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山區,隸屬遼寧省葫蘆島市,位於葫蘆島市東北部,處於北緯40°56'~40°43' ,東經120°59'~120°14'之間,總面積1149.5平方千米 。連山區是葫蘆島市的主城區,也是全市工業、商業、文化、醫療和交通中心,下轄7個街道、3個鎮、6個鄉、2個經濟區,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常住人口為人 。這座城區不僅地理位置優越,還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是一座值得深入瞭解和探索的地方。

歷史沿革:歲月沉澱的記憶

連山區歷史悠久,其發展脈絡可追溯到遠古時期。禹、夏時期,這裡屬幽州地;商、周時期,歸孤竹國地;春秋時期,成為燕國地;戰國和先秦時期,隸屬遼西郡。兩漢、三國時期,屬狐蘇縣、徒河縣和烏桓地;兩晉、南北朝時期,為徒河縣和廣興縣;隋、唐時期,屬柳城縣和營州瀘河;遼、金時期,屬安昌縣。

明代在連山設驛站,稱連山驛 ,這一時期,關內人口逐漸流入,促進了當地的發展。1906年7月(清光緒三十二年七月),清政府在冮家屯(今鋼屯鎮)設撫民廳,九月改錦西廳,隸屬錦州府,連山為錦西廳管轄的第五區 。此後,隨著時代的變遷,連山區的行政區劃經歷了多次調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錦西廳屬奉天省錦州府;1932年1月16日,錦西縣公署由冮家屯遷至連山,日偽滿洲國成立後,4月1日成立偽錦西縣公署,隸屬奉天省;1934年(偽滿康德元年)12月,成立錦州省,錦西縣隸屬錦州省 。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共產黨接管遼西,設立中共遼西地委和遼西專員公署,錦西縣屬其轄區。解放戰爭時期,錦西南部鐵路沿線地區被國民黨軍隊佔領,中共錦西縣委、縣政府轉移到錦西西北部山區,劃歸中共熱東地委管轄 。1948年11月,錦西全境解放,中共錦西縣委、縣人民政府機關進入錦西縣城。1949年1月成立遼西省,至1954年,錦西縣隸屬遼西省;1954年,遼西、遼東兩省合併為遼寧省,錦西縣隸屬遼寧省 。1956年設立錦州專員公署,錦西縣劃歸錦州專員公署管轄;1959年,錦州專員公署撤消,成立錦州市,錦西縣劃歸錦州市管轄 。1966年恢復錦州專員公署,錦西縣隸屬錦州專員公署;1968年恢復錦州市,錦西縣隸屬錦州市 。1985年4月,錦西縣改為錦西市(縣級),隸屬錦州市;1989年6月,國務院批准,原縣級市錦西市升格為地級市,在原縣級市錦西市的基礎上設立連山區,隸屬錦西市 。1992年,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連山區按縣體制管理;1994年9月,錦西市更名為葫蘆島市,連山區隸屬葫蘆島市。

在這片土地上,也曾湧現出不少知名人物。火箭專家荊木春,1962年出生於葫蘆島市連山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畢業後進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工作,歷任工程組長、副主任、副總設計師等職,2006年被任命為載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統總設計師 ,他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鄉鎮風采:各具特色的鄉村畫卷

鋼屯鎮

鋼屯鎮歷史較為悠久,1906年清光緒年間這裡設撫民廳,後改為錦西廳 ,是連山區重要的工業重鎮,工業基礎雄厚。它地處山區,礦產資源豐富,以鉬礦開採和冶煉聞名。鎮內擁有多家大型礦業企業,礦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繁榮,也為周邊地區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同時,鋼屯鎮積極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在農業方面,特色農產品種植也逐漸興起,如優質水果、蔬菜等,豐富了當地的產業結構。

新臺門鎮

新臺門鎮自然風光秀麗,生態環境良好。它位於山區,森林覆蓋率較高,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 。這裡的旅遊業也在逐步發展,依託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民俗文化,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旅遊。鎮內的一些村莊保留了傳統的建築風格和生活方式,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到濃厚的鄉村風情。在農業上,新臺門鎮以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為主,如玉米、大豆、花生等,同時也注重發展畜牧業,養殖牛、羊、豬等家畜。

