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平:歷史與自然交織的北方寶地
灤平縣,地處河北省東北部、承德市西南部,它與北京緊密相鄰,是連線華北與東北的重要節點,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古以來便是交通要衝和文化交融的前沿地帶,總面積達2993平方公里 ,東西最長95.7公里,南北最寬67公里。
灤平縣轄19個鄉鎮(其中6個滿族鄉,13個鎮)、1個街道 ,不同的鄉鎮有著各自獨特的風貌。比如灤平鎮,作為縣政府駐地,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截至2020年6月,下轄15個行政村,這裡熱鬧繁華,充滿了生活氣息,商業活動頻繁,匯聚了來自各地的商品和文化元素。虎什哈鎮歷史悠久,在過去是重要的商貿集散地,如今仍保留著一些傳統的商業老街,見證著往昔的繁榮。小營滿族鄉,民族風情濃郁,滿族文化在這裡傳承和發展,人們依然保留著部分傳統的滿族習俗,如特色的服飾、節慶活動等,每年都會舉辦滿族傳統節日慶典,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體驗。
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灤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6800年前,那時就已有人類文明在這裡生根發芽。山戎民族從商周到戰國時期在灤平延續700多年,他們逐水草而居,善於騎射,形成了獨特的遊牧文化,留下了眾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遺蹟,如墓葬群、居住遺址等,這些遺蹟見證了山戎民族的興衰,是研究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漢代,域內設白檀縣,成為連線漁陽郡和右北平郡的重要通道,那時的白檀縣,交通便利,商貿往來頻繁,促進了中原文化與北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遼代,灤平是上京(瀋陽)通往南京(北京)的必經之地,遼代的統治者在這裡留下了諸多文化印記,佛教文化在這一時期得到廣泛傳播,修建了一些寺廟和佛塔,雖然歷經歲月洗禮,部分建築僅存遺址,但仍能從中窺探到當時佛教文化的興盛。
清代,灤平正式建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皇帝往來北京與承德的必經之地,滿清皇家文化在這裡積澱深厚。境內有御路5條、行宮8處、敕建廟宇8座、官驛4所,康熙、乾隆、嘉慶、咸豐等四位皇帝秋獮避暑往返此區域230次,其中康熙、乾隆兩位皇帝最多,均在90次以上。皇帝的頻繁往來,不僅帶來了皇家的禮儀和文化,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一些行宮周邊逐漸形成了村落和集市,至今仍保留著一些與皇家相關的地名,如行宮村等。
值得一提的是,灤平地區普通話發音標準,是全國普通話語音採集地。這裡的人們世代傳承著清晰、純正的語音,為普通話的推廣和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走在灤平的大街小巷,能聽到最標準的普通話發音,感受獨特的語言文化魅力。境內小興州是中國歷史上八大移民基地之一和中國十大尋根聖地之一 ,在歷史上,小興州作為移民的重要中轉站,無數人從這裡出發,前往各地,如今,許多人前來小興州尋根問祖,追溯家族的起源。
必遊景點
金山嶺長城
舉世聞名的金山嶺長城是灤平旅遊的一張璀璨名片,它是我國萬里長城的精粹,系明朝愛國將領戚繼光在擔任薊鎮總兵官時期(公元1567年—1586年)主持修築 。金山嶺長城全長10.5公里,沿途設有大小關隘5處,敵樓67座,烽火臺2座。其視野開闊、敵樓密集、景觀奇特、建築藝術精美、軍事防禦體系健全、儲存完好而著稱於世 ,素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 。登上金山嶺長城,彷彿穿越時空,能看到當年戚繼光帶領士兵修築長城的場景。在長城上漫步,極目遠眺,山巒起伏,景色壯麗。春季,長城內外杏花盛開,漫山遍野的粉色花朵與古老的長城相互映襯,美不勝收;夏季,綠樹成蔭,長城在鬱鬱蔥蔥的山林中蜿蜒伸展,宛如一條巨龍穿梭其中;秋季,楓葉如火,長城被五彩斑斕的秋色環繞,構成一幅絕美的畫卷;冬季,白雪皚皚,長城銀裝素裹,更顯雄偉壯觀。這裡已連續舉辦了多屆金山嶺長城馬拉松賽事和金山嶺長城杏花節等系列活動 ,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運動愛好者。
