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中縣,這座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西南部的縣城,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它瀕遼東灣,地理座標處於東經119o34′-120o31′、北緯39o59′-40o37′之間 。東隔六股河與興城市相望,南臨渤海,西與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撫寧縣、青龍滿族自治縣接壤,北枕燕山餘脈與建昌縣毗鄰,是連線東北與華北的交通要衝,總面積達2780.26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綏中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遠古時期,這片土地上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商時,綏中地區屬孤竹國;西周時屬幽州;春秋時期屬燕地幽州;戰國時期歸遼西郡管轄。秦時期依舊屬遼西郡。西漢實行郡縣制,綏中地區屬遼西郡海陽縣。東漢時,這裡歸屬遼東屬國昌遼縣,東漢末年,烏桓佔據此地後被曹操收復。魏時屬幽州昌黎郡。西晉太康十年(289年),割幽州的昌黎、遼東等郡設定平州,州治設於襄平縣(今遼陽),綏中地區屬平州昌黎郡昌黎縣。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燕(337年 - 370年)時綏中地區屬平州成周郡,後屬平州昌黎郡集寧縣;後燕(384年 - 408年)和北燕(409年 - 436年)時,屬平州樂浪郡。南北朝時期北魏時,綏中地區屬營州昌黎郡廣興縣;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綏中地區屬東魏營州昌黎郡。

隋時期,綏中地區屬柳城郡柳城縣,唐屬河北道營州。貞觀十年(636年)在烏突汁達罕部落(今前衛鎮附近)置威州,後改瑞州,又置來遠縣。五代後唐明宗時,契丹攻陷營州,916年改瑞州為來州,綏中地區屬中京道大定府來州來賓縣和隰州海濱縣,金時屬北京路瑞州(州治所在今前衛鎮)瑞安縣。元時期綏中地區初屬遼陽行省北京路瑞州(州治所在今前衛鎮),後改屬大寧路瑞州。

明清時期,綏中地區被稱作“中前所”,是重要的軍事要地,中前所始建於明代宣德三年(1428年)。崇禎十六年(1643年),中前所被清兵攻陷。清實行府、州、縣制,康熙二年(1663年)前屯衛、中後千戶所、中前千戶所歸寧遠州治,屬奉天府。康熙三年(1664年)屬廣寧府,康熙四年改屬錦州府。1900年10月,八國聯軍之俄國軍隊侵佔前所、前衛、中後所等城,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分寧遠州六股河以西部分建綏中縣,治所在中後所,隨後俄軍撤走。

民國時期,綏中地區開始簡稱前所。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府制,實行省道制,綏中縣隸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17年(1928年),廢道制,綏中縣直屬奉天省,次年奉天改稱遼寧。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1932年1月5日,日軍乘裝甲車侵入綏中,民國23年(偽滿康德元年、1934年)4月,綏中地區屬偽滿設立的錦州省,日本軍國主義佔領綏中長達14年。民國32年(偽滿康德10年、1943年)春,中國共產黨組建凌青綏聯合縣辦事處,統轄綏中縣西北部抗日遊擊根據地,屬冀熱遼邊區熱東十六專署。民國34年(1945年),“八.一五”東北光復,八路軍收復綏中,9月10日成立綏中縣政府,屬冀熱遼邊區熱東十八專署。11月18日國民黨軍隊佔領綏中,建立縣政府,隸屬遼寧省。

新中國成立初,綏中縣隸屬遼西省。1950年綏中縣政府改稱綏中縣人民政府,仍屬遼西省。1954年綏中縣人民政府改稱綏中縣人民委員會,隸屬遼寧省錦州市。1956年11月改屬錦州專區。1959年1月復屬錦州市。1965年又屬錦州專區。1968年4月22日撤銷綏中縣人民委員會,成立綏中縣革命委員會,隸屬錦州市。1980年6月撤銷綏中縣革命委員會,復建綏中縣人民政府,仍屬錦州市。1994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錦西市更名葫蘆島市,綏中縣隸屬遼寧省葫蘆島市。2008年,綏中濱海經濟開發區成立。2012年1月,綏中濱海經濟區更名為遼寧東戴河新區 。2013年,根據遼寧省人民政府檔案,興城市的大寨滿族鄉馬圈村和東辛莊鎮周石村,劃歸綏中縣城郊鄉管轄。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在這裡交融,形成了綏中獨特而多元的文化脈絡。

