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看場面控制住了,沫沫頭上的汗,他是沒想到眾人會這麼激動,嚇了一跳,要是打起來,這對他們店的影響可不好。

這時候門口來了幾位書生打扮的人,秦放抬頭一看,原來是書院同窗,為首之人正是劉民,他忙上前招呼。

幾個書生原本是想著進店看看,順便給捧捧場,沒想到一進來,嚯,嚇了一跳,這麼多人,都在搶著買著,這是怎麼回事兒,他們來的稍晚沒有聽到秦放他們介紹紙張的價錢。

便用詢問的眼神看秦放,秦放便告訴他們:

“這些都是買寒門紙的,就是我昨天送諸位的紙,五十文一刀。”

這群書生一呆,什麼?他們沒聽錯吧,還是秦放報錯價格了,劉民激動的問道:

“當真五十文一刀?”

秦放笑著點點頭,說道:“童叟無欺。”

劉民給他肩膀一拳頭,道:“你小子不厚道啊,不早給我們說價錢,這麼多人買,還有嗎?”

說著就要焦急的往那邊走,其他幾人也是眼中焦急,就要跑過去。秦放趕緊攔住他們,說到:

“你們要的話當然有的,我們店裡紙雖然不多,但是有一人不得超過五刀的限制,這店裡每人都能買的到的,彆著急給你們留的有。”

眾人這才放下心來,便有閒心打量起周圍來。這時候他們發現,只要抱著紙出去的人,就都會人手送一小塊那個肥皂。

說起肥皂,那也是好用之物,竟然把使用方法寫在了外包裹的紙上,會來買紙的一般家裡都有讀書之人,自然是認得那肥皂使用方法的兩行小字的。

秦放可沒有那麼多功夫一一在紙上寫,他只是讓人找李木匠刻了一個印章,直接蘸墨往紙上印字就好。

秦放見他們注意到這個,就把他們領去左邊肥皂和香皂擺放的區域。

便有一個夥計過來給他們介紹起來,這個小夥計有二十來歲,看著很是乾淨利索,口才也不錯,末了又給他們推薦了一下秦氏書肆和秦氏胭脂鋪。

態度謙恭,說話風趣,讓人不知不覺便把他的話聽了進去,想要去看看另外兩個店鋪裡的東西。

本來向他們這些書生推薦胭脂鋪,這有點不合適,但是當他們聽說了裡面賣的一些潔發膏之類的東西時,還是覺得可以看看的。

秦放看他們有些興趣,便邀請他們明天去書肆參加開張儀式。眾人含笑著應了,秦放又給他們說起這宣紙和油煙墨,碳黑墨,帶他們到案桌前,邀請眾人留下墨寶。

幾人看到這紙墨,很是欣喜,紛紛躍躍欲試。幾人的文筆都不錯,尤其是劉民擅長作詩,在這裡他的詩作還是很有名氣的。他在眾人之後,筆走游龍,一氣呵成的寫下一首詩。

秦放拿著欣賞了一番,讚歎道:

“劉兄真是文采斐然,在下佩服佩服,眾位同窗,你們今天留下的墨寶,我們可以貼在紙墨坊的牆上供別人拜讀嗎?”

眾人那激動的神情溢於言表,貼在這裡豈不是給他們積攢名氣,紛紛表示自然是願意的,就是有些難為情的說道:

“這真是獻醜了,秦兄不嫌棄就好。”

眾人在店裡逛了一圈,最後秦放送他們幾個走時,還每人贈送了一錠油煙墨,他們盡興而歸。

秦放上午一直忙忙碌碌,劉長青也沒有閒著,她在後面照看著出貨和贈品事宜,包括給各位夫子和秦放同窗的禮品,都是她備好的,各位夫子離開時可是人手一錠松煙墨,今天她也是把這這些禮數問題,不使他們烙下話柄。

過了中午,火熱勁頭仍然在持續,不過店裡已經井然有序,夥計們都能從容應對了,他們兩個倒是閒了下來,然後和宏伯父說了一聲,兩人便先回去了。

他們兩個直接去了城外的小莊子上,剛好今天也到了可以給阿離接骨的日子,就等著秦放他們二人到場。

秦放是可以幫忙把阿離的腿給按照老大夫的要求掰斷的,所以一直等著秦放旬休。

兩人到莊子上後,就讓人開始準備起來,不一會兒,一切準備就緒。

秦放站在阿離的腿前,伸手在腿上比劃了幾下,找找位置。阿離嘴裡噙著木棍,他兄長阿木也緊張的抱緊他的上半身,防止一會兒他在巨痛之下掙扎,影響治療。

王大夫眼睛一直盯著他的腿和秦放的手,手裡又握著阿離的手腕,給他把著脈,最後,在王老大夫確定位置正確之後,秦放迅速下手,快準狠的把他的腿捏斷。

只聽一聲慘叫,阿離掙扎起來,阿木死死的抱著他,心疼的眼淚噙著淚,卻沒有松一點手。

王老大夫,下手把他的腿又仔細小心的對上,然後用上樹枝固定住,給他灌了一碗湯藥,有鎮痛效果,等了一刻鐘,他慢慢的安定下來,然後迷迷瞪瞪的睡了過去。

老大夫吩咐了一些注意事項,然後讓阿木看著他,便和秦放一起去去往外間。

劉長青坐在桌子邊,等他們出來,便吩咐書墨給他們端水淨手。

而後,王老大夫又和他們說了今天晚上是關鍵的一晚,病人會發熱,只要熬過今晚,就沒大事兒了,今後好好休息調養,三個月就差不多可以下地了。

秦放和劉長青商量過後,決定把書墨留下,有什麼事兒和去通知他們,二人便請老大夫在這裡多留兩日,等他的腿穩定了再回村。

安排好一切後二人便回了縣城,又去巡視一遍那兩個店鋪,才回了秦宅。

第二天兩人便分開去了兩個店裡。秦放去了書肆,劉長青去了胭脂鋪子,各自主持大局。

書肆裡和昨天紙墨坊開張的流程差不離,他們的受眾客源也都類似,並且來的比昨天的讀書人還多,因為這裡有他們在鎮上辦的那個抄書事宜。

專門在二樓設的房間,整層二樓被秦放改成了像現代圖書館,或者書卡一樣,中間擺了幾排書架,上面放著秦放那些書房裡的書,當然,這些很多都是手抄本,一些原書,還在自家放著呢。

還有他們這些時日蒐羅來的書,和原來書肆裡的書,還有秦氏族裡提供出來的書。

這些書可都是非賣品,只供人過來抄書看書,上樓看書,前三天免費,往後一天一人五文錢。

一樓擺放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可以售賣的,包括有關啟蒙的科舉的,農事農桑的,話本等各類書籍,還有筆墨紙硯等物,有平價的也有貴的,像松煙墨紫毫筆宣紙等。

只是這裡的筆墨紙硯的量都不大,要想買多的,他們就給推薦去隔壁街上的紙墨坊。

這鋪子一開張,就非常受讀書人的喜歡,更是讓他們流連忘返,想上二樓的人多不勝數,只能讓人排隊,並且預約。

秦放這邊,雖然遇到一點小問題,但是也都立馬迎刃而解,一切還算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