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季宇寧敘述的電影小花的劇本大綱內容。

謝添老爺子一下就來了精神。

“小季啊,你這個小切口大視角的想法不錯。

前一段老謝跟我說過,你給上影廠謝晉寫的那個本子啊搖籃,就是一個小切口大視角的劇本。他當時就覺得這個本子的視角很獨特,很值得參考。

我本來就在想著,如果桐柏英雄這篇小說拍成以前那種戰爭片,其實拍出來並不一定就出彩。

畢竟這些年同樣的戰爭片拍的太多了。

你這個思路好。用一個小的切口來表現戰爭期間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這種視角比那種傳統的大場面要好得多。”

下午2:30,在北影廠的審片室,開始播放電影甜蜜的事業的最終剪輯版本。

這個最終剪輯版本和前世明顯不一樣的地方,是那個升格鏡頭的時間沒有那麼長了。

季宇寧前世就記得後來對於這部影片的評論,詬病最多的,就是那個慢動作鏡頭的時間,有點兒太長了。

最終,這個版本獲得了審片室裡的所有人的一致認可。

這樣,電影甜蜜的事業的最終剪輯版本就產生了。

從明天開始,就要進入這部電影后期製作的錄音環節了。

季宇寧從明天開始,也就是從週日開始,就要進行自己的原聲配音,還有他的主題歌的錄音準備了。

看完電影的最終剪輯版本,謝添老爺子立即叫上汪廠長和謝鐵驪導演,包括季宇寧等人,找了一個會議室,開始討論下午季宇寧跟他說的小花這個電影劇本。

“嗯,小季這個本子的大綱不錯,小切口大視野,又是一部寫人寫情的片子。

現在這種片子就是太少了。

小季去年給謝晉的那個本子,我就覺得特別好。”

謝鐵驪導演首先就表示支援。

“嗯,上影廠有一部啊搖籃那樣的以感情線作為主線的戰爭片,我們廠子也要有一部同樣的視角的影片。

嗯,小季,不錯。我還以為你小子上了大學,可能沒時間寫劇本了。

我告訴你啊,咱們廠子,去年缺劇本,今年也缺劇本,明年後年,照樣是缺劇本。好的劇本難尋啊。”

汪廠長看著季宇寧,眼睛裡滿滿的都是讚許的目光。

“另外,汪廠長,我還有一個想法。

我聽說,咱們廠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上馬的電影專案挺多,現在膠片有點兒緊張了,這個膠片緊張,實際上就是彩色膠片,或者說是我們庫房裡的進口彩色膠片有點兒緊張了。

所以,我的這個想法就是,在這部電影小花裡面,我們用一部分黑白膠片,再用一部分彩色膠片。

為什麼這樣呢?

我是準備用黑白膠片用來表現過去,表現回憶的鏡頭,而彩色膠片,則用來表現現在的鏡頭。

這樣一來呢,用黑白膠片和彩色膠片分別來體現不同時空的交錯。

我覺得這是一種新的電影敘事的方式,值得嘗試。”

這種幾種膠片交替使用的方式,是前世在拍攝過程中逼出來的。

這一世季宇寧首先提出這個思路。

謝添老爺子聽了,第1個表示支援。

他本來就是那種很喜歡創新的導演,比如電影甜蜜的事業中的升格鏡頭,就是一種創新。

接著,謝鐵驪導演也表示認可。

“嗯,小季啊,你這種創新的思路挺好,具體的等拍出來,看看效果怎麼樣,看看大家認可不認可。

這樣,你先把劇本寫出來。”

汪廠長想了想,說道。

“還有啊,汪廠長,這部電影是改編劇本。

在改編劇本前,我們恐怕要徵得小說原著的同意。”

“小季啊,這你就甭管了。

這篇小說的作者是部隊的一個創作組,有一個牽頭的執筆,我們直接跟部隊說就可以了。

到時候,可以給這位執筆的作者一些改編費。

不管他同意與否,我們都要拍這部片子。

小季,你就只管寫你的劇本就行了。”

季宇寧相信,就算是那位作者不同意改編,汪廠長也會按照季宇寧寫的本子把它拍出來。

這個年頭,北影廠還有一些國內的電影廠的作風,還真是不管原著作者同意與否,他想拍他就能拍。

前世電影許茂和他的女兒就有兩個版本,分別是北影廠拍的和八一廠拍的。而且是兩個廠子同時拍的。

原著小說的作者就是八一廠拍的那個版本的編劇。

但是北影廠根本就不管,汪廠長堅持要自己拍,他們就自己改編劇本,並且自己開始拍了,其他人也沒辦法。部裡電影局協調也沒用。

後來是兩大電影廠打擂臺,都同時拍這部電影。

在1982年的金雞獎評選活動中,兩版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同時參選,各自都有獲獎。

“小季啊,你這次表現不錯,今天晚上就在我們廠吃飯吧,我和兩位謝導請你吃烤鴨。”

這次季宇寧只說了一個電影劇本的想法和大綱,還沒拿出本子來,就先吃了一頓烤鴨。

之後,電影小花的劇本拿出來之後,北影廠給了他1200塊錢的編劇費,比上影廠啊搖籃劇本給他的1100塊錢還多100塊錢。

此外,北影廠還給了小說桐柏英雄的執筆作者200塊錢改編費。

吃完飯,季宇寧趕緊往家趕。

一進家門,他就聞到了一股濃烈的香氣。

嗯,這是炸香酥鴨的香味兒。

“寧寧啊,你不回家吃飯,你要是早點兒打電話來,媽媽就把這個鴨子放到明天做了。

這個香酥鴨呀,還是昨天下午就在我們飯店的餐廳醃上了。就為等你今天晚上回來吃的。”

“阿寧,你打電話的時候,這鴨子已經蒸好了,油都放了一鍋了。就等你一到家就開始炸呢。”

“媽,是北影廠汪廠長臨時要請我吃烤鴨。

下午我去看我拍的那個電影的剪輯最終版本,後來我跟廠裡說了一個劇本的構想,汪廠長聽得特別高興,就拉上我和兩個謝導,邊吃鴨子,邊聊劇本。”

“寧寧啊,你又要寫劇本了。

對了,前天你英叔給家裡打過電話,他說你給他的那個話劇劇本,他們人藝已經透過了。

好像你英叔還要負責排這個話劇,只不過他是不署名的那個導演,另外他也要演這個話劇裡面的一個人物。

英叔的意思,是問問你下週哪天有時間來他們人藝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