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南縣地處唐山市東南部,是經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全國沿海對外開放縣。它東與樂亭縣相鄰,西與豐南區、曹妃甸區接壤,南瀕渤海,北靠灤州市、古冶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格局中佔據著重要的地理位置。

一、基本概況

灤南縣地域面積廣闊,國土面積達1482.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840平方公里,擁有29.63公里的海岸線。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其常住人口為50.85萬。在行政區域劃分上,灤南縣轄16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包括589個行政村和18個居委會 。這一區域劃分使得城鄉治理更加精細化,不同區域的發展特色得以充分挖掘和發揮。

二、經濟發展

在經濟發展方面,灤南縣展現出強勁的動力與活力。2024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達到5.7%,在唐山市各區縣中處於前列位置;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也躋身全市第一方陣,而第一產業增加值總量更是連續保持全市首位。

(一)農業

灤南縣是中國著名的奶牛、生豬、肉雞養殖基地,“中國奶牛之鄉”“中國生豬之鄉”“中國肉雞之鄉”的稱號實至名歸。全縣耕地面積達108萬畝,肥沃的土地孕育出豐富的農產品,素有大米、海米、花生米“三米之鄉”美譽。當地種植的大米顆粒飽滿,蒸煮後口感軟糯,香味四溢;海米以其鮮美的味道深受消費者喜愛;優質的花生米不僅產量高,且品質上乘,成為眾多食品加工企業的原料首選。

(二)工業

工業領域中,鋼鍬產業是灤南縣的特色支柱產業。當地鋼鍬生產歷史悠久,產業規模龐大,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85%,佔全國出口份額90%以上,是全國最大的鋼鍬生產和出口基地。全縣擁有眾多鋼鍬生產企業,從原材料採購、生產加工到產品銷售,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企業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引進先進生產裝置,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顯著提升,產品遠銷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此外,灤南縣礦產資源豐富,域內鐵礦探明儲量13億噸,其中馬城鐵礦儲量9.95億噸,是亞洲最大的地下單體鐵礦。目前,馬城鐵礦的開發工作有序推進,未來將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三、資源環境

灤南縣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境內擁有“十一河三湖”,河湖水系縱橫交錯,為農業灌溉、生態調節提供了充足的水資源。南堡嘴東溼地是澳大利亞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唐山首個省級溼地公園。每年候鳥遷徙季節,大量珍稀鳥類在此棲息、覓食,形成獨特的生態景觀。溼地內植物種類繁多,蘆葦、香蒲等水生植物茂盛生長,構成了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

全縣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透過大規模植樹造林和生態修復工程,營造出良好的生態環境。多個鄉鎮建設了生態公園和綠化帶,為居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同時也有效改善了空氣質量。

四、行政區劃及鄉鎮特色

(一)倴城鎮

倴城鎮是灤南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縣政府所在地。全鎮面積108.6平方公里,轄78個行政村和10個居委會。作為縣城駐地,這裡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商業氛圍濃厚。城區內高樓林立,街道寬敞整潔,大型商場、超市、酒店等商業設施一應俱全。倴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儲存有部分古老的建築和遺址,見證了這座城鎮的發展變遷。

(二)宋道口鎮

宋道口鎮面積102.3平方公里,轄61個行政村。該鎮以鋼鍬產業聞名,是灤南縣鋼鍬生產的核心區域之一。全鎮擁有眾多鋼鍬生產企業和配套加工企業,形成了產業叢集效應。在發展工業的同時,宋道口鎮也注重農業發展,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培育了多個特色農業種植基地。

(三)長凝鎮

長凝鎮面積78.5平方公里,轄40個行政村。這裡自然風光優美,農業資源豐富,以種植蔬菜、水果為主。長凝鎮的果蔬種植歷史悠久,種植技術成熟,產出的果蔬品質優良,暢銷周邊市場。鎮內還保留了一些傳統的村落建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四)胡各莊鎮

胡各莊鎮面積65.4平方公里,轄42個行政村。該鎮農業基礎紮實,是灤南縣重要的糧食和蔬菜產區。近年來,胡各莊鎮積極發展設施農業,建設了多個現代化蔬菜大棚,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民收入。同時,鎮內的農產品加工產業也逐漸興起,延長了農業產業鏈。

(五)扒齒港鎮

扒齒港鎮面積98.7平方公里,轄45個行政村。地處交通要道,是灤南縣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這裡商貿活動頻繁,集市貿易繁榮。扒齒港鎮的畜牧業發展良好,擁有多個規模養殖小區,生豬、肉雞養殖規模較大。