金星鎮

金星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農業和商業較為發達。它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連山區的重要糧食產區之一 ,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此外,金星鎮的商業氛圍濃厚,鎮內有多個集市和商業街,商品種類豐富,滿足了當地居民和周邊地區群眾的生活需求。同時,金星鎮還積極發展鄉鎮企業,涉及農產品加工、製造業等多個領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錦郊街道

錦郊街道位於城區周邊,是城鄉結合部,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 。這裡的經濟發展呈現多元化態勢,既有農業生產,也有工業和服務業。在農業方面,以種植蔬菜、花卉等經濟作物為主,為城區提供了新鮮的農產品 。工業上,有一些小型加工廠和企業,涉及機械製造、食品加工等行業。服務業也較為發達,餐飲、零售、物流等行業發展迅速,為居民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

塔山鄉

塔山鄉因著名的塔山阻擊戰而聞名於世,具有重要的歷史紀念意義 。這裡儲存了許多與塔山阻擊戰相關的歷史遺蹟和紀念設施,如塔山阻擊戰紀念館、塔山阻擊戰革命烈士陵園等 ,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緬懷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塔山鄉的農業以種植水果、蔬菜為主,其中蘋果、葡萄等水果品質優良,深受市場歡迎。此外,塔山鄉還積極發展紅色旅遊產業,將歷史文化與旅遊相結合,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寺兒堡鎮

寺兒堡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一些歷史悠久的寺廟和古建築 。這裡的宗教文化氛圍濃厚,吸引了不少信徒和遊客前來參觀朝拜。在經濟發展方面,寺兒堡鎮以農業和工業為主,農業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工業則以製造業和建材業為主。同時,寺兒堡鎮還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打造宜居宜業的鄉村環境。

虹螺峴鎮

虹螺峴鎮坐落在虹螺山腳下,盛產幹豆腐,以“幹薄細”著稱 。所謂“幹”是指豆腐壓得實,相對來講沒有水份,相當乾爽;“薄”是指每張豆腐厚薄如紙;“細”是指豆腐裡不含豆渣,“幹薄細”是虹螺峴幹豆腐三絕,其製作工藝傳承已久,是當地的特色產業和文化名片 。此外,虹螺峴鎮的自然風光也十分優美,周邊有虹螺山等自然景觀,吸引了一些遊客前來登山、觀光。在農業方面,虹螺峴鎮還種植一些特色農產品,如雜糧、中藥材等。

張相公屯鄉

張相公屯鄉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種植玉米、高粱、大豆等農作物 。這裡的農民注重科學種植,不斷引進新品種和新技術,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同時,張相公屯鄉還積極發展畜牧業,養殖牛、羊、豬等家畜,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此外,張相公屯鄉還擁有一些自然資源,如山林、河流等,為發展生態旅遊提供了條件。

白馬石鄉

白馬石鄉地處山區,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 。這裡有一些珍稀的動植物資源,生態環境優美,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在經濟發展方面,白馬石鄉以林業和農業為主,林業主要從事木材加工和林下經濟,如種植木耳、蘑菇等菌類,養殖蜜蜂等。農業則以種植雜糧、中藥材等特色作物為主。同時,白馬石鄉還積極發展鄉村旅遊,利用當地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開發了一些旅遊專案,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體驗。

孤竹營子鄉

孤竹營子鄉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相傳與古代孤竹國有關 。這裡儲存了一些古老的傳說和民俗文化,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在經濟上,孤竹營子鄉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農業種植玉米、大豆等作物,畜牧業養殖牛、羊等家畜。此外,孤竹營子鄉還注重發展文化產業,挖掘和傳承當地的歷史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必遊景點:自然與人文的交融

靈山寺景區

靈山寺景區位於連山區山神廟子鄉涼水井子村,面積約12平方公里 。景區內山美、洞奇、寺絕,擁有99座奇峰與天然溶洞群,構成了獨特的地質奇觀 。這裡還有一片12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終年雲霧繚繞,宛如仙境。上院、中院、下院寺廟群各具特色,恢宏壯觀的離居五佛寶頂,玄妙幽深的無極洞天眼神光,南天門、西天門、慈航樓、涼水井等景點,讓人目不暇接。全新的玻璃棧橋和觀光平臺為古老的寺院增添了時尚色彩,遊客可以在這裡欣賞自然風光,感受宗教文化的莊嚴與神秘。

