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何鐵錘果然按何子落的要求,請了三個鐵匠到鐵匠鋪幫忙趕幹。

現在何鐵錘是何都頭他爹,鐵匠們都很給面子。

一是何家在普通百姓眼中,是有權有勢的人家,人家請你去就是給面子給臉了。

二是何鐵錘給的工錢很高,雖是新春佳節,但賺錢的機會對他們來說更重要。

城南廢棄軍營己開始有人在清理,這引起人們的議論。

軍隊在城外住得好好的,要搬進城住不成?

初三,城外軍隊悄然開拔,向邊境推進。

負責後勤的趙將軍帶五百老弱病殘的隊伍開進城中,在城南軍營安營紮寨。

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僅南門開啟允許進出,並己加強盤查。

城內百姓終於感覺不對,紛紛打聽發生了什麼事,各種傳言滿天飛。

下午城南城門口貼出了安民告示。

曰有少數狼人流竄入境,百姓不必驚慌,見到狼人要立即向官府報告,重賞!

這邊張縣尉又把何子落叫去,商量城池協防事項。

當然是由開進城內的軍隊負責守城,何子落的人馬協助。

由張縣尉主持,趙將軍提出要求,大家商議怎麼辦,參加的人有周縣令,縣丞,主薄,刑捕頭,陸捕頭和何子落。

方案很簡潔,一是由縣衙負責運送防守器具上城牆,無非是擂石,滾木、灰瓶之類的物資。

二是由軍方和縣衙每天各派二十人在城牆上巡邏,各派十人在南城門口盤查來往行人。

大家都無異議,只是碰個頭相互協調好辦事而已。

縣衙這邊巡邏和城門口值守都是何子落派人。

趙將軍是三十來歲的青年將領,與何子落單獨交待一番,就回軍營佈置去了。

周縣令和張縣尉對大夥勉勵一番,正要宣佈散會,陸捕頭上前發言了。

“周大人,張大人,我得人投告,葫蘆街有何記鐵匠鋪,明日張膽私造鎧甲,有違國家法令,請……!”

何子落正愕然,張縣尉打斷了陸捕頭的話。

“陸捕頭,眼見形勢緊張,大家當用心做事,就不要帶私人恩怨行事了!”

何子落心中暗樂。

他打造鐵甲的事只有張縣尉知道,這大過年的大夥又沒當值坐班,恐怕張縣尉也沒來得及告之縣衙其他人。

這姓陸的卻以為抓住了什麼大把柄,急匆匆想來整他,這不是瞎眼的蛤蟆亂呱呱嗎?

主薄見張縣尉主動為何子落說話,急向陸捕頭使眼色。

這事打住!

陸捕頭不甘心,嘀咕道:“卑職沒帶私人恩怨,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張縣尉生氣道:“陸隨風,何都頭為寧城百姓安危,主動自己出錢為縣衙馬弓手們打造鐵甲。

樣品是經本縣尉稽核過的,那不是制式鎧甲,不違法規。

你跳出來刁難是何居心?”

陸隨風一聽頭冒冷汗,急跪下道:“哦,原來是何都頭為公制甲,是卑職失察了,願大人責罰!”

周縣令在上首聽得分明,冷哼一聲道:“何都頭到底是讀書人出身,做事一心為公,當上報嘉獎!”

他看也不看跪地上的陸捕頭,甩袖子進去了。

張縣尉也站起來道:“陸捕頭,就罰你三個月月例吧!

子落,早些去軍營與趙將軍協商巡邏守門細節,用心做事,周大人可是看好你的喲!”

張縣尉說完也揹著手走了,縣丞、主薄也跟著離開。

陸隨風從地上爬起,臉上青一塊白一塊,惱怒之極。

他孃的,回去要把那逆子好好修理一頓,這都是什麼可靠情報。

不但沒能板倒姓何的小子,反還推了人家一把。

刑捕頭陰陽怪氣道:“子落,你居然自己掏錢制甲,可不要費力不討好!

這次要不是張大人保你,麻煩可大了!”

何子落附和道:“可不是,這年頭要做點事可得眼觀六路,小心被人告了。

走,看看夢溪酒樓開門沒有,咱喝兩盞去!”

兩個攜手走了,獨留下陸隨風咬牙切齒在罵人。

“神氣個屁,總有一天老子會收拾你們!”

寧城的城牆高大雄偉,全是以青石條為基礎,用青磚灰泥築成。

高五丈,寬兩丈,東西南北四面把寧城圍在裡面。

這裡雖是邊陲之城,北有妖簇,西有狼牙國,但百餘年來基本上算是和睦相處,沒起過大的衝突,發生過什麼戰爭。

何子落陪著趙將軍在城牆上視察,發現趙將軍對守城並不是很在行。

從攀談中得知,趙將軍名叫趙子龍,名字與前世的三國無敵將軍一模一樣,但何子落估計實力只怕是天差地別。

這個趙子龍是武將世家出身,十八歲從軍,從十戶小隊長做起,透過十多年的軍涯生活,先後晉升為百戶,副千戶,現在是正七品千戶。

作戰經驗是剿過兩次匪。

這就是和平年代的軍隊,沒多少實戰經驗。

城牆上何子落的人和趙子龍的兵都在城牆上除冰掃雪。

何子落出了個主意。

“將軍,只待城牆上冰雪清理完,咱吩咐他們取水從城牆上順外牆淋下去。”

趙子龍不解。

“淋水?有何作用?”

何子落耐心解釋道:“這天寒地凍的,咱白天把城牆澆上水,晚上勁風一吹,就凍上一層堅冰,狼人莫想爬上來!”

趙子龍驚喜道:“高,真是高,何都頭真是高人!”

這點小建議就成高人了?

何子落得到讚揚,心中卻高興不起來。

雖說是守城以趙將軍為主,但作為軍方的將軍對於作戰方面好似嚴重經驗不足,這城守不守得住就玄了。

他只好繼續完善建議。

“咱每天澆上一遍,讓堅冰越凍越厚,堅固而滑溜,守起城來定會事半功倍!”

趙將軍連連點頭稱善。

何子落又問他各城樓間的聯絡如何建立。

趙將軍道:“四個城樓都放置戰鼓,哪個城門發現敵情,擊鼓為號!”

何子落聽了還是認同的,卻又提出補充措施。

“擊鼓為號確實可行,但怕誤聽,北門聽成西門或東門,不佑擊鼓同時點起狼煙!”

“何為狼煙?”

“就是是燃發煙物品同時示警!”

趙將軍拍手叫好,認為何子落到底是讀書人出身,計謀百出,真是個好軍師,遂對他言聽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