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縣,地處遼寧省西南部,它南接河北省青龍縣與葫蘆島市綏中縣,北依朝陽市喀左、朝陽兩縣,東靠葫蘆島市興城、連山兩市區,西臨凌源 ,總面積達3195平方千米,是連線東北與關內的重要交通要道。截至2024年末,建昌縣總戶數戶,總人口人,縣人民政府駐建昌鎮朝陽路一段。

一、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建昌縣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時期,那時境域初為冀州,後屬幽州的孤竹國屬地。在漫長歲月裡,這片土地見證了朝代更迭,也融合了多元文化。西周時,建昌歸屬於燕國領域;春秋時期,被納入燕國的遼西郡。戰國時期,此地先歸屬山戎,後併入東胡,見證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秦漢時期,建昌的行政歸屬不斷變化。秦代實行郡縣制,建昌地屬右北平郡。西漢時,建昌屬幽州刺史部右北平郡,其西部白狼水流域(今大淩河),即嶺上歸白狼縣管轄;東部六洲河流域(今六股河)屬文城縣管轄。東漢時,西北部屬鮮卑部領地,東南部歸幽州刺史部管轄。三國時期,嶺上為鮮卑割據,嶺下歸魏的昌黎郡所轄。

魏晉至隋唐,建昌歷經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唐等時期,先後歸屬不同的州郡。在這一時期,中原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為建昌的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例如,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燕、前秦、後燕、北燕先後統治此地,都屬平洲昌黎郡管轄,這使得昌黎郡的文化在此地得以傳播和發展。

宋明時期,建昌的歸屬同樣複雜。北宋時期,遼統治此地,建昌屬中京道大定府的潭州龍山縣管轄,嶺下東南部屬隰州海濱縣管轄。金時,嶺上屬北京路利州龍山縣所轄,嶺下為宗州海濱縣管轄。元代屬大寧路利州龍山縣,東南境屬瑞州海濱縣。明朝洪武年間,建昌一帶屬京師大寧都司營州中屯衛管轄,後被兀梁哈部佔據,崇禎八年,歸附後金的蒙古族喀喇沁部設定喀喇沁左旗統轄建昌地域,蒙古族文化也在此留下了深刻印記。

清代,乾隆三年設塔子溝廳,建昌一帶屬直隸省承德州塔子溝廳管轄。乾隆四十三年,取古建德郡和昌黎郡之首字“建昌”,改塔子溝廳為建昌縣,隸承德府。此後,建昌縣的行政區域雖有調整,但名稱沿用至今。民國時期,建昌縣經歷了多次改名和區域調整。1914年,因與江西建昌府重名,且大淩河源出縣境,改稱凌源縣,屬熱河道。1931年,成立凌南設治,1937年,凌南、凌源兩縣合併,複名建昌縣。

在歷史長河中,建昌縣湧現出不少歷史人物。比如在抗日戰爭時期,鄭桂林帶領100名骨幹到綏中、興城、凌南、錦西抗日前線進行抗日活動,他任命鄧文風為義勇軍第四十八路軍副司令,在這片土地上譜寫了英勇的抗日篇章,成為建昌人民心中的英雄。

二、鄉鎮概況

建昌縣下轄7個鎮、20個鄉、1個民族鄉,各個鄉鎮都獨具特色。

1. 建昌鎮:作為縣政府駐地,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轄區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7公頃,下轄三個行政村、五個城鎮居民社群委員會,總人口人,其中農業人口8143人。這裡交通便利,商業繁榮,有眾多商場、學校、醫院等設施。同時,建昌鎮還保留著一些歷史遺蹟,見證著這座小城的過往。

2. 八家子鎮:位於建昌縣北部,境內多山地。鎮內有八家子社群以及瓦房溝、前石門子等多個村落。八家子鎮的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礦業在當地經濟中佔有一定比重。此外,這裡的自然風光也十分秀麗,山間溪流潺潺,森林覆蓋率較高,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 喇嘛洞鎮:地處建昌縣南部,東與素珠營子鄉為鄰,南與和尚房子鄉毗鄰,西與鹼廠鄉為界,東北與牤牛營子鄉接壤,行政區域面積108.59平方千米。因明正德二年有五位喇嘛來此居住在龍頭山石洞內而得名。清乾隆八年,喇嘛洞鎮境域屬直隸承德州塔子溝廳,1986年撤銷鄉,設立喇嘛洞鎮。如今,這裡下轄10個行政村,以農業為主,種植玉米、高粱等農作物,同時也發展了一些特色養殖產業。

