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寧北部,有一座城市雖面積不大,卻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獨特的城市魅力,它就是調兵山市,其區域面積為263平方公里 。以其獨特的歷史文化、秀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民俗風情,吸引著人們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一、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調兵山歷史源遠流長,早在7000年前,這片土地上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古老的紅山文化在這裡留下了清晰的足跡 。先人們在此從事著原始的農耕、漁獵活動,創造出了早期的文明,他們使用的石器、陶器等器具,成為了後人瞭解那段歷史的重要見證。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調兵山的歸屬不斷變遷。秦代時,這裡屬平州;東晉至隋朝,被高句麗族割據;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唐朝收復此地,歸安東都護府轄地 。到了遼代,調兵山隸屬黃龍府隸上京;金代時,歸屬會州。這些朝代的更迭,使得不同的文化在這裡相互交融,形成了調兵山獨特的文化基因。

清朝至中華民國時期,調兵山屬鐵嶺法庫縣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設法庫門撫民廳,調兵山、大明等村鎮劃入法庫廳管轄。法庫廳共分30個社,調兵山為安全社首村,轄17個村,大明安碑為安慶社首村,轄12個村。宣統二年(1910年),法庫廳改30個社為一城十鄉,調兵山為東一鄉,仍為鄉會所在地,大明安碑村為東二鄉,鄉會所在地為柏家溝。民國二年(1913年),法庫改廳為縣,此後,調兵山和大明等地一直為法庫縣所轄。大青、曉明等地則始終為鐵嶺縣的轄區。

1946年7月至1947年7月,中共遼吉一地委曾在此設定“鐵法縣” 。1949年建國後,調兵山市東南部區域劃為鐵嶺縣管轄,西北部區域劃為法庫縣管轄。1981年9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劃鐵嶺縣、法庫縣的各一部分行政區域設市,因鄰近鐵嶺市和法庫縣而得名鐵法市。1984年6月30日,鐵法市改為鐵嶺市鐵法區。1986年9月恢復鐵法市建制。2002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調兵山市,從此開啟了城市發展的新篇章。

調兵山的得名也有著獨特的歷史淵源。相傳800多年前,金國元帥兀朮在此操練兵馬,調兵遣將,揮師中原 。他帶領著金國的鐵騎,在這裡進行著緊張的軍事訓練,制定著戰略計劃,為攻打北宋做著充分的準備。後來,民國三年(1914年)出版的《法庫縣誌》中記載“金兀朮曾駐兵於此,山坡壘跡猶存”,為這段歷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證。此後,人們便將金兀朮調兵點將的山峰稱為“調兵山”,以此紀念他的赫赫戰功,這座城市也因此得名。

在這片土地上,還流傳著許多與歷史相關的故事。比如北宋徽、欽二帝曾被擄來囚禁於此 ,留下了“點將臺”“鎖龍井”等遺址。雖然這些遺址在歲月的侵蝕下,有些已經變得模糊不清,但它們依然承載著那段特殊的歷史記憶,吸引著眾多歷史愛好者前來探尋。

二、行政區劃與鄉鎮簡介

調兵山市下轄曉南、大明、曉明3個鎮和兀朮街、調兵山2個街道,共有34個行政村、25個社群 。

曉南鎮位於調兵山市南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鎮內工業發展態勢良好,擁有多個工業園區,涵蓋機械製造、建材加工等多個行業。許多企業在這裡落地生根,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曉南鎮也注重農業的發展,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特色農業種植,如蔬菜大棚種植、水果種植等,農產品品質優良,不僅滿足了當地市場的需求,還遠銷外地。

