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
“阿孃,走,走。”
快兩歲的李可心在前頭牽扯著巧雲的手,一個勁的拉著阿孃往前走。
“心兒,走慢點。”
巧雲在後頭耐心的哄勸著女兒,慢慢的跟著女兒往前走。
小江則是提著個竹籃,跟在兩人的後頭。
·········
不一會兒,三人就走到了酒肆門口。
李誠在櫃檯那裡看見女兒在前頭拉扯著妻子走進來。
心中一緊,忙喊道:“心兒!”
又繼續嚴肅的說道:“不是跟你說過了,不能再這樣拉著你阿孃跑了。”
李可心被阿爹這一喊,嚇得立馬放下了拉著巧雲的小手。
乖巧的低著頭站在一旁,仿若做錯事一樣。
巧雲看到女兒這個樣子,忙心疼的嗔怪著睨了一眼李誠。
主動又牽起女兒的手,溫柔的說道:
“心兒乖,阿孃沒事,都怪你阿爹,說話聲音也太大了。”
李誠剛被妻子睨過來一眼,也是意識到剛剛自已的聲音好像是大了些,怕是嚇到女兒了。
也從櫃檯那裡走出來,在女兒旁邊蹲下身來。
笑著說道:“心兒,都怪阿爹剛剛聲音太大了,嚇著我們心兒了,阿爹錯了。”
說著又拉起女兒的小手作勢要打自已的臉。
又繼續問道:“心兒是來看阿爹的嗎?”
看到阿爹又笑了起來,李可心也是立馬忘了剛才的事。
也笑呵呵的點了點頭:“阿爹,吃飯飯。”
李誠寵溺的一把抱起女兒:“好嘞,阿爹吃飯飯咯。”
說著又去撓女兒的癢癢,父女兩人笑成一片。
巧雲也在一旁溫柔的笑看著這父女兩人。
·········
李誠抱著女兒玩了一會,見那邊小江也把飯菜都擺好了。
又把女兒放了下來:“心兒,你去和小江叔玩會吧。”
見小江走過來帶著女兒去一旁玩了,李誠又站過身來拉著巧雲看了看。
擔憂的問道:“雲兒,你沒事吧?”
巧雲衝丈夫笑了笑,安撫道:“沒事呢,你看。”
說著還轉了兩圈。
李誠嚇得忙拉停住了:“沒事就好,不是叮囑你在家臥床休養嘛,怎麼還過來了?”
巧雲癟了癟嘴道:“天天臥床,人都要發黴了。今兒天好,就帶著心兒過來看看你。”
巧雲上月剛診出來有了一月的身孕,可能是那陣子酒肆生意特別好,人太累了的緣故。
吳老頭兒診脈時說胎兒不穩,有滑胎的跡象。
特意叮囑巧雲這段時日最好要臥床休養。
如今巧雲已在床上躺了一月有餘了。
“嗯嗯,以後可不能再讓心兒這樣拉著你跑了。”李誠又不放心的叮囑道。
巧雲又睨了李誠一眼:“你還說呢,剛才都嚇到心兒了。”
李誠心虛的摸了摸自已的鼻子:“我剛才那也是太緊張了。”
巧雲也明白丈夫的心意,沒有再多說什麼。
催促道:“你快吃飯吧,等會飯菜都要冷了。”
·········
巧雲翻看著賬簿,想著鋪子裡所剩不多了的桃花酒。
抬頭問道:“相公,你前幾日回桃花村裡,看的桃花都開得如何了?”
李誠想了想回道:“估摸著再過兩日就可以回村裡採摘了。”
巧雲點了點頭:“嗯嗯,那到時你和小江一起回去吧,我留下來看著鋪子。”
李誠叮囑道:“你就好好在家休養吧,鋪子裡留小江看著就行。”
這一年下來,小江做事還是不錯的,人也機靈,巧雲心裡也是放心的。
只是……
“你一個人怕是採摘不過來,今年我們得多釀些才行了。”
李誠天天守著這酒肆,也知道這桃花酒如今是越賣越好。
點點頭道:“我知道的,沒事,我就多回桃花村幾趟就行。”
“那行吧。”
·········
待李誠吃完飯,巧雲一手提著空籃子,一手牽著女兒,準備回家去了。
小江就留在了鋪子裡,幫著李誠做事。
剛走出鋪門,就看到了前來打酒的老客人姚伯。
巧雲笑著打招呼道:“姚伯,來打酒呀?”
姚伯點了點頭:“是呀,有陣子沒看到你在鋪子裡咯?”
巧雲點了點頭:“是呀。”
看著巧雲這個樣子,心中猜測:“這怕不是又有身孕了吧?記得之前好像也是這樣來著。”
姚伯又看了看巧雲手中牽著的李可心,從懷裡掏出塊怡糖遞過去。
“心兒,姚爺爺給你糖吃。”
不用巧雲提醒,李可心就乖巧的笑著接過:“謝謝姚爺爺!”
李可心人長得可愛乖巧,從小就看得出來這美人胚子。
眼睛大大的,面板白白的。
平日偶爾跟著李誠和巧雲兩人在鋪子裡,基本上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李誠有時看著來的客人都喜歡抱抱女兒,摸摸女兒的小臉。
後來還特意不帶女兒來鋪子裡,就讓女兒跟著曾氏在家中待著。
奈何李可心就喜歡時不時的往爹孃的鋪子裡跑。
巧雲牽著女兒回到家門口,正好碰上了從馬車上下來的吳老頭和李曼兩人。
李可心直接撒開巧雲的手,就朝李曼跑了過去:“姑姑。”
李曼把手中的藥箱遞給吳老頭:“師傅,拿著。”
吳老頭撇了撇嘴,還是接過了藥箱,往院中走去。
李曼抱起李可心,問道:“心兒,你這是剛給你阿爹送飯去了。”
李可心雙手抱住李曼的脖子,點了點頭,一臉認真的答道:“嗯嗯,姑姑。”
接著想到什麼,又從身上小兜裡掏出了剛剛那塊怡糖:“姑姑,你吃。”
李曼笑著搖了搖頭:“姑姑不吃,心兒留著自已吃吧。”
李可心癟著小嘴道:“阿孃說,剛吃了飯飯,不能吃。”
巧雲在一旁看著女兒的樣子,人都要氣笑了。
嘆了口氣:“你這是有了姑姑,連親孃都不要咯。”
提著個空籃子往院裡走去。
………………
是夜,桃花村,烏雲蔽月,整個桃花村都陷入在一片黑沉沉的夜色中。
有三五人,趁著夜色,手拿斧子,悄悄的出門了。
走路的窸窣聲,不知驚擾了誰家酣睡的小黃或小黑,引起了一陣犬吠聲。
這幾人卻毫不顯慌亂和猶疑,繼續往山林中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