蓮花山聖水寺

蓮花山聖水寺集皇家建築、宗教建築、民間建築風格於一體,被國家學者專家譽為中國古建築的什錦小品 。主體建築天元宮,城座方臺,十二面樓簷,頂蓋近似北京天壇祈年殿穹隆;碧雲宮集城座、樓、閣於一體,四座角樓簇擁中央殿閣,對比強烈,別緻新穎,全國絕無僅有 。寺內環境清幽,建築精美,是研究古代建築和宗教文化的好去處。

塔山阻擊戰紀念館

塔山阻擊戰紀念館位於連山區塔山鄉,是為紀念解放戰爭中的塔山阻擊戰而建 。館內透過豐富的文物、圖片、場景復原和多媒體展示,生動地再現了那場驚心動魄的戰役 。這裡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每年都有大量遊客前來參觀,緬懷革命先烈,感受他們英勇無畏的精神。塔山阻擊戰革命烈士陵園也位於此處,紀念塔高12.5米,由白色花崗岩製成,陳雲題寫“塔山阻擊戰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這裡還安葬著眾多在戰役中犧牲的烈士,莊嚴肅穆的氛圍讓人不禁肅然起敬。

邰集屯城址

邰集屯城址位於連山區集屯鄉小荒地村女兒河北岸,是漢代至遼代時期的古城遺址,包括小荒地山城、小荒地北城、英房古城三座城 。該城址始建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下迄漢魏興盛之際,興盛在西漢時期 。城址地面文化遺存豐富,有大量的漢代板瓦、筒瓦和少量的布紋瓦。較重要的出土文物有“千秋萬歲”瓦當、花紋磚、空心磚、陶器等,特別是出土的“臨屯太守章”封泥是臨屯郡與遼西郡交往的實物證據 ,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2013年5月,邰集屯城址被國務院核定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對於研究古代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民俗風情:傳統文化的傳承

連山區有著豐富多樣的民俗文化,其中一些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連山皮影戲歷史悠久,清末,因皮影戲與義和團有關,被誣為“懸燈匪”,御令抄斬,1895年,連山組建了皮影戲班子 。皮影也叫“影經”“燈影戲”“土影戲”,是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 。藝人一邊操縱影人一邊演唱,配以音樂,劇目、唱腔多與地方戲曲相聯,演唱內容多是一些人物典故和歷史故事,唱詞寓意似佛教經卷,勸人向善,敬忠除奸 。通常把記載唱詞的經卷叫“影經”,唱“影經”的藝人叫“影匠”,演唱的劇本叫“影卷” ,2008年,連山皮影被認定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案。

連山“抬姑姑”是一項獨特的民俗活動,在“添倉”日舉行 。先收集七家早晨吃剩下的乾糧、淘米水、灶坑中的草木灰、香火等,準備罈子、扁擔、繩子、青石板、水桶等用具 。在寬敞空地上擺一供桌,桌上放姑姑(細秫秸紮成的女神)和七家的乾糧、香火,然後從井中提來清水,水桶在半路不能落地,稱為不落地水,將罈子裝滿水,再用草木灰在空地上灑下十二道橫線,代表一年十二個月(閏年則劃十三道) 。最後請姑姑點香火,眾人下跪磕頭,默默祈禱,同時屏退屬相雞、失去配偶、懷孕、重孝等禁忌之人,然後說出將要預測的作物種類進行測試 。其方法是用淘米水和灰泥,塗抹在罈子底部,與一個一尺半長見方的青石板相粘連,將扁擔插入罐子上的繩子裡,由一對童男童女從第一條線抬起,走過橫線,如果罐子和石板粘在一起順利透過並返回橫線,預示此種作物生長良好,若中途石板落下,落在第幾條線,就說明只有幾成收成 ,2011年“抬姑姑”被認定為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案。

