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城縣:太行東麓的人文與自然交融之地

臨城縣,地處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東麓,作為河北省邢臺市的轄區,其總面積達797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19.91餘萬人。臨城縣下轄5鎮3鄉,分別是臨城鎮、東鎮鎮、西豎鎮、郝莊鎮、石城鄉、鴨鴿營鄉、黑城鄉、趙莊鄉,以及220個行政村、6個社群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北與石家莊市贊皇、高邑兩縣交界,東與邢臺市柏鄉縣、隆堯縣接壤,南與邢臺市內丘縣毗鄰,西隔太行與山西相望,有著“橫跨兩省、連線兩市、五縣通衢”的交通優勢。

各鄉鎮風采與特色

臨城鎮

臨城鎮是臨城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地勢較為平坦,交通十分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穿境而過,為城鎮發展帶來了諸多機遇。作為縣城所在地,其基礎設施完備,商業氛圍濃厚,街道上車水馬龍,各類店鋪琳琅滿目,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臨城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普利寺塔就坐落於此。普利寺塔是我國唯一儲存的北宋方形密簷式仿木磚塔,歷經歲月洗禮,依然屹立不倒,見證著臨城的歷史變遷。塔高約33米,造型優美,工藝精湛,塔身上的雕刻細膩生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周邊還有一些傳統的古街區,古色古香的建築錯落有致,雖歷經風雨,仍能從中感受到往昔的繁華。

東鎮鎮

東鎮鎮位於臨城縣東部,地勢平坦,農業發達,是臨城縣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這裡的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同時,東鎮鎮的工業也有一定規模,形成了以建材、機械加工等為主的產業格局。

東鎮鎮的交通優勢明顯,臨城火車站(原名鎮內站)就位於此處。該火車站建於1903年 ,2006年停辦客運業務,2016年6月28日恢復客運業務,西距縣城9公里,距離柏鄉縣城6公里,內丘22公里,隆堯17公里,距京港澳高速2.7公里,是臨城及周邊三縣透過鐵路聯通八方的重要樞紐,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西豎鎮

西豎鎮地處臨城縣中部,自然風光秀麗,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崆山白雲洞景區就位於西豎鎮,這裡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崆山白雲洞是全球同緯度最大的溶洞,被稱為“世界喀斯特風景洞穴博覽園”。洞內景觀奇特,石筍、石柱、石幔等琳琅滿目,在燈光的映照下,如夢如幻,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

此外,岐山湖也在西豎鎮境內。岐山湖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周邊綠樹成蔭,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遊客可以在這裡乘船遊覽,欣賞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郝莊鎮

郝莊鎮位於臨城縣西部山區,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較高,有著“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的美譽。這裡山巒起伏,空氣清新,是天然的氧吧。郝莊鎮的經濟以農業和林業為主,特色農產品有薄皮核桃、蘋果等。

郝莊鎮的自然風光十分迷人,蠍子溝國家森林公園就坐落於此。公園內森林茂密,野生植物種類繁多,還有許多珍稀動物。遊客可以在這裡徒步探險,感受大自然的原始之美,呼吸清新的空氣,放鬆身心。

石城鄉

石城鄉地處臨城縣西南部,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這裡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有煤、鐵、石灰石等多種礦產。石城鄉的工業以礦產開採和加工為主,在當地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

同時,石城鄉也有一些自然景觀值得一看,山間的溪流清澈見底,溪邊怪石嶙峋,周圍綠樹成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在一些村落中,還保留著傳統的民居建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鴨鴿營鄉

鴨鴿營鄉位於臨城縣東部,地勢平坦,交通便利,107國道、京廣鐵路等穿境而過。這裡農業基礎良好,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等農作物。鴨鴿營鄉的蔬菜種植頗具規模,形成了多個蔬菜種植基地,所產蔬菜供應周邊市場。

此外,鴨鴿營鄉的鄉村旅遊也在逐步發展,一些村莊依託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開發了農家樂等旅遊專案,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體驗鄉村生活。

