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相約
高中情侶如何說服爸媽出去旅遊 因何起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老者笑著對王定遠道:“不知小兄弟師承何處?恕老朽眼拙,”
王定遠淡淡的道:“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不勞煩老人家認識。”
此時,乘警和眾人也感覺到了不對勁,正準備上前。只見老者從懷中掏出一物,直直的向著王定遠面前扔來。
一陣勁風吹過,在眾人來不及反應的時候,王定遠急忙伸手一抓,一個錢包落進了手中。
老者對青年說道:“今日,不想遇見高手,我們還是認栽吧。”
說完,默不作聲,不再反抗。
婦女見了那錢包,喊到:“這是我的錢包,就是它,”說完,一把從王定遠手中搶了過去。
乘警急忙透過對講機招呼人手,不一會,陸續又有幾個乘警趕了過來,將青年和老者帶上手銬,準備停車後移交當地公安。
等兩人被帶走,關進乘警室,先前那乘警驚奇的問王定遠道:“同志,你怎麼知道那老者和青年是一起的?”
王定遠自然不能明說,於是道:“我座位的角度,恰好看見而已。”
本來這事已經結束了,但在下車的時候,王定遠忽然聽說,那老者竟然不見了,只剩下臉色灰敗的青年和掉落在地的一副手銬。
王定遠知道事有蹊蹺,但現在帶陳思回家事急,也顧不得詳細打聽,於是匆匆離去。
......
出了車站,在陳思的指點下,王定遠又坐上了通往小丘村的公交,一路顛簸,大半個小時後,前方出現了一座小村莊。
王定遠下了車,一路往陳思家走去。第二排第三戶,一座低矮的茅草屋出現在眼前。
木門半掩,時值中午,煙囪冒起了炊煙。
王定遠在門口敲了敲門,半天沒有反應。於是推門而入,在門口喊道:“有人嗎?”
終於,一個五十來歲的莊稼漢從裡屋走了出來,看見王定遠問道:“你找誰呀?”
此時,陳思在戒指中已經泣不成聲,王定遠知道眼前就是陳思的父親,於是恭敬的問道:“老伯是陳思的父親嗎?”
“思思,你是說思思?你是思思的朋友?思思現在在哪裡?怎麼樣?”陳父一個勁的追問,根本不給王定遠說話的機會。
終於等陳父停止了問話,王定遠才道:“我是思姐的朋友,恰好經過這裡,思姐讓我過來替她拜訪一下二老。”
陳父聽罷,急忙把王定遠往裡屋裡請,同時,對著西屋,也就是廚房喊到:“老婆子,思思的朋友來了,快過來……”
嘩啦啦,一陣柴草踩踏的聲音傳來,緊接著,一個粗布衣衫的農村婦女從西屋跑了出來,因燒火燻的流淚的眼睛露出急切的光芒:“思思呢?思思在哪裡。”
王定遠只得再解釋一遍,說道:“思姐正在W市做事情,因為忙,無法過來。正好我來這邊,思姐特地讓我過來拜訪兩位老人家。”
“思思好久沒回來了。當年,我和她母親不讓她外出,為此還吵了一架,結果思思不聽,偷偷的跑了出去。現在,她是不是還在生我們的氣?這孩子,從小脾氣就犟,唉……”陳父重重的嘆息了一聲,王定遠卻從中聽到了無限思念。
陳思已在戒指中哭的泣不成聲。
思思的母親說道:“這位小兄弟,你回去以後告訴思思,我們已經不生氣了,讓她有空就回來吧。”
王定遠點頭答應著,心中卻在想著:“人鬼殊途,想要再見,何其艱難。除非陳思凝聚陽神,最少也得是陰神,才有相見的可能吧?”
中午,陳父要留王定遠吃飯,王定遠以有事為由,把六萬塊錢給了陳父,說道:“這是陳姐託我帶給二老的,希望二老保重身體。等陳姐忙完了,她會回來看望二老的。”
給二老留下希望,王定遠離開了陳家。陳思的聲音傳進耳中:“弟弟,謝謝你。”
看了看天色,王定遠往車站趕去。下午五點左右,王定遠回到了家。
……
轉眼間,大半個月的時間即將過去,昔日的新生已經逐漸融入了高中生活。王定遠白天學習,晚上修煉,體內靈氣粗壯了不少,好像是又升級了。
但到底處於凝氣幾層,王定遠卻說不清。只是感覺,隨著升級,自己對外界的靈氣感知更加敏感。
王定遠模模糊糊的感覺到,世界彷彿正在發生著奇妙的變化,但又說不清道不明。
這天課間,王定遠下課剛出來,王靜已經在門口附近等待。看見王定遠出來,蹬蹬蹬的小腳跑了過來:“定遠,你下課後有時間嗎?”
“怎麼了?”
“我爸爸想讓你陪他去一趟古玩市場。他又看中了一件東西,已經跟老闆約好,晚上想請你去把把關。”
自從上次事件後,王父心有餘悸,老實了一段時間。但平生就這麼個愛好,時不時的逛逛古玩市場。這不,昨天,剛又看中了一件青銅器。但想起上次的事,所以,想讓王定遠前去給把把關。
王定遠摸了摸手中的戒指,於是不假思索的道:“沒問題。放學我和你一塊回去。”
王靜滿意的笑了,歡快的離去。
隨著叮鈴鈴的下課鈴聲,學生們猶如放了羊一般,紛紛湧出校園。照例,王靜在校園門口等待著王定遠,看見王定遠出來,騎著公主車和王定遠一起向家中走去。
王父已經在家中等候,看見王定遠前來,連忙迎了上來:“走,定遠,陪我去看件東西。”
王定遠道:“叔叔,我先說明白,我可不懂古玩,真假我是分辨不出來的。”
“我知道,我找你來,主要是讓你幫著看看乾淨不乾淨。畢竟,上次那件事過後,你阿姨把我好一頓埋怨,差點害了靜靜。”
於是,王定遠剛進門,就被拉著出了門。
王父開的是一輛帕薩特,車身黑色,穩重而大氣。看來,王靜家生活條件不一般。這個時代,有車的還是少數,大部分底層人還是腳踏車和摩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