這片土地還孕育了許多歷史人物。比如,在明朝時期,戚繼光率領“戚家軍”鎮守長城,如今綏中縣永安堡鄉西溝村立根臺屯的葉、曹、金、王、胡等五大姓氏,他們的先祖就是明代隨“戚家軍”來鎮守長城的義烏人後裔。他們帶來了南方的文化和生活習俗,與當地文化相互融合,為綏中的文化發展增添了獨特的色彩。

鄉鎮概況

截至2023年8月,綏中縣轄14個鎮、11個鄉(6個民族鄉)。各個鄉鎮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貌和特色。

- 綏中鎮:作為縣政府駐地,是綏中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商業繁榮,交通便利,匯聚了眾多的行政機構、商場、學校和醫院等。街道上車水馬龍,人們的生活節奏相對較快,充滿了現代都市的氣息。同時,也保留著一些傳統的建築和文化遺蹟,如古老的廟宇等,見證著小鎮的歷史變遷。

- 前衛鎮:歷史悠久,在古代曾是重要的軍事據點。如今,鎮上還儲存著一些古老的城牆和城門遺址,雖歷經歲月滄桑,但仍能讓人感受到往昔的軍事重鎮風采。這裡的農業和商業也較為發達,集市貿易十分熱鬧,每逢農曆二、五、八開集,大集上商品琳琅滿目,涵蓋服裝、鞋帽、家居用品、各類農產品等,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生活需求。

- 萬家鎮:位於綏中縣的沿海地區,擁有美麗的海灘和豐富的海洋資源。漁業和旅遊業是當地的重要產業,這裡的海鮮味道鮮美,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品嚐。止錨灣就位於萬家鎮,其兒童浴場十分馳名,距離岸邊百米外的海水深度也不過齊胸深,是夏季避暑和遊玩的好去處。此外,鎮上還有許多漁家旅店,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到淳樸的漁家生活。

- 前所鎮:交通便利,京哈鐵路、京哈高速等交通幹線穿鎮而過。工業和農業都有一定的發展規模,工業以農產品加工、建材加工等為主;農業方面,主要種植玉米、蔬菜等農作物。鎮內的集市也頗具規模,商品種類繁多,不僅方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還吸引了周邊鄉鎮的人們前來採購。

- 高嶺鎮:以農業生產為主,這裡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綏中縣的糧食主產區之一。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同時也發展了一些特色農業,如水果種植、花卉養殖等。高嶺鎮的水果品質優良,尤其是蘋果,口感脆甜,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此外,鎮上還有一些小型的加工廠,主要從事農產品加工,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

- 塔山屯鎮:農業和商業共同發展。每逢農曆一、四、七開集,集市上有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肉類、海鮮、日用百貨等,是當地居民採購生活用品的重要場所。這裡的蔬菜種植規模較大,採用了現代化的種植技術,產量高且品質好,不僅供應本地市場,還銷往周邊地區。同時,商業也較為活躍,各類商店、超市林立,滿足了居民的日常消費需求。

- 王寶鎮:農曆三、六、九開集,集市上有許多當地的特色小吃,如烤紅薯、糖炒栗子等,吸引了眾多食客前來品嚐。農業以種植蔬菜、水果和養殖家禽家畜為主,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王寶鎮也開始發展一些鄉村旅遊專案,如農家樂等,讓遊客可以體驗到田園生活的樂趣。

- 荒地鎮:土地資源豐富,農業發展潛力較大。主要種植玉米、大豆、花生等農作物,同時也積極發展畜牧業,養殖牛、羊、豬等家畜。荒地鎮還注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進了一些新型的農業專案,如有機蔬菜種植、中藥材種植等,提高了農業的經濟效益。此外,鎮上的工業也在逐步發展,主要以農產品加工和建材生產為主。

- 寬邦鎮:地處山區,森林資源豐富,林業是當地的重要產業之一。這裡的山區景色秀麗,有許多自然景觀和旅遊資源,如山峰、峽谷、溪流等,吸引了一些戶外運動愛好者前來探險和觀光。同時,寬邦鎮也發展了一些特色農業,如板栗種植、核桃種植等,這些農產品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 大王廟鎮:農曆二、五、八開集,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有豐富的農具、種子等農資產品出售,為當地農民的農業生產提供了便利。農業以種植水果、蔬菜和養殖家畜為主,其中水果種植是大王廟鎮的特色產業,主要種植蘋果、梨、葡萄等水果,這些水果口感鮮美,深受消費者喜愛。此外,鎮上還有一些小型的加工廠,主要從事水果加工,生產果汁、果脯等產品。

