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邢臺市《鉅鹿縣》
華夏神州大地是什麼意思 學海無涯樂作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千年古邑的歷史沉澱與現代活力
鉅鹿縣地處河北省中南部、邢臺市東部,總面積631平方千米 。東與南宮市、廣宗縣相連,西與隆堯縣、任澤區交界,南與平鄉縣接壤,北與寧晉縣毗鄰。全縣轄8鎮2鄉,即鉅鹿鎮、王虎寨鎮、西郭城鎮、官亭鎮、閻疃鎮、小呂寨鎮、蘇家營鎮、觀寨鎮、堤村鄉、張王疃鄉,另有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共291個行政村,戶籍人口人,人民政府駐鉅鹿鎮新華北街109號 。這座歷史悠久的縣城,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在新時代展現出蓬勃發展的活力。
一、各鎮鄉特色風貌
(一)鉅鹿鎮
作為縣域中心,鉅鹿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核心。這裡交通路網密集,中興大街、新華街等主幹道貫穿全鎮,串聯起商業中心、政務機構與生活社群。商業氛圍濃厚,魏徵路商業街店鋪林立,從傳統五金百貨到現代連鎖品牌應有盡有;特色小吃攤、夜市大排檔每到傍晚便熱鬧起來,煙火氣十足。教育資源集中,縣一中等多所學校分佈於此;縣醫院、中醫院等醫療設施完備,為居民健康提供保障。老城區保留著傳統街巷格局,青瓦灰牆的民居與新式樓盤相互映襯,展現出城鎮發展的時代印記。
(二)王虎寨鎮
以現代農業為基礎,王虎寨鎮是鉅鹿重要的糧食產區。全鎮耕地平整連片,小麥、玉米種植面積超5萬畝,採用機械化播種、灌溉技術,糧食年產量穩定。近年來,特色農業興起,東郗寨村發展設施蔬菜大棚200餘畝,種植黃瓜、西紅柿等反季節蔬菜,透過冷鏈運輸銷往周邊城市。養殖業同步發展,全鎮肉牛存欄量超3000頭,多個標準化養殖小區實現規模化、科學化養殖,形成“養殖 - 沼氣 - 種植”生態迴圈模式。
(三)西郭城鎮
工業發展優勢明顯,西郭城鎮依託省級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機械製造、新型建材產業。園區內聚集企業40餘家,其中機械製造企業生產的數控機床、礦山裝置遠銷全國;建材企業利用當地資源,研發生產新型環保牆體材料。鎮域內基礎設施完善,供水、供電、汙水處理系統配套齊全。同時,注重產城融合,建設職工公寓、商業綜合體,為企業員工提供便利生活條件。
(四)官亭鎮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官亭鎮留存多處古蹟遺址。元代文廟大成殿歷經修繕儲存至今,殿內木結構建築工藝精湛,是研究古代建築的重要實物資料。傳統手工藝傳承良好,剪紙藝人以紅紙為材,創作出花鳥魚蟲、民俗故事等圖案;柳編匠人用柳條編織筐簍、傢俱,產品兼具實用性與觀賞性。經濟上,官亭鎮打造特色商貿市場,每逢農曆集日,周邊鄉鎮群眾匯聚於此,交易農副產品、手工藝品,年交易額超千萬元。
(五)閻疃鎮
因金銀花產業聞名,閻疃鎮種植金銀花超2萬畝,是“中國金銀花之鄉”核心產區。每年5 - 6月花開時節,漫山遍野金銀交織,花香四溢。鎮內建有金銀花交易市場,高峰期日交易量達50噸,產品銷往全國各大藥材市場。配套發展加工產業,多家企業生產金銀花茶、提取物等產品,其中金銀花露飲品年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依託產業基礎,開發“金銀花采摘遊”,遊客可體驗採摘、炒制過程,品嚐特色花茶。
(六)小呂寨鎮
