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家男兒們紛紛接過自己馬匹的韁繩,翻身上馬,回頭看向楚荇。

“蕭家多謝各位鄉親。”蕭遠征聲音蒼老穩重,他衝著湧來的百姓們拱手,“只是有一事請求,還請諸位能護著些鄙人的外孫女。”

說著,他伸手指了指楚荇站立的方向。

蕭家離京,是乃抗旨之罪,他們要麼死在邊關的戰場上,要麼就將功贖罪。

可今日之事,總要有人來承受帝王怒火。

怕是……他的外孫女要日子難過了。

百姓們立刻紛紛應了聲,還有不少人拍著自己的胸脯說話,讓他們放心。

“是我們求了玉荇公主,讓她放你們走的,跟玉荇公主沒關係。”有人高聲喊著。

眾人忙點頭。

楚荇肅身而立,半點緊張和驚慌都沒有,彷彿對等會兒即將面對的滔天怒火併不在意。

她上前,“外祖父,舅舅們,表哥表弟們,保重。”

“荇兒放心,我們此去定將越國蠻子打出去,拿回禹城。”蕭家三舅舅喊道。

禹城本是蕭家的駐紮地。

他們守護多年,從未讓越國踏入半步,如今竟是落入越國之手。

對於蕭家來說,等於自己的家被人奪了。

隨著蕭遠征的一聲怒喝,馬蹄高高抬起,很快向著遠方跑去。

其他人也跟了上去。

看著他們越走越遠,崔謝璟靠到了楚荇的身邊,“在五里處,我安排了一百名暗影衛護送他們,放心。”

只是。

他壓低了聲音,“你去景王府,皇上那邊我來承擔。”

荇荇是昭帝的女兒,女兒忤逆父親,父對女,怒火滔天是肯定的。

可他不一樣。

若昭帝想衝他發怒,還要掂量掂量他爹這邊。

“你想讓父皇疑心景王府不忠?”楚荇看了他一眼,“大不了他打我一頓,禁我的足,可我依舊是昭國的公主。”

今日之事,她不過是沒有順從了父皇的心意,可她順從了民意。

就衝這一點。

父皇哪怕是怒極,也不可能會傷她性命。

更重要的是,她身份擺在這裡,父皇不會對她起任何疑心,但……景王府不行。

楚荇看了眼蕭家男子們的身影已經消失不見,她回身衝著百姓們點了點頭,這才直接上了旁邊的馬車。

“去宮裡。”

崔謝璟快步上前,一隻手如往常般攀上了馬車的邊緣。

馬車簾子被掀開,楚荇看著他出聲,“小叔,你需要在這裡守著。”

萬一父皇的怒氣比他們想的要大,他定會派人去追捕蕭家回京,所以崔謝璟守在城門口還是有必要的。

“你可有把握?”崔謝璟實在有些不放心。

若他在荇荇身邊的話,那昭帝還能顧忌一兩分,可他不在……

“有。”楚荇點頭。

公主府的馬車緩緩駛離城門口,朝著宮裡的方向跑去。

後面的百姓自覺地抬步也跟了上去,浩浩蕩蕩的人群跟楚荇離開的方向統一,每個人的面上都掛著幾分肅然。

也有將近一半的百姓們留在了城門口,將城門口堵了個嚴實。

楚荇的馬車一路到了宮門口。

正巧洪九帶著禁衛軍的副統領從宮裡出來,與楚荇的馬車碰了個正著,兩方皆是停了下來。

洪九苦著臉上前,“玉荇公主,這……”

旁邊的副統領面色同樣複雜,他看著馬車上跳下來的女子,又看看旁邊的洪九,一時間猶豫不決。

他剛接了皇上的旨意,要去將玉荇公主捉拿到宮中,以及將蕭家人追捕回來。

這還去不去了?

洪九很快就反應過來,回身輕聲說了句,“於副統領先去忙別的事,老奴將公主帶回宮就是了。”

於副統領點頭,立刻帶著人嘩啦啦離開。

待他們都走了,洪九這才嘆了口氣,衝著楚荇伸手作請,“公主且隨奴才進來吧,皇上他……氣急了,您要有個準備。”

公主帶著百姓們將蕭家人放出京的訊息一傳進來,皇上立刻就掀了桌子。

自從皇上登基後,還是頭一次這麼暴怒。

“多謝了。”楚荇衝他笑了笑。

洪九哎了一聲,忍不住搖頭。

都到這種地步了,公主怎麼還笑的出來啊?!

兩人一前一後剛到養心殿門口,就聽裡面傳來摔砸東西的動靜,緊接著便是昭帝對其他人的怒斥聲。

幾個小太監縮著身子面色惶然地從裡面出來,差點癱坐在地上。

洪九猶豫了下,“公主……”

楚荇給了他一個安撫的眼神,抬頭看向裡面,大步進去。

她既然敢做這件事,自然敢當後果。

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一死而已,若能因此換回一座城的百姓,她覺得也值得。

想來。

她的外祖父,也是這麼想的。

哪怕是拿整個蕭家去換回一座城的百姓,他們也會毫不猶豫。

楚荇面色坦然地進了養心殿,如上次一樣跪在大殿中間,磕頭,“父皇安好。”

“安好?”昭帝嗤笑出聲。

他猛地拿了旁邊早已空了的純銅筆筒,衝著跪在地上的人就砸了過去。

楚荇半點沒躲。

那筆筒順著她的額角擦過,很快就沁出了血痕。

洪九站在一旁,只敢露出心疼,卻半點不敢上前勸誡。

“這幾日朕當真是給你臉了。”昭帝語氣沉沉,“楚荇,朕生出來的好女兒,竟也敢插手朝政。”

在蕭家和邊關的事情上,嚴格說起來就是朝政。

後宮女子不可干政。

她以公主身份出宮建府,可也是後宮的人。

“父皇。”楚荇目光堅定地抬頭,不顧額角處流下來的血,“您是知道的,若不是有小人犯奸,蕭家便不會被誣陷押送京城,禹城也不會被越國攻陷。”

洪九在旁邊瞪直了眼。

他急得一頭汗,低聲勸,“公主您就少說兩句吧。”

眼下皇上正是怒意上頭的時候,最好的法子就是好好認錯,待事情的風頭過去後,再跟皇上解釋啊。

昭帝的脾氣……他身為貼身多年的老太監,再明白不過了。

“你的意思是朕識人不清,害的禹城被攻陷?”昭帝怒極反笑,“好啊,好啊,楚荇,你在蕭家的事情裡插手了多少,朕不曾明說,可你今日是將朕的臉面狠狠地踩在了腳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