黑城鄉

黑城鄉位於臨城縣中部偏西,地形以丘陵為主。這裡的農業以種植耐旱作物為主,如穀子、紅薯等。黑城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擁有一些歷史遺蹟和傳統民俗文化。

在黑城鄉的一些村莊中,還保留著古老的廟宇和傳統的廟會活動。每逢廟會,周邊村民都會聚集於此,熱鬧非凡,廟會上有傳統的戲曲表演、民間手工藝品展示等,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

趙莊鄉

趙莊鄉位於臨城縣西部山區,地勢較高,氣候涼爽。這裡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優美,是避暑勝地。趙莊鄉的經濟主要以農業和旅遊業為主,特色農產品有板栗、柿子等。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趙莊鄉開發了一些旅遊景點,如天台山景區。天台山以丹霞地貌為特色,是5億年以前造山運動形成的沉積岩,被譽為“沉積岩野外實驗室”。登上天台山,可俯瞰周邊壯麗的山水景色,令人心曠神怡。

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臨城縣歷史源遠流長,新石器晚期就有人類在此聚居,至今已有5000年的歷史。商周時期曾為名城古郡,春秋時,縣境屬晉地,築有臨邑城。戰國初,北部屬中山國房子轄域,南部為趙國屬地。

西漢初年置房子縣(縣治在高邑縣境內倉房村),屬恆山郡;東漢建武十七年,縣隨郡併入中山國,二十年,析置常山郡,仍轄房子縣。三國魏太和六年封趙國,房子為趙國都。唐朝天寶元年,房子縣更名為臨城縣,並將縣治遷至今址,至今已有1200年。至德二年,朱全忠晉封魏王,臨城縣因避朱全忠父親名諱,複名房子縣。五代後唐時,房子縣又更名臨城縣,仍屬趙州。宋代熙寧六年,隆平縣降為隆平鎮併入臨城縣。宣和元年,趙州升為慶源府,仍轄臨城縣。金、元、明、清臨城均屬趙州。民國二年(1913年),臨城縣屬直隸省冀南道,三年冀南道改名大名道,仍轄臨城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始直屬河北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臨城縣屬冀西地委,後改太行第一專區(專署駐邢臺)。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臨城解放,仍屬太行一專區。1958年11月,臨城縣併入內丘縣。1961年7月,隆堯縣、柏鄉縣轄區從內丘縣析出復置臨城縣。

臨城文化底蘊深厚,是邢窯白瓷的發源地之一,當時所產的邢瓷是中國最早的日用細瓷,與越州青瓷以“南青北白”蜚聲中外,因此又稱“邢瓷故里”“白瓷源頭”。邢窯陶瓷燒製技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原文保所所長張志忠被評為國家非遺“邢窯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臨城還建有中國首家邢窯博物館,館藏珍貴文物322件,數量位居全市第一,獲得“中國邢窯工藝傳承創新示範縣”稱號 ,博物館內展示了邢窯白瓷的發展歷程、製作工藝以及精美的瓷器展品,讓人們能夠深入瞭解邢窯文化的魅力。

漢代時臨城是有名的絲綢之鄉,“房子綿”列為貢品,與當時南以四川江津蜀錦為最相對應,故有“北國江津”之稱。臨城還是歷代名人薈萃之地,李乂(字尚真,唐朝刑部尚書 )、王鬷( 字總之,宋朝樞密院知事)、喬壁星(字文見,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四川巡撫,從二品,被稱為“明代天下第一清官”)等名標青史。同時,臨城也是紅色革命老區,八路軍一二九師和冀西遊擊隊曾在臨城西部山區駐紮和戰鬥,老一輩革命家朱德、鄧小平、秦基偉、楊秀峰、向守志等曾在這裡轉戰生活,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全縣8萬群眾有1萬多人參軍,近兩千名烈士英勇犧牲,為新中國成立做出卓越貢獻 ,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和革命遺蹟。