(六)司各莊鎮

司各莊鎮面積121.3平方公里,轄71個行政村。全鎮土地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條件優越。司各莊鎮以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同時積極發展特色種植產業,如中藥材種植等。鎮內文化活動豐富,民間藝術氛圍濃厚。

(七)安各莊鎮

安各莊鎮面積76.2平方公里,轄38個行政村。該鎮工業發展較快,形成了以建材、機械加工為主的產業體系。在生態建設方面,安各莊鎮積極推進植樹造林和環境整治工作,鎮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八)柏各莊鎮

柏各莊鎮面積89.1平方公里,轄42個行政村。作為沿海鄉鎮,柏各莊鎮漁業資源豐富,海水養殖和捕撈業發達。當地的水產養殖品種多樣,包括對蝦、螃蟹、貝類等,產出的水產品品質上乘,深受市場歡迎。同時,柏各莊鎮的大米種植也頗具規模,所產大米口感獨特。

(九)柳贊鎮

柳贊鎮面積45.6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這是一個典型的漁業鄉鎮,擁有較長的海岸線和廣闊的海域。柳贊鎮的漁業生產歷史悠久,漁民們積累了豐富的捕魚經驗。鎮內建有大型的漁港和水產品交易市場,每天都有大量新鮮的海產品在此交易。

(十)程莊鎮

程莊鎮面積103.4平方公里,轄63個行政村。農業是程莊鎮的主導產業,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花生等作物。近年來,程莊鎮積極發展鄉村旅遊,依託豐富的農業資源和田園風光,打造了多個鄉村旅遊景點,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十一)方各莊鎮

方各莊鎮面積72.8平方公里,轄41個行政村。該鎮以農業和小型加工業為主,農業種植結構不斷最佳化,發展了蔬菜、水果等特色種植產業。方各莊鎮注重文化傳承,民間傳統手工藝如剪紙、刺繡等在當地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十二)東黃坨鎮

東黃坨鎮面積68.3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這裡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較高。東黃坨鎮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綠色產業,推廣有機農產品種植,打造了多個生態農業示範園區。

(十三)坨里鎮

坨里鎮面積75.2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坨里鎮礦產資源豐富,除鐵礦外,還有其他一些非金屬礦產。在發展礦業的同時,坨里鎮也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積極推進礦山修復和環境治理工作。

(十四)姚王莊鎮

姚王莊鎮面積56.7平方公里,轄31個行政村。姚王莊鎮是灤南縣的蔬菜種植大鎮,以種植黃瓜、西紅柿等蔬菜為主。全鎮蔬菜種植規模大,產量高,透過建立蔬菜專業合作社,實現了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十五)青坨營鎮

青坨營鎮面積83.5平方公里,轄47個行政村。該鎮工業經濟發展迅速,形成了以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為主的產業格局。同時,青坨營鎮重視農業發展,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十六)馬城鎮

馬城鎮面積69.8平方公里,轄28個行政村。由於擁有亞洲最大的地下單體鐵礦——馬城鐵礦,馬城鎮在礦業發展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目前,圍繞鐵礦開發,相關的配套產業也在逐步發展壯大。

五、社會事業

在社會事業發展上,灤南縣成果顯著。城市建設方面,縣城建成區面積達22.3平方公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道路建設四通八達,新建和改造了多條城市主幹道和支路,交通擁堵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城市綠化水平大幅提升,建設了多個城市公園和街頭綠地,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閒環境。

鄉村建設同樣成績斐然,縣域公交實現全覆蓋,村民出行更加便捷。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改善,許多村莊進行了道路硬化、亮化工程,建設了汙水處理設施和垃圾集中處理點,農村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幼兒教育普及普惠,全縣幼兒園數量充足,辦園質量不斷提高,滿足了適齡兒童的入園需求。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學校硬體設施不斷更新,師資力量得到加強,透過開展城鄉教師交流、教學資源共享等活動,縮小了城鄉教育差距。

醫療服務體系健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成效顯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位居全市第一。全縣擁有多家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醫療裝置先進,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透過醫共體建設,實現了醫療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和共享,方便了群眾就醫,提高了醫療服務質量。

六、文化底蘊與民俗風情

灤南縣是評劇、皮影、樂亭大鼓“冀東文藝三枝花”的發祥地。評劇起源於清末,以其通俗易懂的唱詞、優美的唱腔和貼近生活的劇情深受群眾喜愛。灤南縣有著眾多的評劇表演團體和民間藝人,他們經常深入鄉村、社群進行演出,傳承和弘揚評劇藝術。

