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荇眼底透出一絲倔強。

她早已料到父皇的反應,不過又是為了區區的那份顏面罷了。

“父皇,您的顏面固然重要,可若那越國步步緊逼,攻到京城怎麼辦?”她咬牙上重藥,“即便不攻到京城,哪怕是父皇在位丟上幾座城池,也會為百姓詬病,這份面子難道不重?”

頓了頓,她又道,“父皇到時候被史官記上幾筆,後世之人……”

“放肆!”昭帝猛地呵斥。

他用手指著地上的人,已然是氣的渾身發抖,“朝堂領兵用人之事,也輪的到你胡說八道,難道武將們都是擺設?”

“武將們對邊關來說,是不是擺設,父皇心裡最清楚。”楚荇依舊說的平和。

她知道自己此時此刻在挑戰父皇的威嚴。

可有些話必須說出來。

今日放走蕭家,她已經不可能置身事外,那不如將該說的話一併說了。

底下的大臣們礙於帝王威嚴不敢說,但她得說。

一顆毒瘤若是任由它越長越大,等到有一日從裡面腐爛潰敗,那就會無藥可醫。

世間沒有後悔藥。

“蕭家有沒有反叛之心,父皇您的心裡很清楚。”楚荇繼續出聲,“母后在的時候,父皇就忌憚蕭家,後來又有明王攜武將造反,父皇更是害怕蕭家走這一步。”

她仰頭,“可是父皇有沒有想過,蕭家安心守護邊關多年,靠的就是一份忠君愛國呢?”

昭帝冷冷地看著她沒說話。

旁邊的洪九早已滿頭大汗,他此刻站在昭帝的旁邊,手伸著也不是,不伸也不是。

他甚至不敢碰帝王一下。

“人心隔肚皮。”昭帝眯了眼,“你又如何知曉他們日後也不會有謀逆之心?”

楚荇心裡止不住地往下沉。

她今日過來是為了跟父皇辯駁蕭家去邊關,可以奪回禹城的事情,可眼下父皇滿心滿眼裡在意的,竟然還是蕭家有沒有謀逆的心思!

丟了的禹城不重要?

即將擔驚受怕的百姓們不可憐?

京城的百姓們尚且知曉邊關城破的緊張,可眼前的父皇……楚荇莫名有些頹然。

她知曉父皇對蕭家的忌憚,可她不知道在家國大事之前,父皇依舊會放不下他那點心思。

昭帝見她不再辯解,便以為她不敢保證。

他冷哼,“朕已經派人前去抓捕蕭家,待他們回來,同你一併處置。”

“來人。”昭帝揮手。

有御前侍衛從外面快步進來,一左一右站在了楚荇的身邊,靜靜地等著上面的帝王吩咐。

昭帝面色冷然,“玉荇公主違背聖意,肆意妄為,著廢除玉荇封號,貶為……”

話還沒說完,就有太監匆匆走了進來。

小太監通報,“皇上,景王帶著蕭老夫人過來了,就在養心殿外候著,想求見皇上。”

殿中寂靜良久。

昭帝沉思半晌,也不知道是看了誰的面子,到底是抬了手,“宣。”

蕭老夫人早年也是武將出身,陪夫上戰場的次數頗多。

她身上的誥命夫人與別的老夫人不同,完全是靠著自己的戰功掙出來的。

今日進宮,她身上只披了件半新不舊的外衣,拄著柺杖看起來有些顫意,臉上也帶著幾分病後的發白。

但她腰背挺直,自己一步步走了進來。

崔謝璟則是在旁邊跟著。

“臣婦見過皇上。”蕭老夫人有些艱難地要下拜。

洪九自然快速上前接著,賠著笑意,“皇上知曉您的腿腳不好,哪有讓您行跪拜大禮的道理?”

“多謝皇上體諒。”

話雖如此說,可蕭老夫人依舊堅持跪了下來,拜過一次後,這才被洪九扶了起來。

她瞥了眼旁邊跪著的外孫女,心裡默然嘆了口氣。

這一次,怕是不好過。

看著上面的帝王不開口,蕭老夫人想了想先說話,“經過這段時間,皇上對蕭家的心思,我們也心知肚明,可眼下邊關有難,禹城被佔,蕭家……”

“蕭老夫人。”昭帝打斷她,目光沉沉,“朝中武將不是隻有一個蕭家。”

這些日子,他入耳最多的話,就是離了蕭家,昭國就能沒了。

難道整個昭國就是蕭家頂起來的?

“朝中當然不是隻有蕭家。”蕭老夫人依舊溫和,“只是,眼下沒有哪個武將能前往邊關,頂起蕭家該有的位置。”

她咳嗽兩聲,下意識地用手中的帕子捂了嘴。

那帕子上頓時出現猩紅點點,蕭老夫人不等人看見,便立刻將帕子收入了袖口中。

“臣婦今日來,一是想護下荇兒,二是以老身和蕭家的命擔保,待日後將禹城收回來,等越國被趕出去,蕭家自會將兵權交給新的將領,再不會沾手兵權半分,蕭家自會回來向皇上請命,任由皇上處置。”她面上白的厲害,勉強站著,“蕭家女眷和十五歲以下的孩子們,沒有人離京,都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待著,皇上有什麼不放心的?”

這些話說完,殿中又是長久的安靜。

楚荇始終跪在地上,低著頭不知道想些什麼。

崔謝璟的目光時不時落在她有些單薄的背上,流露幾分心疼,又很快消失不見。

“皇兄。”崔謝璟抬頭,“臣弟的父親母親皆在幽州,臣弟已經將景王府的令牌給了蕭老大人。”

此話一出,不僅昭帝猛地瞳孔一縮。

就連旁邊的楚荇也緊握住了手指。

她身子微微僵住,這件事……小叔自己幫她,是為了兩人的關係好也就罷了,何苦又要將景王府拉到父皇的面前?

父皇疑心那麼重!

“如果父親在京城的話,臣弟想,他會勸您的。”崔謝璟收起以往的吊兒郎當的模樣,很是正經,“皇上要不要去宮門口看看,那裡跪著多少百姓,他們不是為蕭家請命,他們是為了自己日後的安穩。”

“皇伯父曾跟父親說過,當年看中了您一心為百姓,才決定將帝位傳給了您,不過區區一個蕭家,就能讓您不顧昭國百姓的安危?”

“如今邊關不安,再過些時日,咱們昭國是不是就要以公主和親了?”

公主和親,實乃下下之舉。

崔謝璟嘴角勾起一絲諷刺,“還是皇兄您,想用楚荇去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