連山手撕畫是一種用手指在紙上撕出鏤空效果的藝術,也可稱為撕影 。連山手撕畫代表人物劉傑,1957年出生,葫蘆島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連山區民間藝術家協會理事 。承其祖輩獨傳技藝,自幼酷愛手撕畫藝術創作,其作品在“遼寧省剪紙藝術大賽”中榮獲金獎,10米長卷手撕畫《清明上河圖》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歷史價值 。2010年被葫蘆島市聘為民間藝術研究室導師(手撕畫),劉傑的手撕畫以民俗體裁為主,以表現民間手撕畫中吉祥動物居多,在傳統手撕畫藝術基礎上有了新的繼承與發展,為連山手撕畫藝術的傳播做出了貢獻 ,2018年連山手撕畫被認定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案。

特色美食:舌尖上的連山區

高橋陳醋

高橋陳醋是高橋鎮的拳頭產品,釀造歷史悠遠 。它採用先進工藝,加上配料精良,聞名遐邇。1985年獲國優產品銀質獎,1992年獲遼寧省優秀產品獎 ,遠銷各省市,深受使用者歡迎。高橋陳醋口感醇厚,酸香濃郁,既可用於烹飪調味,也可直接食用,是連山區的特色調味品之一。

虹螺蜆幹豆腐

虹螺蜆幹豆腐以“幹薄細”著稱 。“幹”是指豆腐壓得實,相對來講沒有水份,相當乾爽;“薄”是指每張豆腐厚薄如紙;“細”是指豆腐裡不含豆渣 。這種獨特的幹豆腐可以直接食用,口感細膩,豆香十足,也可以用來製作各種菜餚,如干豆腐卷、炒幹豆腐等,是連山區餐桌上的常見美食。

高橋小菜

高橋小菜選用新鮮蔬菜經科學加工由原汁蝦油淹漬而成,保持蔬菜本來色澤與味道 。它分為海鮮小菜和清淡小菜兩大類,味道各有千秋。1992年,高橋清淡小菜獲香港國際博覽會銀獎,高橋海鮮小菜獲特別獎 。高橋小菜口感鮮美,鹹淡適中,是早餐、佐餐的佳品,也可以作為旅遊紀念品,讓遊客把連山區的味道帶回家。

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

連山區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春季(3 - 5月)萬物復甦,大地回暖,適合觀賞自然風光,如去虹螺山、靈山寺等地登山踏青;夏季(6 - 8月)氣候較為涼爽,是避暑的好時節,可以前往塔山鄉等地遊玩,同時還能品嚐當地的新鮮水果;秋季(9 - 11月)天高氣爽,紅葉滿山,是觀賞紅葉和採摘水果的好時機,虹螺峴鎮等地的果園迎來豐收,遊客可以體驗採摘的樂趣;冬季(12 - 2月)雖然較為寒冷,但可以去感受東北的冬日風情,如觀賞雪景,品嚐熱乎的特色美食等。

交通指南

- 外部交通:連山區交通便利,可透過多種方式到達。如果選擇飛機,可以先抵達葫蘆島興城機場,然後再乘坐機場大巴或計程車前往連山區;如果選擇火車,連山區有葫蘆島站等火車站,可從全國各地乘坐火車到達;如果選擇自駕,可透過京哈高速公路等主要公路幹線前往連山區。

- 內部交通:在連山區內,公共交通較為發達,有多條公交線路連線各個景點和鄉鎮 。此外,也可以選擇計程車或網約車出行,方便快捷。如果想要更自由地探索連山區,還可以租賃腳踏車或汽車。

住宿推薦

- 葫蘆島國際酒店:位於連山區繁華地段,交通便利,周邊配套設施齊全 。酒店房間設施齊全,服務周到,提供多種房型供遊客選擇,無論是商務出行還是旅遊度假都很合適。

- 經濟型酒店和民宿:連山區還有許多經濟型酒店和民宿,分佈在各個區域。經濟型酒店價格實惠,價效比高,如位於錦郊街道的如家快捷酒店、7天連鎖酒店等,周邊餐飲、購物場所集中,步行可達多個超市和特色餐館,適合預算有限的遊客。民宿則多分佈在塔山鄉、新臺門鎮等鄉鎮,保留了東北傳統民居的特色,有的是青磚瓦房帶小院,有的是二層小樓配菜園。遊客入住後,可參與劈柴、生火、摘菜等農家活動,清晨被雞鳴喚醒,傍晚圍坐在院子裡聽村民講當地的傳說故事,體驗地道的鄉村生活。比如塔山鄉的“戰地民宿”,房間佈置融入塔山阻擊戰的歷史元素,牆上掛著老照片和戰役地圖,老闆會煮一鍋自家種的土豆和玉米招待客人,讓人在住宿中感受歷史與生活的交融。