4. 藥王廟鎮:鎮內有康家溝、響雞等多個村落。藥王廟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傳說此地曾有藥王顯靈,故而得名。當地以農業生產為主,農產品種類豐富,近年來還積極發展鄉村旅遊,以獨特的民俗文化和田園風光吸引遊客。

5. 湯神廟鎮:下轄酒局杖子、大三家子等多個村。這裡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農業生產條件優越,主要種植玉米、大豆等作物。湯神廟鎮的集市貿易十分活躍,每逢集市,周邊村民都會前來採購生活用品,熱鬧非凡。

6. 玲瓏塔鎮:小河東、玲瓏塔等村落分佈其中。玲瓏塔鎮因一座古老的玲瓏塔而得名,這座塔歷史悠久,造型獨特,是當地的標誌性建築。鎮內自然資源豐富,林業和畜牧業發展良好,同時也在積極探索生態旅遊發展之路。

7. 大屯鎮:有焦屯、馬道子等村落。大屯鎮的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這裡的經濟以農業和工業為主,農業方面主要種植水果、蔬菜等經濟作物,工業則以農產品加工和建材生產為主。

除了以上7個鎮,建昌縣還有20個鄉和1個民族鄉。牤牛營子鄉位於縣城周邊,地理位置優越,農業和商業發展較為均衡;素珠營子鄉以自然風光優美著稱,有白道營子、馬場溝等村落,村民以種植玉米、水果等為生;石佛鄉因境內有一座古老的石佛而得名,這裡的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同時也發展了一些小型的農產品加工廠;王寶營子鄉、老達杖子鄉等鄉鎮也都各具特色,在農業、林業、畜牧業等方面各有側重,共同構成了建昌縣豐富多彩的鄉鎮風貌。二道灣子蒙古族鄉是建昌縣唯一的民族鄉,這裡蒙古族文化氛圍濃厚,村民保留著許多蒙古族的傳統習俗和文化,如蒙古族的歌舞、服飾、飲食等,每年還會舉辦蒙古族傳統的那達慕大會,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蒙古族風情。

三、必遊景點

1. 龍潭大峽谷:位於建昌縣老達杖子鄉,地處遼寧省、河北省兩省交界,是東北地區唯一的岩溶縱深型地下峽谷,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有“北方小西藏”“齊魯小三峽”之稱。峽谷內奇峰秀水,絕壁千仞,棧道如龍蜿蜒其上,碧潭飛瀑濺起絢麗彩虹。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攀巖溯溪的樂趣,探秘峽谷的神秘之處。峽谷內的岩石紋理獨特,彷彿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藝術品,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 白狼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原始森林茂密,是眾多珍稀動植物的家園,甚至藏有云豹的蹤跡。春季,漫山遍野的杜鵑競相開放,彷彿一片粉色的海洋;秋季,紅葉似火,層林盡染,登上山頂,極目遠眺,能將三縣交匯的蒼茫群山盡收眼底。白狼山的雲海奇觀也十分壯觀,雲霧繚繞,彷彿置身仙境。保護區內還有許多古老的樹木,樹齡可達數百年,它們見證了歲月的變遷,也為這片山林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3. 大青山景區:被譽為“遼西屋脊”,這裡怪石嶙峋,石林形態各異,有的如猛獸望月,有的似仙人指路。景區內的玻璃棧道凌空而建,站在上面俯瞰,百里林海翻翠浪,景色十分壯觀。大青山的日出也非常美麗,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山頂,整個山林都被染成了金色,如夢如幻。此外,大青山還有許多天然的洞穴和瀑布,為遊客提供了豐富的探險和觀賞資源。

4. 建昌古生物化石館:館內收藏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恐龍足跡印刻著侏羅紀的密碼,魚化石的鱗片閃爍著寒武紀的星光。在這裡,遊客可以觸控億萬年的地質傳奇,瞭解地球生命的演化歷程。館內的化石種類繁多,包括恐龍化石、魚類化石、貝類化石等,每一塊化石都彷彿在訴說著一段古老的故事,讓人們對遠古時代充滿了好奇和敬畏。

5. 畫廊谷森林公園:溪流穿石,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彷彿是大自然演奏的天然琴音。夏季,這裡是避暑的好去處,遊客可以在這裡採摘山珍,感受大自然的饋贈;冬季,冰瀑掛玉簾,與雪松銀裝相互映襯,宛如一個童話世界。畫廊谷的森林覆蓋率極高,空氣清新,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沿著山間小徑漫步,聽著鳥兒的歌聲,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讓人身心愉悅。

四、特色美食

1. 杏仁粥:選用本地山杏仁磨漿慢熬,與米脂完美融合,口感滑如綢。食用時,撒上些許桂花蜜,香甜的味道中帶著杏仁的獨特香氣,每一口都能喝出遼西清晨的溫柔,是建昌人喜愛的早餐之一。