- 西平坡滿族鄉:作為民族鄉,具有濃厚的滿族文化特色。每逢農曆一、四、七開集,除了各類商品交易,還能感受到獨特的滿族文化。這裡的滿族傳統建築儲存較為完好,居民們還保留著一些滿族的傳統習俗,如滿族的服飾、飲食、禮儀等。在節日期間,會舉行滿族傳統的慶祝活動,如滿族秧歌、滿族婚禮表演等,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體驗滿族文化。

- 葛家滿族鄉:農曆二、五、八開集,在這裡可以購買到滿族特色的手工藝品和傳統美食,感受滿族的民俗風情。農業以種植玉米、大豆、蔬菜等農作物為主,同時也發展了一些特色養殖,如梅花鹿養殖等。葛家滿族鄉還注重文化旅遊的發展,利用滿族文化資源,開發了一些旅遊專案,如滿族民俗村、滿族文化博物館等,讓遊客可以深入瞭解滿族文化。

- 高甸子滿族鄉:以農業和林業為主要產業。這裡的森林覆蓋率較高,木材資源豐富。農業方面,主要種植玉米、水稻、蔬菜等農作物。高甸子滿族鄉也保留了一些滿族的傳統文化和習俗,如滿族的剪紙藝術、刺繡藝術等,這些傳統藝術在當地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

- 范家滿族鄉:具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這裡有美麗的田園風光和清澈的河流,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農業以種植水果、蔬菜和養殖家畜為主,水果種植以蘋果、梨、桃子等為主,品質優良。范家滿族鄉的滿族文化也十分豐富,居民們會在一些重要的節日裡舉行傳統的滿族慶祝活動,如滿族的祭祀活動等。

- 明水滿族鄉:農曆三、六、九開集,除了商品交易,還是當地居民交流情感、傳承文化的重要平臺。地處山區,自然資源豐富,有許多珍稀的動植物。這裡的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明水滿族鄉以農業和林業為主要產業,農業方面主要種植玉米、大豆、土豆等農作物,林業以木材採伐和加工為主。同時,明水滿族鄉也在積極發展生態旅遊,利用其獨特的自然資源和滿族文化,吸引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 加碑巖鄉:雖然地處山坳中,資源匱乏、交通閉塞,但近年來另闢蹊徑,發展寫生基地,每年吸引全國各地3萬餘人次來採風寫生。這裡的自然風光原始而美麗,有壯觀的山峰、幽深的峽谷、清澈的溪流等,為繪畫愛好者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加碑巖鄉還保留著一些古老的村落和傳統的民俗文化,讓遊客在寫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必遊景點

九門口長城

九門口長城位於綏中縣李家堡鄉新臺子村境內,它是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九門口長城獨具特色,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形成了“一片石”的獨特景觀。這裡的長城建築風格獨特,城牆高大堅固,敵樓、烽火臺等建築儲存較為完好。遊客可以沿著長城漫步,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偉大,欣賞到壯麗的自然風光。在九門口長城,還能瞭解到許多歷史故事和軍事知識,如明末李自成的起義軍與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在此爆發的“一片石大戰”,這場戰役對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碣石宮遺址

碣石宮遺址位於綏中縣萬家鎮的止錨灣海濱,是秦始皇東巡駐蹕之地。據考古發掘,其南北長4公里,東西沿海岸3.5公里,面積達14平方公里,包括6處大型宮殿遺址,佔地規模宏大。這裡曾是秦朝時期重要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如今雖然宮殿建築已不復存在,但從遺址中仍能想象出當年的輝煌。遊客來到這裡,可以透過遺址中的建築基址、文物等,瞭解秦朝的歷史和文化,感受那個時代的氣息。曹操的名篇《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所描述的正是此處,更增添了碣石宮遺址的文化底蘊。

三山宗教文化園

三山宗教文化園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位於綏中縣范家滿族鄉境內。這裡有三座山峰,分別為筆架山、虎頭山和猴石山,三座山峰形態各異,景色秀麗。山上有許多寺廟和道觀,如三清觀、玉皇殿等,宗教氛圍濃厚。遊客可以在這裡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還能感受到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登山的過程中,還能看到許多奇松怪石,聽到清脆的鳥鳴聲,讓人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