白草窪國家森林公園
素有“天然氧吧”之稱的白草窪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灤平縣東南部 ,擁有華北地區最大的原始次生白樺林,森林覆蓋率近80%,負氧離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4萬個,最高瞬時值高達每立方厘米10萬個 ,是華北地區自然植物群落儲存最好的景區之一 。公園總面積5396公頃,園內山、水、石、植被、氣候等自然景觀資源豐富,景觀優美奇特。踏入公園,彷彿進入一個綠色的童話世界,高大挺拔的白樺樹遮天蔽日,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沿著蜿蜒的山間小徑前行,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清澈見底的溪流中,魚兒歡快地遊弋。公園內著名的景點有雙龍潭景區,兩個水潭相連,潭水碧綠,周圍綠樹環繞;白草窪景區,地勢開闊,草原一望無際,野花遍地開放;轉山湖景區,湖水清澈如鏡,倒映著周圍的山巒和樹木,宛如一幅山水畫卷;石海奇觀,巨大的岩石堆積在一起,形態各異,彷彿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響水谷,水流湍急,發出巨大的聲響,在寂靜的山林中格外震撼。這裡是距離北京最近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是人們遠離城市喧囂,親近自然、放鬆身心的絕佳去處。
碧霞山風景區
碧霞山風景區位於灤平縣城南9公里(長山峪鎮西營村) ,景區總面積6平方公里,以自然景觀為主,人文景觀為輔。公園內景觀奇特,環境優美,湖光秀色,原林異茂,奇石林立,氣候宜人。步入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形態各異的奇峰怪石,有的像利劍直插雲霄,有的像駱駝靜臥山間,有的像仙女亭亭玉立。沿著山間步道前行,能看到清澈的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湖中的魚兒時而躍出水面,濺起一朵朵水花。山上的樹木鬱鬱蔥蔥,種類繁多,有松樹、柏樹、楊樹等,到了秋天,樹葉變得五彩斑斕,如同一幅絢麗的油畫。這裡還有一些古老的廟宇遺址,雖然只剩下斷壁殘垣,但依然能讓人感受到歷史的滄桑。
轉山湖風景區
轉山湖風景區位於灤平縣付營子鎮境內,景區總面積1500畝,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海拔1577米,素稱京東第一峰霧靈山姊妹峰 。景區內水草豐盛、林木蔥鬱、高山草甸、潺潺流水、奇峰異石,被稱為京北的黃山。這裡的景色四季如畫,春天,萬物復甦,山間開滿了各種野花,爭奇鬥豔;夏天,涼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去處,遊客可以在湖邊垂釣、划船,享受悠閒的時光;秋天,漫山遍野的樹葉變得金黃,與綠色的松柏相互交織,構成一幅美麗的秋景圖;冬天,銀裝素裹,山峰和樹木都被白雪覆蓋,宛如一個冰雪世界。登上主峰,可以俯瞰整個景區的美景,連綿的山巒、清澈的湖水、茂密的森林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
觀星臺
