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遠停下腳步,在攤位前停了下來。漢子聽見聲響,抬頭看了王定遠一眼,又閉上了眼睛。

王定遠看著面前這些東西,古色古香,其中不知有幾成真假,或許都是假的吧。

王定遠拿起一枚血玉,一股清涼溫潤的氣息順著指尖而來,雖然王定遠對古玩研究不深,但也知道,這是玉石特有的特性。

放下血玉,王定遠又拿起了旁邊一把煙桿。煙桿古銅色,還帶著些許泥土,彷彿剛從土中挖出。

現在的古玩市場,魚龍混雜,造假技術更是層出不窮,王定遠雖然不懂,但也大體知道一些。再說,今天來這裡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買古玩,所以,王定遠看了一會,準備離去。

就在王定遠放下手中物品,準備離去時,手指卻不小心碰到了邊上的一枚鏽跡斑斑黑乎乎的戒指,頓時,體力靈氣一動,王定遠面色不變,輕輕的問老闆道:“老闆,這個多少錢?”

漢子聽見王定遠問價,睜開眼睛,看了戒指一眼,說道:“200。”

“200嗎?太貴了,”王定遠有點心疼,這可是自己打工將近半個月的錢。

“150行不行?”王定遠有點心怯的問道。

漢子看了王定遠一眼,說道:“最低180,要就拿走,不要你走”。

看著手中的戒指,能引起體內靈氣變化,這戒指肯定不一般,王定遠想了想,雖然心疼,還是說道:“好吧,180就180。”

王定遠剛要掏出錢包,忽然邊上有人說道:“這戒指我看看。”

王定遠側頭一看,邊上不知什麼時候多了一個年輕人和一個老者。年輕人大約二十三四歲,老者年齡在五十歲左右。

年輕人拿過戒指,用手指輕輕的搓了搓,對老者說道:“老師,這好像是件真品。”

老者接過戒指,仔細的辨別的一下,說道:“看樣式,應該是戰國年代的物品。不過,是真是假,還需要做詳細的碳十四檢測。”

年輕人問中年漢子:“老闆,這個戒指多少錢,我要了。”

中年漢子指了指王定遠,說道:“這位小夥子已經要了。”

年輕人說道:“他出多少錢?”

“180,”中年男子道。

“那我出200,”年輕人到。

王定遠臉色沉了下來,看向年輕人。

年輕人不為所動,笑著說:“價高者得,對吧,老闆。”

中年漢子想了一下,點了點頭。

王定遠滿心憤懣,最最終沒有說話,而是準備離去。誰讓自己沒有錢呢。

“我出三百,”一個男人的聲音傳來,王定遠一看,正是王靜的父親。

王定遠正要打招呼,王父使了個眼色,於是王定遠不做聲。

年輕人瞬間漲紅了臉,說道:“你是誰?為什麼跟我搶這個戒指?”

王父笑道:“我怎麼會跟你搶。剛才你不是說過了嗎,價高者得,我恰好也看中了這個戒指,如果你價格比我高,肯定會賣給你。”

“我出四百。”

“五百,”王父繼續加價。

年輕人不知所措,為難的看了看自己的老師,那個老者開口說道:“不知兄弟是哪位?我是煙海學院考古系的蘇偉光教授,以後我們可以認識一下。”

“我來這裡只是為了買東西,不需要認識你們,”王父毫不留情的說。

老者瞬間無言,看了看王父,又看了看王定遠,對自己的學生說:“宋瑜,這個戒指的品相最多也就值這個錢,多了就不值得了,既然有人想當冤大頭,我們走吧。”於是,一老一少離去。

看二人離去,王父取出五百元錢,對中年漢子道:“來,老闆,錢給你,東西我帶走了。”

中年漢子接過錢,想了想,又退了一百塊錢,說道:“這東西本不值這個價,多了我也不要,收您四百。”

王父沒再計較,接過錢和戒指,把戒指向王定遠面前一送,說道:“給你。”

王定遠連忙推辭:“叔叔,這是您買的,我怎麼能要?”

王父哈哈大笑:“我雖然有這點小愛好,但這戒指我卻沒看中。我只是看不慣對方盛氣凌人的樣子,給你你就收下吧,跟我見什麼外。”

見盛情難卻,王定遠於是伸手接過戒指,收了起來。

“對了,”王父接著說道:“你什麼時候有時間,到我家裡去吃飯。以後,叔叔家就是你家,別當外人。”

王定遠感激的點了點頭,於是王父繼續逛自己的去了。

王定遠暫時不忙於研究戒指,將戒指放入口袋內,再次向前走去。

路邊一家墨文軒,金字招牌閃閃發亮。王定遠停下了腳步,轉身走了進去。

掌櫃的是一個文縐縐的老者,帶著老花鏡,正捧著一本書看的津津有味。看見有客上門,老者連忙站起來,熱情的迎了上來。

“小夥子,你要買點啥?”

王定遠說道:“我隨便逛逛,不知貴店主要經營什麼?”

老者笑道:“我這裡經營的可不少,像文房四寶,典籍孤本,道家用品,我這裡一應俱全。小夥子,你可以自行觀看。”

王定遠點了點頭,自行瀏覽起來。

前面一排書架上,擺放一排圖書,王定遠一看,像什麼《黃帝陰符經》《道德經》《沖虛經》《黃庭經》等,看的王定遠眼花繚亂。

王定遠翻看了幾本,內容晦澀,看的雲裡霧裡,不甚明瞭。隨手拿起一本《太上感應經》看了起來:“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書中對道家思想和善惡之報進行了洋洋灑灑的訴說,然而,對於修煉之法,例如行氣、導引、內觀、存想、服食、闢榖、外丹術、內丹術等,卻只是隻言片語帶過。

王定遠又翻閱了其餘幾本,也是如此。

王定遠有一個猜測,修煉之法肯定是有的,但應該都是各個門派的秘傳,不可能輕易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