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種半截車,在鄉下最是常見,能裝貨,價格也便宜,是山裡人最喜歡的代步工具。

雖然小陽這輛是個二手車,車內已經破爛不堪,但小陽卻很是得意。

一路上,沒少和我們炫耀,但對於我們的意圖,卻是隻字不提。

似乎在他看來,我們做什麼,都和他沒關係。

不過,從新昌縣到長白山需要一段不少的路程,開車近半個小時,我們才到達目的地。

當然,這裡並非是長白山的主峰,而是其中一段靠近主峰的山脈。

可即便如此,也已經進入了原始森林。

此時已是深秋,一眼望去,就彷彿上天打翻了調色盤,將這裡變得五顏六色。

看上去別有一番美感。

我們和老煙槍來到車下,小陽笑著跟我們揮手告別。

並沒有跟我們進山。

對於這件事,老煙槍的解釋是,不想小陽走他的老路,甚至都沒教他識參的本事。

他的說法是,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尤其小陽這種性子,學了這種本事,多半抵擋不住人參的誘惑,犯了大山裡的忌諱,到時候,就算有幾條命都不夠搭的。

這話倒是不假,就像玄門一樣,一入玄門,便是兩個世界。

想要再出來,已經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了。

說話間,我們已經來到了老林子深處。

到現在為止,我多少還能記得來時的路,不過再往前,就需要老煙槍這種老山民來領路了。

因為這次的目的不是放山,所以我們並沒有太過深入。

而是在一處建造有山神廟的地方停了下來。

然後煙叔看著不遠處的山神廟道:“到了,這裡就是長白山山神的地界了。”

我一愣,下意識問道:“這就到了?”

小張和張道也是一臉疑惑。

而煙叔則是笑笑說道:“長白山山神可比你們想象的神通廣大,這一千三百里的長白山山脈,可都是長白山山神的地盤,與他比起來,我們真的微不足道。”

煙叔的話,可著實把我給驚住了。

沒想到,全長一千三百里的長白山山脈,竟都是長白山山神的地界。

要知道,一個山神的能量有多大,完全看他掌握的土地有多少。

能像長白山山神這樣,掌握有如此多的土地,已然超出正常的山神範圍。

不過煙叔緊接著有道:“當然,這裡的所有土地,也並非由長白山山神一個管理,旗下還有很多小的山神幫忙打理,不過,只要找到其中一處,就可以燃香通報,到時候,廟裡的山神自然會去通知長白山山神。”

聽完煙叔的描述,我可算大開了眼界。

沒想到,這山神也與人間一樣,擁有著上下位的關係。

就在我想到這兒的時候,煙叔再次開口:“現在,你們可以上香了,只要香能正常燃燒,就說明,山神願意見你們,如果不能點燃,就算我也無能為力。”

聽完煙叔的解釋,我連忙從隨身的口袋裡拿出九根香點燃,恭敬的插在供碗裡。

正所謂遇山拜山,遇廟拜神。

這點兒規矩我還是懂得。

小張和張道也是有樣學樣,將香插在供碗裡,然後我們便耐心的等待起來。

在等待的過程中,煙叔還像我們解釋說,在這座大山裡,他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和其他放山人一樣,要守這裡的規矩。

只不過,得山神老爺眷顧,得了個放山王的稱號,我們這才知道,原來煙叔還有這麼一層身份。

怪不得會被長生教看中。

隨著越聊越多,我們對放山人這個職業也有了大概的瞭解。

其實這一行,並不像其他人想的那麼美好。

因為放山也屬於橫財,所謂橫財入門,禍事臨門。

但凡走上房山人這條路的,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就煙叔所知,他認識的幾個同行,到了晚年都沒什麼好下場,要麼是飛來橫禍,要麼是孤獨終老。

他在這裡面,已經算是好的了。

但他懷疑,自己的妻子,可能就是因為自己放山人的身份,才出的意外。

為此,他還自責了很久。

也是自那以後,他就收手了,要不是老爺子出馬,怕是沒人能請他出山。

說到這兒,煙叔眼神裡不免閃過一抹悲切:“如果不是我帶瞎爺過來,恐怕他老人家現在……唉……”

“過去的事,就讓他過去吧,我相信,老爺子一定不會怪你的。”

就在我們說話間,供碗裡的香已經燃盡。

這說明,山神同意來見我們了。

看到這兒,我不免對煙叔問道:“這就算成了?那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

誰知道,煙叔這一次,只回了一個字:等。

至於等什麼,他沒說,只是讓我們在這兒等。

就這樣,等了差不多三五分鐘。

我們竟然見到,從大山深處,竟走出來一個穿著紅肚兜的瓷娃娃,頭上扎著沖天揪,看上去竟有幾分可愛。

但煙叔看到這孩子後,竟然激動道:“這就是山神的使者,人參娃娃,是來給我們領路的。”

聽到這兒,我和小張還有張道直接看傻了眼。

這竟然是人參娃娃!

在東北,關於人參娃娃的傳說可不少,但親眼見過的人可不多。

沒想到,今天我們竟有幸得見。

的確,這深山老林裡,也不可能平白無故出現個孩童,還穿的這麼少。

這天氣,別說孩子了,就算我們這些大人,也絕對扛不住。

除了人參娃娃這種解釋,我們也想不出其他的解釋了。

當下連忙跟上。

說來也怪,這人參娃娃見到我們也不害怕,但也不會靠近,總是跟我們隔著一段距離。

如果我們停下,他還會等上一陣。

就這樣走走停停,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直到我們來到大山深處,甚至已經認不出來時的路時,那孩童才蹦蹦跳跳著,消失在叢林之中。

我們本想追上去,畢竟沒了對方的引導,我們怕是再難走出大山了。

但就在這時候,就在那孩童消失的地方,竟緩緩走出一名老者,拄著根奇形怪狀的柺棍,頭上還長著跟草,緩緩從樹後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