觀星臺位於灤平縣兩間房鎮境內,面積10平方公里,景區內森林覆蓋率80%以上,峰巒疊翠,溪水淙淙,四季分明。這裡遠離城市的光汙染,是絕佳的觀星勝地。夜晚,當你仰望星空,璀璨的星河如同一幅巨大的畫卷展現在眼前,繁星閃爍,銀河橫跨天際,彷彿伸手就能觸控到星星。景區內還有小黃山、一品山、觀景臺、攀巖石、獅子頭、金蟾拜佛、佛爺掌、官口山、小峽谷、九頭山、人頭山等景觀 ,白天可以登山攬勝,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山林的寧靜與美好。沿著山間的小路攀登,一路上能欣賞到各種奇特的岩石和茂密的植被,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讓人忘卻一切煩惱。
古剎、寺廟與道觀
灤平歷史上佛教、道教文化盛行,留下了許多古剎、寺廟和道觀。雖然部分建築在歷史的長河中遭到破壞,但仍有一些遺蹟儲存至今,成為研究宗教文化的重要見證。如一些古剎,曾經規模宏大,建築風格獨特,寺內供奉著眾多佛像,香火旺盛。如今,雖然寺廟的主體建築僅存部分,但從殘留的石柱、基石和牆壁上的雕刻,依然能想象出當年的輝煌。寺廟周圍的環境清幽,綠樹成蔭,是一處讓人心靈寧靜的地方。還有一些道觀,道觀內的建築佈局嚴謹,錯落有致,有三清殿、玉皇殿等主要建築。這裡曾是道士們修行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每逢重要節日,都會有眾多信徒前來朝拜祈福,道觀內香菸繚繞,鐘鼓齊鳴,充滿了神秘的宗教氛圍。
歷史遺址
除了長城等著名的歷史遺蹟外,灤平還有許多其他的歷史遺址。如山戎文化遺址,分佈在各鄉鎮,是研究山戎民族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這些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陶器、石器等文物,展示了山戎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和藝術成就。在[具體遺址地點]的發掘現場,考古人員發現了山戎民族的墓葬群,墓葬中出土的青銅器造型獨特,工藝精湛,有兵器、車馬器、裝飾品等,反映了山戎民族的軍事和文化特色。還有一些古代的驛站遺址,見證了古代交通和郵驛制度的發展。這些驛站曾經是傳遞公文、接待過往官員和旅客的地方,雖然現在只剩下一些殘垣斷壁,但依然能讓人感受到古代交通的繁忙和重要性。
民俗風情
灤平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滿族文化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滿族的傳統服飾、飲食、居住等習俗在一些鄉村依然保留著。在重要的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人們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如舞龍舞獅、踩高蹺、扭秧歌等。春節期間,家家戶戶貼春聯、掛燈籠,包餃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元宵節時,街上會有熱鬧的花燈會,各種造型精美的花燈掛滿街頭,人們還會燃放煙花炮竹,猜燈謎,共度歡樂時光。
在民間藝術方面,灤平有許多獨特的表演形式。火斗山鎮長海溝門村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 “掄花”傳承村 ,“掄花”是一種獨特的民間煙火表演藝術,起源於明朝,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表演時,藝人們將熔化的鐵水用力掄起,鐵水碰到特製的花棚上,瞬間綻放出絢麗多彩的火花,如煙花般璀璨奪目,場面十分壯觀。這種獨特的表演形式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獲得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人民日報、河北融媒等多家媒體平臺持續關注 。此外,還有皮影戲、二人轉等民間藝術形式,深受當地百姓喜愛。皮影戲藝人用靈巧的雙手操縱著皮影,透過燈光的照射,在白色的幕布上演繹出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唱腔獨特,表演生動。
特色美食
灤平的飲食文化兼具滿族風味和北方特色,讓人垂涎欲滴。
灤平烤全羊
