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縣,坐落於遼寧省西部,地處遼冀蒙三省區交匯處,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9°15′一120°02′,北緯41°17′—42°20′之間。它宛如一座隱藏在歲月深處的寶庫,等待著人們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全縣總面積達4869平方千米 ,南北長125千米,東西寬75千米,廣袤的土地上孕育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深厚的人文底蘊。
一、鄉鎮概覽
截至2022年,建平縣下轄4個街道、17個鎮、7個鄉 ,每一個鄉鎮都有著獨特的發展軌跡與地域特色。
1. 葉柏壽街道:作為建平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葉柏壽街道熱鬧繁華,高樓大廈林立,商業氛圍濃厚。這裡集中了眾多的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商業場所,是建平縣的核心區域。街道內的購物中心、超市、餐廳等一應俱全,滿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時,葉柏壽街道還擁有豐富的教育和醫療資源,為居民提供了優質的公共服務。
2. 朱碌科鎮:朱碌科鎮是建平縣的農業大鎮,以雜糧種植而聞名遐邇。這裡的土壤肥沃,氣候適宜,盛產穀子、高粱、蕎麥等多種雜糧。每年秋收時節,田野裡一片金黃,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除了農業,朱碌科鎮的商貿業也較為發達,鎮內設有多個農產品交易市場,吸引了眾多的商販前來採購,成為了周邊地區農產品的重要集散地。此外,朱碌科鎮還入選了朝陽市非遺特色小鎮,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蘊。
3. 黑水鎮:黑水鎮地處交通要道,交通十分便利,是建平縣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這裡的工業發展較為迅速,形成了以農產品加工、建材等為主的產業體系。鎮內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將當地的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同時,黑水鎮還積極發展服務業,為過往的車輛和行人提供餐飲、住宿等服務。2023年,黑水鎮被評為遼寧省第一批重點鎮,這無疑是對其發展成果的肯定。
二、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建平縣的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至舊石器時代。1957年,在建平區南地村出土的古人類上臂骨化石,經鑑定為猿人化石,距今五六萬年,屬舊石器時代晚期 ,這表明早在遠古時期,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約5500年前,建平縣迎來了具有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1981 - 1985年,在建平縣與凌源縣交界處的牛河梁發掘出的女神廟、積石冢群、方形石砌圍牆遺址,經碳十四測定和樹輪較正,距今約5500多年 。這些遺址的發現,證明了建平境內曾存在過一個高度發達的原始文明,即紅山文化時代。紅山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原始社會末期、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階段,其出土的彩繪泥塑“女神”造像和“玉豬龍”等多種工藝精湛的玉飾,把可考證的中華民族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使中華古史研究從黃河流域擴大到遼河流域,為中華民族的起源問題找到了新的線索。
夏、商、西周時期,建平縣境內有戎族活動;戰國時期,這裡屬燕國遼西郡;秦漢時期,建平縣是中原王朝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區域;東晉、十六國時,建平縣先後為前燕、後燕、北燕的屬地;北魏、隋、唐時,建平縣屬營州;遼、金、元時,建平縣屬興中府;明代時,建平縣屬大寧衛;清代時,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析平泉州之東北境喀喇沁右旗舊牧地、建昌縣之北境敖漢左、右、南三旗舊牧協軒建平縣,隸屬朝陽府 。
中華民國時期,1914年建平縣屬熱河特別區,1928年隸屬熱河省,1933年被日本侵佔,1945年東北光復後,建平縣屬中共領導下的熱中行政公署,後改屬熱遼行政公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5年熱河省撤消,建平縣劃為遼寧省錦州地區專員公署;1959年劃為遼寧省朝陽市人民政府;1964年屬遼寧省朝陽地區專員公署;1984年復建為遼寧省朝陽市人民政府,建平縣隸屬之 。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建平縣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革命先驅陳鏡湖便是建平人,他積極投身於革命事業,為中國的獨立和解放做出了重要貢獻。陳鏡湖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領導了多次革命鬥爭,他的英勇事蹟和崇高精神,激勵著無數建平人奮勇前行。
三、必遊景點
1.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位於建平縣張福店村,距今約5500年至5000年,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紅山文化遺址 。這裡出土的女神廟、積石冢群等遺蹟,以及“女神”造像、“玉豬龍”等珍貴文物,見證了紅山文化的輝煌。牛河梁遺址的發現,將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被譽為“東方文明的新曙光” 。如今,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晉升為4a級景區,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探尋中華文明的起源。
2. 天秀山森林公園:天秀山森林公園位於建平縣小平房村,是一個集自然風光、歷史文化、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大型國家級森林公園 。這裡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宜人。登上天秀山,可俯瞰周邊的壯麗景色,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公園內還設有徒步棧道、觀景臺等設施,方便遊客遊覽。此外,天秀山森林公園還舉辦了許多文化活動,如登山比賽、攝影展等,吸引了眾多遊客參與。
