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縣地處河北省東南部、邢臺市東部,位於東經115°33′ - 115°53′、北緯37°05′ - 37°21′之間,處於冀魯兩省交界地帶,是連線京津冀地區與山東半島的重要節點。縣域東北與故城縣接壤,東隔衛運河與山東省夏津縣相望,西與威縣相鄰,南和臨西縣相連,北依清涼江與南宮市毗鄰,全縣總面積502平方千米。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開闊,平均海拔約30米 ,屬於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約13c,年降水量約500毫米,這樣的自然條件適宜農業生產與人類居住。

清河縣現轄6個鎮,分別為葛仙莊鎮、連莊鎮、油坊鎮、謝爐鎮、王官莊鎮、壩營鎮。各行政區域內基礎設施完善,交通網路四通八達,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各鄉鎮概況

葛仙莊鎮

葛仙莊鎮作為清河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佔據重要區位優勢。多條交通幹線在此交匯,使得其對外聯絡極為便捷。鎮域內城市建設發展迅速,高樓大廈與商業街區相互映襯,構成繁華的城市景象。

在產業發展上,形成多元化格局。工業方面,以羊絨深加工、機械製造為主導產業。羊絨產業從原料加工逐步向高階製品延伸,產品涵蓋羊絨衫、圍巾等多種品類,遠銷國內外市場;機械製造產業專注於精密零部件生產,部分企業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電商產業尤為突出。當地建設多個電商產業園區,培育眾多知名電商企業,線上銷售規模逐年擴大。

教育資源豐富,擁有多所中小學,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完備。醫療衛生體系健全,設有縣級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及多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能夠滿足居民日常就醫需求。同時,鎮內還建有文化廣場、圖書館等文化設施,定期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連莊鎮

連莊鎮位於清河縣東南部,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區域。當地土壤肥沃,灌溉條件良好,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以及黃瓜、西紅柿等蔬菜。近年來,透過推廣現代化種植技術,建設蔬菜大棚和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實現農產品高產優質,部分蔬菜還銷往周邊城市。

工業領域以機械加工和汽車零部件製造為主。部分企業專注於汽車橡膠密封件、橡塑製品生產,與國內多家大型汽車生產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產品質量可靠,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知名度。

依託清涼江自然資源,連莊鎮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建設清涼江生態園,園內種植大量樹木花卉,打造休閒步道、觀景平臺等設施。遊客可在此欣賞自然風光,參與休閒垂釣、遊船觀光等活動,生態旅遊的發展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的繁榮。

油坊鎮

油坊鎮因京杭大運河而興盛,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明清時期,油坊碼頭是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如今仍保留六個碼頭遺址和益慶和鹽店舊址,這些遺蹟是大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基礎上,油坊鎮積極發展運河文化旅遊。開發運河遊船觀光專案,遊客可乘船遊覽,感受運河兩岸風光與歷史變遷。同時,修繕改造古鎮街道,恢復傳統商業店鋪,重現昔日古鎮繁華。遊客在此可品嚐特色美食,購買手工藝品,體驗傳統民俗文化。

工業方面,依託當地棉花資源,發展棉紡織業,形成從棉花收購、加工到紡織成品的完整產業鏈,產品遠銷國內外。此外,商貿服務業發達,定期舉辦的集市吸引周邊地區商販和消費者,交易活躍。

謝爐鎮

謝爐鎮以羊絨產業為特色,是清河縣羊絨產業重要集聚區。全鎮擁有眾多羊絨加工企業和家庭作坊,構建起從羊絨原料收購、分梳,到紡紗、製品加工的完整產業鏈。企業注重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採用先進工藝裝置,生產的羊絨製品款式新穎、品質優良,在國內外市場頗具聲譽。

為適應市場變化,謝爐鎮推動羊絨產業與電商融合發展。當地政府建設電商服務中心,為企業和商戶提供技術支援、物流配送等服務。眾多企業和個體商戶透過電商平臺開展線上銷售,拓寬銷售渠道,提升產品市場覆蓋面。此外,謝爐鎮還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種植和養殖,增加農民收入。

王官莊鎮

王官莊鎮是清河縣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核心區域。經過多年發展,形成從原材料供應、零部件生產到系統總成、整車製造的完備產業體系。產品涵蓋新能源電動車、橡膠密封件、進排氣系統等六大系列上千個品種,多家企業與大眾、現代等知名汽車企業建立長期配套合作關係。

為推動產業升級,王官莊鎮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建設汽車零部件研發中心,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高階人才。企業積極開展技術改造,更新生產裝置,提高自動化和智慧化水平。同時,注重產業叢集發展,完善物流園區、零部件交易市場等配套設施,形成產業協同效應,提升整體競爭力。