形成“農業 + 養殖”雙輪驅動模式,小呂寨鎮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4萬畝以上,推廣高油酸花生、富硒小麥等優質品種。養殖業以蛋雞、生豬為主,全鎮蛋雞存欄量超200萬羽,建有現代化蛋雞養殖基地,採用自動化餵養、清糞系統;生豬養殖小區年出欄量達5萬頭,與大型食品企業建立訂單合作。同時,發展農產品初加工,建設糧食烘乾塔、蛋品分揀車間,提升產品附加值。
(七)蘇家營鎮
生態資源豐富,蘇家營鎮依託老漳河生態優勢,打造沿河觀光帶。種植觀賞荷花、蘆葦等水生植物500畝,修建親水步道、觀景平臺,成為周邊居民休閒打卡地。發展生態農業,建設葡萄採摘園、草莓種植基地10餘個,採用有機種植方式,產出的水果甜度高、口感好。鎮內古村落儲存完整,明清時期的四合院建築佈局嚴謹,木雕、磚雕工藝精美,吸引歷史文化愛好者前來探訪。
(八)觀寨鎮
重點發展中藥材種植與特色養殖,觀寨鎮種植黃芪、板藍根等中藥材3000餘畝,與藥企簽訂收購協議,保障銷路。特色養殖方面,肉兔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全鎮存欄量達10萬隻,建設兔肉加工廠,開發冷鮮兔肉、兔肉熟食等產品。鎮政府組織養殖技術培訓,推廣“合作社 + 農戶”模式,帶動農民增收。同時,完善農村電商服務站,幫助農戶線上銷售農產品。
(九)堤村鄉
以老漳河生態治理為契機,堤村鄉打造生態旅遊品牌。沿河岸種植金絲垂柳、紫葉李等景觀樹木2萬餘株,建設生態溼地公園,園內設定騎行道、兒童遊樂區。依託溼地資源,發展漁業養殖,養殖鯽魚、草魚等品種,年產鮮魚200噸。開發農家樂專案,遊客可體驗垂釣、捕撈,品嚐鐵鍋燉魚等農家美食。鄉內留存古渡口遺址,見證昔日漕運繁華。
(十)張王疃鄉
葡萄種植是主導產業,張王疃鄉種植巨峰、陽光玫瑰等葡萄品種5000餘畝,建設葡萄交易市場,配備冷鏈倉儲設施。成立葡萄種植合作社,統一技術管理、品牌銷售,“張王疃葡萄”獲地理標誌認證。發展鄉村旅遊,舉辦葡萄採摘節,配套設定葡萄酒釀造體驗區、葡萄主題民宿。同時,推進農田水利建設,修建灌溉水渠10公里,保障農業生產用水。
二、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鉅鹿歷史可追溯至上古時期,唐虞之世屬冀州。西周時為邢國屬地,春秋歸衛,戰國入趙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置鉅鹿郡,轄境涵蓋今河北、山東部分地區,為當時北方重要政治、軍事區域。秦末鉅鹿之戰在此爆發,項羽破釜沉舟,以少勝多擊敗秦軍,這場戰役扭轉反秦局勢,使“鉅鹿”之名載入史冊。
西漢初增設南?縣,屬鉅鹿郡。新莽時期改郡名為和戎,東漢復舊稱。三國歸魏,西晉併入任縣,後趙復置。北魏、北齊多次撤併,隋開皇六年重置南?縣,大業初併入鉅鹿縣 。唐武德元年設起州,析置白起縣,五年州、縣俱廢。宋熙寧六年平鄉縣併入,元佑元年復析置。大觀二年黃河決堤,縣城被淹,後擇址重建。金、元時期屬邢州、順德路,明清隸順德府 。
民國時期,鉅鹿先後屬直隸省冀南道、大名道,後直屬河北省。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冀南抗日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八路軍在此開展游擊戰爭,留下諸多紅色故事。新中國成立後,歷經專區調整、縣制變更,1970年歸屬邢臺地區,至今隸屬邢臺市 。
長期歷史積澱下,鉅鹿形成多元文化。作為大唐名相魏徵、天文學家僧一行、黃巾起義領袖張角的故里,名人文化影響深遠。魏徵以“諫臣”形象名垂青史,其故居遺址位於西張莊村;僧一行在天文曆法領域貢獻卓越,相關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鉅鹿方言屬冀魯官話,詞彙豐富、發音獨特,保留諸多古漢語特徵。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四股弦戲曲入選國家級非遺,唱腔質樸、表演生動;亂彈、皮影戲等省級非遺專案傳承百年,展現地方藝術魅力 。此外,剪紙、草編等民間技藝代代相傳,作品多以農耕生活、民俗風情為題材,充滿生活氣息。