2. 缸爐燒餅:採用老面製作,貼在爐壁上烤成金黃的“盔甲”,表面的芝麻爆香,裹著椒鹽的鹹鮮味道。輕輕掰開脆殼,熱氣瞬間撲鼻而來,咬上一口,外酥裡嫩,令人回味無窮。無論是搭配羊湯還是單獨食用,都別有一番風味。

3. 建昌羊湯:以山羊骨為原料,熬足八小時,熬出乳白的濃湯。羊雜碎新鮮可口,搭配現烙的玉米餅,再撒上香菜和辣油,在寒冷的冬日裡,一碗羊湯就能暖透風雪夜歸人,是建昌的特色美食之一。

4. 水豆腐:用滷水點制而成,豆花凝若脂玉,鮮嫩爽滑。澆上韭菜花醬,再淋上辣椒油,濃郁的豆香從舌尖滑進五臟廟,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既可以作為早餐,也可以是餐桌上的一道佳餚。

5. 野生蘑菇燉小笨雞:將松蘑、榛蘑等野生蘑菇匯聚林間精華,與林間散養的小笨雞一起放入柴火鐵鍋燉煮。雞肉鮮嫩,蘑菇鮮香,湯汁濃郁,用湯汁泡上小米飯,鮮美的味道能讓人忍不住舔鍋底,是一道極具地方特色的農家菜。

五、民俗風情

建昌縣的民俗文化獨具特色,皮影戲和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至今。皮影戲是當地百姓喜愛的傳統藝術形式,藝人們在幕後操縱著皮影人物,透過燈光的照射,將生動的故事呈現在觀眾面前。皮影的製作工藝複雜,造型精美,色彩鮮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剪紙藝術在建昌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當地的剪紙作品題材廣泛,包括人物、動物、花卉、民俗故事等,風格質樸、粗獷,充滿了生活氣息。每逢節日或喜慶日子,人們都會用剪紙來裝飾房屋,增添喜慶氛圍。此外,建昌縣還有一些傳統的民俗活動,如廟會、社火等。廟會期間,人們會前往寺廟祈福,廟會上還有各種民間藝術表演、小吃和手工藝品售賣,熱鬧非凡。社火則是一種綜合性的民俗表演活動,包括舞龍、舞獅、高蹺、旱船等,表演者們身著盛裝,載歌載舞,表達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六、旅遊指南攻略

1. 交通:建昌縣的交通以公路為主,主要高速公路有興建高速公路,為自駕遊客提供了便利。此外,有鐵路魏塔線經過建昌縣,乘坐火車也可以到達。如果從外地前往建昌縣,可以先到達附近的城市,如葫蘆島、朝陽等,再轉乘長途客車或火車前往。建昌縣內的交通也較為便利,各鄉鎮之間都有公路相連,縣城內有公交車和計程車,方便遊客出行。

2. 住宿:建昌縣的住宿選擇多樣。在縣城,有各種檔次的酒店和賓館可供選擇,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設施齊全,服務周到。如果想要體驗鄉村生活,也可以選擇住在鄉鎮的農家樂,價格相對較低,還能品嚐到地道的農家菜。在一些旅遊景區附近,也有專門為遊客提供的民宿,環境優美,能讓遊客更好地享受自然風光。

3. 最佳旅遊時間:建昌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不同季節都有獨特的美景。春季(3 - 5月),萬物復甦,白狼山的杜鵑盛開,漫山遍野的粉色花朵,非常適合踏青賞花;夏季(6 - 8月),氣候涼爽,龍潭大峽谷、畫廊谷森林公園等景區是避暑的好去處,可以在這裡享受清涼的山水風光;秋季(9 - 11月),大青山的紅葉、白狼山的秋景美不勝收,同時也是收穫的季節,可以品嚐到各種新鮮的水果和農產品;冬季(12 - 次年2月),雖然天氣寒冷,但可以欣賞到畫廊谷的冰瀑景觀,還能體驗滑雪等冬季運動專案。

4. 旅遊注意事項:前往山區景點遊玩時,要穿著舒適的運動鞋,因為山路崎嶇,徒步時間較長,舒適的鞋子能減少疲勞。同時,要根據季節攜帶合適的衣物,夏季注意防曬,冬季注意保暖。在品嚐特色美食時,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導致腸胃不適。尊重當地的民俗文化和宗教信仰,在參觀寺廟、參加民俗活動時,要遵守相關規定,不要隨意破壞文化遺產和自然景觀,做到文明旅遊。提前瞭解景區的開放時間和門票資訊,避免耽誤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