壩營鎮

壩營鎮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境內的冢子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冢子位於壩營鎮冢子村西30米處,原高20米,底部直徑100多米,現高15米,底部直徑60米 。周圍原有8座小冢子,並稱清河九冢,現僅存此冢,具有較高歷史研究價值,吸引眾多歷史文化愛好者和學者前來考察。

圍繞冢子遺址,壩營鎮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建設文化廣場和展覽館,展示當地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開發歷史文化觀光、民俗體驗等旅遊專案。農業方面,以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為主,同時引導農民種植果樹、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工業領域以食品加工、機械製造為主,部分企業利用當地農產品資源發展深加工,生產特色食品。

二、歷史沿革

清河縣歷史久遠,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此活動。4000多年前,屬於兗州地域。西周設甘泉市;春秋先屬齊,後屬晉;戰國歸趙 。

秦行郡縣制,境稱厝縣,屬鉅鹿郡。西漢高祖四年設清河郡,“以郡臨清水故號清河”,轄厝縣、信城縣等。東漢永寧二年,厝縣改甘陵縣,信城、清陽併入,清河國治遷此。建安十一年,甘陵國改清河郡。

西晉咸寧三年設清河縣,為縣名之始。北魏、北齊時期,行政區劃多次調整。北周設貝州,州郡並存。隋代,武城縣改名清河縣,貝丘縣改清陽縣。唐代,斌強縣併入清河縣,清陽縣與清河縣同隸河北道貝州。五代時,清河、清陽隸貝州。

宋代,清河縣治所多次遷移,神宗熙寧四年,清陽縣併入清河縣。金朝屬大名府,元代屬中書省大名路。明代屬中書省廣平府,清代為直隸省廣平府所轄。

民國時期,行政區劃幾經變更。抗日戰爭時期,境記憶體在三個政權。1940年,西部83個村莊劃出設清江縣。抗戰勝利後,行政區劃再次調整。1949年,劃歸河北省衡水專區。

新中國成立後,清河縣隸屬多次變動。1952年改隸邢臺專區,1958年併入南宮縣,1961年恢復建制,仍屬邢臺專區。1993年,劃歸邢臺市管轄至今。

三、文化脈絡

清河縣文化底蘊深厚,形成獨特文化體系。作為中華張氏起源地,軒轅黃帝封揮公並賜姓張,世居青陽(今清河),張揮為張姓始祖 。清河縣建設華夏張氏祖庭,建築仿黃帝時期祭祀形式,佔地近300畝,有門闕、揮公堂等建築。每年舉辦尋根祭祖活動,吸引全球張氏後裔,是張氏宗親精神家園。2009年,清河縣獲“中國張姓文化之鄉”稱號及“中國張姓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授牌 。

清河縣是“中國武松文化之鄉”。武松為北宋末年清河人,其行俠仗義故事廣為人知。武松公園以水滸文化為主題,內有漢白玉武松打虎雕像、三碗軒、武松塔等景點,還有娛樂設施和眾多花木,是紀念武松、市民休閒好去處。

清河縣也是“中國金瓶梅文化研究基地”。《金瓶梅》描寫清河明代風貌及民俗方言,武大郎為清河人,其墓和祠堂在武家那村南。專家多次考察,推動《金瓶梅》文化研究。

科舉時代,清河縣人才輩出,唐代被譽為“狀元之鄉”,出了眾多狀元及知名人物。

清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有省級非遺4項,包括武松與武大郎的傳說、清河中華張氏傳統祭祀等,承載歷史記憶與文化基因。

四、旅遊景點

華夏張氏祖庭

華夏張氏祖庭位於縣城西部揮公大道北側,是全球張氏後裔尋根祭祖之地。整體建築氣勢恢宏,門闕高大威嚴,彰顯莊重神聖;揮公堂供奉揮公神像,陳列家族文物史料;張氏紀功柱陣刻歷代名人事蹟;揮公墓莊嚴肅穆;甬道和牌坊設計精巧,體現古代建築藝術。每逢尋根祭祖活動,場面盛大,文化氛圍濃厚。

武松公園

武松公園在三羊東街北側,1996年建成,1997年開放。融合仿古建築與園林風格,有三碗軒、景陽岡打虎亭等景點,漢白玉武松打虎雕像栩栩如生,武松塔可俯瞰縣城。園內還有娛樂設施和大量花木,四季景色不同,是傳承武松文化、市民休閒娛樂場所。

清涼江生態園

清涼江生態園依託清涼江而建,園內河水清澈,綠樹成蔭。建有休閒步道、觀景平臺,遊客可漫步賞景。設有多個休閒區域,配備休息設施。種植多種花卉樹木,四季景觀各異,還開展遊船、垂釣等水上娛樂專案,是親近自然、放鬆身心之地。

京杭大運河油坊碼頭

油坊碼頭歷史悠久,明清時是物資集散中心。現存六個碼頭遺址和益慶和鹽店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碼頭磚砌結構堅固,見證漕運繁榮。當地開發運河文化旅遊,遊客可乘船遊覽,感受歷史變遷。