特色美食

- 綏中水豆腐:這是綏中極具代表性的美食,在2024年遼寧省商務廳“30個遼寧風味小吃”評選中,作為葫蘆島市唯一代表上榜。綏中水豆腐的獨特之處在於用滷水製作豆腐腦,既有北方滷水豆腐的濃郁風味,又不失南方豆腐滑嫩細膩的口感。在綏中縣城的老馬路旁,有100多家豆腐館,清晨,一口口煮豆漿的大鍋冒著熱氣,濃郁的豆汁香氣瀰漫整條街。無論是早餐搭配油條、燒餅,還是作為正餐的一道菜餚,都深受當地人喜愛。

- 綏中白梨:綏中有著1000餘年水果種植史,地處世界公認的蘋果“黃金生長帶”,而綏中白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裡種植的白梨果實碩大,果皮金黃,果肉潔白,脆甜多汁,營養豐富。每年白梨成熟的季節,漫山遍野都是金黃的果實,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採摘品嚐,同時也暢銷全國各地。

- 綏中海鮮:綏中擁有112公里長的海岸線,海洋資源豐富,海鮮自然是不可錯過的美食。這裡的海鮮種類繁多,有螃蟹、蝦、貝類、魚類等,而且都十分新鮮。當地的烹飪方式多樣,清蒸、辣炒、紅燒等,能滿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在沿海的鄉鎮,如萬家鎮、王寶鎮等地,有許多海鮮餐館,遊客可以品嚐到地道的綏中海鮮,感受大海的饋贈。

民俗風情

綏中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在傳統節日方面,春節時,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守歲迎接新年的到來。正月十五元宵節,會舉辦熱鬧的燈會和舞龍舞獅表演,人們走上街頭,欣賞著五彩斑斕的花燈,觀看精彩的民俗表演,熱鬧非凡。

在民間藝術方面,遼西太平鼓和綏中霸王鞭是綏中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遼西太平鼓是一種民間舞蹈,舞者手持太平鼓,邊敲邊舞,動作優美,節奏明快,通常在喜慶的節日或場合表演,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綏中霸王鞭則是一種獨特的民間舞蹈形式,舞者手持霸王鞭,透過鞭與身體的碰撞和舞動,發出清脆的聲響,舞蹈動作剛勁有力,富有節奏感,展現了綏中人民的熱情和活力。

此外,綏中還有許多傳統的手工藝,如剪紙、刺繡等。綏中的剪紙風格質樸、粗獷,題材廣泛,包括人物、動物、花卉、民俗故事等,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刺繡則以其精美的針法和細膩的圖案而聞名,常用於製作服飾、手帕、枕套等生活用品,既實用又美觀。

旅遊指南攻略

交通

綏中縣交通便捷,國道102線、京沈高速公路、省級306線、沈山鐵路、秦沈高速鐵路、遼寧濱海公路(丹綏線)貫通境內。如果是從外地前往綏中,可以選擇以下交通方式:

- 飛機:可以先抵達瀋陽桃仙國際機場或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然後再轉乘火車或長途客車前往綏中。從瀋陽或北京到綏中都有較為頻繁的車次和班次,車程約3-4小時,方便快捷。

- 火車:沈山鐵路、秦沈高速鐵路穿境而過,綏中縣內設有綏中站、綏中北站等火車站。其中,綏中北站是高鐵車站,有開往北京、瀋陽、大連等城市的高鐵列車,執行速度快,大大縮短了出行時間。從北京到綏中北的高鐵約1.5小時,從瀋陽到綏中北的高鐵約2小時,為遊客提供了高效的出行選擇。普通火車則停靠綏中站,車次較多,票價相對低廉,適合預算有限的遊客。

- 長途客車:綏中縣有多個長途汽車站,如綏中客運站,每天有發往周邊城市及縣內各鄉鎮的班車。從秦皇島、錦州等鄰近城市到綏中的長途客車班次頻繁,車程約1-2小時,對於短途出行的遊客來說十分便利。縣內的鄉鎮班車也很密集,能夠滿足遊客前往各鄉鎮旅遊景點的需求。

- 自駕:京沈高速公路在綏中設有多個出口,如綏中出口、前衛出口、萬家出口等,自駕遊客可以根據目的地選擇合適的出口下高速。遼寧濱海公路沿著綏中海岸線延伸,沿途風景優美,適合自駕欣賞海景。自駕出行靈活性高,方便遊客隨時停靠遊玩,尤其適合家庭出遊或前往一些偏遠的自然景點。

