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府的戰鬥持續了將近半個時辰才結束。

不良人戰死三十六人。郡王府侍衛死了一百多。

"大師,你說今日潛入的人是逍遙居的人?這逍遙居是幹什麼的?酒樓嗎?"羅藝很是好奇。

"逍遙居是逍遙王的住所。你不會不知道逍遙王是什麼人吧?"巫師說道。

"逍遙郡王?李世民的義弟?"羅藝眼睛突然瞪的老大。

"李世民懷疑我了?或者說,他要對我下手了?"羅藝一下子慌了。

一切還沒準備好,如果李世民得到了訊息。自己別說突襲長安了。估計涇州都走不出去,就得被各路大軍圍死。

到時候只有出逃突厥一條路了。

"三天之內,調集所有力量,先拿幽州,再下長安,你還有機會。"巫師道。

"羅松,傳令全軍集結。羅成,去一趟天台山,拿著我的令牌,那邊的人都由你節制,三天後兵發幽州。"羅藝放下了心中的不安,開始下令備戰。

"大師,突厥這邊能否助力?"羅藝轉頭對著巫師說道。

"我盡力爭取,時間太緊了。"巫師低聲道。

"蔣空,傳令三鬼去一趟突厥借兵!最多五日。成與不成都要回來。"巫師說道。

"是,樓主!"蔣空拱手。然後轉身離開。

"二弟,你回利州整頓兵馬,三日後隨我一起出徵。"羅藝對著羅壽說道。

"大哥,我馬上回去。"

羅壽也不耽擱,帶著親衛連夜出城回了利州。

"大師,逍遙王的人怎麼辦?"

"他們現在都藏在城中,而且,還有不良人。現在我們馬上封城,然後挨家挨戶的搜。我不信抓不住他們,我的人也會暗中行動。"巫師說道。

"好,我這就安排個封鎖城門,加強城牆巡邏。"羅藝說完,也出去傳令。

巫師看著滿地不良人的屍體,很是好奇。死士他不是沒見過,自己手下也有死士。可是這幫人好像不一樣,他們可以心甘情願為同伴擋刀,他們……有感情。而不是冰冷的殺人利器。

他走到一具屍體前,揭下面具,面具下是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面色黝黑,一看就是老實本分的農戶。

然後繼續看下一具……

三十六人全都揭開了面具,年齡多大的都有。最小的看著有十四五歲,最大的估計有五六十歲。

"難以置信,逍遙王是如何訓練他們的。配合默契,相互信任,不懼生死。"

巫師自言自語道。

"劉浪,你覺得他們如何?"巫師問道。

"樓主,他們很好!可能也是獨一無二的。屬下覺得,可能除了逍遙王,沒人能訓練出這樣的死士。"劉浪道。

"哦?為什麼?"巫師很好奇,對於劉浪的話來了興趣。

"他們都修習同樣的武功。而且,修為,氣力,速度,所有一切都一樣!一模一樣!所有人就像是一個人。孿生!"

"嘶……"巫師不覺倒吸一口涼氣。

要知道,所有人的體能,力量,悟性等等都不一樣,學習同一種武學最後肯定多少都有差距。

劉浪做為槍聖,武學修為見識自不必說。

"通知其他人,暗中跟著羅藝大軍,如果他們能攻下長安,就進行我們下一步計劃。"巫師說完,將斗篷攏了攏,徑直離開了郡王府。

這一夜,軍隊進城,挨家挨戶的搜查。一直到天亮,一無所獲。

另一邊,閼逢、旃蒙、柔兆三人經過三天的時間,已經完全掌握了天台山的資訊。

這裡哪是山賊,這就是一座秘密軍營。雖然沒穿鎧甲,但是,日常訓練,作息。一切的一切都是正規部隊的訓練方式。

後山山谷中,養著數萬匹戰馬。山洞中無數鐵匠正在日以繼夜的製造兵器鎧甲。

"師兄,這裡的事情需要儘快傳出去。"柔兆說道。

"撤吧,儘快把訊息告訴師父,請師父定奪。"閼逢說道。

幾人也不廢話,貓著腰一直向山外跑去。

羅成一天後來到天台山,一聲令下,所有人都動了起來。

一堆堆的鎧甲兵刃從山洞中搬了出來。一套套軍服,戰靴馬鞍。

這時的馬鞍都是都是一邊馬鐙的。

隨著信鴿落到逍遙谷。

逍遙和王陽明自己知道了訊息。逍遙一臉不在乎的躺在搖椅上說道。

"陽明先生,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只需要把訊息告訴我那義兄,其他事情就讓他操心去吧。"逍遙一邊吃著水果,一邊說道。

"王爺說的對!"王陽明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也知道了逍遙的脾性。

"嗯,你安排吧,我眯一會兒,今天起的有點兒早。"說完,也不等王陽明有所表示,就翻了個身補覺去了。

王陽明一腦瓜子問號。

然後笑著搖了搖頭出了山洞。

當天,李世民就得到了東臨的密報,知道了羅藝預謀造反的訊息。

於是,當天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李世民的心腹之人全部去了顯德殿。

看著密報,所有人都皺起眉頭。李世民則是怒火中燒。

"李藝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當年他就飛揚跋扈,朕饒過他幾次,不知感恩,居然還要聚眾謀反?"

"陛下息怒,現在要做的是儘快抽調兵馬進行平叛。"長孫無忌適時打斷了李世民的發火。

"對,諸位愛卿誰願替朕分憂?"李世民問道。

"陛下,臣願率軍平叛。"尉遲恭起身請命。

"陛下臣願往!"長孫無忌也起身。

其餘人不是不想去,可以,這幫老兄弟一個個都當仁不讓,到時候李世民也為難。

"大家需知,此次出征不只是平叛,滅了李藝之後還要主政涇州,待選出合適人選接任後,才能回京?"

李世民說完,幾個武將傻眼了。

啥玩意?幹掉羅藝之後還要打理涇州政務?這誰能行啊?

"陛下,臣願往。"長孫無忌繼續說道。

李世民想了想,一屋子人好像就長孫無忌比較適合。

"好,朕封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為涇州道行軍總管,右武侯大將軍尉遲恭為副總管,領軍三萬北上平叛,長孫無忌有臨機決斷,先斬後奏之權。節制涇州,利州,幽州三州。 "

"臣領旨!"長孫無忌和尉遲恭上前拱手。

"下去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