大明鎮位於鐵法煤田的北部,曾是鐵法礦務局建局初期的行政中心 。這裡因煤而興,附近有大明一礦、二礦,曾經人聲鼎沸,車水馬龍,鎮內商業無比繁榮,是僅次於全市的第二個商業活動區。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大部分都是第一批開發組建鐵法礦區的那一代人及他們的後人。他們見證了礦區的輝煌與變遷,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然而,隨著煤炭開採的枯竭,大明鎮也告別了昔日的繁榮,年輕人紛紛離開,去追尋更廣闊的天地,只剩下年邁的老人,他們孤獨地守著這片曾經的家園。但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承載著礦區的記憶,那些廢棄的礦井、鐵軌,彷彿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曉明鎮是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小鎮 。這裡的鄉村風光優美,田野一望無際,每到農作物收穫的季節,金黃的麥浪、飽滿的玉米,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曉明鎮的集市熱鬧非凡,每週星期日的大集,攤位眾多,商品琳琅滿目,從日常生活用品到新鮮的農產品,應有盡有。周邊的村民們都會趕來趕集,在這裡挑選自己需要的物品,同時也交流著彼此的生活瑣事,充滿了濃濃的煙火氣息。

兀朮街街道是調兵山市的重要街區之一 ,這裡歷史文化氛圍濃厚。街道上有許多仿古建築,青磚青瓦,雕樑畫棟,充滿了古韻。尤其是兀朮城,就坐落於此。兀朮城仿金代建築風格而建,佔地176.7畝,建築面積25.6萬平方米 。城中500多米道路橫穿東西,兩側城門樓氣宇軒昂,城內牌樓雕樑畫棟,雲簷飛挑,整個古城古樸厚重。建築延用金代的青磚青瓦風格,房屋外部裝飾採用仿遼金時代的彩繪,路燈全部用古燈,道路為青石板路,重現了金王朝鼎盛時期的風貌。在這裡,遊客可以感受到金代的歷史文化,還能欣賞到透過雕塑、壁畫等形式展示的金兀朮生平事蹟及金宋戰爭的歷史場景。

調兵山街道是城市的中心區域,商業、文化、教育等資源豐富 。這裡有繁華的商業街,各類商場、超市、餐廳等一應俱全,滿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時,街道內還有許多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條件。夜晚的調兵山街道燈火輝煌,熱鬧非凡,展現出城市的活力與魅力。

三、必遊景點與歷史遺址

鐵煤蒸汽機車博物館

鐵煤蒸汽機車博物館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也是蒸汽機車影視拍攝的重要基地,《建國大業》《鐵道英雄》《鋼鐵意志》等100餘部影片在此取景拍攝 。博物館內濃縮了中國蒸汽機車的發展史,擁有世界上僅存不多且能正常執行的蒸汽機21臺 。這些蒸汽機車彷彿是一個個歷史的見證者,它們來自不同的年代,有著不同的型號和用途。遊客可以登上蒸汽機車,親身感受它的轟鳴聲和震撼力,彷彿穿越回了那個蒸汽時代。博物館還透過展示蒸汽機車的零部件、歷史照片、文獻資料等,讓遊客深入瞭解蒸汽機車的發展歷程和背後的故事。

兀朮城

兀朮城地處鐵嶺城區西35公里的調兵山風景區內,西依綿綿燕山,東瞰浩瀚的遼北平原 。相傳金天會四年秋,完顏宗弼(兀朮)在此地調集軍隊,兵分三路南下滅亡北宋,此地故稱“調兵山” 。2001年,根據遺址考證,由國內著名古建築專家設計建造了兀朮城。整個古城佔地176.7畝,建築面積25.6萬平方米 ,城中500多米道路橫穿東西。兩側城門樓氣宇軒昂,城內牌樓雕樑畫棟,雲簷飛挑,重現了金王朝鼎盛時期的風貌。城內的建築採用仿金代風格,青磚青瓦,外部裝飾著仿遼金時代的彩繪,路燈為古燈,道路是青石板路。在這裡,遊客不僅可以欣賞到仿古建築的精美,還能透過雕塑、壁畫等形式,瞭解金兀朮的生平事蹟以及金宋戰爭的歷史場景。此外,城內還設有兵器陳列館,展示著金代兵器、鎧甲等文物複製品,讓遊客直觀地感受金代的軍事文化。部分割槽域還會有民俗表演,如金人婚禮、舞蹈等,重現遼金時期的民俗風情,遊客還能參與騎馬射箭等互動專案,親身體驗北方民族的生活方式。