三、自然與人文風貌
鉅鹿地處太行山東麓沖積平原,地勢平坦開闊,平均海拔30 - 35米 。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影響,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適宜春耕播種;夏季高溫多雨,利於作物生長;秋季天高氣爽,迎來豐收季節;冬季寒冷少雪,大地銀裝素裹。境內老漳河、小漳河穿境而過,曾是古黃河、漳河故道,河道溼地孕育豐富生物資源,常見白鷺、野鴨棲息。
縣城建設體現古今交融,魏徵公園內亭臺樓閣、假山湖水相映成趣,展示傳統文化元素;商業區高樓林立,大型商場、寫字樓彰顯現代氣息。鄉村風貌保持田園特色,成片麥田與錯落有致的農舍構成寧靜畫面。每年農曆二月二,各村舉辦廟會,商販雲集,民間藝人表演雜耍、戲曲,重現傳統市井場景。
四、旅遊資源與景點
(一)歷史文化類
1. 愛華翰苑碑林:位於魏徵公園西北角,佔地18.6畝,立碑246方,收藏古石刻文物90餘件 。碑刻涵蓋自漢代至民國的書法作品,既有顏真卿、柳公權等名家臨摹碑,也有鉅鹿本地文人墨跡。園內按年代分割槽,搭配綠植景觀,漫步其間可感受書法藝術演變。
2. 官亭文廟大成殿:元代木結構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簷歇山頂。殿內樑架結構精巧,斗拱繁複,彩繪雖歷經歲月仍色彩鮮明。周邊儲存明清時期的泮池、欞星門,是研究古代建築與教育制度的重要實物。
3. 鉅鹿古城遺址:因北宋黃河決堤被埋於地下,遺址面積約10平方公里。考古發現宋代街道、民居、店鋪遺蹟,出土瓷器、鐵器等文物。透過遺址可窺見古代城市佈局與生活場景。
(二)生態休閒類
1. 老漳河生態文化公園:位於縣城東南,沿老漳河右岸建設,全長5公里。園內種植各類樹木花卉,設定兒童遊樂區、健身廣場、音樂噴泉。建有觀景塔,可俯瞰河流溼地風光。夜間燈光秀點亮河面,成為城市夜景亮點。
2. 柳窪風情小鎮:西郭城鎮柳窪村以“柳”為主題,種植金絲垂柳、饅頭柳等600多畝,建成“中國柳樹博覽園”,收集全國200餘種柳樹。村內打造柳編體驗館,遊客可學習編織技藝;開設柳主題民宿,提供特色柳芽茶、柳葉面等美食。
3. 金玉莊金銀花園藝小鎮:依託金銀花產業,小鎮集種植、加工、旅遊於一體。建設金銀花博物館,透過ar技術展示種植歷史;設定採摘體驗區、花茶製作工坊。每年舉辦金銀花文化節,開展攝影比賽、花茶品鑑等活動。
(三)紅色旅遊類
1. 鉅鹿縣革命烈士紀念廣場:位於堤村鄉西甄莊村,佔地30畝,安葬烈士1260名 。廣場中央矗立紀念碑,刻有烈士名錄。紀念館陳列革命文物、歷史照片,透過場景復原、多媒體展示,再現冀南抗戰歷史。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年均接待參觀團體200餘個。
2. 冀南軍政幹部學校舊址:位於張王疃鄉,原為清代民居建築群。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此創辦軍政學校,培養幹部千餘人。現存教室、宿舍等建築10餘間,陳列當年使用的桌椅、油燈等物品,展現革命先輩艱苦辦學場景。
(四)宗教文化類
1. 金閣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是五臺山金閣寺下院,佔地100餘畝 。現存前、中、後三座大殿,供奉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等佛像。寺內儲存明代壁畫,描繪佛教故事,線條流暢、色彩豔麗。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舉行浴佛節,香客雲集。
