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海寧,你這話說的好,百聞不如一見。

這麼多年了,是應該回去看看。

嗯,海寧啊,你年底銀行那邊忙不忙啊,如果實在脫不開身,可以讓宇安宇宸他們回去一趟。他們這個年紀,可以參加一個旅行團回去。”

“阿爸,年底銀行證券部這邊,應該還好。年底的事情要少一些,我看看如果能安排好,我就在小年之前抽時間回去一趟。畢竟香江這邊一到了小年,股市上也差不多安靜了。

嗯,還是我回去吧。”

“上次你傅奇叔叔回來,說見到了阿平的兒子,就是宇寧那孩子。

我聽傅奇兩口子說,這孩子長得好靚仔,跟我五哥年輕的時候幾乎一模一樣。

石慧還說這孩子長得玉樹臨風,天生就是演電影的。

可惜他們兩口子那次回來,也沒帶一張照片回來。

我本來想著,他們前一段會再去內地,可以帶一張宇寧的照片我看看。結果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們兩口子也沒成行。”

“那孩子我記得是五六年的,現在也有21歲了。也該結婚了呀。”

“是啊,五哥是結婚8年後,才有的海平。海平兩口子結婚以後,也是過了8年,才有的小寧。

唉,我五哥這一支真的是子嗣艱難啊。”

正在嘆氣的老人,可是沒想到,就在明年,他正在心心念叨的這個侄孫就有後了。

那時季宇寧才明白,自己插隊那6年吃的那些鱔魚,還真的沒有白吃。

此時的季宇寧並不知道離他幾千裡外的香江,正有他的長輩在關心他,想念他。

他正在京城滿世界的逛信託行,看傢俱呢。

12月5日,上午。

季宇寧並沒有去北影廠,也沒去協和醫院。

他準備在京城的信託行好好逛逛,淘換一些傢俱,畢竟他現在住的房間不到20平,搬過去那就變成了四五十平,還是兩間房,確實缺一些傢俱。

而且他父母也要有3室1廳,也得加點兒傢俱。就算未來他們家以前的傢俱再發還一些,但現在也得先添置了,否則搬過去,房子裡空空蕩蕩的,也不像樣子。

季宇寧曾經前世聽到過某名人講過一個故事,有人在70年代花10塊錢買了一把黃花梨的椅子,後來若干年後拍賣價是上千萬。

這事兒是真實的,而且這種事情還不少。

國內從50年代起,一直到70年代末,明清傢俱從未被人們看作是古玩或藝術品。

80年代,人們受西方家居裝飾風格的影響,紛紛把家裡的舊桌椅換成了沙發、組合櫃等新式傢俱。當時,大量的硬木傢俱被低價賣掉,或者拆掉做了秤桿、樂器等。

那時老百姓的住宅都非常緊張,面積小,方桌佔地方,沒人願意買,大家都喜歡摺疊桌、摺疊椅。一般紅木的方桌都是不到10塊錢。

前世馬味都曾經回憶,當年他結婚時,摺疊椅軟包的35塊一把,而紅木方桌連太師椅一套才60塊。

前世1979年京城的硬木傢俱廠因為開支困難,對外推銷該廠30年來收藏的古典傢俱珍品,竟無人問津。一對黃花梨圈椅,當時只賣10塊錢。

季宇寧記得今年下半年就會在朝外地區形成一箇舊傢俱市場,很多在京的外國人是那兒的主顧,那個市場形成以後,一般像這種賣10塊錢的椅子,在那兒就會賣到50塊錢了。

前世華夏古典傢俱是在90年代之後在海外市場的價格急劇飆升,上升速度甚至超過了古書畫和明清官窯瓷器。

季宇寧也明白,華夏的古典傢俱,無論從數量、文化、工藝、還有材質這些因素都決定了它未來的升值是不可逆轉的。

不過要收藏到精品也不是很容易,季宇寧記得前世的王世襄,那是明清傢俱的專家,他費了多少心血,最終也才收集到了79件明式傢俱。

季宇寧先來到離家最近的北新橋信託商行。

這家信託行主要是賣腳踏車的。前世這家信託行是京城最後一家信託行。季宇寧穿越的時候,這家信託行還有。但是基本上就只是賣老腳踏車了。

季宇寧很快在信託行裡轉了一圈,賣舊傢俱的有一些,但是感覺一般。

他今天來信託行之前,總是幻想著能碰到紫檀材質的傢俱,或者樣式是明式的傢俱。

他前世對於這些明清古傢俱的知識,其實並不多,只是去逛過幾次舊傢俱市場,另外看過一些這方面的書籍,尤其是王世襄寫明清傢俱的書,他都看過。

他看見一旁有一個老營業員,連忙上前搭訕。

“我們這兒,小件的紫檀很少有,大件的紫檀那50年代60年代還有過,但這些年基本上就沒有了。

現在就是這些方桌比較多,還有幾個立櫃,這都是紅酸枝木的。這些都是寄賣的,這桌椅一套的,也就30多塊錢。椅子單把的,也就5塊錢。

咱這主要是以賣腳踏車出名。”

“那你老知道咱們這四九城裡,哪個地方賣傢俱比較多,有沒有什麼紫檀的大件的之類的。”

“紫檀的,我估計就是硬木傢俱廠有,他們拿了這些主要是做原料用的,也就是把那些紫檀大件兒拆了,做樂器這種。

賣傢俱的信託行,你去東四東單轉轉,那兒傢俱多點兒。”

他出門,在門口看見那些等活的拉三輪車的人旁邊,有一個年輕人守著一套紅木桌椅,紅木桌上還擺著一個香幾,看材質像是黃楊木的。

“這個香幾多少錢?”

“8塊,不,7塊。”

季宇寧聽了轉頭就要走。

“4塊怎麼樣?三塊行不行?”

那年輕人急了。

“得,三塊,給我吧。”

季宇寧花三塊錢買了一個黃楊木的香幾,這香幾很矮,但感覺有年頭了,而且他感覺這東西雕工特別好。黃楊木的材質最適合木雕了。

他對於硬木傢俱的材質工藝,基本上是不入門的,但是對於造型雕工這些,他還是有點感覺的。

三塊錢,相當於和朱琳吃一頓中午飯的錢。

怎麼著都值了。

季宇寧也沒用那些三輪車伕,他把這個香幾綁在腳踏車後座上,先拉回家。

這是季宇寧淘換來的第1件傢俱,黃楊木後世並不太值錢,但雕工還可以,他決定把它作為一個花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