3. 紅山文旅小鎮:紅山文旅小鎮距離牛河梁遺址僅100米 ,是一個以紅山文化為主題的特色小鎮。小鎮內的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充滿了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這裡有各種特色商店、餐廳、民宿,遊客可以在這裡品嚐到當地的美食,購買到具有特色的紀念品。同時,小鎮還經常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如紅山文化展覽、民俗表演等,讓遊客深入瞭解紅山文化的內涵。
四、古剎、寺廟與道觀
1. 建平高山寺:建平高山寺位於建平縣三家蒙古族鄉 ,建於公元1003年,與當時遼中京城同時共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廟。高山寺的建築風格獨特,寺內供奉著眾多佛像,香火旺盛。每逢重要節日,都會有許多信徒前來朝拜祈福。寺內的建築和佛像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研究佛教文化和建築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
2. 普善寺:普善寺位於建平縣城區,是一座規模較大的佛教寺廟。寺內環境清幽,建築莊嚴。寺內設有大雄寶殿、觀音殿等多個殿堂,供奉著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等佛像。普善寺經常舉辦佛事活動,如誦經法會、禪修活動等,吸引了眾多信徒和遊客前來參加。同時,普善寺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為當地的慈善事業做出了貢獻。
五、歷史遺址
1. 戰國長城遺址:戰國長城遺址位於建平縣燒鍋營鄉化匠溝村 ,長約7公里,是建平儲存最好的一段長城,主要為戰國燕文化時期遺存,距今約2000多年 。這段長城雖然歷經歲月的侵蝕,但依然能讓人感受到當年的雄偉氣勢。站在長城遺址上,彷彿能看到古代士兵們戍守邊疆的身影,感受到歷史的滄桑變遷。戰國長城遺址對於研究戰國時期的軍事防禦、歷史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價值。
2. 惠州城遺址:惠州城遺址位於建平縣建平鎮八家村 ,城址四面環山,東臨老哈河支流。這裡古城痕跡顯著,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惠州城遺址的城牆、城門等建築遺蹟依然清晰可見,城內還出土了許多文物,如陶器、青銅器等。這些文物和遺蹟為研究古代城市的建設、社會生活等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六、民俗風情
建平縣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建平剪紙和絨繡是其代表性的民間藝術。建平剪紙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剪紙藝人用一把剪刀和一張紅紙,就能創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題材涵蓋人物、動物、花卉、民俗活動等,寓意吉祥如意。建平剪紙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成為了建平縣的文化名片之一。
絨繡則是一種具有滿族特色的刺繡工藝,它以羊毛為原料,透過繡制的方式製作出各種圖案和花紋。絨繡作品色彩鮮豔,立體感強,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建平縣,有許多絨繡藝人,他們傳承和發揚著這一古老的技藝,讓絨繡藝術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此外,建平縣還有許多傳統的民俗活動,如春節期間的舞龍舞獅、元宵節的花燈會、端午節的賽龍舟等。這些民俗活動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傳承了當地的歷史文化。
七、特色美食
1. 建平碗砣:碗砣是建平縣的傳統美食之一,它以蕎麥麵為主要原料,經過蒸制而成。碗砣口感細膩,質地柔韌,可涼拌、熱炒或油炸。涼拌碗砣時,加入辣椒油、醋、蒜汁等調料,味道酸辣可口,是夏季消暑的佳品;熱炒碗砣則香氣四溢,口感軟糯;油炸碗砣外酥裡嫩,別有一番風味。
2. 建平酸粥:酸粥是建平縣獨具特色的一種粥品,它以小米為主要原料,經過發酵製成。酸粥味道微酸,清香可口,具有開胃助消化的功效。在建平縣,酸粥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早餐或主食,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喝上一碗酸粥,頓感清爽舒適。
3. 建平血腸:血腸是建平縣的一道傳統名菜,它以豬血、腸衣為主要原料,加入蔥花、薑末、花椒麵等調料灌製而成。血腸煮熟後,口感鮮嫩,味道醇厚。吃血腸時,可搭配蒜泥、韭菜花等調料,味道更加鮮美。血腸通常與酸菜一起燉煮,成為了東北名菜“酸菜血腸”,深受人們喜愛。
八、旅遊指南攻略
1. 交通指南:建平縣交通便利,國道、高速、鐵路縱橫貫通 。京沈高鐵的開通,更是將建平縣融入了首都1小時經濟圈。遊客可以選擇乘坐火車、高鐵或長途汽車前往建平縣。如果選擇自駕,長深高速、101國道等主要公路均可到達。建平縣內的公共交通也較為方便,有公交車和計程車可供選擇。
2. 住宿推薦:建平縣內有各種檔次的酒店和民宿可供選擇。在縣城中心,有多家星級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在各個旅遊景區周邊,也有許多民宿,價格相對較為親民,且能讓遊客更好地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例如,在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附近,有一些以紅山文化為主題的民宿,房間佈置充滿了文化氣息,讓遊客在住宿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紅山文化的魅力。
3. 遊玩路線規劃:如果時間充裕,建議安排3 - 5天的行程 。第一天,可以前往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參觀女神廟、積石冢群等遺蹟,瞭解紅山文化的歷史;第二天,前往天秀山森林公園,欣賞自然風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第三天,遊覽紅山文旅小鎮,品嚐當地美食,購買特色紀念品;第四天,可以去建平高山寺或普善寺,感受佛教文化的氛圍;第五天,前往戰國長城遺址或惠州城遺址,探尋歷史的足跡。
4. 注意事項:建平縣屬於溫帶半乾旱氣候,四季分明,春秋季節早晚溫差較大,遊客需注意保暖 。在參觀歷史遺址和寺廟時,要遵守景區的規定,不要隨意觸控文物和佛像。品嚐當地美食時,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導致身體不適。此外,在旅遊過程中,要愛護環境,不要亂扔垃圾,共同維護建平縣的美好環境。
建平縣,這座位於遼寧西部的寶藏之地,無論是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還是壯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俗風情,都值得人們去深入探尋和體驗。它就像一本厚重的史書,每一頁都記載著歲月的痕跡;又像一幅絢麗的畫卷,展現著大自然與人類文明的完美融合。相信每一位來到建平縣的遊客,都會被它的魅力所吸引,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