皮影戲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在灤南縣有著悠久的歷史。皮影藝人透過靈巧的雙手操縱皮影人物,配合優美的唱腔和動聽的音樂,演繹出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樂亭大鼓以其獨特的說唱風格和豐富的曲目,在當地廣泛流傳。這些民間藝術形式不僅是灤南縣的文化瑰寶,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冀東文藝三枝花”,灤南縣還有許多獨特的民俗風情。在傳統節日期間,如春節、元宵節等,各村鎮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舞龍、舞獅表演熱鬧非凡,表演者們身著鮮豔的服裝,舞動著栩栩如生的龍和獅,為節日增添了濃厚的氛圍。此外,還有跑旱船、扭秧歌等民俗活動,充滿了濃郁的地方特色。

在飲食文化方面,灤南縣也有許多特色味道。當地的海鮮美食獨具風味,以新鮮的海產品為原料,透過清蒸、紅燒、油炸等多種烹飪方式,製作出各種美味佳餚。比如,清蒸螃蟹原汁原味,肉質鮮嫩;油炸皮皮蝦外酥裡嫩,香氣四溢。還有一些傳統的農家美食,如餎餷盒、炒疙瘩等,口感獨特,讓人回味無窮。

七、旅遊景點與旅遊指南攻略

(一)旅遊景點

1. 南堡嘴東溼地省級溼地公園:這裡是鳥類的天堂,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和獨特的溼地生態景觀。遊客可以在此觀賞到各種珍稀鳥類,瞭解溼地生態知識。公園內設定了觀鳥臺、步行棧道等設施,方便遊客遊覽觀賞。

2. 成兆才評劇博物館:成兆才是評劇的創始人之一,該博物館以展示評劇發展歷史和傳承評劇文化為主題。館內收藏了大量與評劇相關的文物、資料和藝術作品,透過圖片、文字、實物等多種形式,向遊客介紹評劇的起源、發展和藝術特色。

3. 潘家戴莊慘案紀念館:這是一處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記錄了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在潘家戴莊犯下的滔天罪行。紀念館透過歷史照片、文物和場景復原等方式,讓遊客瞭解那段慘痛的歷史,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懷。

4. 鄉村旅遊景點:灤南縣多個鄉鎮依託農業資源和田園風光,打造了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景點。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農事活動,品嚐農家美食,感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例如,程莊鎮的田園綜合體,遊客可以參與蔬菜採摘、種植等活動;姚王莊鎮的蔬菜種植基地,遊客可以瞭解蔬菜種植過程,購買新鮮的蔬菜。

(二)旅遊指南攻略

1. 最佳旅遊季節:灤南縣四季分明,春秋兩季氣候宜人,是最佳旅遊季節。春季萬物復甦,田野一片生機盎然;秋季天高氣爽,是收穫的季節,也是觀賞田園風光的好時機。

2. 交通方式:外部交通方面,遊客可以透過公路、鐵路等方式到達灤南縣。周邊城市有多條高速公路和省道連線灤南縣,交通十分便利。內部交通方面,縣域內公交系統發達,遊客可以乘坐公交車前往各個旅遊景點。如果想要更加自由便捷的出行方式,也可以選擇租車或自駕。

3. 住宿推薦:縣城內有各類酒店、賓館可供選擇,從經濟型酒店到高檔星級酒店,能夠滿足不同遊客的住宿需求。在鄉村旅遊景點周邊,也有一些農家院,遊客可以體驗鄉村住宿的特色,感受農家的熱情好客。

4. 美食推薦:在旅遊過程中,遊客一定要品嚐灤南縣的特色美食。除了前面提到的海鮮和農家美食外,還可以嘗試當地的特色小吃,如棋子燒餅、麻糖等。這些美食在縣城的各大餐館和小吃攤都能找到。

5. 注意事項:在參觀南堡嘴東溼地省級溼地公園時,要注意保護溼地生態環境,不要隨意投餵鳥類,不破壞溼地植被。前往潘家戴莊慘案紀念館參觀時,要保持莊嚴肅穆,尊重歷史和遇難同胞。在鄉村旅遊過程中,要遵守當地的風俗習慣,愛護農村環境。同時,出行前要關注天氣預報,合理安排行程。

灤南縣憑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蓬勃發展的經濟,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未來的發展機遇,無論是生活在這裡的居民,還是前來觀光旅遊、投資興業的人們,都能在這裡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魅力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