當地民間藝人互動,深入瞭解永清的民俗文化;也可前往村裡的農家,體驗採摘新鮮水果的樂趣(根據季節而定)。

- 晚上:留宿後奕鎮的農家樂,品嚐農家自種蔬菜、散養雞鴨烹飪的美食,感受鄉村的寧靜夜晚。

第四天:體驗民族特色與傳統工藝

- 上午:前往 管家務回族鄉 ,參觀具有濃郁回族特色的清真寺,瞭解回族的宗教信仰與建築藝術。與當地回族居民交流,感受他們熱情好客的民族風情,參觀回族特色民居,欣賞精美的回族刺繡、裝飾藝術。

- 中午:在回族特色餐館品嚐 清真八大碗 ,包括燉牛肉、燉羊肉等美味菜餚,搭配筋道的 清真烙餅 ,大飽口福。

- 下午:返回縣城,尋找當地的 永清核雕 工作室或店鋪,觀看核雕藝人現場雕刻,感受這一傳統手工藝的精湛技藝。若感興趣,還可在藝人指導下嘗試簡單的核雕製作,製作屬於自己的紀念品。

- 晚上:在縣城的夜市逛逛,品嚐永清特色小吃,如香脆的 油炸糕 、香甜的 豌豆黃 ,購買一些特色紀念品,如核雕工藝品、永清胡蘿蔔乾等。

第五天:休閒放鬆與返程準備

- 上午:前往 永清縣生態公園 ,在公園內悠閒散步、慢跑,或在湖邊靜坐垂釣,享受寧靜的休閒時光。參觀科普長廊,學習植物知識與生態保護理念。

- 中午:在公園附近的餐廳享用午餐,再次品嚐永清的特色美食,如涼拌永清粉皮、清炒永清胡蘿蔔絲等。

- 下午:收拾行李,檢查隨身物品,根據返程交通方式,合理安排時間前往車站、機場,結束充實而難忘的永清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