境內發現仰韶、龍山、先商等遺址62處,擁有邢窯遺址、普利寺塔、補要村遺址3處國家級文保單位和7處省級文保單位 。普利寺塔前面已介紹,是建築藝術的瑰寶;邢窯遺址發現最早,保護最好,研究成果最多;補要村遺址則為研究古代社會生活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此外,“臨城趙雲故里傳說”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說趙雲為臨城澄底村人,現存有趙雲故里石碑和古墓 ,吸引著眾多三國文化愛好者前來探尋。臨城“南調”的板式豐富,慢板綿軟悠長,快板行雲流水,與本地語言、民俗相融合,別具一格 ,是當地民間藝術的重要代表。

旅遊景點與必遊景觀

崆山白雲洞風景名勝區

崆山白雲洞是臨城縣最具代表性的旅遊景點之一,也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區。溶洞內的景觀豐富多彩,石筍、石柱、石幔、石鐘乳等各種岩溶形態應有盡有,它們在漫長的地質歲月中,經過大自然的精心雕琢,形成了如今美輪美奐的景象。洞內的“網狀捲曲石”“仙山瓊閣”“玉簪對寶瓶”等景觀堪稱一絕,令人歎為觀止。遊客在洞內遊覽,彷彿置身於一個神奇的地下世界,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能領略到獨特的地質文化魅力。

蠍子溝國家森林公園

蠍子溝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高達90%以上,是“太行山最綠的地方”。公園內植被茂密,野生植物種類繁多,有許多珍稀的植物品種。這裡的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高,是天然的大氧吧。公園內還有多條清澈的溪流,溪水潺潺流淌,與周圍的山林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遊客可以在這裡進行徒步旅行、森林探險、野外露營等活動,親近大自然,放鬆身心,享受遠離城市喧囂的寧靜與美好。

岐山湖

岐山湖湖面開闊,湖水清澈見底,周邊群山環抱,綠樹成蔭。湖中有多個小島,島上花草繁茂,景色宜人。湖邊建有許多亭臺樓閣,風格典雅,為遊客提供了休憩和欣賞湖景的好去處。遊客可以在岐山湖上乘船遊覽,欣賞湖光山色;也可以在湖邊的沙灘上嬉戲玩耍,享受陽光沙灘的樂趣;還可以品嚐當地的特色美食,如湖鮮等,感受濃郁的水鄉風情。

天台山

天台山以獨特的丹霞地貌而聞名,其山體呈紅色,形態各異,有的如利劍直插雲霄,有的如駱駝靜臥山間。山上的岩石紋理清晰,是研究沉積岩的天然實驗室。登上天台山的山頂,可以俯瞰到周邊壯麗的景色,連綿的山脈、廣袤的田野盡收眼底。天台山還有許多自然景點,如天台寺、點將臺等,每一處景點都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遊客在登山過程中,既能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又能瞭解到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

邢窯博物館

邢窯博物館是瞭解邢窯文化的重要場所,館內收藏了大量的邢窯瓷器和相關文物。透過這些展品,遊客可以瞭解邢窯白瓷的發展歷程、製作工藝以及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博物館內還設有多媒體展示區,透過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形象地展示邢窯文化的魅力。此外,博物館還會不定期舉辦各種與邢窯文化相關的展覽和活動,讓遊客能夠更深入地瞭解和體驗邢窯文化。

民俗風情與特色味道

臨城縣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每逢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當地都會舉辦各種熱鬧的慶祝活動。春節期間,家家戶戶貼春聯、放鞭炮,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元宵節時,會有舞龍舞獅、踩高蹺、跑旱船等傳統民俗表演,熱鬧非凡。

臨城的特色美食也讓人回味無窮。臨城酥魚,骨酥肉嫩,鹹香可口,製作工藝獨特,選用新鮮的魚,經過多道工序烹製而成,連魚骨都可以直接食用,營養豐富;醃肉面是當地的傳統麵食,手工製作的麵條勁道十足,搭配上用獨特方法醃製的鹹香醃肉和濃郁的肉湯,每一口都讓人陶醉其中,充滿了家的味道;臨城薄皮核桃個大皮薄,果仁飽滿,口感香脆,營養豐富,是當地的特色農產品,除了直接食用,還可以加工成各種核桃製品,如核桃油、核桃酥等。此外,還有富硒小米、柿子餅等土特產,也深受遊客喜愛。

