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

楚荇用完早膳,就在屋裡漫不經心地開始擺弄新送來的花草,手裡拿著剪子時不時比劃一道。

旁邊的青芍看的有些許著急,湊近青雉的耳邊,“如今宋姑娘還在牢裡關著,公主怎麼就又不急了?”

明明她看出昨日的公主還走路大步流星,今日就連門都不出了。

“別胡說……”

青雉剛要低聲訓斥兩句,就見外面的丫鬟進來通報。

丫鬟福身,“公主,趙夫人上門求見。”

“沒規矩,怎麼不先遞了帖子?”青芍下意識地就皺了眉頭。

凡官宦人家來往都是要先遞過拜見帖,待主人家同意後,再例行拜會才是正理。

哪有人直接冒冒失失上門的?

“讓她進來吧。”楚荇依舊瞧花瞧的仔細,嘴角微微上揚,可見心情還不錯。

既然放好了魚餌,那自然是等魚上鉤。

這不魚兒就來了?

丫鬟應了聲是,轉身出去,沒多會兒就將趙夫人帶了進來。

趙夫人一改在宮裡的不講理,先恭恭敬敬給楚荇請了安,又回身遞上丫鬟手中帶著的禮,這才靠著椅子的三分之一處坐了下來。

她想了想先開口,“公主,昨日萬福樓的事情,是個誤會。”

楚荇手中的剪子微微一頓,隨後咔嚓剪去了一大片枝葉,任由其墜落在地上。

“趙夫人說的話,本宮有些聽不懂。”她看都不看趙夫人一眼。

趙夫人一邊陪著笑,一邊在心裡罵了幾聲難纏。

昨日跟楚荇打過交道之後,她就知曉這楚荇果然如傳言般不是個好讓人欺負的。

可現在……她竟是尋著趙家的命門去了。

憑著楚荇給的一張畫像,她兒子鬧著要休妻,這是何等的丟人現眼?!

昨日她不過是為兒媳多說了兩句,竟也讓夫君指著鼻子一頓痛罵,要求她今日前來公主府將事情解決。

見楚荇故意拿架子,趙夫人也不得不低了頭。

她咬牙,“昨日萬福樓的事情,是臣婦的孃家侄兒不知好歹,還請公主大人有大量,饒了我們這一回。”

兒媳是她孃家的侄女,更是她一手護下來的,用計讓侄女嫁給自己的兒子的。

如今她孃家在京城裡的地位早就不比趙家,她若不伸手拉著些,日後哪裡有他們的立足之地。

“孃家侄兒?”楚荇好奇回頭,“本宮記得趙夫人的孃家姓許?”

許家在京城的地位不顯,家中也沒幾個入仕當官的,早就沒落了下去。

難怪小許氏不顧趙括已經快要成親,也要拼命嫁到趙家。

看趙夫人這副維護孃家的模樣,她很難不在其中插手。

楚荇若有思索的點點頭。

趙夫人只覺得自己的心都快跳出來了,按理說他們跟楚荇沒什麼來往,可她卻能一下子點出她孃家姓許,應該是早就查清楚了的。

怪不得夫君讓她趕緊來解決這件事,不然連侄兒都護不住。

“是。”趙夫人不自覺地站了起來。

她背後冷汗津津,對上眼前楚荇的目光時,更覺得有些不自覺地發怵。

甚至……昨日在宮中都沒這樣奇怪的感覺。

楚荇看著她這副樣子,頓時沒了什麼興趣,昨日的趙夫人咄咄逼人,還以為今日也要上來得敲打敲打。

沒想到一進門就這麼老實。

她索性直奔主題,“既然萬福樓是遭人陷害,那趙夫人打算拿什麼條件來交換你的孃家侄兒?”

昨日她就知曉那趙括看到畫像的時候,應該認出了畫像上的人,果然不出她所料,跟小許氏的的弟弟有關係。

看來是個為“受了委屈的”姐姐仗義出手的好弟弟。

可惜她楚荇不吃這一套啊。

“這……”趙夫人登時愣住。

今日一早夫君催著她來公主府道歉,可也沒說過能有什麼交換條件。

“既然趙夫人沒什麼誠意,那本宮索性就讓瓊枝在牢裡多待幾日,再去尋些證據,將你那侄兒送進去,正好也能為百姓除一害。”楚荇已然有了不耐煩。

“不不不,玉荇公主。”趙夫人趕緊搖頭。

她今日來就是為了護下侄兒的。

侄兒為了給兒媳出氣,不知好歹地去捅萬福樓的簍子,若是落在楚荇的手裡,焉有好下場?

更重要的是。

許家就那一個獨苗兒,家中還指望著他日後能走仕途路。

趙夫人咬牙,“那公主您說,您想要什麼條件,我們只要能拿得出來,就一定會答應您。”

這已經是趙家的最高誠意了。

不然兒子那邊安撫不好,真鬧出休妻之事,丟的還是趙家的顏面。

到時候夫君也不會放過她。

當年趙家跟宋家的親事決裂上,夫君可不向著兒子,差點拿家法將兒子的腿打斷,足足在床上躺了好幾個月呢。

趙夫人見楚荇不說話,小心翼翼地抬頭看過去,就見她似是在沉思著什麼。

她深吸一口氣,夫君還說過,蕭家在礙了皇帝眼的情況下,還能全身而退,這玉荇公主乃是在其中佔了一半多的功勞,甚至……現在她身邊還有個極其得盛寵的景王。

身為趙家的當家主母,她不可能對朝堂上的事情半點敏銳都沒有。

夫君昨日細細跟她掰碎了一說,她登時為自己的愚蠢行為驚出了一身冷汗!

“本宮的要求不高。”楚荇回頭看她,“聽說坐鎮趙家族學的都是當代大儒,本宮好巧不巧想跟趙家合作一把,借用這些大儒開個書院。”

趙家族學?大儒?書院?

趙夫人聽得腦袋嗡了一聲。

誰不知道趙家立足於京城四大世家之首,靠的就是趙家族學,若將這些人拱手相讓的話,豈不是淪落到跟沈家一樣的下場?

現在沈家狗屁都不是!

“公主,這件事……”趙夫人下意識地就想拒絕。

楚荇淡淡打斷她的話,“是趙家先惹的本宮,趙夫人也不想讓自己的侄兒落個牢獄之災,而趙家則是雞犬不寧吧?”

她頓了頓,“趙夫人不如回去跟趙大人商量商量呢?”

那趙家家主趙忠文字就是狀元出身,將近百年的時間裡,趙家更是接連出了四個狀元郎。

雖在朝中的官位都沒有頂破天的高,可卻深得讀書人的信任。

她想將書院辦起來,趙家必須為她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