2. 開元寺遺址:位於官亭鎮,原是唐代皇家寺院,歷經興廢。現存唐代經幢、宋代石柱礎等遺物,出土佛像、瓦當等文物。遺址公園內設定展板,介紹寺院歷史,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場所。
五、民俗風情
鉅鹿民俗活動豐富多樣,傳統節日氛圍濃厚。春節期間,除貼春聯、放鞭炮等習俗,還保留“送窮”儀式:正月初五清晨,清掃庭院,將垃圾送至村外,寓意送走窮鬼。元宵節舉辦燈會,縣城街道掛滿宮燈、走馬燈,民間藝人表演抬皇槓,表演者肩抬裝飾華麗的木槓,上下顫動,配以鑼鼓節奏,氣勢恢宏。
婚俗保留“哭嫁”“鬧洞房”等特色。新娘出嫁前三天開始哭嫁,表達對父母的不捨;婚禮當晚,親友與新人互動遊戲,增添喜慶氣氛。喪俗遵循“三天圓墳”“燒七”等傳統,從去世到安葬有嚴格流程,體現對逝者的尊重。
民間藝術獨具特色,四股弦戲曲分生、旦、淨、醜行當,唱腔高亢激昂,伴奏以四股絃樂器為主,代表劇目《劉公案》《賀后罵殿》久演不衰。剪紙藝術以窗花、頂棚花為主,題材多為生肖、花鳥,風格粗獷質樸。此外,抬花槓、跑竹馬等民間舞蹈每逢節慶便走上街頭,演員身著戲服,扮成歷史人物,邊舞邊行,熱鬧非凡。
六、特色美食
鉅鹿飲食融合北方風味與地方特色。 鉅鹿燜餅 選用手工烙制的大餅切絲,搭配豆芽、白菜等蔬菜,加高湯燜制。餅絲筋道入味,湯汁濃郁,是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 八大碗 為傳統宴席菜品,包括扣肉、黃燜雞、八寶飯等八道菜,葷素搭配,以蒸、燉烹飪為主,口感醇厚。 羊湯 選用本地山羊,骨頭慢火熬製湯底,湯色乳白。食用時加入羊肉片、蔥花、香菜,搭配酥脆燒餅,暖胃驅寒。 手工掛麵 酥脆傳統工藝製作,麵條細如髮絲,煮後爽滑勁道,可做湯麵、炒麵。此外,金銀花茶、枸杞元宵、芝麻糖等特色小吃也深受喜愛。
七、旅遊指南攻略
(一)最佳旅遊時間
3 - 5月適合觀賞金銀花初綻、參與春耕體驗;6 - 8月可避暑休閒,體驗老漳河水上專案;9 - 11月正值秋收,適合採摘葡萄、體驗農事;12月 - 次年2月雖天氣寒冷,但可感受春節民俗氛圍。
(二)交通方式
1. 外部交通:距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約120公里,可乘機場大巴至邢臺,轉乘前往鉅鹿的班車;鐵路可至邢臺站、石家莊站,再轉乘長途汽車;自駕經京港澳高速、邢衡高速可直達,縣城距高速口均在30分鐘車程內。
2. 內部交通:縣城內有公交線路覆蓋主要景點,票價1 - 2元;計程車起步價5元,適合短途出行;租車自駕可透過線上平臺預約,日租金150 - 300元。
(三)住宿推薦
縣城有星級酒店如鉅鹿賓館,提供商務客房、餐飲會議服務;連鎖酒店如漢庭、如家,價效比高,適合普通遊客。鄉鎮民宿主打農家體驗,如柳窪風情小鎮民宿,價格80 - 150元/晚,可品嚐農家飯、參與農事活動。
(四)遊玩線路
1. 一日遊
- 文化歷史線:上午參觀愛華翰苑碑林、魏徵公園,瞭解書法與名人文化;下午前往官亭文廟大成殿、開元寺遺址,感受古建築魅力。
- 生態休閒線:上午遊覽老漳河生態文化公園,體驗遊樂設施;下午到金玉莊金銀花園藝小鎮,採摘金銀花、製作花茶。
2. 兩日遊
- 第一天:參觀鉅鹿縣革命烈士紀念廣場、冀南軍政幹部學校舊址,接受紅色教育;傍晚到柳窪風情小鎮,體驗柳編技藝,入住民宿。
- 第二天:前往蘇家營鎮古村落,探訪明清建築;下午到張王疃鄉採摘葡萄,品嚐農家美食後返程。
這座承載千年歷史的古邑,正以嶄新姿態迎接八方來客,無論是追尋歷史足跡,還是體驗田園樂趣,鉅鹿都能帶來獨特的旅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