行程規劃推薦

一日遊路線:歷史文化探尋之旅

- 上午:前往塔山阻擊戰紀念館,參觀展廳內的文物和史料,聆聽講解員講述塔山阻擊戰的歷史細節,隨後到烈士陵園緬懷先烈,感受革命先輩的犧牲精神。

- 中午:在塔山鄉的農家餐館用餐,點一份當地特色的幹豆腐卷大蔥和酸菜白肉鍋,就著玉米餅,體驗東北農家菜的質樸風味。

- 下午:前往邰集屯城址,在遺址周邊漫步,觀察地表遺存的磚瓦碎片,想象漢代至遼代時期這裡的繁華景象,之後前往蓮花山聖水寺,欣賞獨特的古建築群,瞭解其融合多種建築風格的特色。

兩日遊路線:自然與民俗體驗之旅

- 第一天:

- 上午:自駕前往靈山寺景區,乘坐觀光車進入山區,先遊覽下院的寺廟群,欣賞古建築與自然景觀的結合,再徒步登上玻璃棧橋,俯瞰山谷全景,感受驚險與壯觀。

- 中午:在景區內的素食餐廳用餐,嘗試以山野菜為主的素齋,口味清淡卻不失風味。

- 下午:繼續在靈山寺景區探索,進入天然溶洞群,看鐘乳石的奇特造型,之後前往上院,參觀離居五佛寶頂,感受宗教文化的氛圍。

- 晚上:入住靈山寺附近的民宿,體驗山間夜晚的寧靜。

- 第二天:

- 上午:前往虹螺峴鎮,參觀幹豆腐製作工坊,看傳承人如何用傳統工藝製作“幹薄細”的幹豆腐,還可親手參與制作,隨後到鎮上的集市逛逛,購買新鮮的幹豆腐和當地產的雜糧。

- 中午:在虹螺峴鎮的餐館吃一頓幹豆腐宴,有涼拌幹豆腐、幹豆腐炒肉絲、幹豆腐卷等多種做法,搭配高橋陳醋,風味獨特。

- 下午:前往孤竹營子鄉,聽當地老人講述與孤竹國相關的傳說,觀看村民表演的傳統民俗節目,如扭秧歌、踩高蹺等,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之後返程。

購物推薦

- 虹螺峴幹豆腐:作為連山區的招牌特產,虹螺峴幹豆腐保質期較長,真空包裝後方便攜帶,是饋贈親友的佳品。可在虹螺峴鎮的老字號店鋪購買,如“百年幹豆腐坊”,老闆會現場打包,保證新鮮。

- 高橋陳醋:選用優質高粱釀造,酸味醇厚,適合用於涼拌菜和烹飪。高橋鎮的“陳醋廠直銷店”可買到不同規格的產品,從家庭裝到禮盒裝應有盡有。

- 高橋小菜:海鮮小菜和清淡小菜各有風味,採用玻璃瓶包裝,不易損壞。在連山區的大型超市和特產店均有銷售,價格親民,是不錯的伴手禮選擇。

- 連山手撕畫:以民俗題材為主的手撕畫作品,色彩鮮豔,造型生動,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可到連山區民間藝術研究室購買,還能請藝人在作品上題字,增加紀念意義。

連山區,這片承載著歷史記憶、融合了自然景觀與民俗風情的土地,每一個鄉鎮都有其獨特的故事,每一處景點都散發著歲月的韻味。從古代遺址到現代城鎮,從山間古剎到鄉村市集,這裡的一切都在訴說著屬於自己的過往與當下。無論是追尋歷史的足跡,還是體驗鄉村的寧靜,抑或品嚐地道的美食,連山區都能給人帶來別樣的感受,值得人們放慢腳步,細細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