明月禪寺

明月禪寺原名“弘法寺”,始建於唐代 ,後歷經戰亂與破壞,大部分建築毀於一旦,2000年春開始復建 。它坐落在調兵山風景區內,四面環山,是國家aaa級旅遊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 ,也是東北三省著名佛教聖地、遼北首剎 。禪寺規模宏偉壯觀,金碧輝煌,充滿北方皇家園林風格 。寺內建有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等眾多殿堂,還有法堂、五觀堂、般若講堂、唸佛堂等配套設施,另建有萬佛琉璃寶塔 。寺前建有寬大放生池,池上架設三座白色玉石拱橋 。寺內掛有多塊當代頂級書畫大師趙樸初、啟功等所題牌匾 。每年農曆四月十八,明月禪寺會舉行盛大的廟會,期間有高蹺、扭秧歌、二人轉等東北傳統節目,還會舉辦華嚴法會等大型宗教活動,吸引了眾多信徒和遊客前來。

歷史遺址

除了上述景點,調兵山市還有一些歷史遺址,如太平山遺址、點將臺遺址等 。太平山遺址見證了古代人類的生活痕跡,透過對遺址的考古發掘,出土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如石器、陶器等,這些文物為研究古代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線索。點將臺遺址則與金兀朮調兵遣將的歷史傳說相關,雖然歷經歲月的洗禮,點將臺已經沒有了昔日的雄偉,但站在遺址上,依然能讓人感受到當年金戈鐵馬的氣勢。

四、民俗風情與特色美食

調兵山市擁有豐富多樣的民俗風情 。這裡是多民族聚居地,共有漢、滿、蒙、回等28個民族匯聚於此 ,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在傳統節日期間,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調兵山人都會舉行各種熱鬧的慶祝活動。春節時,家家戶戶貼春聯、掛燈籠,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充滿了溫馨和歡樂的氛圍。元宵節時,街上會舉行盛大的花燈展和舞龍舞獅表演,人們紛紛走出家門,觀賞花燈,欣賞表演,共度佳節。

二人轉是調兵山市廣受歡迎的民間藝術形式 ,以其幽默風趣的表演風格、獨特的唱腔和舞蹈動作而聞名。演員們在舞臺上載歌載舞,透過生動的表演講述著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深受當地人民和遊客的喜愛。無論是在劇院裡,還是在鄉村的舞臺上,都能看到二人轉演員們精彩的演出,觀眾們常常被逗得開懷大笑,掌聲和叫好聲此起彼伏。

調兵山市的特色美食也讓人垂涎欲滴 。鐵鍋燉魚是當地的一道招牌菜,選用新鮮的魚,搭配各種蔬菜和調料,放入大鐵鍋中燉煮。燉好的魚湯汁濃郁,魚肉鮮嫩,香氣撲鼻,再貼上一圈玉米麵餅子,讓餅子吸收魚湯的鮮美,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炭火烤鴿子也是當地的特色美食之一,經過炭火烤制的鴿子外皮金黃酥脆,內部肉質鮮嫩多汁,撒上特製的調料,香味四溢,讓人回味無窮。此外,還有粘豆包、酸湯子等東北傳統美食,粘豆包口感軟糯,香甜可口;酸湯子味道獨特,酸爽開胃,都是不可錯過的美味。

五、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

調兵山市四季分明,不同季節都有獨特的魅力 。春季(3 - 5月),大地復甦,萬物生長,此時可以去鄉村欣賞田園風光,感受春天的氣息。夏季(6 - 8月),氣候涼爽,是避暑的好時節,可以去景區遊玩,如鐵煤蒸汽機車博物館、兀朮城等,同時還能品嚐到各種新鮮的水果。秋季(9 - 11月),天空湛藍,樹葉變得五彩斑斕,是觀賞秋景的最佳時期。可以去山間漫步,欣賞層林盡染的美景,還能品嚐到豐收的果實。冬季(12 - 2月),銀裝素裹,調兵山市呈現出一片潔白的世界。可以去體驗滑雪、滑冰等冬季運動專案,感受冰雪運動的樂趣。同時,春節期間的各種民俗活動也為冬季旅遊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氛圍。

