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谷

逍遙,王陽明,蘇烈,薛禮,高肅,無人圍坐圓桌。

"陽明先生是怎麼知道頡利可汗不會開戰的呢?"逍遙問道。

他也很好奇,渭水之盟,李世民和頡利可汗單獨聊過之後,具體內容是什麼。

因為這些,無論正史還是野史,他都不曾看到過。

"王爺,其實很簡單。這疑兵之計一看就漏洞百出,只不過,陛下深知頡利可汗的為人罷了。"

"哦?怎麼講?"逍遙特別好奇。

王陽明換了個姿勢,輕咳一聲。急得逍遙等四人恨不得一人一個大逼兜,讓王陽明快點兒說。

"回大王,首先,陛下知道突厥內部不統一,像突利可汗和他的手下,就不願意與唐朝為敵人。只不聽,在兇我的"

"二,陛下早就安排下了伏兵了,還讓李靖帶領三千騎兵埋伏在了豳州,想從背後襲擊突厥。當然,如果真打起來,陛下相信您也一定會出手。畢竟,您有拖住突厥大軍十天的能力。同時逍遙衛的戰力也得到過驗證。"

"三,李世民也在拖延時間,等待援軍到來。除南衙十六衛,還有北衙六軍三萬人正在路上。多拖一天實力就會增強一分。"

"四,陛下善識人心,他料定頡利可汗是個紙老虎,不敢真的和自己過招。這從前幾年陛下對陣頡利可汗的經歷不難看出。"

"不過,大唐與突厥一戰是不可避免的,畢竟,陛下之前與頡利可汗簽訂盟約,頡利可汗卻帶人打到了長安家門口,陛下的顏面無存。不出三年,必有一戰。"

"以上些許淺薄見識!"

說完,王陽明喝了一口茶。

逍遙頻頻點頭,其實,他也不知道對不對。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前幾年發生的事。那時他還在為了自己收留的孤兒們奔東跑西賺口糧錢,哪有心思關注這些。

現在一切都上了正軌,他除了想躺平,其他的什麼都不想做。

其他三人則是對王陽明佩服的無以復加。

王陽明放下茶杯,看著逍遙道:"王爺,是時候進行第二步計劃了。"

"嗯。人都派出去了嗎?"

"兩日前已經出發了。"

"那等人都到位了,看看他們傳回的訊息。具體如何操作,都交給你了。我只有一個要求,保證他們的安全。"逍遙說道。

"王爺放心,事不可為他們自保沒問題。"

聽到王陽明的話,逍遙點了點頭。

長安,太極殿。

嚇退突厥後,群臣都很亢奮。大讚李世民雄風不減當年。

李世民心情卻沒有多麼自喜。這次的事,讓他如鯁在喉。

"諸位愛卿,突厥之危已解。但不可鬆懈。這次的事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大唐初立,時日尚短,周圍異族狼子野心不死,見面扣邊,背信棄義之事時有發生。"

"杜如晦!"

"臣在"杜如晦移步大殿中央。

"發下兵部文書,今日起,各軍加強訓練。各地府兵半耕半訓。三年,我只給你三年時間,三年後,我要滅了突厥。"

李世民說的平靜,但是平靜中蘊含的的殺機卻讓滿朝文武不禁悚然。

"陛下,臣遵旨。"杜如晦拱手道。

"沒事,大家都散了吧。"李世民有些意興闌珊的說道。

說完,也不待群臣的反應,徑直回了後宮。

坤寧宮

長孫無垢正在和李承乾,李泰說這話。

門外小宮女著急忙慌的跑了進來。氣喘吁吁道:"皇后娘娘,陛下往坤寧宮來了。"

"哦?快高明,青雀隨阿孃去迎接。"長孫無垢連忙起身道。

九歲的李承乾和七歲的李泰快速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隨著長孫無垢出迎。

剛剛走到門口,就見李世民帶著丘行恭,王方翼還有張阿難已經到了門外。

"臣妾見過陛下。"長孫無垢福了一禮。

"兒臣見過阿爹!"兩道稚嫩的童聲將李世民的思緒拉了回來。

"哈哈……觀音婢怎麼還出來了,天氣轉涼,你有氣疾,以後不可出迎。"李世民拉著長孫無垢的手說道。

"陛下,禮不可廢。"長孫無垢道。

"朕說的是聖旨,說不可就是不可。李世民霸道的說道。"

言語間的愛意讓兩個孩子不禁打了個寒顫,剛剛還有些餓,現在已經飽了。而且飽的毫無徵兆。

"高明又長高了,好!青雀……嗯,壯了些許。"

李承乾很高興自己父親的誇獎,李泰卻哭喪著臉。

幾人聊著家常進了坤寧宮。

十天後……

突厥大軍一路回到塞北,突厥牙帳。

頡利可汗一路上心情說不出的鬱悶,這次突襲長安,本以為會是個豐收。但是,卻毫無所獲,還賠了不少。

私下裡的閒言碎語他也略有耳聞。因為這些,也殺了幾個人。這才將洗鞋子言論壓了下去。

不過,他現在對於自己的侄子突利可汗已經有了懷疑。他覺得這次失利可能有突利可汗的推手。

幾經試探,突利可汗也沒有什麼破綻。

不過,暗地裡已經派人往長安來了。

很巧,突利的密使阿史那依木到達涇州的時候,遇到了山匪攔路。

密密麻麻看上去有兩三百人。穿的破破爛爛,拿著的兵器也五花八門。

可是,阿史那依木這次來是秘密出行,只帶了二十多人,喬裝成商隊。車上有突利可汗準備送給李世民的財物。必須的保護好,否則,雖然自己和突利可汗是同族,也逃不了責罰。

"準備戰鬥"阿史那依木一邊抽出彎刀,一邊下令。

二十名突厥精銳也紛紛抽出彎刀。

彪悍的氣息讓山匪不覺後退幾步。

就在兩方對峙的時候,山匪背後山道上馬蹄聲響起。也是二十多人,不過,為首一人身高體壯。看樣子有九尺,端坐馬上。一身錦衣,手提一條馬槊。身後二十名家丁打扮的人,護著三輛馬車。馬車被苫布覆蓋,不知裡面是何物。

"怎麼了?"第一輛馬車裡傳出一道清冷的男聲。

壯漢回頭道:"公子,有車攔路。"