五、民俗風情

清河縣民俗活動豐富多樣。春節期間,舞龍舞獅、扭秧歌等傳統活動在各鄉鎮開展。舞龍隊伍動作矯健,龍身翻轉靈活;舞獅表演生動,模仿獅子形態惟妙惟肖;扭秧歌者身著豔麗服飾,隨鑼鼓節奏舞動,充滿生活氣息。

廟會文化盛行,廟會期間,商販雲集,售賣手工藝品、特色小吃。民間藝人表演雜耍、魔術、戲曲等節目,吸引大量群眾觀看。

在婚喪嫁娶習俗方面,婚禮遵循迎親、拜堂、鬧洞房等傳統流程;喪葬儀式莊重嚴謹,體現對傳統禮儀的傳承和對逝者的尊重。

六、特色味道

清河菜豆腐

菜豆腐是清河縣傳統小吃。將黃豆浸泡磨成豆漿,煮沸後加青菜碎末,再加鹽和石膏水攪拌凝固而成。口感細膩,清香爽口,富含營養,可直接食用,也可搭配主食,是居民喜愛的早餐和家常美食,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清河八大碗

清河八大碗是經典宴席菜,包括扣肉、酥魚、丸子、豆腐等八道菜餚,葷素搭配,滋味濃郁。扣肉肥而不膩,酥魚魚骨酥軟,丸子外酥裡嫩,豆腐口感爽滑,常用於宴請賓客、節日慶典,體現當地飲食文化特色。

驢肉火燒

驢肉火燒是清河縣常見美食。選用新鮮驢肉滷製,肉質鮮嫩,香味濃郁。將滷好的驢肉切碎夾入酥脆火燒中,口感豐富,深受當地人喜愛,是街頭常見小吃。

七、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

清河縣四季皆可旅遊。春季(3 - 5月)氣溫適宜,萬物復甦,適合觀賞田園風光,參與民俗活動;夏季(6 - 8月)可在清涼江生態園避暑,體驗水上娛樂專案;秋季(9 - 11月)天高氣爽,是收穫季節,可感受鄉村豐收景象;冬季(12 - 次年2月)臨近春節,能體驗濃厚年味和傳統民俗。

交通出行

1. 外部交通

- 航空:周邊較近機場為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距離清河縣約180公里,機場有長途客車直達清河縣,也可選擇租車或拼車前往。

- 鐵路:附近鐵路站點有邢臺站、聊城站,出站後可乘坐長途客車到達清河縣,客車班次較多。

- 公路:清河縣公路交通便利,邢臨高速、青銀高速等可便捷到達。各地長途汽車站有發往清河縣的班車。

2. 內部交通

- 公交車:縣城公交線路覆蓋主要區域,連線商業中心、旅遊景點和居民區,票價實惠,運營時間為早6點到晚8點。

- 計程車:縣城及各鄉鎮均有計程車運營,可透過路邊攔車或打車軟體叫車,價格透明。

- 租車:縣城有租車公司,遊客可租車自駕遊覽各鄉鎮景點,需攜帶身份證、駕駛證和信用卡辦理手續。

住宿推薦

1. 縣城區域

- 商務酒店:位於縣城中心,提供多種房型,房間設施齊全,配備空調、電視、獨立衛浴等,部分酒店有會議室、餐廳,價格在150 - 300元/晚。

- 快捷酒店:分佈在主要街道和交通樞紐,經濟實惠,房間乾淨整潔,基本設施完備,價格約100 - 150元/晚。

- 特色民宿:縣城周邊有農家小院改造的民宿,充滿鄉村風情,可體驗當地生活,品嚐農家美食,價格100 - 200元/晚。

2. 鄉鎮區域

- 鄉村民宿:在油坊鎮、連莊鎮等鄉鎮,有結合當地特色的民宿,提供住宿和餐飲服務,環境舒適,價格80 - 150元/晚。

- 農家樂:各鄉鎮旅遊景點附近有農家樂,住宿條件簡單幹淨,價格50 - 100元/晚,可品嚐地道農家菜。

行程規劃

1. 一日遊

- 歷史文化之旅:上午參觀華夏張氏祖庭,瞭解張氏文化;下午前往武松公園,感受武松文化。

- 生態休閒之旅:全天在清涼江生態園遊玩,欣賞自然風光,參與休閒娛樂專案。

2. 兩日遊

- 第一天:上午遊覽京杭大運河油坊碼頭,感受運河文化;下午在油坊鎮品嚐特色美食,參觀古鎮。晚上入住油坊鎮民宿。

- 第二天:上午前往謝爐鎮參觀羊絨加工企業,瞭解羊絨產業;下午返回縣城,購物或參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