選用當地優質的綿羊,經過精心處理後,用獨特的調料醃製入味,然後放在特製的烤架上,用果木炭火慢慢烤制。烤制過程中,要不斷翻動,刷上調料和油脂,使其受熱均勻。烤好的全羊外皮金黃酥脆,內部肉質鮮嫩多汁,香氣撲鼻 ,是宴客佳餚。吃的時候,搭配上蔥、蒜、醬等調料,用手撕開羊肉,大口咀嚼,感受著羊肉的鮮美和濃郁的香味,讓人回味無窮。
二八席
這是傳統滿族宴席,包含八碟、八碗葷素搭配,風味獨特 。八碟一般包括四涼四熱,四涼有涼拌豆芽、涼拌黃瓜、豬頭肉、皮凍等,四熱有炒肉拉皮、炒雞蛋、炸耦合、溜肉段等。八碗則有紅燒肉、燉排骨、燉雞塊、燉魚、酸菜白肉等。這些菜品色香味俱佳,體現了滿族人民豪爽的性格和對美食的獨特理解。每一道菜都經過精心烹製,食材新鮮,烹飪手法多樣,既有濃郁的肉香,又有清爽的蔬菜搭配,營養豐富。
驢打滾
軟糯香甜,黃豆麵香氣濃郁,是當地特色甜點 。它以糯米麵為主要原料,蒸熟後擀成薄片,鋪上一層豆沙餡,然後捲起來,切成小段,再滾上一層黃豆麵,因最後工序似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得名。驢打滾口感軟糯,甜而不膩,入口即化,黃豆麵的香味和豆沙餡的香甜相互融合,讓人吃了還想吃。
此外,還有煎餅盒子、粘豆包、酸粥等特色美食,煎餅盒子以薄脆的煎餅包裹著各種餡料,如雞蛋、韭菜、粉條等,口感豐富;粘豆包用黃米麵或糯米麵製成,內包紅豆沙餡,蒸熟後色澤金黃,口感軟糯,香甜可口;酸粥則是用小米和酸白菜等食材熬製而成,味道獨特,具有開胃助消化的功效。
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
灤平四季分明,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美景。春季(3 - 5月),萬物復甦,金山嶺長城的杏花盛開,白草窪國家森林公園的樹木開始發芽,是賞花踏青的好時節;夏季(6 - 8月),氣候涼爽,是避暑的好去處,可以前往白草窪國家森林公園、轉山湖風景區等享受清涼的夏日;秋季(9 - 11月),秋高氣爽,漫山遍野的樹葉變得五彩斑斕,適合登山賞秋,觀賞紅葉;冬季(12 - 2月),銀裝素裹,金山嶺長城在白雪的映襯下更加雄偉壯觀,還可以體驗冰雪專案。
交通方式
- 自駕:從北京出發,可沿京承高速行駛,在灤平出口下高速,交通十分便利。沿途風景優美,可以欣賞到山水風光。
- 公共交通:在北京東直門長途汽車站有前往灤平的班車,車程約2小時。到達灤平後,可以乘坐當地的公交車或打車前往各個景點。
住宿推薦
- 縣城酒店:灤平縣城有多家酒店可供選擇,如[酒店xx]、[酒店xxx]等,這些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價格適中,交通便利,方便前往各個景點。
- 景區民宿:在金山嶺長城、白草窪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周邊,有許多特色民宿,這些民宿風格各異,有的具有濃郁的鄉村特色,有的則充滿了現代藝術氣息,可以讓遊客更好地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
遊玩路線規劃
- 一日遊:如果時間有限,可以選擇一條精華路線。早上前往金山嶺長城,攀登長城,欣賞壯麗的景色,感受歷史的韻味;中午在長城附近的農家樂品嚐當地美食;下午前往碧霞山風景區,遊覽奇特的自然景觀,放鬆身心。
- 兩日遊:第一天,遊覽金山嶺長城和白草窪國家森林公園,上午攀登長城,下午在森林公園內漫步,呼吸新鮮空氣,欣賞自然風光;晚上住在景區附近的民宿。第二天,前往轉山湖風景區,欣賞山水風光,還可以進行一些休閒活動,如划船、釣魚等,下午返回縣城,結束愉快的旅程。
- 多日遊:可以將灤平的各個景點都遊覽一遍,還可以深入體驗當地的民俗文化。除了上述景點外,還可以前往觀星臺觀星,去火斗山鎮長海溝門村觀看“掄花”表演,到小興州尋根問祖等。在遊玩過程中,品嚐各種特色美食,感受灤平的獨特魅力。
灤平縣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壯美的自然景觀、獨特的民俗風情和誘人的特色美食,成為一個值得深入探索和品味的旅遊勝地。無論是追尋歷史的足跡,還是享受大自然的饋贈,亦或是體驗獨特的民俗文化,灤平都能滿足遊客的需求,給人留下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