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

臨城縣四季分明,不同季節有不同的美景。春季(3 - 5月),萬物復甦,山間野花盛開,適合踏青賞花;夏季(6 - 8月),氣候涼爽,是避暑的好時節,尤其適合前往蠍子溝國家森林公園、趙莊鄉等地;秋季(9 - 11月),秋高氣爽,是觀賞紅葉和採摘水果的好時候,郝莊鎮的薄皮核桃、蘋果等成熟,遊客可以體驗採摘的樂趣;冬季(12月 - 次年2月),雖然天氣寒冷,但可以欣賞到雪景,崆山白雲洞等室內景點也不受季節影響,依然可以遊覽。

交通指南

- 外部交通:臨城縣區位優勢明顯,北距北京市350公里、石家莊市78公里,南距邢臺市54公里 ,鄭州340公里,屬於省會半小時經濟圈和冀南經濟圈。交通便利,京廣鐵路、石武高鐵、京港澳高速、太行山高速、紅旗大街、107國道穿境而過。如果從外地乘坐火車,可以先到達石家莊站或邢臺站,再轉乘汽車前往臨城縣;如果乘坐高鐵,可以在高邑西站下車,然後乘坐汽車前往臨城,從縣城15分鐘可直達高邑高鐵站 。也可以選擇自駕,透過京港澳高速、太行山高速等均可方便地到達臨城。

- 內部交通:臨城縣內交通較為便利,新能源電動公交系統實現城鄉全覆蓋 ,可以乘坐公交車前往各個鄉鎮和主要景點。此外,也可以選擇打車或租車,方便自由出行。

住宿推薦

- 縣城住宿:臨城鎮有各種檔次的酒店和賓館可供選擇,如臨城賓館等,設施較為完備,服務也比較周到,價格根據不同的房型和季節有所波動。

- 景區住宿:在崆山白雲洞景區、岐山湖景區等周邊也有一些農家樂和度假村,遊客可以選擇住在景區附近,方便遊玩,同時還能體驗鄉村生活,品嚐當地美食,價格相對較為親民。

行程規劃建議

- 一日遊:

- 上午:前往崆山白雲洞,遊覽神奇的溶洞景觀,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約需要2 - 3小時。

- 中午:在景區附近的農家樂品嚐臨城特色美食,如臨城酥魚、醃肉面等。

- 下午:前往岐山湖,乘船遊覽湖光山色,放鬆身心,遊玩2 - 3小時後返回縣城。

- 兩日遊:

- 第一天:上午參觀邢窯博物館,瞭解邢窯文化;中午在縣城用餐;下午前往天台山,攀登天台山,欣賞丹霞地貌和壯麗的景色,晚上住在景區附近的農家樂。

- 第二天:早上前往蠍子溝國家森林公園,進行森林徒步,呼吸新鮮空氣,遊玩3 - 4小時;中午在公園附近用餐;下午返回縣城,結束愉快的旅程。

- 三日遊:

- 第一天:到達臨城後,前往東鎮鎮參觀臨城火車站,感受歷史的滄桑,然後前往鴨鴿營鄉體驗鄉村生活,晚上住在鴨鴿營鄉的農家樂。

- 第二天:上午前往西豎鎮,遊覽崆山白雲洞和岐山湖;中午在西豎鎮用餐;下午前往郝莊鎮,欣賞山區的自然風光,晚上住在郝莊鎮。

- 第三天:早上前往趙莊鄉的天台山景區,登山遊玩;中午在趙莊鄉用餐;下午返回縣城,準備返程。

臨城縣,這座太行東麓的小城,無論是其悠久的歷史文化、秀美的自然風光,還是獨特的民俗風情和誘人的特色美食,都值得遊客前來探索和體驗,相信每一位來到這裡的遊客都會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