交通指南

調兵山市交通便利 。如果選擇乘坐飛機,可以先抵達瀋陽桃仙國際機場 ,然後在機場乘坐前往調兵山市的專線大巴,大約需要2小時左右即可到達 。也可以在機場打車前往,路程大約1個半小時,但費用相對較高。

乘坐火車的話,可以先到達鐵嶺站或法庫站 ,然後在車站附近乘坐前往調兵山市的公交車或計程車。從鐵嶺站到調兵山市大約需要1小時左右,從法庫站到調兵山市大約需要30分鐘左右。

在調兵山市內,公交車線路覆蓋主要區域,出行較為方便 。此外,計程車也是常見的出行方式,價格合理,招手即停。如果想要更自由地遊覽景點,也可以選擇租車自駕,這樣可以更好地安排行程,隨時停靠在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住宿推薦

調兵山市內有各種檔次的住宿可供選擇 。如果追求舒適和豪華,可以選擇星級酒店,如調兵山大廈,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房間寬敞明亮,裝修豪華典雅。酒店內還設有餐廳、健身房、游泳池等配套設施,能滿足遊客的各種需求。

如果想要經濟實惠一些,可以選擇快捷酒店或民宿 ,如漢庭酒店、7天酒店等快捷酒店,價格相對較為親民,房間乾淨整潔,基本設施一應俱全。而且它們通常位於交通便利的地方,周邊有許多餐廳和商店,方便遊客的日常生活。此外,在景區附近也有一些特色民宿,裝修風格各具特色,有的充滿了東北民俗風情,有的則簡約時尚。住在民宿裡,可以更好地體驗當地的生活氛圍,與房東交流,瞭解更多關於調兵山市的故事和文化。

行程規劃建議

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安排3 - 4天的行程,深度遊覽調兵山市的各個景點 。

- 第一天:抵達調兵山市後,前往鐵煤蒸汽機車博物館 ,參觀各種蒸汽機車,瞭解蒸汽機車的發展歷史,還可以乘坐蒸汽機車體驗一番。中午在博物館附近的餐館品嚐當地特色美食,如鐵鍋燉魚等。下午前往兀朮城,遊覽仿金代建築,欣賞歷史文化展示,參與民俗體驗活動。晚上住在兀朮城附近的民宿,感受古城的夜晚氛圍。

- 第二天:參觀明月禪寺,感受佛教文化的莊嚴與神聖 。可以參加寺廟的法會,聆聽僧人誦經,參觀寺廟建築和文物。中午在寺廟附近的素齋館品嚐素齋。下午前往曉南鎮,參觀工業園區,瞭解當地的工業發展情況,也可以去鄉村體驗田園生活,採摘水果。晚上返回市區住宿。

- 第三天:前往大明鎮,探尋礦區的歷史變遷 。參觀廢棄的礦井、鐵軌,感受曾經的繁榮與滄桑。在大明鎮的集市上品嚐各種小吃,購買當地的特色農產品。下午前往曉明鎮,逛逛大集,體驗鄉村的熱鬧氛圍。晚上在曉明鎮住宿。

- 第四天:在調兵山街道逛逛,購買一些當地的紀念品 ,如具有遼金文化特色的工藝品等。然後前往附近的自然景區,如公園等,放鬆身心,欣賞自然風光。之後結束愉快的旅程。

如果時間有限,只有1 - 2天的時間,也可以選擇調兵山市的精華景點進行遊覽 。第一天參觀鐵煤蒸汽機車博物館和兀朮城,第二天參觀明月禪寺,然後在市區逛逛,品嚐當地美食。

調兵山市,這座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城市,以其獨特的魅力等待著更多的人去發現和探索 。無論是追尋歷史的足跡,還是享受美食的誘惑,亦或是感受自然風光的美好,調兵山市都能給遊客帶來難忘的旅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