住宿

綏中的住宿選擇多樣,能夠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和預算。

- 縣城住宿:綏中鎮作為縣城中心,酒店、賓館數量眾多,從經濟型連鎖酒店到中高檔酒店應有盡有。這些酒店交通便利,周邊餐飲、購物設施齊全,適合對住宿條件有一定要求且希望出行方便的遊客。例如,一些連鎖酒店價格適中,房間整潔舒適,配備了完善的設施,能提供良好的住宿體驗。

- 沿海鄉鎮住宿:在萬家鎮、王寶鎮等沿海鄉鎮,有許多漁家旅店和海景民宿。漁家旅店充滿了漁家風情,遊客可以在這裡品嚐到新鮮的海鮮,體驗漁家生活。海景民宿則大多地理位置優越,推開窗戶就能看到大海,清晨可以欣賞海上日出,傍晚能感受海邊日落的美景,適合喜歡親近大海、追求浪漫氛圍的遊客。

- 鄉村住宿:一些發展鄉村旅遊的鄉鎮,如加碑巖鄉、寬邦鎮等,有農家樂可供選擇。農家樂環境清幽,充滿田園氣息,遊客可以品嚐到農家自種的蔬菜和自制的特色美食,體驗農耕生活,適合想要遠離城市喧囂、感受鄉村寧靜的遊客。

最佳旅遊時間

綏中屬於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不同季節有不同的景緻,適合旅遊的時間也有所不同。

- 夏季(6-8月):這是綏中旅遊的旺季,尤其是沿海地區。此時海水溫度適宜,適合海濱遊玩、游泳、趕海等活動。止錨灣、碣石宮遺址周邊的海灘熱鬧非凡,遊客可以盡情享受陽光、沙灘和海浪。同時,夏季也是品嚐海鮮的好時節,各種海鮮肥美新鮮,能讓遊客大飽口福。不過,夏季遊客較多,住宿價格相對較高,建議提前預訂。

- 秋季(9-10月):天氣涼爽宜人,降水較少,天空晴朗。此時綏中的山林被秋霜染成五彩斑斕的顏色,九門口長城、三山宗教文化園等景點在秋日的映襯下別有一番韻味。同時,秋季也是綏中白梨、蘋果等水果成熟的季節,遊客可以前往果園採摘,體驗豐收的喜悅。這個季節遊客相對夏季較少,旅遊體驗較為舒適。

- 冬季(11-次年2月):天氣寒冷,沿海地區風較大,但也有其獨特的魅力。九門口長城在冬季會披上一層白雪,宛如一幅素雅的水墨畫,適合喜歡雪景和安靜氛圍的遊客。不過,冬季部分海濱景點和戶外活動可能會受到限制,出行需注意保暖。

- 春季(3-5月):氣溫逐漸回升,萬物復甦,花草樹木開始發芽開花,綏中的鄉村和山區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此時遊客較少,適合踏青、賞花、感受大自然的氣息。但春季天氣多變,偶爾會有風沙,出行需關注天氣預報。

旅遊注意事項

- 前往長城、山區等景點遊玩時,要穿舒適的運動鞋,因為這些地方多山路,徒步時間較長,舒適的鞋子能減少疲勞。同時,根據季節攜帶合適的衣物,夏季注意防曬,冬季注意保暖。

- 品嚐海鮮時,要選擇新鮮的海鮮,儘量在正規的餐館食用,避免食用不潔海鮮導致腸胃不適。如果是過敏體質,要謹慎食用海鮮。

- 尊重當地的民俗風情和宗教信仰,在參觀寺廟、道觀等場所時,要遵守相關規定,不隨意觸碰宗教物品,保持安靜。

- 愛護旅遊景點的環境,不隨地亂扔垃圾,不破壞文物古蹟和自然景觀,做到文明旅遊。

- 提前瞭解景點的開放時間和門票資訊,部分景點可能會因季節或維修等原因調整開放時間,提前瞭解可以避免耽誤行程。

綏中縣,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擁有豐富自然與人文景觀、充滿獨特民俗風情的土地,正以其多元的魅力等待著每一位遊客的探尋。無論是漫步在古老的長城上,感受歷史的滄桑;還是徜徉在金色的海灘上,聆聽海浪的聲音;亦或是走進鄉村,體驗淳樸的民俗生活,都能讓遊客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體驗,留下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